查看原文
其他

IEE学术简报║“高校学生发展与就业国际论坛”分论坛一

IEE 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 2022-09-15

2018年5月26日下午,“高校学生发展与就业国际论坛”的第一场分论坛报告会在北京大学中关新园一号楼群英厅举行。本场会议由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杨钋副教授主持,围绕“高校学生学业成就的评估与提升”这一主题,八位专家学者分别进行了主题演讲,与会专家学者一同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长聘教授、全球学校与学生发展评价中心副主任Hamish Coates教授首先做了题为“为成功高等教育制定未来指标”的主旨演讲。他指出,高等教育是社会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目前的问题在于有关高等教育的信息大多集中在全球前1%的精英大学,人们对普通大学仍然了解甚微。因此,我们需要信息来了解并推动剩余99%的世界高等教育机构的发展。他认为,高等教育的评价已经转向多元发展、多元价值、教育投入、人才培养的新逻辑,同时新的评价理念应包括学术生产率、学生发展、院校发展与社会贡献多种维度,新的指标体系应具备多维度、多层次、集成算法、需求导向、多方利益相关与动态界面等特征。由此,我们可以构建出一种新的覆盖多种主体、多个维度的人才培养指数的理论框架。这一新的逻辑和评价体系将为广大高等教育参与者提供重要信息,以使高等教育的未来发展与重大政策、实践保持一致,并创造新的价值。


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吕林海教授在中美高等教育的经验观察中注意到了中国大学生所特有的课堂沉默现象及其特殊的演生机制。对比南京大学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学生调查数据之后,他认为中国学生的课堂保守是一种顽强的现实教育景象。为此,他的团队进一步设计了中国学生的保守性学习量表,通过因子分析抽离出沉默学习行为的基本内涵:保守倾向、习惯倾向与利他倾向。他认为,基于不同的外在表现,学生群体大致分为沉默的思维游离者,沉默的思维参与者,开朗的思维参与者和开朗的思维游离者四类。在中国情景下,沉默的思维参与者在学业表现上最为优异,这表明在中国的学习情境中思维的参与是决定因素,而沉默或许是一种文化建构的产物。他提到,对山东和江苏地区学校的历时性分析进一步表明,中国大学生的沉默在本质上表现为一种适应性的演生机制,温良恭俭让的整体文化格局渲染和孕育出了“中国沉默学习者”。至于如何应对沉默,吕教授认为,刻意打破沉默困难重重。相反,需要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提升自身的讲课水准,且不能拘泥于特定的教学方法。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副院长、厦门大学高等教育质量与评估研究所所长史秋衡教授与王芳博士基于NCSS的2017年的本科生数据库,构建了“教”与“学”对中国大学生学习收获的影响模型。史教授认为,学生的成功与学习收获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而学习收获是本科教学质量重要的衡量指标之一。从其内涵来看,学习收获包括了知识收获、技能收获和价值观收获。通过分析大学生对教师课堂教学体验、同伴互动、课堂投入、课外投入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学习收获的影响机制,他发现,同伴互动学习对学习收获的直接影响最大,教师课堂教学的直接影响次之,学生课后参与的直接影响最小。此外,同伴互动学习和学生课堂参与是教师课堂教学对学习收获影响的重要中介变量。最后,他将其研究结论总结为:一是我国大学生学习收获总体情况良好,但知识内化力不良;二是大学生学习收获的年级差异呈现出“U”型发展趋势;三是同伴互动和课堂教学分别对学习收获的直接影响和总影响最大,教育管理者需要思考如何利用同伴互动与课堂学习调动学生的内化能力。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罗尧与北京大学教育学院蒋承副教授利用2015年首都高校学生发展状况调查问卷,从“智”(学业成就)和“志”(德育发展)两方面分别探究贫困大学生素质发展的影响因素、作用机制以及干预路径。基于研究结果,罗尧指出,校园支持与服务、辅导员交流和奖助制度既可以直接影响他们“智”和“志”的发展,也可以通过影响贫困大学生的学术融入和社会融入等行为产生间接影响;其中,辅导员交流和社会融入的影响尤为显著。直接经济资助奖助制度对211院校的贫困大学生作用更大,直接心理疏导辅导员交流对一般院校的贫困大学生影响最大,而宏观层面的校园服务与支持对“985”院校的贫困大学生影响最大。基于此,她提出,提供课程学习与社会活动一体化的教学环境、重视资助体系的结构性调整并不断形成多元化资助制度、构建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体系并重视建设辅导员队伍,构建灵活的教学制度框架并逐步推进“双一流”院校建设等建议。


在第一部分讨论环节,与会专家与现场观众就吕林海教授所提出的中国大学的课堂沉默现象展开了讨论。清华大学的史静寰教授认为吕教授的研究关注到中国学习和西方学习范式的不同,是个非常有意思的研究,但应注意课程沉默与保守学习这两个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此外,与会者还就沉默学习这一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沉默学习与主动性的人格特征、课堂沉默与课下自主学习、课堂沉默的教学干预等话题进行了探讨。


在短暂的茶歇过后,论坛继续。中国的高等教育体系正在从“质”和“量”两个方面成为全世界增速最快的高等教育体系。清华大学教授、全球学校与学生评价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教育智库联盟顾问委员会副主任史静寰以“升学普及化时代双一流的教育模式转型”为题做了精彩的主题演讲。她认为,进入“双一流”建设时代以后,中国高等教育学历竞争的重心已经上移到研究生阶段,在研究型大学中研究生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张。同时,“双一流”高校已进入本科生“升学普及化”时代,教育模式将向“研究型教育”转型。“研究型教育”的基本特征表现为数量层面的规模效应,性质层面的科研要素下移,结构层面的“本研一体化”。最后,史教授认为“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要在“研究型教育”的大框架下,洞悉数量及性质上的变化:加强科研与教学的整合,将一流科研转化为一流教学;同时进行结构上的再造,构建“本研一体化”教育体系。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丁小浩教授在主题演讲中探讨了大学生“双习”(实习与学习)的投入配置问题。她指出,实习和学习是大学生人力资本积累的两种途径,而学生在这两者的时间投入上具有排他性。通过实证研究,她发现,在既定的劳动力市场条件下,毕业生并非实习时间越多越好,也并非学习时间越多越好,实习和学习投入需要合理搭配;不同群体毕业生“双习”的“投入实际值”与“理性最优解”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因此,她提议要跨越大学生“双习”投入失度陷阱,高等院校应当加强对大学生“双习”投入的引导,完善“双习”管理制度,关注“双习”投入的质量及合理配置。


美国加州大学校长办公室院校研究与学术规划主任常桐善研究员利用UCUES和SEUR-I的调查数据对中美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的课程学习投入度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构建的维度包括学习要求、挑战度、课前准备、课堂参与、小组学习与作业完成。依据研究结果,他指出,除了课前准备这一维度,中国本土学生在各个维度上都落后于美国大学的中国学生以及美国大学的本土学生,这一结果可能表明文化差异并不是影响中美两国学生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同时,这一差异在不同基本能力、不同专业的学生之间同样存在。对此,他从教育理念和教师的教学投入,专业选择、课程设置机制存在的问题以及教学环境三个维度进行了解释。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的马莉萍副教授则分享了团队在研究型大学本科生批判性思维水平及其影响机制的研究进展。她指出,批判性思维这一概念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柏拉图时期,其主要特征包括:强调心智态度和行为倾向的习性和态度以及侧重技能习得和合理运用的技能要素。批判性思维的测量包括了选择题、写作题与行为表现评估等不同的类型。通过使用ETS所开发的HEIghten测试中批判性思维模块的评估框架,对中外学生的初步基线调查进行研究后,她发现,中国高校的学生得分高于美国高校。同时,学生的自我评价越高,批判性思维的得分也越高。进一步的,她将批评性思维的影响因素总结为以下六类:个人基本特征、家庭社会经济文化背景、教学评价、修读课程、学习行为、课外活动参与及学业成就。此外,她还强调,对于影响机制的探讨将是未来的重点研究方向。


在第二部分讨论环节,与会专家与现场观众分别围绕美国高校的学生事务管理者职业胜任力评估、“双习”投入对于就业效果的影响、“本研一体化”的趋势走向及其合理性、“研究型教育”的内涵及构建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针对“本研一体化”现象,史静寰教授表示“本研一体化”趋势只是存在于少数“双一流”大学中的极端现象,未来的研究生教育应更加注重多元化,通过重构人才培养体系,为学生提供更个性化更有针对性的培养方案。

本期责编:陈东阳 何章立

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

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成立于1999年,由原国家教委、原国家计委和财政部联合支持设立,是国家教育经济和教育财政问题的重要研究和咨询机构。研究所也是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依托的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是全国重点学科。

研究所重点发展的学科包括:教育经济、教育财政、教育管理、教育政策等。研究所强化学科发展的意识,成了规范与实证研究结合,定量方法与定性方法结合,多学科综合研究的特色。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学生发展、高考招生、教育经费等研究领域拥有丰富的大型数据库资源。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