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E简报(一)║亚洲开发银行—北京大学“中国教育发展经验分享与合作平台”校企合作国际研讨会
2018年12月2日下午,由亚洲开发银行—北京大学“中国教育发展经验分享与合作平台”主办的校企合作国际研讨会的第一场分场研讨会在北京大学燕京学堂报告厅举行。本场会议围绕“研究型大学的校企合作”这一主题,七位专家学者分别进行了主题演讲,与会专家学者一同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首先,会议就上午的发言进行了圆桌讨论。与会专家与现场观众就大学商业化问题、人力资本的引入、长期战略对创新和研发的影响等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对于大学的商业化的问题,Kim教授认为教育领域可能会受到市场失灵的影响,因此应当谨慎地对待需求端。而对于人力资本的引入,韩国有很多先进经验是很有价值的,例如先制定一些短期的项目,让海外人才与母国的研究人员进行一两个月的短期合作,然后进一步借助互联网媒体进行长期的合作。
提问环节之后,印度理工学院的Venkata Phani Bollempalli教授首先做了题为“印度校企合作实践”的主旨演讲,分享印度在微观、宏观的校企合作经验以及地区层面的落实。他认为高校不仅是一种教育机构、研究机构,同时也是可以进行知识变现的机构,特别是通过知识产权的形式。通过介绍印度理工学院的校企合作案例,他对印度的国家创新系统进行了提炼,并指出社会政策和环境因素是影响知识变现的前提条件。他强调,国家科技方面的创新政策必须是灵活的、鼓励性的,以便于进一步推广科技创新、加强校企合作。校企合作的最终目标在于使学生、政府、初创企业都从中受益,从而建立起一个一体化的、有活力的生态系统。
芬兰坦佩雷大学的蔡瑜琢教授以清华大学为例讨论了大学技术转移组织在研究型大学参与产教融合的过程中发挥的关键作用。他认为大学是一个社会发展的引擎,在将高校知识转移到工业界的过程中,技术转移机构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他首先从大学的社会角色、创新政策的逻辑模型、中国校企合作面临的独特挑战(包括制度环境、高校内部激励以及企业外部需求三个方面)介绍了当前的技术转移背景。接下来,他对清华大学的科技转化组织进行了介绍并认为在中国情景下,高校技术转移组织具有多元化的特性。清华大学先后出现并同时存在着8个专业技术转移的机构,按照企业和政府参与两个维度可以分为高校行政机构型、企业驱动型、政府驱动型和三方驱动型四种模式。蔡教授对八个机构之间的互动及发展路径进行了介绍,并指出技术转移机构越来越多地以法律实体的形式出现。他也认为尽管我国高校技术转移逐渐兴起,但是技术转移过程的制度化标准与实践仍然缺乏。
蔡瑜琢教授主题发言
北京大学的郭建如教授主要围绕2017年中国政府出台的《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谈论了产业发展和大学教学以及人才培养之间的关系。郭教授认为,产教融合与国家发展战略有着紧密的联系,此次文件出台,重点强调把产教融合融入到经济转型升级的各个环节,形成政府、学校、企业、行业、社会协同发展的新格局。受多种因素影响,中国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在结构、质量、水平上还不能完全适应。为此,文件提出要进一步深化学校培养改革,将企业作为重要的人才培养主体,并扶植和培育一批连接企业和学校的中间组织、机构,甚至是教育型企业。接着郭教授以达内科技为例介绍了第三方教育培训机构如何参与到校企合作的推进过程中。他认为,校企合作的关键在于调动各方积极性,充分保障参与各方的利益。到目前为止,中国产教融合发展已逐渐从最初道德性的政府鼓励转到以利益为基础的长效机制的建设,下一步应将这种责任上升为法律责任。
郭建如教授主题发言
在接下来的讨论环节中,与会专家分别就欧洲在弥补校企合作不足方面所采取的战略、印度如何应对校企合作的跨地区差异、中国应用型本科大学的发展和校企合作所处的发展阶段等问题进行了讨论。针对欧洲在弥补校企合作不足方面所采取的战略,蔡瑜琢教授认为,目前并没有完美的解决办法,但欧盟正尝试着从两个途径来推动大家来分享不同的理念:一个是自上而下地有条件地资金投入来激励双方开展校企合作;另一个则是自下而上地在底层培育企业家精,因为创新最大的源头往往来源于草根。此后,与会嘉宾还就跨学科研究、企业实训的学分互换问题、校企合作的中印比较、企业对于校企合作的接受度等问题与现场观众进行了讨论。
其后,来自亚美尼亚、孟加拉国、印度尼西亚和蒙古的代表分别介绍了各自国家的高等教育系统和企业合作的发展现状。
亚美尼亚代表通过丰富翔实的数据对其高等教育系统做了全面的展示,并对亚美尼亚高等教育系统中面临的挑战和发展限制进行了分析,同时阐述了当前亚美尼亚高等教育改革的机遇和首要任务,即改善高等教育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的不匹配、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加强高等教育资金投入等等。随后,他以亚美尼亚国立理工大学(NPUA)为例介绍了校企合作在亚美尼亚的发展情况。他认为,在亚美尼亚的校企合作中企业承担着很重要的责任,除了帮助教师开展研究工作并提供科研设施外,企业还需要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以帮助学生适应快速发展的劳动力市场,因此,实践是亚美尼亚高等教育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孟加拉国代表首先对孟加拉国的高等教育系统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他认为财政支出不足、教育质量不高以及教育公平是其高等教育系统中最大的问题。接着,他着重介绍了孟加拉国的EDP项目,并展示了企业、行业学会是如何与高校合作的。该项目主要是针对研究生培养而推行的一个试点项目,高校会和企业、行业学会合作共同培养研究生,培养时间是九个月。他还指出,孟加拉国在通识教育方面发展较好,但在个别领域的研发水平还较低,所以在研发上很难与企业合作,这也是孟加拉国校企合作所面临的一个巨大的挑战。
印度尼西亚代表认为,当前印度尼西亚高等教育系统面临的主要问题是高等教育不足以支持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包括科学、技术创造等高技能工人不足;高等教育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的不匹配等。他相应提出了高等教育改革措施包括增加奖学金数额;提供远程教育课程;响应产业和发展需求,在高校培养计划中融入创业精神;提高毕业生能力,缩短求职期;根据劳动力市场规划新培养项目,平衡自然科学与人文社科之间的关系;建立专业课程认证机构对研究生专业能力进行测试等。
蒙古代表首先指出,当前蒙古一共有94所高校,培养模式也从重视雇主需求的结果导向的教学体制逐渐过渡到了研究型大学的培养模式,但是与此同时仍然注重大学和企业的合作。她认为,当前在课程发展方面,蒙古的高等教育系统面临三大挑战:没有可以参考的国家数据库、国际承认的期刊发表有限以及缺乏高质量的实验室。因而她提出了五点目标:第一,要建立研究型大学的绩效评价机制;第二,要改善大学的管理、组织和运行机制以符合国际标准;第三,要建立多元化的筹资机制,确保多来源、广覆盖,实施有竞争力的资助计划;第四,通过集中一批在科技创新发展领域有能力的研究人员,发展研究生教学和科研;第五,要促进大学、政府、私营部门和工业界之间的研究协作和伙伴关系,创建创新生态系统。
在下半部分的讨论环节中,与会专家分别就如何衡量校企合作是否成功、职业教育系统如何收集市场信息来满足需求等问题进行了探讨。针对第一个问题,来自亚美尼亚、蒙古、孟加拉国的代表均提到了在他们国家所制定的中长期规划中会设定相应的指标,印尼代表指出,在印尼衡量校企合作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是否促进了毕业生就业。为此,印尼也与东盟的银行开展合作,并着重支持了20个理工院校加强校企合作,让理工院校成为对贫困高中毕业生较有吸引力的一个选择。此后,与会代表还分别就亚美尼亚的芯片设计产业职业教育、孟加拉的财政部门与校企合作之间的关系、蒙古国的博士学位设置规划、亚米尼亚的校企合作创新模式等问题与现场观众进行了探讨。
本期责编:罗蕴丰 何章立
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
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成立于1999年,由原国家教委、原国家计委和财政部联合支持设立,是国家教育经济和教育财政问题的重要研究和咨询机构。研究所也是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依托的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是全国重点学科。
研究所重点发展的学科包括:教育经济、教育财政、教育管理、教育政策等。研究所强化学科发展的意识,成了规范与实证研究结合,定量方法与定性方法结合,多学科综合研究的特色。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学生发展、高考招生、教育经费等研究领域拥有丰富的大型数据库资源。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