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记】高原上的雄鹰,眷恋着广袤的扎溪卡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四川法治报 Author 蒋京洲 开永丽
追记石渠县法院原党组书记、院长杨国龙
在自然环境极端恶劣、有“生命禁区”之称的石渠县工作的3年里,杨国龙的同事们曾想过他可能会离开:也许是一纸调令,也许是本来就不好的身体受不住恶劣气候的折腾。没人料到,他会突然以这样一种方式离开,一句话都没来得及留下。
8月19日,甘孜藏族自治州石渠县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杨国龙从扶贫联系点瓦须乡返回石渠县,途中不幸遭遇车祸,经抢救无效死亡。9月9日,甘孜州委组织部追授杨国龙为“甘孜州优秀共产党员”。
时至今日,石渠县法院的干警们似乎仍有一种感觉,车祸也好葬礼也好,只不过是做了一个不好的梦罢了,他们的杨院长还会回到法院,像平时那样审理案件、召集开会、下乡扶贫......就像一切都未曾发生,未曾改变。
人物简历
杨国龙,男,1971年11月生,藏族,四川炉霍人,1990年11月参加工作,2001年6月入党,大学学历。2016年9月任甘孜州石渠县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2013年、2014年先后荣获“炉霍县优秀共产党员”“炉霍县维稳先进个人”称号。2019年8月19日,杨国龙带领驻村工作队到瓦须乡开展脱贫攻坚工作期间发生交通事故,因救治无效,于当日18时左右不幸逝世,年仅48岁。
01
“意外总是猝不及防 一别竟是永别”
8月19日一早,石渠法院政治部主任李祎与杨国龙通电话,商量院里“微法院”宣传册制作的事情。杨国龙在电话里坚持一定要请专业翻译制作藏汉双语版,才能让老乡们看得懂,杨国龙在电话里还提到,自己当天会回院里。李祎万万没想到,这竟是她与杨国龙的最后一次对话。
8月12日,杨国龙离开法院前往瓦须乡。作为定点扶贫的联系干部,杨国龙离院下乡时间长短不一,十天半月皆为常事。村里的大小困难、脱贫攻坚的进展情况,都牵动着他的心。
瓦须乡党委书记拉吉泽仁告诉四川法治报记者,杨国龙此次到乡上以后,每家每户都走访了解近况,对于处于贫困线边上的“临界贫困户”更是特别注意,嘱咐拉吉泽仁在工作中多关照。
8月19日,杨国龙在瓦须乡召开脱贫攻坚宣讲会
8月19日,在乡上完成宣讲后,杨国龙返回石渠。下午5时,石渠县法院内电话响起,干警们等来的却是杨国龙出车祸的噩耗。
民庭法官助理正光回忆,她当时刚结束庭审便见到一位法官在抹眼泪。得知消息后,正光半天回不过神来:明明法院联络微信群里刚刚才上传杨院长在瓦须乡宣讲的小视频,怎么说出事就出事了?
当晚8点,前往事故现场打探情况的石渠法院执行局局长李禄斌也带回了杨国龙罹难的确实消息。
8月22日,杨国龙的遗体告别仪式在其故乡炉霍县举行。石渠法院的一部分干警留守法院,其余干警前去参加遗体告别仪式。
刑庭庭长陈春云把杨国龙的遗像挂上的一瞬间,感到一阵心悸。“那几天就像是做梦一样,好像那时才突然反应过来杨院长是真的走了。”陈春云说。
“没能去送院长最后一程,可能是我这辈子都无法释怀的遗憾。”留守院里的干警这样表达自己的悲痛之情。葬礼当天,在灵堂里低声的啜泣,成了杨国龙在离开时的无言悼词。
02
“你定然不舍 心心念念的部属被你当做亲人当做娃”
石渠距离成都1070公里,距离康定700公里,平均海拔4520米,年平均气温-7℃,极端低温-45℃。
千百年来,牧民在扎溪卡(“石渠”藏语名)逐水草而居,这里空气的含氧量不到成都平原的46%,稀薄的空气足以让每个来客感到不适,与空气同样稀薄的是植被,举目四望也难见一棵树。
杨国龙走后两个星期,四川法治报记者踏上这片杨国龙曾坚守的土地,听他生前的同事们讲述起和他有关的点点滴滴。
石渠县冬季大雪封山,乘汽车出行也十分困难
“没有康巴汉子的魁梧,反而是一副瘦小弱不禁风的样子。”李禄斌清楚记得,2016年9月初见杨国龙,他内心很是疑虑:这样一个瘦弱的人,是否能承受石渠艰苦的自然环境?
杨国龙用行动打消了他的疑虑。没有一点领导架子的杨国龙很快就和院里的干警打成了一片,抓班子,带队伍,保障干警生活水平,提升干警的业务水平,杨国龙一样也没落下。
杨国龙时常陪着大家一起加班办案,最喜欢叫大家多看书。陈春云回忆,一次加班时,杨国龙从书柜里拿出几本书对他说:“这些书很不错,拿给你们多学习。法律的更新和变化很快,要加紧学习才能跟得上。”
杨国龙在任近三年间,创新“石渠法院藏汉双语一带一模式”和“角色+模拟法庭模式”,举办“以案学法”“掌上双语课堂”,还派送干警到成都市金牛区、佛山市三水区法院跟案学习,到中山大学、浙江大学等参与培训,干警的业务素养得到显著提升。
“我们也许成不了全州最好的审判团队,但我会把你们以这个目标为方向去带。”杨国龙的话在陈春云的脑海里烙下印记。
高原上的艰苦条件让法院留住人才成了难事。李祎告诉四川法治报记者,许多人考进法院,服务期一到就想尽办法离开。大量的人员流失导致法院缺人少人,全院干警平均年龄才32岁。
2017年底,杨国龙被查出患有肺大疱。这是一种并发严重甚至可危及生命的病症。他本有机会借此调离石渠法院,但他选择了留下。而且,他还希望用自己的真情付出,让大家都能留下。
李禄斌记得,杨国龙曾以“开会”为名义把几名干警“骗”到家里,实际上是给他们敷面膜,治疗在高原上长时间外出被晒伤脱皮发红的皮肤。陈春云记得,杨国龙在有空的时候,亲自下厨给干警炒菜。他拿手好菜“辣子鸡”的味道,让吃过的干警念念不忘。
一次,杨国龙的好友、炉霍法院民二庭庭长四郎拉初给他打电话,听说他在做饭,四郎拉初笑他,“你还要自己做饭?”
“院里都是些年轻人,我年龄大了生活上多照顾他们,让他们有精力去多多学习提升,做个饭这有什么嘛!”杨国龙说。
03
“你定然不舍 最美湿地辽阔高远你的家”
瓦须乡位于石渠县城东南部,下辖6个行政村,幅员近1000平方公里。3年里,杨国龙走遍瓦须山水,每村每户,就为了能够早日实现这一深度贫困乡的脱贫致富。
随和、亲切的杨国龙深得当地群众的喜爱。到任不到一个星期,杨国龙便来到瓦须乡,向拉吉泽仁了解乡上的情况,随后把乡辖六个行政村每家每户全部走访。
杨国龙上任石渠后,常常深入基层到老乡家走访了解情况
瓦须乡距离石渠县城130公里。从县城出发到乡上的车程需要2-3个小时,其间还要翻越一座高山。来往非易事,然而据石渠县法院统计资料显示,杨国龙自2017年至今累计下乡达100余次,对18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全覆盖走访。
除此之外,他还多方争取帮扶资金92余万元,修建压水井180口、深水井1口,着力解决贫困户安全饮水、通讯网络、安全住房、道路交通等方面的实际困难。
就在出事当天,杨国龙还在关心村里水井的水质问题,他叮嘱尽快将抽取的水样送出去检测,这样能尽快得到检测报告。随后,他在返回石渠的路上遭遇事故。
对于瓦须乡的村民来说,他们并不清楚地记得杨院长来了多少次,只是觉得他“常来”,每次来都会帮村民解决一些生产生活的实际困难。杨国龙过世后,村民们自发组织悼念,在家里点上酥油灯,以藏民特有的方式为杨国龙念经祈福。
拉吉泽仁告诉四川法治报记者,2017年底,杨国龙从外面引入药材种植产业,主要种植大黄和人参果,至今规模已经近万亩。等药材成熟,可产生每亩4000元的产值。哈达村村民泽贡告诉四川法治报记者,每个参与产业园劳作的村民每天可以得到150元的劳务费用,每个月可以干15天,泽贡家就是这一项目的受益者。
“万事开头难。”拉吉泽仁说,杨国龙虽然已经去世,但他已经帮乡里把最困难的工作做了,后面的工作就是还活着的人们的努力了。只有成功实现脱贫摘帽,才是对逝者最好的告慰。
04
“一声呼唤你已听不见 你化作了雄鹰 守护那片草原”
杨国龙的办公室,至今依然保持着他离开时的样子。桌上摊开着笔记本,黑色笔迹记录着一些关于审判和扶贫的内容。杨国龙已经离开,透过人们的讲述和回忆,我们得以窥见这个逝去的生命有过怎样的轨迹。
“想写你的生平,却不知从何下手,一不留神就陷入了回忆。”李祎在朋友圈里写到。她告诉四川法治报记者,杨国龙去世后,在为他整理简历信息时,却发现“荣誉奖励”一栏竟然没有任何内容可填。
李祎想起,院里每次推荐个人的荣誉评选,杨国龙总是说“我已经老了,不需要这些奖励。把机会留给年轻人吧!”李祎曾想,不评就不评吧,反正以后还有机会。现在却再也没有机会了。每言及此,李祎便哽咽不能自已。
每个人都与杨国龙有一段故事。
炉霍法院干警曲珍(化名)一直记得,自己曾因为酗酒而遭到杨国龙像父亲一般严厉的批评:“你这么不爱惜身体,以后还想不想结婚,想不想生小孩?”干警扎西(化名)不会忘记,大雨之夜,那个路灯下打着伞寻找负气离家出走的自己的瘦弱身影。
炉霍法院刑庭庭长罗布战斗是与杨国龙相知多年的故人。两人从进入法院系统便开始共事。他们曾一起在高原上步行三十公里,到村里办理一起普通的离婚案。罗布战斗看着杨国龙从书记员做到执行局局长,再到副院长、院长。2016年9月,杨国龙调任至石渠后,两人约好常相见。
“相当巴适的一个人,相当老实、认真、随和的一个人,把年轻干警带出去,从来都是自己先吃苦。”提起杨国龙,罗布战斗深深吸了一口气,脸上的皱纹全部都陷了下去。他告诉四川法治报记者,就在杨国龙出事的前一个月,二人还在一起促膝长谈,没想到那便是他与这位老友的最后一次相聚。
7月29日,石渠召开帐篷狂欢节。四郎拉初前去游玩,杨国龙兴奋地带她去看石渠法院新修的洛须法庭。“洛须法庭以前一直和派出所在一起办公,现在新的法庭建起来了,你看办公室、审判庭都有,多漂亮!”
“他一辈子都在聊工作。到最后都还是这样。”四郎拉初想起她与杨国龙的最后一面,觉得又难过又好笑。
9月9日,甘孜州州委组织部追授杨国龙为甘孜州优秀共产党员。然而比起追授荣誉,四郎拉初却更希望杨国龙能够活着,还能和这些老朋友一起,把酒言欢。
05
“仿佛听到 层层叠叠的嘛呢石上 你的故事在吟唱”
渐渐地,人们发现匆匆告别的杨国龙,并非什么都没有留下。
杨国龙下乡的照片 至今仍挂在炉霍县法院
泽多吉用手刨开渐渐发红的叶子下方的泥土,已初现外形的人参果赫然出现。他告诉四川法治报记者,今年底明年初就可以采收部分人参果,如果产量没问题,这一小块试验田将扩大出去,惠及更多的藏民。泽多吉用手捏着人参果,朝着云上的山丘画了一个大大的圆。
“9月份我们要在院里搞模拟法庭。”李祎说,筛选疑难案件,让院里的年轻干警来模拟断案,老法官来指导评价,这样就能让新干警快速提升业务能力,提高案件办理水平。
四郎拉初说,等到杨国龙去世49天的时候,他们几个老友约好到寺庙里为杨国龙点上几盏油灯,送他离世往生。
夏末初秋。高原的风又翻动起漫山的蒲公英。它们飞向天空去往远方,其间或有那么一朵跌向命运陡峭的深谷,消失在茫茫草原,却与这片古老扎溪卡融为一体。
穿越千山万水的伤逝
——遥祭石渠法院国龙院长
题记:2019年7月底参加对口援助工作前往四川甘孜石渠,与石渠法院杨国龙院长相处甚好,深感其担当与作为。8月19日18时许,杨国龙院长下乡开展脱贫攻坚途中发生事故离世,时年仅48岁。惊闻噩耗,倍感悲痛,回忆交往点滴,犹在眼前,聊写几句,以表哀悼之情。
意外 总是猝不及防
以为眼花 却分明是你仅仅20天
一别 竟是永别
三水——石渠
跨越3000公里的相聚
你用康巴汉子的火热
让旅途变成回家
三天 因为你的离去成为永远
······
你定然不舍
最美湿地辽阔高原你的家
你定然不舍
太阳部落的吉祥花
你定然不舍
心心念念的部属被你当作亲人当作娃
而如今
面对地图
伤痛与不舍穿越千山万水
那晚
应该陪你多喝几杯多唱几首多聊几句
是不是 就不会泪流满面
国龙院长
可亲可敬的好兄长
一声呼唤你已听不见
你化作了雄鹰
守护那片草原
仿佛听到
转动的经筒经幡
层层叠叠的嘛呢石上
你的故事在吟唱
——广东佛山市三水法院乐振华遥祭
来源:四川法治报
编辑:李丽莎
END
投稿邮箱:sccawbjb@163.com
【民生】重磅!城乡居民医保高血压糖尿病门诊用药报销比例提至50%以上
更多四川政法系统讯息
扫码访问✍
官方微信
长按关注
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