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健康科普丨肥胖防控,从娃娃抓起

儿童肥胖不仅影响身体健康,还会带来一定的心理问题。为普及相关知识,中国健康教育中心从中心健康促进与教育资源库中遴选了相关专家访谈节目进行推送,欢迎关注。

主持人

中国健康教育中心 章力

我国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现状是怎样的?

赵文华

中国疾控中心营养学首席专家

去年年底国家卫生健康委在国务院发布了《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 年) 》,这个报告是最新一轮的对我国国人健康的大体检。在这个报告里我们可以看到,我国6-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加起来将近20%,6岁以下儿童的超重、肥胖率加起来有10%。

从城乡看,6-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率和肥胖率均为城市高于农村,6岁以下儿童超重率城市略高于农村,但肥胖率出现了农村超过城市。和历史上比较,与2015年发布的报告相比,不管是6-17岁儿童青少年还是6岁以下的都在上升。这也说明过去这么多年肥胖的形势越来越严峻。这就是整体的形势。 

主持人

中国健康教育中心 章力

儿童肥胖的具体危害有哪些呢?

刘爱玲

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健康所研究员

儿童肥胖对于儿童的健康危害还是很大的,它不仅影响儿童个体的生长发育和身心健康,还对家庭和社会的发展造成危害。

 对于儿童个体的健康可以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会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因为肥胖会对多个器官和系统造成一些危害,比如骨骼、肌肉系统,因为过重的体重会对骨骼和肌肉产生比较大的压力,容易造成关节、骨骼、肌肉损害,所以我们经常会听肥胖的孩子说我的骨头或者肌肉不舒服,他们发生骨折、下肢畸形、行动不便的风险是明显高于体重正常的孩子的。肥胖还会影响儿童的生殖系统和内分泌系统,造成他们的青春期发育提前,严重的话还可能导致性早熟。 肥胖对个体的第二个危害是会影响儿童的大脑和智力发育,也有大量研究表明,肥胖孩子的智力水平是显著低于体重正常的孩子的,而且肥胖的程度越重,对认知和智力的影响越大。 第三个是肥胖会影响儿童运动能力和运动的发展。肥胖孩子的肺活量是比较低的,他的身体素质,如耐力、爆发力、柔韧性,都是明显低于正常体重的孩子,所以我们也经常看到许多肥胖孩子体质测试是不达标的。 第四个影响是对孩子的心理的影响。肥胖的孩子往往出现一些心理问题,比如他们的性格比较内向、胆子小,内心也比较压抑,不快乐,孩子过度自卑,不自信,比较孤僻,不会和人交流,也不愿意和人交流,而且经常和同学、小玩伴发生争执,情绪不是很稳定,容易出现急躁、生气等状况。 

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肥胖对于孩子当前和他成年后的健康造成危害。我们俗话说“肥胖是百病之源”,肥胖会对我们的许多系统和器官造成损害,胖的孩子可能已经出现了高血压、糖耐量异常、血脂异常这样一些慢性病表现,他的哮喘、非酒精性脂肪肝等发生率也是比较高的。

孩子小时候胖,长大之后往往也是胖的,这样就会造成成年期慢性疾病的增加,比如冠心病、脑卒中、糖尿病、癌症等风险都是增加的,从而影响他一生的健康、寿命和生活质量。这就是对儿童个体的影响。刚才讲,除了对个体造成危害之外,还会影响他的家庭和社会发展。肥胖对孩子的身心健康的这些危害会使家庭和社会的经济负担提高,这种危害还会限制孩子的潜能的发展,长大之后他的劳动生产率是下降的,所以对他的家庭以及我们整个国民素质的提高和经济、社会的长久发展都是不利的。所以说,不管对于儿童个体还是我们的家庭、社会,开展儿童肥胖防控是当务之急。

主持人

中国健康教育中心 章力

如何确定儿童是不是肥胖?在我国是如何对儿童肥胖进行筛查的呢?

马冠生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

食品卫生学系主任

针对不同年龄的儿童,我们是用不同的标准,针对5岁及以下儿童,他的超重肥胖筛查我们采用的是身长/身高别体重的Z评分或者年龄别BMI-Z评分。我们国家有个卫生行业标准是2013年版的“5岁以下儿童生长状况判定”,我们可以用这样的标准进行判定。如果身长/身高别体重的Z评分或年龄别BMI-Z评分大于2判断为超重,大于3判断为肥胖。针对5—6岁的儿童,采用的是世界卫生组织2007年的生长发育标准,同样采用的是年龄别BMI-Z评分,年龄别BMI-Z评分如果大于1是判别为超重,大于2判别为肥胖。6—17岁学龄儿童采用的是我国的标准,采用的是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BMI指标。针对于不同年龄、不同性别,我们都有一个具体的值来判别他是属于消瘦、正常体重、超重还是肥胖,这个标准是2018年发布的,也是卫生行业标准。

同时还有针对儿童腰围的标准,也是采用2018年发布的卫生行业标准,是根据儿童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腰围值,如果是在75百分位数是属于中心性超重,90百分位数以上属于中心性肥胖。对于孩子来说,我们要注意测量他的身高体重,一方面是评估他是不是处于正常的发育过程当中。对于不同的孩子,我们测量他的身高、体重的频度也是不一样的。对于6个月以内的孩子,最好一个月能测量一次他的身高体重,监测他的生长发育情况是不是正常。对于6—12个月的孩子,应该是每两个月测一次;1—2岁的孩子每3个月测一次;3—6岁的孩子每半年测一次。6岁以上儿童每一年至少测一次。对于不同体重状况的孩子,我们也应该根据他的营养状况来决定测量的频度,如果他体重过低、属于消瘦的,或者属于超重肥胖的,我们应该每3—6个月测一次,监测他的身高体重变化,看看他的生长发育情况。

主持人

中国健康教育中心 章力

儿童青少年肥胖到底受哪些方面的影响呢?

刘爱玲

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健康所研究员

儿童肥胖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大致可以分为三大方面: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遗传因素在肥胖的发生中大约会占40%—70%的比例。但是我们的基因在短时间内很难发生较大的变化,所以近几十年来,儿童超重肥胖快速上升的趋势不是由于基因变化影响的,主要是由于我们的环境因素造成的。环境因素主要包括个体的一些因素,比如膳食摄入的状况、身体活动的状况、生活方式等等,另外就是致肥胖的环境。就个体因素来讲,比如孩子膳食结构不合理,经常吃一些能量密度比较高的食物,脂肪供能过高,都会导致能量摄入增加,就会增加肥胖的风险。除此之外,一些不健康的饮食因素,比如孩子经常不吃早饭或者早饭的种类比较少、营养质量比较差,经常吃一些高油、高糖的零食,常喝含糖饮料,经常在外面就餐或者常点外卖,暴饮暴食,这些不健康的行为也会增加孩子发生肥胖的风险。

相对于吃或者说能量摄入过多以外,我们都知道,肥胖的发生是因为能量摄入和能量消耗不平衡。相对于孩子能量摄入过多,另一方面,孩子的能量消耗呈现下降或者减少的趋势,也就是说,孩子平常身体活动少,看电视、玩手机视频的时间坐在那儿不动的静态时间是增加的,这样的状况就导致他们的能量消耗比较少,也会增加肥胖的风险。除了这几个方面,还有其他一些生活方式,比如睡眠,睡得太多或者太少,都会增加肥胖发生的风险。环境因素的第二个方面是致肥胖的环境。什么是致肥胖环境呢?也就是说导致高能量的摄入和静态活动的环境,它大致可以分为食物环境和身体活动环境。食物环境又可以分为家庭食物环境、学校食物环境和社区食物环境。家庭食物环境就是指家长为孩子准备的食品是健康的、营养价值高的还是不健康的,另外就是是不是经常和家人一起吃饭,就餐的氛围是不是比较轻松、活跃,还有是家长和孩子的整体营养健康素养、健康意识是不是很好。学校的环境包括学校给孩子提供的供餐情况,学校里小卖部的食品供应情况,提供的高油高糖高盐食品比较多还是一些更健康的食物,还有是学校开展营养健康教育的情况。

社区环境主要包括社区的食品商店、快餐店、饭店、小超市售卖的种类和分布的地点离着孩子的远近。第二是身体活动环境,指社区里的活动场所,比如街道、公园是不是有孩子的游乐场,学校是不是有运动场,这些场所是不是能够很方便地进入里面活动,是不是安全,是不是低成本,也就是能免费提供给孩子。第三个因素就是社会文化因素。社会文化因素对儿童肥胖的发生也是有影响的。在我们国家传统的文化中,往往觉得孩子胖是健康、是富裕的表现,家长也往往鼓励孩子多吃,这也是造成我们国家儿童特别是男孩子胖的比较多的一个原因。在以上介绍的三大类影响因素中,比如孩子的膳食、身体活动这种生活方式是个体因素影响儿童肥胖的关键因素,致肥胖环境和社会文化因素是起到推波助澜作用。从这个层次来讲,开展儿童肥胖的防控一定是全方位的,需要我们的个体、我们的家庭、我们的社会共同努力,才能做好这个工作。

主持人

中国健康教育中心 章力

近年来,我国政府层面对儿童青少年肥胖防控做了哪些工作?

赵文华

中国疾控中心营养学首席专家

刚刚说遗传重要,但不是决定因素,我们改变不了遗传,在儿童肥胖防控上,从政府层面,我想用八个字来说。第一就是“政策与策略”。2016年,《“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以及接下来国务院发布的《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在这些我们国家最高层面的国家策略里都提到了人群肥胖的防控,也就是纳入了国家总体防控策略。再有就是在2017年国务院发布的《中国防治慢性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除了总体目标,也提出了要降低肥胖的上升速度。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教育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全国妇联等六部门发布了《儿童肥胖防控行动方案》,这是近年来在行动层面上最重要的一个国家行动策略,在这个策略里,精准施策,按照高、中、低流行水平的地区,非常清楚地确定了2025年—2030年目标。这个目标确定以后强化了四方责任,家庭、学校、卫生部门、政府,应该说,这是从国家层面上这几年最重要的政策和策略了。

第二是“措施与行动”。在国家的措施和行动层面,我们一直不间断地开展监测,才有了我们现在的儿童超重肥胖率、城乡差别、地区差别、上升速度。除了监测以外最重要的,儿童超重肥胖是问题,是健康问题,那么就需要给予干预。在过去大概5、6年的时间里,国家卫生健康委组织开展“营养校园”,在全国8个省市的10个地方开展了以防控儿童超重肥胖为核心的“营养校园”行动。“营养校园”项目里形成了很多适合不同地区的干预模式和一些可推广的适宜技术。大家知道,覆盖全国3000多万农村义务教育学生的“营养改善”项目,起初大家都是觉得营养不足和贫血等等微量营养素缺乏症,但是大概在2014年以后,我们也发现这种改善项目如何同时做好超重肥胖防控,促进合理膳食,促进积极的身体活动,从教育到帮助孩子们,这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行动策略。

我们每年开展全民营养周、5·20学生营养日、国家健康生活方式行动等等,在国家到各省以及到各地的层面,在国家政策、策略和这些行动措施的引领下,不断提高了各个层面人群对超重肥胖、对儿童超重肥胖的重视,为未来我们国家在建设健康中国行动这个大的策略里发挥了积极作用,奠实了基础。

主持人

中国健康教育中心 章力

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刚刚组织修订完成《儿童肥胖预防与控制指南(2021)》,与2008年颁布的《中国学龄儿童少年超重和肥胖预防与控制指南》相比,主要变化和修订内容又是什么呢?

马冠生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

食品卫生学系主任

上一版《中国学龄儿童少年超重和肥胖预防与控制指南》是2008年出版的。十几年过去了,刚才赵首席介绍,我国儿童的超重肥胖率发生了变化,它的影响因素、我们的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变化,因此我们必须对儿童超重肥胖预防指南进行修订,来适应当前新形势的需要。这次修订已经完成并正式出版,与2008年版相比有以下几点变化。一是覆盖人群范围更广。2008年版只是把重点放在学龄儿童,我们考虑到现在儿童超重肥胖不断增长,并且年龄呈现低龄化,因此我们应该把关口前移。所以2021版儿童肥胖预防控制指南涵盖了18岁以下所有年龄段的儿童,整个年龄覆盖范围更大。二是制定的程序更加规范、科学。2008年版是根据当时的一些证据组织一些专家进行修订的。在2021版制定的时候,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关于指南修订的科学程序,包括循证的程序、提出关键问题等等,在这一版修订的时候是严格按照这个程序进行修订的。三是这次修订儿童肥胖预防控制指南涵盖了多方位的专家,覆盖范围更广、更大。四是它的内容更加丰富。2021年版《指南》专门强调了儿童肥胖的防控要创造一个支持性的环境,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区环境等,涵盖的方方面面更多了。

新版《指南》包括5章,从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区环境和社会环境等方面都提出了推荐意见,还有一些落地的具体推荐建议。比如针对正常体重儿童的重点是防,对于已经超重的,重点是防止他从超重转变成肥胖,对于已经肥胖的,我们要去控制肥胖的程度不要再加重,最好转变成超重或者正常体重。新版《指南》共分五章,第一章描述了中国儿童肥胖的发展及变化的情况,还有一部分是肥胖带来的健康危害;第二章重点介绍了儿童肥胖怎么去筛查、怎么去评估;第三章重点介绍了儿童肥胖的预防,其中包括10条关键推荐,涵盖了生命早期、膳食摄入、饮食行为和身体活动、生活方式等方面;第四章重点介绍了超重肥胖儿童的控制和治疗,就是已经超重肥胖了我们怎么办,我们提出了四条关键推荐,涵盖了营养干预、运动干预、行为干预和其他干预,首先我们要做好营养干预,然后是运动干预,同时要考虑到怎么调整他的行为和生活方式,这也是非常关键的;第五章介绍了儿童肥胖防控的支持性环境,这也是跟上一版的一个不同,强调了四个方面,家庭支持性环境、学校支持性环境、社区支持性环境和社会支持性环境。

主持人

中国健康教育中心 章力

新版中增加了儿童肥胖防控支持性环境的内容,具体是什么呢?

马冠生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

食品卫生学系主任

儿童肥胖的发生、发展实际上受多因素的影响,包括遗传因素、膳食因素、身体活动、社会文化环境等等,因此我们进行肥胖预防控制的时候就要考虑多方位。整个社会因素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必须在制定、指导和干预措施方面综合考虑影响儿童肥胖的环境因素。儿童处于整个社会环境中,他最常生活的环境一个是家庭,一个是学校,差不多是一半一半,当然还会有社区、社会文化,因此我们要从这些因素考虑。首先要考虑家庭因素。对他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包括家长的言传身教对他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同时学校的一些物理环境,比如有没有运动设施,有没有提倡健康的社会氛围,学校提供的午餐,有没有身体监测系统、制度等等,都可以影响到他的生长发育、健康状况。还有,学校有没有小卖部?学校提供的午餐是不是能做到营养?幼儿园提供的饮食是不是健康饮食?影响到他会不会成为一个超重肥胖的孩子。

支持性环境也离不开健康的社区,因此要建立一个支持性的社区环境,快餐店设置的多少、超市设置的距离,实际上都会影响到孩子的体重。包括媒体上如果有过多的针对于孩子的广告,就会影响孩子健康饮食行为的形成。因此,在支持性环境当中,至少要从家庭、学校、社区、社会这几个方面共同努力,才有可能去遏制咱们国家儿童超重肥胖不断的增长。

主持人

中国健康教育中心 章力

家庭和学校是儿童最常活动的场所,那么家庭和学校在儿童青少年肥胖防控中到底扮演者什么样的角色呢?

赵文华

中国疾控中心营养学首席专家

家庭和学校在儿童肥胖防控中确实有着其他部门不可替代的作用,只有共同努力,才能够保证儿童健康成长。因为我们都知道,父母是儿童肥胖防控的第一责任人,儿童的出生体重、儿童得到母乳喂养、儿童的父母是怎么做的,相互能不能成为伙伴,父母的榜样作用,以及父母是不是能够给孩子定期监测一下身高、体重,又知道怎么判断,有了问题尽早解决,这些应该是潜移默化,对孩子非常重要的。在饮食行为和积极的身体活动里,如果父母不喜欢吃的东西,可能孩子们也吃不到。父母是不愿意活动的,孩子可能也不能有积极的身体活动或者有运动的好的行为,所以父母就是孩子的榜样。父母的这些行为、习惯,怎么把好的行为、好的习惯在家庭里传代,传给自己的孩子。

学校和老师在儿童肥胖防控中像和父母一样的作用,我们的学校怎么创造更好的支持环境,比如改善我们现在的供餐条件,给孩子们传播一下营养知识。在学校如果没有那么多体育课,怎么充分利用课间10分钟。我和马老师也共同推进过校园课间10分钟,也就是让孩子们在学校能够有好的支持环境、支持条件,在学校的引导下,在老师的支持下。另外,学校现在每年都要给孩子们体检,体检的结果一定要把身高、体重这两项指标用好,一旦孩子们出现了超重肥胖,一定要及时跟家长沟通、跟医疗卫生部门沟通,互相支持,共同支持。我想,学校和家庭是对儿童肥胖防控最直接的两个主战场。

主持人

中国健康教育中心 章力

预防肥胖要从娃娃抓起,那么作为妈妈,像孕妇乳母等,在儿童青少年肥胖防控关口前移中发挥什么作用?

刘爱玲

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健康所研究员

生命早期1000天,也就是从胚胎形成至出生后2岁,这个时期的营养是决定其一生营养和健康状况最为关键的时期之一。大量研究也证明,生命早期营养状况确实和儿童肥胖密切相关。首先,准妈妈在孕期增重过多或者过少都会增加后代在儿童期发生肥胖的风险。许多研究显示,孕期增重过多女性的后代在5岁以内和5-18岁时发生肥胖的风险分别是正常增重女性后代的1.9倍和1.3倍。另一方面,孕妈妈在孕期增重不足,也会增加肥胖发生的风险。因为这时候生出的孩子体重往往比较低,出生后会出现快速赶上生长状况,有研究也显示,可以使风险增加2.7倍。孩子出生之后,母乳的喂养与儿童的肥胖也是密切相关的,也有大量国内外研究数据表明,妈妈纯母乳喂养是可以降低儿童肥胖发生的风险,还可以降低II型糖尿病的风险,所以母乳喂养的好处非常多。纯母乳时间喂养得越长,他发生肥胖的风险是越低的。这可能是由于母乳里的营养成分非常好,与母乳里含有的一些活性物质,比如和肥胖相关的瘦素、脂联素,它可以促进代谢,可以对儿童脂肪的形成造成一定的抑制作用。母乳中还存在一些物质抑制肥胖基因的表达。另外,母乳喂养还可以帮助孩子在后期养成比较好的、健康的饮食习惯。

所以防控儿童肥胖关口一定要前移。我们在这里建议孕妇一定要定期监测孕期体重的变化,根据我们孕前体重的状况,来维持适宜的孕期体重增长。如果孕前备孕的妈妈的体重比较低,孕期体重增加就要多一点,基本上在11—16公斤。如果孕前体重比较正常,孕期总的增重大约是8—14公斤。如果孕前已经超重了,孕期体重增加就要少一点,大约在7—11公斤。如果孕前就胖了,孕期体重增加更要少,差不多在5—9公斤,不要超过9公斤。为了保持这样的适宜体重增长,孕妈妈在孕期中要保持平衡膳食,食物多样,不要像好多传统的习惯,要吃很多、补很多,觉得对孩子好,我们不要过量吃,食物选择上多吃蔬菜、蛋白质含量高的,高油的或者能量密度比较高的就要适量控制。另外一方面,孕妈妈还要保持活跃的身体活动状态,不能说怀孕了就特别金贵,不能动了,这是不对的,如果没有什么特别的禁忌,我们建议孕妈妈每天有30分钟以上中等强度的活动,快步走这种类型的活动。对于孕前已经肥胖或者怀孕期间诊断出有妊娠期糖尿病的妈妈,更是要积极运动。孩子出生之后,哺乳期间的妈妈一定要克服一切困难,让孩子吃到的第一口奶一定是妈妈的奶,就是要尽早喂奶。坚持纯母乳喂养要满6个月。6个月之后,在科学合理添加辅食的同时,我们还要继续母乳喂养到两岁。孕妈妈这些好的行为对儿童的肥胖防控是至关重要的。

主持人

中国健康教育中心 章力

除了孕妈妈,对于已经有孩子的家庭,在儿童肥胖预防方面,日常膳食摄入和饮食行为方面有哪些须要注意?

马冠生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

食品卫生学系主任

在饮食方面,至少有六个方面需要注意的:一是要做到规律进餐。对于孩子来说就是三餐两点,三个正餐、两个点心。要吃好早餐,因为早餐是一天中第一顿饭,早餐一定要吃,并且要吃好。因此第一条要做好规律进餐,吃好早餐。当然,关于一日三餐有个建议量,比如早餐提供的能量应该占全天能量的25%—30%,午餐是30%—40%,晚餐大致也是这样的比例。我们要注意食物品种的多样,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提出一天最好能达到12种不同种类的食物,包括谷类食物、动物性食物、蔬菜水果、奶、豆制品、坚果等,最好能每天达到12种就满足需要了。二是尽可能地在家里吃饭,少在外就餐,家庭饮食相对来说更为健康。有些家长把西式快餐当作奖励或者惩罚孩子的一种手段,这是不可取的,这样会影响孩子的正常饮食行为。三是在就餐时要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健康就餐氛围,特别是让孩子能专注吃饭,就是一心一意地吃饭,千万不要让孩子边吃饭边看手机或者边看电视,这会影响到孩子整个的食物消化吸收。四是准备食物的时候要注意品种的多样,每份食物的量要少一些。在烹调食物的时候注意能量密度相对低的食物,采用的烹调方式要注意,尽可能不要用油炸的形式,油炸的形式往往会无形当中增加食物中能量的含量,用蒸、煮、炖的形式,少用油炸、煎的形式。五是要保证孩子对谷类食物的摄入,特别是全谷物,全谷物没有过度加工,保留了膳食纤维和孩子生长发育所需要的维生素、矿物质营养素,有利于孩子健康生长。六是关于零食的问题,我们可以适当、适量地让孩子吃零食,不能让他过量吃零食,比如零食提供的能量最好不要超过全天总能量的10%,选择零食的时候要选择不同的种类、品种。还有吃的时间,最好在两餐之间吃,而不是接近正餐的时候吃,避免影响他的食欲。我们可以选择像奶制品、水果、坚果让孩子吃。还有是要减少和限制含糖饮料的消费。最好不让孩子喝含糖饮料或者少喝,如果孩子想喝饮料,可以喝清淡饮料。刚才从以上六个方面给各位家长提了一些建议,也希望在实际生活当中能参考执行。 

主持人

中国健康教育中心 章力

儿童肥胖预防,在身体活动和生活方式方面又需要注意哪些呢?

赵文华

中国疾控中心营养学首席专家

久坐不动也是对健康影响的一个危险因素,特别是超重肥胖,应该说,吃动平衡是关键。真正的对健康的影响,“身体活动”这四个字是特别重要的,这是一个概念,也是一个措施。世界卫生组织2004年就发布了“饮食、身体活动与健康全球战略”。所以,身体活动对儿童青少年不光是超重肥胖的预防,对于他整体的健康是太重要了。儿童少年的身体活动,如果按年龄说,3—5岁的孩子进了幼儿园,六部门的肥胖防控指南中是有身体活动,在这一阶段的孩子,一定要让孩子们有独立自主的户外活动,每天至少要做到3个小时最好。对于6—17岁的孩子,要上学、要上课。一定要让孩子坚持上好学校的体育课,现在整体的体育课是不足的,6—17岁的儿童青少年每天至少要有中高强度身体活动达到1个小时。另外,对于各个年龄段的孩子,应该减少静态行为,比如我们坐着、靠着、斜着躺着,看电视、玩Pad、玩手机,还是躺着看书,减少这些行为。从孩子的生活方式,刚才我们三位都一再强调从小培养好的行为,给他们创造好的环境,就是要让他们有好的生活方式。比如在身体活动方面,一定要培养至少一种以上最喜欢的、每天都想做的运动项目,而且终生坚持。

还有,我们的孩子们会不会做自己的膳食计划?从早餐开始吃什么,能不能做好膳食计划?另外,在健康的生活方式里,要知道拒绝什么、接受什么,比如新鲜蔬菜水果,我们的孩子们整体上吃得不足,要喜欢、要多吃。最后,和超重肥胖最相关的健康生活方式里边,我们的孩子们还要学会拒绝饮酒,不要喝含酒精的饮料。好的生活方式不光是预防超重肥胖,最重要的,也是让孩子们终生受益的基础。

主持人

中国健康教育中心 章力

遏制超重肥胖流行,促进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肥胖防控从娃娃抓起!非常感谢今天三位专家的解答,也非常感谢您对本期在线访谈的关注。

来源: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健康促进与教育资源库

编辑:章力、魏启明、李一洁

往期回顾



01

彭丽媛在湖南长沙调研基层结核病防治工作


02

国家卫生健康委党组第一巡视组巡视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工作动员会召开


03

人口与健康丨关注“来自星星的宝贝”


04

生命对话丨你我共同努力 终结结核流行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中国健康教育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