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处充满未来感!在明珠湾,绿色低碳生活触手可及
GREEN TRANSPORTATION
作为节能减碳重要一环,交通运输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一直是相关研究重点话题。
明珠湾起步区——广州南沙新区建设的先行地区,紧随低碳步伐,不遗余力地发展绿色交通。
根据规划,明珠湾起步区将以“绿色”为主要的交通发展目标及策略,规划绿色交通出行比例达80%以上。
横沥岛尖桥群效果图
如何在明珠湾低碳生态城市的建设中,合理地进行绿色交通体系的规划和设计?如何通过绿色交通,实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
为此,我们专访了致力于道路设计和施工的广州市政总院道路设计一所所长张帅,看看他在明珠湾起步区实践下,对绿色交通体系理念的探索和想法。
赶紧搬好小板凳,
拿上小本本,
坐第一排记笔记咯~
从“以车为本”到
“以人为本”的绿色交通
灵山岛尖公交站场
“绿色交通”这一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1994年Chris Bradshaw提出的绿色交通体系。
绿色交通具有公平、安全、便捷、高效、环保、低耗等特点,发展绿色交通既是国内国际城市交通发展趋势,也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
低碳环保+健康休闲
结合国内外绿色交通发展经验,从交通结构上理解,绿色交通发展模式即是在公共交通为主导方式的基础上,强调慢行交通的发展,合理引导小汽车使用,形成“公交+慢行”的两型发展模式。
绿色交通不仅是低碳、环保的出行方式,同时也是一种健康、休闲生活方式的回归,强调“以车为本”到“以人为本”的转变。
交
通
体
系
张帅表示,绿色交通和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可持续性发展概念一脉相承。诚然,绿色交通强调的是城市交通的“绿色性”,即减轻交通拥挤,减少环境污染,促进社会公平,合理利用资源。
其本质是建立维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交通体系,用来满足人们的交通需求,是以最少的社会成本实现最大的交通效率。
“滨水”与“活力”
各具特色的慢行系统
水舞广场绿道
国务院参事、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副部长、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理事长仇保兴曾公开表示,“在交通规划中,不能仅仅站在汽车的角度建设城市,还应从自行车、行人的角度来建设,使其友好相处。”
要在规划中落实绿色交通理念,不仅要将绿色交通设计与用地模式融合,还要把轨道交通与微交通联系在一起,处理好绿色交通体系中“人车路”三者之间的关系。
通过一次次讨论和探索,明珠湾起步区的绿色交通发展模式不断完善,最终初见雏形,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慢行系统”。
意向图
明珠湾起步区灵山岛片区
慢行系统
在灵山岛,考虑到区域未来承载能力,通过加密区域路网,细化居住地块划分,形成“小街块、密路网”的城市道路。
灵山岛
片区内慢行系统则紧密结合轨道交通车站、公交车站,采用高密度用地发展模式,形成轨道交通枢纽规划建设高密度、立体化、人性化的步行网络。
与此同时,明珠湾灵山岛片区充分依托规划区内滨江生态绿地、滨水公园及街道建设,打造多层次的滨水慢行网络系统,让居民和游客漫步其中,无不感到舒适休闲。
横沥岛
明珠湾横沥岛尖
慢行系统
而在明珠湾横沥岛尖,路网密度比灵山岛尖更大,因此横沥岛尖慢行系统中则融合碧道理念,串联周末集市、滑板公园、城市阳台、中央公园、地铁公园、红树水湾等特色节点及配套服务设施,构建综合慢行体系。
值得一提的是在慢行体系设计上,横沥岛尖方案聚焦“生态”与“活力”,构塑横沥岛人—城—河活力共同体,从自然新风潮、都市新风潮、文化新风潮、活力新风潮四大方面入手,将横沥岛打造为“城央活力水岸,活力水岸客厅”。
“三线贯通”和
“最后一公里”的未来设想
不同慢行系统的构建,有着不同的巧妙构思。规划者和设计者们融合城市建设思路,为明珠湾起步区建设了一系列魅力多元而又友好便民的交通道路,进一步提升了明珠湾的绿色形象。
意向图
目前,灵山岛尖在区域内已构建“轨道站点+公交+自行车+步行”的综合交通发展模式,搭建绿色交通联通骨架,绿色交通比例达到70%,进一步减少交通碳排放。
张帅设想,明珠湾起步区未来还可以通过慢行系统、人行道、自行车道、过街设施、交叉路口等安全舒适的三线贯通,以及交通站点、自行车停车设施、风雨连廊等便捷的“最后一公里”,多项措施共同强化交通设计与绿色出行,进一步完善明珠湾起步区绿色交通体系,助力明珠湾绿色生态发展和减碳工作。
从
小
做
起
而作为普通民众,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助力绿色、助力低碳呢?
他提倡,要从小做起,倡导绿色低碳生活。尤其是注重青少年的教育,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义务教育体系,并结合环保宣传月以及世界环境日、节水日等主题宣传活动,开展以绿色生活为主题的浸入式、互动式教育,使生态发展理念深植于青少年心中。
相信不远的将来,
明珠湾起步区会源源不断地
为南沙、为广州、为全国,
乃至为世界的节能减碳
持续“发力”,共建
“低碳节能、绿色生态、
智慧城市、岭南特色”
的现代蓝图。
出品|明珠湾管理局
作者|岑慧敏
编辑|黄泓
推荐阅读
打造低碳生态新城!明珠湾起步区“碳中和”创新实践亮相这一国际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