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院士与粤港澳青年科学家共话科技创新
为促进粤港澳大湾区三地青年科技人才交流,激发青年人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和热情,7月30日,大湾区科学论坛秘书处与香港中文大学共同主办的“名师讲堂”活动,在北京、广州、香港、澳门同步举行。
中国科学院院士、化学家和纳米科技专家白春礼,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国际知名数学家丘成桐,中国科学院院士、计算机科学专家姚期智出席作主题报告,并与青年科学家展开交流。活动吸引了300多名来自百余所高校及科研院所的青年科学家和高校师生线下参与,有近5000人在线上观看。
本次名师讲堂活动是大湾区科学论坛响应《南沙方案》,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发挥平台优势,促进科技创新发展,推动粤港澳青年人才交流,庆祝香港回归25周年举办的特色活动之一。
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厅长龚国平,广州市委常委、南沙区委书记卢一先,广州市科学技术局局长王桂林出席本次活动。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原副院长、大湾区科学论坛研究员房汉廷主持活动。
2022 GREATER BAY AREA
SCIENCE FORUM
MASTER LECTURE
大湾区科学论坛主席、“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主席白春礼、广东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许典辉、香港中文大学校长段崇智、澳门大学校长宋永华在开幕式上致辞。
白春礼在致辞中表示
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国家战略,湾区的科创生产日趋蓬勃,创新要素不断聚集,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希望各位有为青年和青年科学家们可以坚持初心,勇担创新使命,为湾区的发展注入青春之力。
许典辉表示
党中央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广东将继续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粤港澳科技联合创新,为国家重大前沿和基础研究提供技术和平台的有力支撑。《南沙方案》赋予广州南沙重要战略定位,大湾区科学论坛立足广州南沙,要积极与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各科研学术组织加强科研、沟通交流和合作,强化双创协同,着力打造全球科创建设高地。
段崇智表示
举办大湾区科学论坛名师讲堂为论坛走进大湾区9+2城市的系列活动,同时作为特区成立25周年的献礼,也期待通过与大师们交流,开拓参会者学术视野,提升科学理念,培养科创人才。
宋永华表示
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创新资源和要素高度聚集,科技研发和转化能力突出,更是处于国家双循环的重要交汇点,是新时代推动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的重要支点。
白春礼院士以《碳中和愿景下的能源科学》为主题作报告,介绍了促进绿色低碳发展、实现“碳中和”目标所需解决的三个问题:
一是化石能源的清洁化运用和高效利用;二是提高清洁能源规模化应用的力度;三是实现碳中和目标后努力深化二氧化碳的捕捉和转化应用。面对在场能源领域青年科学家的提问,他表示,用能源科学驱动通向未来碳中和之路,要进一步加强基础研究,强化原始创新,希望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和企业紧密合作,为实现“双碳”目标作出更大贡献。
丘成桐院士在《五十年来香港基础科学的发展》主题报告中回顾了香港的基础科学发展历程,也对未来中国基础科学界的发展寄予期待。他强调,科技是现代社会供给人民福祉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基础科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其影响力并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彰显的。
他鼓励当今的科学青年们,在如今国际形势多变、科技日新月异的背景下,需不断打好科学基础,在科技、在工业、在数字经济的学问上,走出一条崭新的道路,在科技历史上留下中国的痕迹。有了国家的重视和支持,大湾区以后要成为国家发展科学,基础科研的重要基地。
姚期智院士针对《跨领域的科技创新》作主题分享,通过量子计算机、人工智能等跨学科领域的创新发展,总结了跨学科领域科技创新的三个关键:
首先是近代科学的积累,二是跨领域学科的互动,三是科学成果与产业的结合。面对尝试在交叉领域探索创新的青年学子们,姚教授建议,大家一定要在筑牢本专业的深厚基础上,与其它专业领域的同学加强碰撞,保持好奇心,与交叉领域的教授、学者积极交流。
来源|大湾区科学论坛
编辑|黄泓
推荐阅读
打造全球科学合作平台!大湾区科学论坛永久会址参赛建筑方案首揭面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