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第一次去医院看ADHD

Editor's Note

第一次去医院寻求诊断的感觉你还记得吗?作者的真诚和细致入微的描述非常难得,值得读者们认真阅读。原文标题《医院环游日记Ⅰ-211119》。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假象對話Jouska Author cec

“在杂音系列专栏里,我们收集各种各样有关精神健康议题的声音。尽量去呈现更多的观点,打造一个多元化声音的集散地。”


杂音系列
 44 
 关键词:就医 医院  DCD ADHD




01

前情提要


半年前,无意间看到网友写的一份DCD(发展性协调障碍)自助手册,我以前从来没把难以判断距离、自理能力差、粗大运动笨拙等表现联系在一起,越读越觉得很好地解释了我在(尤其是成年以前)学校生活感到的绝望的来源——运动和学习对我来说都是噩梦一样,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事情。但我从来没想过我在这些技能上的困难是一种“不能”,我一直以为是一种“不够”,无论我怎么做,我的程度还是“够”不上其他同学的平均水平,这件事一度让我极其焦躁和喜怒无常。


从那之后我就对一类神经发育障碍的信息(包括ADHD、DCD、ASD等)多了一些留意。有意思的是,我一开始误以为ADHD对所有事都无法集中注意力,所以信心满满地觉得自己没注意力问题。现在想来也是我选择性地忘记了一些事情,和我所厌恶的结果导向的思路一样,觉得自己既然无论以何种方式考上大学了,之前遭受的困难都不需作数了。



小学成长手册上的评语,基本每年都会收到“不专心、小动作”的警告


初中的书桌桌面——家长崩溃模拟器


具体的节点已经忘记了,但后来我发现ADHD对不感兴趣的事情无法集中注意力、对感兴趣的事情过度集中、生活难以自理、冲动控制障碍等表现比DCD更惊人地符合我,并且还在持续影响我的生活的时候,我才用更严肃的态度看待这件事。多重成瘾、大学课业一塌糊涂在延毕边缘、驾驶的时候也会走神导致数次遇险的我,或许真的应该去寻求一些帮助了。


真正决定下来开始做就诊计划还是在一次当众情绪崩溃之后。当时是一个复杂项目的汇报,我内心里其实非常不想做这个项目,因为它内里的逻辑关系非常复杂,一想到我就感到头痛欲裂。但我还是强忍着熬了一个星期夜把它做完了,我没意识到在汇报的时候我已经是极度疲劳、压力在临界值的状态。所以在汇报的时候毫无征兆地,我因为老师的一句说不上是批评的话崩溃了。(当然这句话确实是很过分的居高临下的指点,但实际上我早应有心理准备听者不会太了解这个主题,为这一句话崩溃不应该)


那次崩溃让我感觉极其失控。我从来没有一次感觉自己是一个二手零件拼接成的歪七扭八的机器人,只是非常勉强地运转着,一碰就会散架。人怎么能活成这个样子?我终于决定去着手解决我自身积年累月的问题。



02

就诊流程


准备

很感谢,我不是完全孤立无援的状态。我反复看青衫Aspie公众号里的就诊故事,最后决定先在学校附近的上海新华医院尝试就诊一次,如果失败就回广州看省医或惠爱医院。



流程蛮奇怪的是,在新华医院看成人ADHD需要挂普通心理门诊(ADHD一般在精神科),心理门诊下有注意力与学习问题子类,如果不是看了就诊故事里的提醒我肯定就理所当然地选择这个了,但实际上这个是少儿ADHD专属,成人挂了签到时会提示年龄不符。


我大概花了一个月慢慢整理了一份病情主诉,配上了我能找到的一些发育史证据。很遗憾后来没用上(医生不让我看),不过我觉得还是有必要做的,复诊仍然用得上。


就诊当天

我预约了当天最早的号。医院离我的学校只有两公里,就诊方便了很多。到了之后,我感觉医院的引导系统相当不清晰,首先是我没想到心理门诊在急诊楼,然后对“预约-挂号-签到”的流程非常迷茫(我以为只要预约就可以了),中途最尴尬的是发现我预约错日期,预约到一个月后去了,当时几乎放弃准备走人了,幸好当天还可以加号。


好不容易找到普通门诊在急诊楼11楼。我又发现自己没有诊疗卡,而每层楼电梯边的自助取卡机是用不了的,里面没有卡,需要到12楼挂号的地方取卡。


11楼前台的护士很热心,指导迷茫的我弄完了整个流程。在新华医院的公众号上预约过之后需要在11楼的签到机器上签到,拿到号就可以安心等叫号了。


*初诊过程——崩溃的开始
给我初诊的是两位女医生,后来知道应该是帅澜医生和她的助手。


大体上一进诊室我就感觉气氛不对。诊室门没关,我感觉不太对但也没敢去关。所以导致我初诊讲述自己情况的时候甚至是处在一个大家都能听到我说话的没有隐私的环境里的离谱状态。


听说我是来看ADHD之后,我感觉到医生的一种“又来了”的讥讽的态度。我想掏出笔记的时候,医生马上说不用看笔记,如果这是你从小到大的困扰你是不用看笔记的。我很诧异,然后我不看笔记完全回忆不起自己要说什么,东一句西一句,一直很紧张。过程中医生反复打断我说话,还质问我是在哪看到ADHD科普的,她很好奇现在怎么这么多小孩看了点科普就觉得自己有病。最后她觉得我没有ADHD,主要问题是焦虑。后来回想起来很气愤,感觉到她反复诱导我回答有关焦虑症状的问题,反而不问注意力有关的问题,最后判断我的问题是焦虑,我完全被绕进去了。


出来之后我才知道这位医生就是我一直想避开的帅澜(哭),这位是被病友吐槽最多的医生之一了。坐在诊室外面填问卷的时候我委屈地掉了几滴眼泪,不过因为有心理准备,我并没有情绪剧烈波动,顶多是觉得自己太倒霉了。后来我想到其实我可以在好大夫看看医生的排班表,避开这位医生,请其他有需要的朋友不要和我栽一样的跟头。


检查


医生给开了一堆检查,我到现在也分不太清,我记得的有验血、脑电图、量表和访谈。访谈需要家长参与,无法亲自来也尽量电话连线,需要在前台和护士姐姐预约时间,我约到了一周后。跑检查到了我的噩梦时刻,护士姐姐说了一遍哪个检查在哪里,但我下楼就忘了。除了护士的嘱咐之外也没有别的地方可以重新查看任务提示。我分不清医院的区域,来回跑了两三趟,好不容易找到地方把血抽了,转了几圈也没找到做脑电图的地方,实在是筋疲力尽了,就先走了,打算下周来做访谈的时候再把没做的检查做完。


开玩笑说这趟是花钱找骂,真的好贵




03

碎碎念


  • 从小就有很明显的焦虑和情绪不稳定表现,但跌跌撞撞中也算考上了大学,过上了家长和旁人眼里看来顺利的人生。但一切都实在是辛苦、太辛苦了。我感觉自己没有被严重地砍伤过,但每天都是一道细小的划痕落在我的身体和精神上,时间长了之后我没有一块皮肤是完整的,像一个处处漏风的麻袋,根本无从补起。一次严重的刀伤马上得到包扎,尚且有痊愈的可能。不为人知的持续磨损,到了一个限度之后会变得无法挽回。正是感到这个限度的临近,我才感到事情的严重性,决定做出改变。


  • 去过一次新华医院之后,感觉很多医院哪怕是最基本的导引提示都大有设计空间。之前看到一个案例,是把性侵案中原本需要医院、警察局两头跑的验伤、报案流程统合到一起,受害者在病床上就能完成这个过程,我很受触动。我对医院设计很感兴趣,想过毕业设计就做这个题目,不知道有没有老师能带呢。



本文作者 | cec



打赏支持




刺鸟栖息地开放投稿啦!
刺鸟接受投稿和开放转载自荐,
联系邮箱thornbird123@foxmail.com,
投稿时请主动附上作者信息和赞赏码。

若录用我们会在两周内主动联系您,若两周内无回复则表示没有采用,团队心力有限无法一一回复。刺鸟目前无法提供稿费,望理解,但可以附录赞赏码,如有需要也可以为作者的个人品牌或相关实践进行宣传。

关于投稿要求,请先阅读刺鸟栖息地的过往文章,感受文字风格。
文字投稿方面,考虑到公众号的定位,我们倾向于务实、接地气、说人话,能够引发共鸣或在某个垂直领域给予读者启发,我们避免纯粹的掉书袋、自说自话、情感发泄。目前文字方面较多的是半学术视角的洞察和深度思考,或亲历者从业者第一视角的真实经验和心路,我们欢迎精神健康相关的各类题材和内容,期待你的参与。



相关阅读

反思ADHD:ADHD争议的十个话题

网络观光:我们去大众点评上逛了一下各大精神病医院

就诊指南:财务公开 |《精神科初次就诊指南》发放情况说明

另一种视角:我在精神专科医院做导医

医院摄影:我去了四次杭七 | 精神专科医院里的影像



支持刺鸟栖息地
请购买原创周边
我们有原创周边了!|刺鸟的面包与玫瑰



精神健康艺术团体。以超越学科的视角看待精神健康议题,身体力行促进知识和经验的生产, 秉持社会正义的理念, 探索多元介入的可能。开展同伴教育、 互助团体、 讲座沙龙等经典项目, 也通过影像研习、 影像制作、 戏剧演出、艺术展览等各种艺术创新方式进行精神健康大众传播。连续五年举办精神健康艺术展览。与多所高校合作, 组织教学和培训。曾获北京尚善公益基金会、BritishCouncil、 706空间青年基金、 银杏基金会、 爱德基金会支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