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手记:我是如何完成一次校园精神健康调查的
杂音系列第 48 篇 关键词:媒体采访 记者手记 精神病院
文 | Alina,自由撰稿人
编辑 | 小卡
排版 | 坨坨
00
前言
图:yeye-yeye
2021年5月9日,成都四十九中学一名高二学生从高处坠亡,一时引来舆论发酵,关注学校问责和学生情绪健康问题。本文的作者走访了不同大学、中学的心理支援系统内部从业员和求助者,一窥这张网的运作、当中的问题和最终效果。本文是记者本人对此次调查的复盘,在文末,你可以通过点击链接查看报道原文。
2021年的4月份,我曾调查并撰写一篇关于校园内的精神健康安全网的调查,接下来我会以此为例,尝试通过复盘围绕“媒体如何更好地报道精神健康议题”进行探讨。
01
选题:发现关键问题
刚接到选题时,它希望了解的是校园里从事并支持精神健康的咨询师,仅仅是一个小切口。但在前期的资料梳理中,我发现要进行这样的选题,就要代入一个人身处的校园环境:当TA一定程度上出现了一些心理状态的时候,会遭遇什么,在哪些情况下会被接住,又有哪些情况下会被漏掉。
于是前期的调查是沿着两条线走的,一条线是通过大学系统,访问到三个都接受过学校里心理咨询的学生,每个人的严重程度不同,这条线里面他们和学校的心理咨询系统有一个非常直接的接触。通过这样的初期访问,从中淘到一些真实的问题。
于是第二条线上,我开始访问初中、高中以及大学的心理老师和心理咨询师,也包括社工和辅导员。这条线路上的问题,更多指向学生所不知道的,但从业者参与其中,他们讲述了校园精神健康是如何发展的,在一个具体的校园中是如何识别的,安全网是如何构建起来的,以及助人者们的角色。
图:Yustinus Yjiuwanda
基于大量客观事实,我们逐渐距离一个关键问题越来越近——专业的心理支持与行政干预的关系。校园心理体系是覆盖所有人的,在这个过程里,来自于学生和从业者们的印象和表述,人的精神状态被教育系统所影响,有时限制,有时帮助,有时监控,有时照顾。
他们引向两种问题:一方面是需要心理求助的人能否得到支持,甚至于学校能否主动发现识别他们的求助信号;另一方面则是照顾与监控之间模糊的边界辨析,学生会不会因为表露出自己的精神状态而被行政系统所捕获,继而受到更复杂的社会压力——学校,家长,舍友,辅导员老师,这些压力能否转化为对于人的支持系统,最终是帮助还是限制。每一个具体的、发生在校园里的推拉力量,促成了选题的复杂性。
02
采访:与采访对象合作及基本伦理
伴随逐次约访的,是松弛、信任、相当坦诚的知情同意,我意识到这是一种进步。它某种程度上扭转了记者与采访对象之间的权力关系,并不是记者单方面的要询问、探问、采访,而是一种互相信任的合作,问与答一起,将对话或议题推向更深,将某些重要的部分与体验加以记录。interview是这样的一件事,是双方的共同敞开与完成。
在这篇调查的过程里,无论是大学中的学生,亦或是从业者,我都将主题和调查路径与采访对象共享,并尽可能在一次正式的采访中完成。某种程度上,这也是我们共同关心的一些问题,因而更容易建立起信任与合作关系。在其中,有意识地不带偏见和歧视,使用更合适的特定词汇,比如用“精神健康状况”代替精神疾病、精神问题、精神病人等描述。
在基本伦理上,亲历者与从业者的操作不同。对于亲历者而言,隐私保护及不进行二次伤害是基础,也包括抹去容易使ta被识别的特定信息。在面对面的采访结束后,我会告知对方可能会使用提及的哪些内容,并征求意见。在一个正式采访过程中,讲述的东西会默认是可以使用的,但某些重要选题中如果可能影响对方生活,我会做二次确认。
而对于从业者,会事先告知伦理上遵照咨询师的基本职业原则,不提及咨询时的信息。而这类告知也是建立信任的其中一个开始。很多情况下,我会提前告知对方有哪些主题想要了解,以便让对方有心理准备,或是提前打印采访对象曾发给我的资料。
03
撰写、归纳与素材使用
图:Simon Lee
待巨量的信息汇集完成,必须要开始归拢的时候,就需要面对如何将素材放进重新搭建好的框架这一阶段。这个框架来自于每一位受访者的讲述、知识与经验,但又可能超出每个人所单独讲述的东西。
在处理时,我没有像以往一些报道一样,只罗列不同的细碎讲述论证从业中的为难,而是尽可能将问题和案例清晰化,尽可能推导出一些答案。这也在考验着,调查走到了何种深度,能否准确地得到这样的答案。
最终当它发表时,是一个以亲历者讲述校园心理支持开始,覆盖了中学大学的校园精神健康变迁图景、城乡有异的校园心理安全网,并尝试讨论自杀及危机干预的重要议题的调查文本。助人者的个人经验被淡化了,但编织出的问题变得清晰。我将其分享给每一位采访对象,接受其中的不足和批评,也感谢他们的信任和诚恳敞开。
回看选题,过程持续近一个月,它其实是以一种相当开放的方式进行的调查。当一个选题终于开始见到真的人,展开真诚的对话,世界上各种各样的联系就开始因为这种向外说出而联系起来,仿佛自我即有生命一般滚动起来。而我个人,也从中学到很多——在完成这篇调查后,我对心理咨询师的助人角色更加清晰,也开始寻求心理咨询师的专业帮助。
附:
报道原文链接:这张安全网接得住学生吗?高校心理支援系统调查
https://www.wainao.me/wainao-reads/higher-education-mental-health-support-system-06012021
原创不易,需要支持才能持续
作者免费授权,希望大家多多打赏
该推文是刺鸟栖息地发起的
《精神健康媒体传播》项目的一部分
该项目由同语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支持
我们期待更多来自媒体朋友的声音
更多信息请查看
如何报道精神健康议题?我们邀请亲历者、记者、医生、社工一起聊了聊
精神健康艺术团体。以超越学科的视角看待精神健康议题,身体力行促进知识和经验的生产, 秉持社会正义的理念, 探索多元介入的可能。开展同伴教育、 互助团体、 讲座沙龙等经典项目, 也通过影像研习、 影像制作、 戏剧演出、艺术展览等各种艺术创新方式进行精神健康大众传播。连续五年举办精神健康艺术展览。与多所高校合作, 组织教学和培训。曾获北京尚善公益基金会、BritishCouncil、 706空间青年基金、 银杏基金会、 爱德基金会支持。
微信 perchthornbird邮箱 thornbird123@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