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最难学的其实是「不帮」
“在『撒野』系列推送里,我们探索有关精神健康的各种玩法,发布刺鸟栖息地主办的各类主题活动,同时友情转发我们认为值得一试的其他活动资讯。通过线上线下活动,探索自助和互助的多元形式,重建人与人的连结。”
撒野系列
第113篇
线上茶话
#线上茶话会
#朋辈支持
#志愿者能力建设
#助人者赋能
2021年3月18日晚,刺鸟栖息地举办了一次以“如何应对非助人场景”为主题的线上茶话会(详见3.18线上茶话 | 不专业的我,如何帮助有需要的你)。本次活动由刺鸟栖息地负责人小卡发起和带领。
主题分享
小卡首先介绍了“助人”的概念,并向伙伴们提出了两个问题,邀请大家互动:
1.近一年来你帮助他人和被他人帮助的比例是多少?
2. 用一个汉字形容你对“助人"这件事的感觉 (回答:光、暖、累、重、惑、爽、真......)
有几位伙伴详细分享了对于"助人"这件事的感受。有人觉得疲惫、困惑、困难,也有人觉得在助人过程中可以更好地思考。
接着小卡介绍了自己在不同身份和角色下的助人经验和受助经验,由此引出了与非正式助人相关的一系列话题:
1.非正式的助人工作与正式的助人工作的区别
2.常见非正式助人场景和助人工作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3. 围绕”不专业”的常见问题:怎么助人?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能做?疲惫无力时怎么办?尚处于受训状态的学生和新手如何自处和助人?
4.可以问自己的问题:是否了解对方的需求?能否承担时间、精力、感情、金钱的付出?对助人的效果有什么期待?达不成期待怎么办?......
5.助人者的自我发展阶段&有效助人者的人格特质
最后,小卡引用了文章《一个助人者的自我修炼:最难学的其实是「不帮」》(作者:巫彦德)中的观点进行了总结:
总会有一群人是「现在的自己」帮不上忙的,那种帮不上,有时看似自己的错,因为自己能力不够、经验不足,有时候看起来则像是对方的错。受助者的谎言、暴力,以及那些表面上看起来「自作自受」的行为,其本质都是匮乏。对方没有足够的空间来接受我的帮助,而我也没有足够的空间接纳这样的状态。
但我想说,这并不是谁的错,不是自己的,也不是对方的。
助与不助的界线,要从「我太差」、「对方太差」走向「我们现在不能」 —— 一则不是因为自己太差,而带给自己莫大愧疚,确保自己身心维持在安全状态,不致燃尽;二则不是因为对方太差,而必须永远拒人于门外。
互动答疑
在交流环节,很多伙伴分享了各自助人经历中遇到的困惑与烦恼。大家根据自己的知识储备和经历,针对这些具体案例给出了看法和建议。通过互相交流与支持,共同总结经验和应对的方法。最后,小卡邀请参与本次活动的伙伴们提出对刺鸟未来线上活动主题的期望,后续刺鸟也会会陆续尝试线上共学、朋辈支持、朋辈督导、讲座等各种形式。茶会结束后,刺鸟团队将活动用到的相关参考资料发送给了大家。
参与者反馈
1. 感觉活动主题挺特别的,组织上很用心,提供的资料很丰富啊~ 不过感觉互动时间可以长一些,控场可以更好一些。(青曼)
2. 我觉得小卡准备得特别好,现场互动感也很好,大家互相讲述、也都有友好回应(听到大家心路历程中相似的地方也很让人释然)。本来只是想放松听听的,结果做了好多笔记呢 最后虽然超时了,但还是听得津津有味的。(鹤见)
3. 这次会议的主题是关于“不专业的我,如何帮助有需要的你”,听小卡分享了很多关于专业助人者与非专业助人者之间的一些差别与联系。在正式助人场景和非正式助人场景之间身份也会有所不同。在开头的小调查里发现其实大部分的助人者在生活中也是受助者,在帮助他人的同时,我们自身也有很多需要帮助的时候。我们应该找到助人与自我照顾的平衡。(清流)
4. 关于助人中的界限问题,我其实一直很困惑。听到小卡讲的观点:“助与不助的界限,要从'我太差','Ta太 差',走向'我们现在不能'”这个观点,让我醍醐灌顶。我想以后我在助人过程中要衡量自己的能力,以不消耗自己为前提,不要做超出自己能力范围外的承诺,不要越俎代庖代替对方完成TA自己的责任。这对于对方的自我成长也很重要。在助人过程中也要尊重对方的意愿和主体性。对我们这种习惯于付出的人,学会适时的不帮是更重要的(现在已经在逐步实践了)。后面的互动环节我虽然没发言,但有些伙伴讲述的在助人过程中的感受我也很有共鸣。我觉得小卡和其他伙伴的建议和分析都很清晰,对我也有帮助。总体来说这次活动对我来说挺有收获的,希望以后多多举办这样的茶会。(冰冰)
END
主办方 | 刺鸟栖息地
活动策划 | 小卡
视频剪辑 | 清流
通讯稿撰写 | 冰冰
排版 | 小卡
本次活动为刺鸟社会处方系列活动
感谢热心人士戴先生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