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眼看古币!探秘“钱绝”之首
点击上方蓝色字体,关注我们
一年一度的儿童节马上就要到了
泥萌准备带孩子去哪玩?
岭南金融博物馆给大小朋友们
准备了一份“金融大餐”
来这儿
看两百多年历史的古建筑
赏近万件(套)的藏品
沾沾财气,拎金条
更多好玩有趣的“金融宝藏”
等你来挖掘。
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
王莽时期所铸造的“莽钱”
一起探秘“钱绝”之首
“大泉五十”铸行时间虽然仅有13年,但其却是王莽新朝通行货币中流通时间最长、铸量最大的货币。
“大泉五十”看似型制单一,但其版别多,内涵丰富,尤其是背有纹饰、吉语及动物图案的版别发现极多。
布币,因形状似铲,又称铲布,从青铜农具镈演变而来,铲状工具曾是民间交易的媒介,故最早出现的铸币铸成铲状。
最初的布币,保留着其作为工具的模样,留有装柄的的銎,原始而厚重,后来逐渐减轻,变薄,变小,币身完全成为片状,便于铸造和携带。
布币采用是悬针篆字体。清代泉学家翁树培在《古泉汇考》中说:“货布二字细瘦如针,莽钱中之最精者。”
王莽发行两种刀币:契刀和错刀,类似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刀币,两种刀币的面值比大钱更高。
如果民间偷铸私铸契刀和错刀,可以有很高的套利空间。但是王莽铸造的这两种刀币工艺水平都很高,民间技术跟不上,因此无法铸造。
居摄二年(公元7年),王莽在五铢钱以外,另铸“一刀平五千”、“契刀五百”和“大泉五十”。
新朝建立以后,王莽于始建国元年(公元9年)废止“一刀平五千”、“栔刀五百”和五铢钱,另发行“小泉直一”代替五铢钱。
始建国二年(公元10年),又实行包含二十八品的宝货制,其中在“大泉五十”和“小泉直一”之间增铸“壮泉四十”、“中泉三十”、“幼泉二十”、“么泉一十”,合称“泉货六品”。
天凤元年(公元14年),又进行第四次改革,改用货布和货泉。地皇二年(公元21年)左右,王莽还铸造一种布泉。
王莽的货币改革,没有解决当时的社会矛盾,更加剧了财政金融的混乱,但是其货币制作精美,书法纤秀,有的还错金,在古代钱币中堪称精品。
王莽(公元前45年12月12日—23年10月6日),字巨君,魏郡元城人(今河北邯郸大名县),新显王王曼长子、西汉孝元皇后王政君侄。新朝开国皇帝,公元8年至23年在皇帝位。
王莽为西汉外戚王氏家族的重要成员。西汉末年,因汉哀帝喜好男风,专宠董贤,荒淫无度,二十六岁遂死,皇权旁落的情况下,才被王莽乘机窃取大权。公元8年12月,王莽代汉建新,建元“始建国”,宣布推行新政,史称“王莽改制”。
王莽当政后,为了削弱汉朝旧族势力,以及对百姓的财富掠夺,他以“ 托古改制”为名进行了一系列的币制改革。刀币和布币都在改革中恢复,但从形态上与春秋战国时的并不相同。由于币制复杂混乱,导致民间交易很不顺畅。并且每次改制的钱币大小不断缩小,价却越来越高,实质上剥削了普通民众的财富。币制改革的失败也是新朝迅速灭亡的原因之一。
公元8年王莽篡汉后十分嫉恶刘姓,因为刘的繁体字为卯、金、刀三字组成,凡碰到刘字都要禁止,五铢的“铢”字从金字旁,故废五铢钱。因古音“泉”与“钱”通,故以“泉”代“钱”,发行超大面值的大泉、栔刀和金错刀。
●5·18国际博物馆日去哪儿?打卡岭南金融博物馆!
●有朋自远方来!瑞士苏黎世州代表团参观岭南金融博物馆
●2018广州金融十大新闻出炉,岭南金融博物馆入选!
●过把瘾,涨姿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