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睇一睇!曾经的广州“百业之首”有多“威”?



兴起于清代的银钱业

曾被称为广州的“百业之首”,

兴盛时期,广州城内银号遍地。

这一行业在乱世中稳健发展,

形成了独特的经营文化,

最终却没能完成向现代银行的转化。

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今天就请

2020岭南金融文化大使——

来自广东华兴银行的温丽芳

来给大家上一课吧~


温丽芳

广东华兴银行

2020岭南金融文化大使



岭南金融有段古,且听广东华兴说。

欢迎大家来到华兴大讲堂,

我们一起回味岭南大地的金融故事。

今天我将带着大家穿越到民国,

一起品味那段属于“银钱业”的时代。



回顾金融历史,我们绕不开的一个主题就是“银号”。


· 银号 ·



银号是岭南地区一种传统金融业组织,又名银庄、钱庄、钱铺、钱店。


银号起源于明代时期的钱商。最初主营货币兑换,也从事货币熔铸甚至是金银首饰制造,后期才逐渐成为专门经营存款、放款等业务的金融机构,少数还享有发行银票、钱票的权力。



清代广东地区商贸发展繁荣,催生出早期白银与铜钱的货币兑换需要,岭南最早一批银号出现在广东,广州是广东银号的发源地,广州银钱业在康熙年间就已经很常见了。


银钱业是中国传统的金融机构,是银行业的前身。至于说它是“百业之首”,意思不是说它比其他行业更早出现,也不是说它的规模更大,而是银钱业在各行各业中处于统领地位。


自从人类社会形成分工并超越了物物交换之后,钱即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就出现了,人类生活与经济交易不可避免地要用到钱。几乎每个行业的发展、每个人的日常生活都和银钱业有关。



民国初期,银号兴旺遍地开花,今天的北京路、中山路、长堤和一德路等都是银号聚集的地方。民国二十ー年,西关一带就有银号250多间。



当时岭南银号的业务主要分三种:做架银号、做仓银号以及发行凭票。


· 做架银号·



做架,就是经营存款和放款、汇款。做架银号主要的收入来源就是存贷款的利差。


一般银号放款都有严格的限制,当时百姓想找银号借钱,还得有介绍人,而在广东汕头,银号还规定放款只有存款户才能得。


贷款的利率,根据季节差异和银根松紧而不同。一般秋冬季利率较高,夏季利率较为平和,春季利率最低。而对于不同的客户群体来说,熟客利率又低于生客。




· 做仓银号 ·



做仓银号的主营业务是找换金银货币和买卖有价证券(最主要的是港纸),主要指找换店银号或包纸客代客买空卖空港纸。


当时,人们把广州的中央银行发行的货币叫作中纸所以把港纸称为西纸。当中纸比较低折扣时,找换店、银号或包纸客就代客户买空卖空中纸,就叫“做仓”。




· 发行凭票 ·



凭票就是兑换银元的纸币或者纸票,是一种信用货币。广东汕头的银庄曾发行纸票,规定每元可以兑银7钱,故称七兑票。


当时凭票在潮汕商场上是通用的货币单位,通用面额有1、2、5、10、20、50、100元等七种。



当时的银号可不是无章法的存在,而是有组织有架构的,一并加入银钱业的公共组织——“忠信堂”。忠信堂在康熙年间就已存在,成立之初仅作为集会的场所,且只有做架银号能够加入。



民国十二年,广州正式成立银业同业公会,忠信堂原有同业公共组织的职能移交到同业公会,而忠信堂则主要承办厘金,各种银号、包纸客、商业银行都可以参加。


银业公会内还开设了银业公市,供同业买卖金银外币,是当时广州唯一的金银交易市场。民国二十年,更名为广州市银业同业公会。


从康熙年间兴起,民国初期遍地开花,再到上世纪30年代中期,银号因为规模小、信用缺乏,经营越发惨淡,币制改革后,更是数量剧减,虽然岭南银钱业逐步在向商业银行靠拢,但因种种原因,大多数银号都未能完成转化,最终只能消亡在历史长河中。



银钱业曾被称为广州“百业之首”,

我们感叹他们曾经的辉煌,

感慨他们后来的消失,

也感谢他们为现代银行业奠定的必要基础。


温丽芳的表演告诉我们:

任何行业,

存在即合理,

消失也有其必然性,

发展都需要与时俱进。


想必通过这次比赛,

她一定也感受良多,

一起来看看她有哪些心里话要跟大家分享吧~






是什么契机让你报名参加这次大赛的?



当时行里办公室下发一个参赛通知,希望我们以短视频的方式去岭南金融博物馆拍摄,我自己本来就挺喜欢逛博物馆的,感觉这个比赛挺有意思的,所以带着好奇和兴趣去报名参加了。





参赛后,

你对“岭南金融文化”的看法有什么变化?



说实话,我最开始对这个领域真是没有太多的概念,只知道广东有很深厚的金融渊源。但因为参加这次比赛,我第一次踏进岭南金融博物馆,在深入了解之后,对岭南金融文化历史的悠久历史和深厚底蕴赞叹不已,更深入理解从古至今,金融需求与社会经济发展息息相关。


一直认为,一个城市的博物馆沉淀了它的前世今生,更是城市历史、文化、灵魂与气质的聚焦之处。今时今日的岭南金融博物馆正映照着就是广州城乃至整个岭南地区的金融文化历史和“创新、先行、担当”的金融精神。






你是如何与团队共同备战比赛的?



首先,接到初赛的要求后,我和团队一直在思考如何找到切入点。因为岭南金融博物馆有非常多值得拍摄的地方,如何另辟蹊径、以小见大,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


我内心特别希望能够通过一个小物件的故事从侧面去反映金融历史。在浏览博物馆网站的时候,我看到了戥子的故事。细细读来,感觉一下子就切中了我内心的想法。一个小小戥子,成为那个年代贵金属、药材的称量之物,它的演变也见证了不同年代的人们对经济金融生活的需求,同时也与我们当下的金融结算支付工具相映照。于是便决定以戥子为主体来介绍岭南金融文化的发展历史。我们先根据戥子的故事来拆解为拍摄脚本,熟悉了讲稿内容后就来到现场开始拍摄。



到了博物馆才发现,因为年代久远,特别容易损坏,戥子已经没有作为展品展出了。但是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为了配合我们的拍摄,小心翼翼地把珍藏的戥子拿出来给我们拍摄物件细节,真的非常感谢!


决赛环节也是延续初赛的思路,选择了银钱业作为传统金融的一个代表领域来讲述那个年代的历史故事。为了丰富表现形式,开篇以博物馆的实景拍摄为背景,以《琵琶语》的快节奏音乐为背景,配合旗袍扇子舞作为引子,把观众先带入那段历史情境中。随后通过演讲的方式,把银钱业的发展历程讲述出来。





这次大赛带给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最大的收获有两方面,一是较为深入地了解了岭南金融文化历史,感受到岭南金融精神强大的历史脉搏;其次是通过参赛的选手们呈现的作品,看到大家从不同角度解读博物馆历史的思路,很多有创意的作品印象深刻,受益匪浅。尤其在决赛环节,排名前列的各家单位的作品都是一部金融历史讲述的大片,非常震撼。






你对岭南金融未来的发展前景有什么寄望吗?



通过短视频这种新兴的媒体形式去传播金岭南融文化历史,非常值得称赞和学习,而且通过这种系列化的赛事流程,真的让大家愈发有参与感和重视感,也让大家沉淀的作品能够持续产生影响力。在这里感谢主办方整体规划和设计,也让我们在参与过程中拓展了视野,提升了认知。



岭南金融数千年的历史,

兴衰更迭,潮起潮落……

如何掌好舵不断向前进发?

是新时代留给岭南金融人才的命题。


未来,

岭南金融博物馆

将与各位岭南金融文化大使

携手并进,坚定信念,不忘初心,

发扬“创新、先行、担当”的岭南金融精神 ,

坚持新发展理念  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

为推动金融业高质量发展

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

不断努力奋斗,作出新贡献!





多“财”多艺!银行小姐姐为你秀“钱”史

无信不立!一同感悟金融文化之“魂”

金融人物丨中国第一代“国企经理人”的升职之路

●藏品探秘|民国旧报纸中藏着多少岭南金融往事?

岭南金融故事丨从古代最早海上贸易到现代金融,广东金融“威水”史你知道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