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金融故事丨从古代最早海上贸易到现代金融,广东金融“威水”史你知道吗
广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
从唐宋到明清
“广州通海夷道”的发展繁荣
为中华大地带来源源不断的商贸生机
设立粤海关、广州一口通商、十三行夷馆林立
标志着千年商都的鼎盛辉煌
近现代中国的金融制度、金融机构、金融工具大多发端于此
务实而创新的广东人
在新时代又写下了许多传奇的金融故事
今天岭南金融博物馆代言双宝:钱钱粤粤
带你穿越历史
回顾岭南金融历史
展望岭南金融未来
启航!东吴使者首次出使海外
广东是中国最早开放的地区。《后汉书·西域传》载:(东汉)桓帝延熹九年(166年),大秦(古罗马)王安敦遣使自日南徼外(越南海路)献象牙、犀角、玳瑁,始乃一通焉。原来早在东汉时期,古罗马人就开始由海路前来岭南进行贸易,他们的首次启航标志着横贯亚、非、欧三大洲的“海上丝绸之路”初步形成。
海上丝绸之路图(作者hainankilk)
据史书记载,中国首次派出专使出使是在三国时期。东吴黄武五年(226年),大秦商人秦论从海道经交趾来到建业(即建康,今江苏南京),谒见孙权,谈及大秦风土民俗,到嘉禾年间(232-238年)返回本国。
当时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形?看,钱钱粤粤都准备穿越回三国时期,到东吴去看看了,我们还等什么呀?赶紧跟上去吧!
秦论
秦论叩见吴王。
孙权
你是从南海诸国而来?南海诸国在何处?离我吴国边境有多远?
秦论
南海诸国,大抵在交州南及西南大海洲上,相去近者三五千里,远者二三万里,其西与西域诸国接。
孙权
南海诸国物产与民风如何?
秦论
敝人这次为吴王带来天竺的乐人与南海诸国方物,请吴王鉴赏。
孙权
这些是珍珠、珊瑚,还有沉香?
秦论
南海诸国虽然不如我朝人杰地灵,但也物产丰富,百姓生活安稳。
孙权
这天竺的音乐朕听着也觉得甚是悦耳。朕也知道,南海诸国与我国的贸易络绎不绝,商船往返两地……
秦论
吴国位于三国之南,航海获利最大。
孙权
朕决意派遣使者到南海诸国,和诸国建交,同时考察诸国的风土人情,知己知彼,为我所用。
秦论
吴王深谋远虑,敝人佩服。
东吴黄龙二年(230年),控制岭南地区的孙吴政权派遣中郎将康泰和宣化从事朱应由岭南出使南海诸国,进行外交活动。这段历史虽然少有人提及,但却在岭南甚至中国的发展史中有着重要意义。
康泰和朱应远至林邑(今越南中南部)、扶南诸国,是中国古代有历史记载的、最早航海到东南亚、南亚的旅行家。
据说他们经历和传闻的国家有一百几十个,在扶南遇到中天竺的使臣陈宋,“具问天竺土俗”。回国后,朱应写下了《扶南异物志》一卷,康泰著《吴时外国传》,记述了他们出使扶南等国的见闻,是研究中国和南海诸国早期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文献。
繁荣!千年商都贸易不绝
“广州通海夷道”是指唐代,我国东南沿海一条以广州为起点,通往东南亚、印度洋北部诸国、红海沿岸、东北非和波斯湾诸国的海上航路。据《新唐书·地理志》记载,“广州通海夷道”是当时全世界最长的远洋航线,沿途经过90多个国家,航期长达89天,全程共约14000公里。当时通过这条通道往外输出的商品主要有丝绸、瓷器、茶叶和铜铁器四大宗;往回输入的主要是香料、花草等一些供宫廷赏玩的奇珍异宝。
唐代海上丝绸之路示意图
到了明成祖朱棣时期,全国最大的驿馆是广东市舶司属下的专门接待外国贡使和蕃商的“怀远驿”。
《古海上丝绸之路——广州“怀远驿”》国画
(作者谢鼎铭)
在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清朝正式取消海禁,最先开放广东、福建、浙江、江苏四省对外通商贸易,并在广州、漳州、宁波、云台山设立四个海关。到了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朝廷规定粤海关为全国唯一的通商口岸。十三行夷馆的出现取代了怀远驿,广州开启了一口通商辉煌时代,也成为最早面对国际市场的地区。
清代粤海关
1844年11月拍摄的十三行商馆
十九世纪中叶,广州十三行全貌
(向右滑动)
创新!面向世界更加国际化
因为毗邻港澳,具有直通东南亚和欧美的便利,近现代中国的金融制度、金融机构、金融工具等,许多都是在广东发端的。
广州是中国保险业的发源地,清嘉庆十年(1817年),在广州成立的谏当保安行是中国最早成立的保险公司;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最早进入中国的外国金融资本——英国丽如银行在广州设立分理处;光绪年间,广州铸造了中国最早流通的机器铜钱和银元;民国十三年(1924年),孙中山创建的中华民国中央银行在广州成立;1928年,全国第一家红色政权银行——海丰县苏维埃劳动银行成立。
(向右滑动)
改革开放伊始,广东金融依靠“特殊政策,灵活措施”率先开展市场化改革,金融规模迅速跃居全国前列,奠定了金融大省的地位。广东引进建立了中国第一家外资银行,也就是1981年成立的南洋商业银行深圳分行;在1987年,成立了全国首家专业性证券公司——深圳经济特区证券公司,公开发售了全国首家商业银行人民币普通股票——深发展。
1982年南洋商业银行深圳分行在罗湖华侨旅行社社址开业
深圳经济特区证券公司沈阳证券交易营业部股票账户卡
深圳经济特区证券公司沈阳证券交易营业部股票账户卡
岭南金融博物馆藏品:1987年深圳发展银行公开发售的股票
(向右滑动)
当年深发展股票发行有什么有趣的故事呢?跟上钱钱粤粤的步伐,我们一起去1987年的宝安县了解一下吧!
会计
社长,您回来了?这次您有没有给我们带来新消息?
社长
不但是新消息,而且是好消息呢!
会计
市里真的想到好办法解决信用社的问题了?特区内6家和宝安县15家在内的21家农村信用社,由于亏损,已成为当地农业银行的“鸡肋”。
社长
是呀,资金一直是影响特区经济发展的瓶颈之一。现在,经过反复协调,市政府开出了改革治乱的方子:让信用社脱离农行,组建一家特区银行,服务特区经济。
会计
这真的是大好事呢!会以什么方式组建?
社长
刚才领导说了,新银行将采用股份制的结构。
会计
股份制?这也太大胆了吧?
钱钱
上个世纪80年代的深圳经济特区,正处在蛇口“开山炮”炸响后的大规模建设中,很多改革都是“摸着石头过河”。
粤粤
深圳发展银行的成立也不例外。按照当时的情况,既要解决历史问题,又要化解现实问题。
会计
社长,您跟说要成立特区银行都已经说了一个多月了,怎么好像没有什么下文呀?
社长
怎么没有,不是已经成立了深圳信用合作银行筹备组了吗?
会计
但是,我听说这个联合信用银行还没领到人民银行的“准生证”!
社长
哦,是的,现在是边报批,边改造,或者说是“先上车,后补票”。尽管还没有拿到正式“准生证”,但市政府决定,由人民银行深圳分行批准联合信用银行首次以公募方式,采取自由认购办法,向社会公开发行39.65万股,每股面额20元,筹集资金793万元作为股本金。
会计
但没有“准生证”,要领取金融许可证岂不是困难重重,阻力极大?
社长
我刚刚收到最新消息,昨天,我们深圳市领导第三次到北京,国务委员兼中国人民银行行长陈慕华说,“联合信用银行这名字不好,特区要发展,你们就叫深圳发展银行吧。”
会计
那是不是我们银行终于可以成立了?
社长
没错,名字就叫做深圳发展银行!
就这样,在多方筹谋与争取下,1987年12月28日,深圳发展银行正式成立。1988年4月,深发展股票首次在深圳特区证券公司挂牌,拉开了深圳股票交易的序幕。
1987年12月28日深圳发展银行正式开业
上世纪90年代初期深发展银行股份登记处
原深圳发展银行大厦
(2012年与平安银行合并后,大楼上的标识已改为“平安银行”)
你以为
广东的金融“威水史”只有这些?
其实远远不止呢
1989年试办了中国最早的离岸金融业务
研制出了中国第一台辨伪点钞机
1992年推出了中国第一个标准化期货合约——
特级铝期货标准合同
1995年成立了全国第一家城市商业银行——
深圳市城市合作银行(现为平安银行)
1997年发行了国内首张港币信用卡——
广发港币VISA信用卡及转账卡
2007年,在全面总结金融改革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广东提出了建设金融强省的战略,在全国率先将金融作为一个产业来谋划发展,广东金融产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未来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与发展为广东金融发展提供了一个更加广阔的平台,也将带动广东金融不断向更高水平创新发展;广东金融也将紧紧把握机会,以自身的更高质量发展,更高水平开放推动大湾区的高质量发展。
历史事实表明,广东金融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不竭的创新发展动力!
资料来源:《广东百年图录》、《东西汇流》、中国股票博物馆、广州市博物馆、中国平安、永远的深发展、搜狐网、7788收藏网、港珠澳大桥管理局
粤粤
我们在岭南金融博物馆等您前来参观哦!
钱钱
岭南金融博物馆,就在广州市越秀区西湖路流水井29号庐江书院旧址。
粤粤
足不出户也能了解岭南金融发展史上的精彩故事!
钱钱
《岭南金融故事》系列短音频由广州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岭南金融博物馆、广州金融业协会和广东广播电视台股市广播联合制作。
岭南金融博物馆
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16:30停止进馆,逢周一闭馆(目前暂不对外开放);
广州市越秀区西湖路流水井29号(庐江书院旧址)。
地铁:地铁一号、二号线,公园前站D出口
公交站:中山五路站(7、12、24、42、182路车等);教育南路站(14路车等)
●岭南金融故事丨民国动荡广州租房竟收港币?粤港澳金融“亲密”史话你知●岭南金融故事丨四月踏春去哪儿?羊城赏花看广州悠久商贸史
●岭南金融故事丨放牛娃逆袭成中国首家商业银行总董,竟还支持革命?●岭南金融故事丨富不过三代?不,这个潮商家族六代不衰且生意遍布南洋
●岭南金融故事丨大清首富竟是“带货网红”?看品牌营销达人如何炼成
●岭南金融故事丨太难了!近代在国外打工没法转账回家?一封信搞定
●岭南金融故事丨鸦片战争爆发在即 这群广州富豪居然准备“搞事情”?
●岭南金融故事丨中国金融第一街广州崛起 百年长堤回归金融本色
●岭南金融故事丨民众购买国库券支援建设 助力广东债券市场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