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镭无?”潮汕小票据见大信之道
侨批、戥子、“济川”公尝斗……
岭南金融博物馆里的每一件藏品
都是某一段历史的见证者
这些藏品有的已经被许多人所了解
而有的藏品或许只是在历史的长河中昙花一现
但对于岭南金融的历史发展却有着不一般的作用
比如“铜镭票”
虽然鲜为人知但却是民间金融发展的重要见证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
岭南金融博物馆里的“铜镭票”
什么是“铜镭票”?
“铜镭票”也称“镭票”,大家可能很少听过这两个词,“铜镭”其实是海南、潮汕等地方对“铜钱”的一种叫法,刘尧咨先生在《说潮州话》中指出:
“‘镭’,旧称铜元,因其铜造,又叫铜镭,也叫铜仙。‘仙’为cent,即一分钱。香港从前叫‘仙士’。镭,引申为钱。”
在外语的来源上,《汉语外来语词典》认为:“镭,铜币名,印度尼西亚旧时使用,120镭等于1盾(rupiah),源于马来语duwit;或来自印尼(荷兰语duit)”。可见,潮语“镭”是实实在在的外来词。当年的一封封侨批给潮汕地区输入了侨居国的语言,引发潮汕方言大量使用借词,大大丰富了潮汕方言文化。
如果你的潮汕朋友问“你有镭无”,即是问“你有钱吗”。
岭南金融博物馆藏品:民国十六年(1927年)新亨倪炳发镭票面值30铜镭(正反面)
“铜镭票”指的就是铜钱票,是一种货币兑换凭证。在某些地区,“铜镭票”甚至能够充当货币来使用,潮汕地区在清末至民国时期就曾流通过“铜镭票”。
“铜镭票”的出现
“铜镭票”的产生与铜元铸造流通、传统钱庄繁荣有着密切的关系。
原本清朝规定本朝官炉所铸造的铜钱为制钱,但随着清末铜贵钱贱,铸钱亏耗大,制钱制度逐渐衰亡,清政府开始采用铜元代替制钱。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两广总督李鸿章“见英国便士铜钱,质轻而值大,谋仿铸之,奏请设局先行试铸,是为中国铸造铜元之始”。李鸿章的奏请得到批准后,广东率先引进机器制造铜元,并大获成功。于是,各省竞相设厂仿造铜元。辛亥革命后,各省财政相对独立,各省银行也继续保持及发行各种铜元。
岭南金融博物馆藏品:清光绪广东省造机制铜元
清末民初大规模的铜元铸造,使市场保持了一定的铜元数量,是“铜镭票”产生出现的重要基础。而清末民初时期广东繁荣的钱庄业,也是催生“铜镭票”的重要原因。
钱庄是一种出现较晚但相对比较先进的传统金融业组织。钱庄又名银号、钱铺、钱店,其主营货币兑换也从事货币熔铸甚至是金银首饰制造,后期逐渐成为专门经营存款、放款等业务的金融机构,少数还发行银票、钱票。
铜元实际上是大额制钱,主要在县城墟市小商贩中流通。广东铸造的铜元为当十铜元,1枚铜元值制钱10文,100枚铜元值银1元。这种铜元圆形无方孔,其成色以紫铜95%,白铅4%,锡1%合成,每枚重库平2钱。当时的库平2钱约等于7.46克,商贩一个兜里只要装上多几枚铜元,就好似绑了块砖在身上,觉得鼓胀胀沉甸甸,着实不便携带。所以潮汕地区有些商号、钱庄为了使交易更加便捷,自行印制一些镭票在市面上使用,票额有50仙、100仙、200仙等。
岭南金融博物馆藏品:民国十八年(1929年)新亨倪炳发镭票面值50铜镭(正反面)
“铜镭票”的流通
民国时期的文献中关于“铜镭票”的记载相对偏少,目前见于《潮汕商会联合会半月刊》《广东省财政公布》等文献资料,如下:
“财政财厅事项:财政厅训令:总字第一七三六号(二四,五,十六):令饶平县县长:勒令钱东市得利等商店收回铜镭票”。
“各地商会消息:揭阳商会消息:揭阳县商会保证镭票各号一览表”。
“中外大事记:潮梅(三月八日至二十六日):三月八日:揭阳各行使镭票商店,今日开会……”
铜镭票主要由地方市县的私人钱庄发行,这些私人钱庄既无资金产业抵押,又未经政府部门法定许可,全凭信用与口碑作保障,故而流通面不广,范围大概限于发行者经营的埠市。
尽管如此,“铜镭票”也曾经风靡一时,据学者分析当时潮阳县属各墟市使用“铜镭票”的风气尤盛。据《潮梅现象》调查,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间,潮阳县全县即有100余家发行纸票(镭票),数额达到百余万元之多。
为了稳定货币市场,避免造成金融混乱,地方政府及商会会对“铜镭票”实行监督及管理,并且规定发行“铜镭票”的商户要以大洋作为本金,不得滥发,并登报公示以取信于民。
《潮汕商会联合会半月刊》刊载的“铜镭票”信息
除发行“铜镭票”,钱庄还推行“角票”“银票”等信用票据,满足商业交易及货币交换的不同需求。
岭南金融博物馆藏品: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林泰和角票1角
岭南金融博物馆藏品:民国二年(1913年)汕头鼎新银庄银票1元
这些票据的推行与流通,是传统民间金融业秉持诚信之道、不断发展的重要佐证,同时也透视出地方钱庄依靠信用口碑,在调剂、融通农村资金,促进乡村农业、手工业、矿业发展和商业流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岭南金融博物馆藏品:1913年塔头吴集成庄一元银票(正反面)
“铜镭票”的没落
抗日战争爆发后,岭南多地沦陷,金融秩序混乱。日伪政府通过发行各种货币,破坏法币信用和流通,掠夺物资,维持其侵略战争。在此期间,广东的钱庄、银号都遭受了重大打击,金银业也随之萧条,因生意冷淡和亏损无法支持而转业、歇业者甚多。
1948年底广州市钱庄银铺重门深锁的景象
抗日战争胜利后,尽管政府对在战争中遭到破坏的银钱业进行规范,岭南的银号也出现了短暂的发展。但随着国民党政府在内战中的失利,岭南的金融秩序彻底崩坏,银号的发展很快被扭曲,各家银号转而以投机套利作为其主要经营模式,这也进一步破坏了原本就混乱不堪的金融秩序。
1949年12月,广州清除破坏金融,危害民生的“剃刀门楣”(投机商进行货币兑换剥削的地下钱庄)
随着钱庄业的衰落,依托钱庄、银号推行的“铜镭票”也走向了衰落。至币制统一,国家法定货币通行之时,这些纸票因被拒收而趋绝迹。
资料来源:
《清代至民国潮汕货币的流通演变》
《岭南金融史》
《广东百年图录》
岭南金融博物馆
鸿雁传书牵万里
——麦保尔、马娅伉俪捐赠侨批专题展览
正在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