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男轻女,害苦了我的姐姐!
Editor's Note
权威解读!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法之剑 Author 法之剑
文|庄志明律师
昨天看电影《我的姐姐》,电影里一个沉重的话题是重男轻女思想。
《我的姐姐》是殷若昕执导,游晓颖编剧,张子枫领衔主演,肖央特别主演,朱媛媛、段博文、梁靖康主演,金遥源 、王圣迪特别出演的温情又悲情的电影 。
电影讲述失去父母的安然(姐姐,张子枫饰)在面对追求个人前途还是扶养弟弟安子恒(金遥源饰)的问题上展开的一段亲情故事。剧情可见《我的姐姐》:比《你好,李焕英》更感人的电影!
安然、安子恒的父母是交通事故死亡的,其时,安然已有工作,在医院里做护士,弟弟只有三、四岁,按照常理来说,姐姐扶养弟弟,天经地义。从法律层面上也是有依据的,比如当下的民法典规定:“有负担能力的兄、姐,对于父母已经死亡或者父母无力抚养的未成年弟、妹,有扶养的义务。”姐姐扶养未成年弟弟,或者哥哥扶养未成年妹妹,这合情合理。
但为什么电影里的护士姐姐在扶养还是不扶养的问题上有如此艰难的抉择,并且观众为其无数次落泪呢?我旁边(隔几个座)的一个小姐姐在观影时哭的悲痛欲绝,这一切为什么?
说到底,安然的父母严重的重男轻女思想是这场悲剧的罪魁祸首。安然的父母为了生儿子,曾对外宣称安然是个瘸子,以求政府部门安排再生指标,安然没配合演“瘸子”戏,被父亲毒打了一顿;2015年左右,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开始调整,可以生二胎了,安然的父母为今后养育儿子的方便,竟然将安然的高考自愿从临床医学偷偷改成护理学,只图安然早点工作……
畸形的重男轻女家庭之下,安然对父母是难有感情的;爱屋及乌,恶其余胥,“我跟他不熟,”这是姐姐安然,对姐弟关系的第一句评语,安然起初对弟弟的冷漠,很正常。在这样重男轻女的家庭里,姐姐如果对弟弟还有感情,那只能解释是一种贱了。
安然的父母虽说死了,但不值同情,死有余辜。而且这种人死都死在重男轻女思想上,没生二胎前,安然的父母曾闹过离婚,为此他们把房子过户到安然的名下,后来因宝贝儿子上学的需要,安然的父母又想把房子过户到自己的名下,因为这是学区房。
出交通事故当天,安然的父亲连续打了几十个电话给安然,喊安然办理房产过户的,安然没来得及接电话(也可能不想接),估计是急火攻心,安然的父亲在开车时心肌梗导致车祸。说安然父母因为重男轻女思想作祟而死亡,没冤枉他们。
学区房,也是电影里的梗。某种程度上说,也是学区房送了这一对重男轻女夫妻的老命。学区房,这东西得整一整,这些年房价年年上涨十有八九就是这东西捣的鬼。
很多人对计划生育很仇视,计划生育这也不好,那也不好的,妇女引产是侵犯人权,云云。这些纯粹是傻蛋们的论调,实际上正是起初严厉的计划生育政策让中国的广大妇女从多子多福、传宗接代的传统思想里解放出来了,妇女才有少生少育的机会,从而投身工作、参与社会活动,有了独立的经济地位和健全人格。历史地看,计划生育可以说是最空前的一次让最广大的妇女摆脱无穷生育、走向人格独立,实现男女平等的划时代的革命。
也正是计划生育,让无数的独生女享受了“女要富养”的快乐,拥有了和男人同等的教育机会,在社会生活里真正的实现了“半边天”的价值。
安然有一个重男轻女的父母,这是不幸的;但安然有幸的是,她上学的年代计划生育政策提倡一胎,她没有弟弟,还有机会上完大学。如果安然小时没有严厉的计划生育政策,凭她父母的这德行,生个弟弟后,安然估计上大学的机会都没有,初中一毕业或许就得出去打工了。
安然的姑妈即是多孩时代的牺牲品,安然的姑妈上学时成绩非常好,但安然的奶奶重男轻女,为了让安然的爸爸(姑妈的弟弟)继续上学,姑妈在奶奶的要求下放弃了上学,这成为姑妈永远的痛。安然比起姑妈来说,又是幸运的,这就是计划生育给予妇女的好处。
根据《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国家,实行计划生育是国家的基本国策。但计划生育政策不是一成不变的,计划生育政策伴随我国的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而调整的,计划生育工作,与增加妇女受教育和就业机会、增进妇女健康、提高妇女地位相结合。由此可见,妇女教育、妇女地位提高是计划生育政策中必须考虑的要素,决不能因为多生、滥生导致严重的女孩失学问题。
《我的姐姐》电影无情讽刺和抨击了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但导演和编剧并没有局限于此,而是将姐弟感情进行了打磨,升华,让其不断绽放出感情的火花,在此我就不深入剧透了。
电影真的是一部好电影,《你好,李焕英》我没掉一滴眼泪,《我的姐姐》倒让我从头至尾都热泪盈眶,每到一个泪点时都不得不拼命控制情绪,否则这电影根本看不下来。
读最新影评,请关注“叶语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