诠释学视域下的中医守正传承
诠释学,也称为解释学或阐释学,是指对于文本意义的理解和解释的理论或哲学,是一门研究理解和诠释的系统理论,它的理论主旨或重点不在于理解或诠释什么,而在于如何理解或诠释。严格地说,中国学术史上从来也不存在一种作为理论出现的诠释学,但是具有源远流长的经典诠释传统和人本诠释经验,因为通过对经典的不断诠释来传承与拓展一种思想传统,历来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特点,也是中医学术发展的特点之一。因此,从诠释学的视域探讨中医守正传承问题,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诠释学的基本内容
诠释是站在某个“视点”展开的理解活动,再给出一套语言文字符号的建构。从现代诠释学而言,对诠释学一词至少要把握四个方面的意义,即理解、解释、应用和实践能力,前三个方面是统一过程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解释就是理解,应用也是理解,理解的本质就是解释和应用;后一方面说明它不是一种语言科学或沉思理论,而是一种实践智慧。
诠释学是中医和现代科学语境之间的桥梁
洪汉鼎曾指出:“一边是经典,一边是现代,在它们之间——中国诠释学是一座桥。”对于当代中医学而言,一边是传统中医,一边是全球化、现代科学语境下的人群,在它们之间——中医诠释学是一座桥。诠释学在中医守正传承中的价值,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诠释立场与守正传承
中医理论主要借助自然语言来表述,而自然语言存在着不严密、多歧义、具有隐喻性等特点,加之诠释者诠释立场及其相关因素的影响,更容易造成诠释的多义性。因此,了解诠释立场,有助于对古典理论的多义性诠释的评判。如对《素问·生气通天论》中“阴平阳秘”的诠释,即有阴阳平衡、阴阳动态平衡以及非平衡稳态等不同解释的争论,究其原因,则在于诠释者所采用的理论基础不同。从哲学角度而言,平衡是指矛盾的暂时相对的统一或协调,与不平衡相对,是事物发展稳定性和有序性的标志之一。故“阴平阳秘”也可以说就是指阴阳的平衡。从一般的物理、化学运动而言,“阴平阳秘”也可诠释为阴阳的动态平衡。就生理学而言,“阴平阳秘”的含义则类似于“内稳态”。从耗散结构理论角度而言,人是远离平衡的开放系统,是典型的耗散结构,故“阴平阳秘”可以说是非平衡有序稳态。上述几种关于“阴平阳秘”的解读虽然不尽相同,但并无对错之分,只是由于各自的诠释立场不同而已。
诠释学与中医理论创新
德国哲学家伽达默尔认为,诠释学就是一种想象力,这才是创造性精神科学家的标志。诠释学的思想创造意义使得诠释对象摆脱了时间、空间的藩篱,使得理解、解释具有高度的自主性、自由性。中医理论的发展,本身也是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对古典著作的不断阐释来实现的。
从诠释学的角度而言,中医学术的发展史,也可以说就是对古典著作的诠释史,只不过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尽相同的理论与方法。如对于《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解释,其本义是指依据时序调节人体精气生发、充旺、敛降、伏藏之生理功能,以适应自然界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但是,历代医家则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和体悟,从不同角度作了阐发。
一是以王冰为代表,依据阴阳互制原理,认为养,即制也。春夏阳盛,故宜食寒凉以制其阳;秋冬阴盛,故宜食温热以抑其阴。二是以张介宾为代表,依据阴阳互根原理,认为阳为阴之根,养春夏之阳是为了养秋冬之阴;阴为阳之基,养秋冬之阴是为了养春夏之阳。顺应时令,调养阴阳,使之平衡协调,以防患于未然。三是以张志聪为代表,从人体阴阳四时内外盛衰立论,认为“春夏之时,阳盛于外而虚于内;秋冬之时,阴盛于外而虚于内。故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而培养也”(《素问集注》卷一)。王冰、张介宾、张志聪之解释,显然与《黄帝内经》本义不合,但又皆以四时顺养立论,且有养生或用药实践作为依据,也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后世并将“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养生原则,用于指导疾病的治疗,主要是指春夏治病要注意加些升浮药,秋冬治病要加些沉降药。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四时用药例》说:“升降浮沉则顺之,寒热温凉则逆之。”此外,现代人根据对文义的不同理解,又提出许多新的观点,如春夏温补阳气,秋冬滋养阴液;冬病夏治,夏病冬治;春夏顾护六腑,秋冬调补五脏;春夏调理心肝,秋冬调理肺肾;或依据体质偏颇补救等,均是对《黄帝内经》原义的发挥,也体现了诠释学的实践指导意义。
诠释原则与守正传承
由于任何诠释总要受到那个存在的文本的制约,因此对中医理论的研究,也必须在“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基础上,将中医学的各种概念、理论或学说,回置到它们得以产生、发展的具体历史环境的哲学、文化乃至宗教、伦理道德等背景下去研究和再现其形成过程,进行发生学的研究和逻辑学的梳理,搞清中医学相关学说的本质内涵,吸收其合理内核并应用现代科学方法加以研究和发扬光大,同时扬弃其不合理、不科学的内容。如现代教材、辞书对阴阳的定义,多认为是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中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这一定义存在的问题有:阴阳强调和谐、统一,强调对整体的保持和维护;对立统一规律强调斗争、排斥,强调对整体的分解和破裂。在中医学中,营与卫、气与血、脏与腑等隶属于阴阳的事物之间不存在对立关系。阴阳不仅表示属性,可称为属性阴阳,同时又表示本体,如肾阴、肾阳、肝阴、肝阳等,可称为本体阴阳。
由此可见,上述定义不符合阴阳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与中医学的实际。对于阴阳,可定义为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是对宇宙间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现象及其属性对待(对立)双方的概括。阴阳,既可以指阴阳之气,是对生成宇宙万物的本元之气或人体生命之气的划分,也可以指宇宙间贯通物质与人事的相互联系的两个对待(对立)的方面。
诠释层次与守正传承
对于传统中医理论的理解,我们可以借鉴傅伟勋提出的诠释学的“实谓”“意谓”“蕴谓”“当谓”“必谓”五个层次,也可以简单地从“说了什么”“为什么这样说”“讲对了还是有错误”“为什么说是对的还是错的”“现代有何用”等层次加以分析。
以《素问·五常政大论》所论“化不可代,时不可违”为例,原文本义是讲对疾病的治疗、康复而言,要着眼于患者自身内在的调节能力,不能简单地以外力代替,要遵循四时阴阳的规律,顺应自然的生化过程,适时协调养护,充分调动人体自身的修复能力,使病体得到康复。
为什么这样讲呢?由于天地自然的造化非人力所能为,自然万物演化的固有时序规律不可违背,而人身是一个小天地,有其演化的时序规律,因此治疗疾病应遵从时序变化所反映的生化规律而不能违背。从思想渊源来说,是以中国古代哲学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以时为正、时道互渗的观念为基础的,强调人必须遵循自然万物固有演化时序规律,认识万物,辅助和赞化万物,使万物遂其天赋之性而自然化育。这种思想无疑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价值。
《黄帝内经》时代的这一观点至今有什么价值?从医学层面来说,人体生命活动遵循着一定的时序演化规律,故养生当“四气调神”顺应时序来调养;诊治疾病当“无伐天和”而因时制宜;药物采制也须“司岁备物”。从当代人类饮食生活层面来说,《素问·五常政大论》所言“无代化,无违时”的东西,无疑就是人们所言的绿色食品。所谓转基因与反季节食品,恰恰是对自然生化的破坏,违背了“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的原则。
再如仝小林在《脾瘅新论——代谢综合征的中医认识治疗》一书中对脾瘅的阐述,涉及脾瘅的概念、病因、病机病证特点、病理特征和主要病理产物、临床表现、分期、治疗原则、辨证论治等。他对脾瘅的诠释,不但完整体现了诠释学理解、解释、应用三要素,并且突出强调了诠释学实践智慧思想,较为系统地完成了一个中医学概念的现代诠释。
借鉴诠释学研究成果正确客观诠释中医理论
违背诠释学原则,过度诠释
对中医理论的过度诠释,是现代中医理论研究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一是表现为一种古已有之的心态。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言:“肾生骨髓,髓生肝。”有学者即企图借助现代科学的相关研究成果,来论证中医学早就有“髓生肝”的理论,并期望揭示其科学内涵——骨髓干细胞生成肝细胞。二是过度玄学化的表现。中医理论源自日常生活与临床实践经验,大多比较朴实,而现代学者对有些问题常常过度解读,如对《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论“七损八益”,从两性与阴阳概念的产生、马王堆出土医书《天下至道谈》与《黄帝内经》文字的比较、《汉书·艺文志》中医书分医经、经方、房中、神仙来看,“七损八益”无疑是指房中术,而现代人违背诠释学整体性、意义符合等原则,大多做出了过度诠释甚或玄学化的解释。
盲目自信,不求其所以然
在对中医理论的学习、传承、研究中,后人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现象也十分普遍。如《黄帝内经》提出营卫昼夜运行五十周次,为历代医家所传授,但为什么是五十周次,却少有问津。虽然《灵枢经》提供了人体经脉长度为16.2丈、一昼夜呼吸13500息、一息气行6寸三个计算数据,但为什么经脉长度计算了二十八条经脉,数据如何得来?昼夜呼吸次数明显与现代计算不符,为什么?一息气行6寸如何得来?诸如此类问题均没有解决。其他如脏腑分类的逻辑矛盾、七情内伤的逻辑矛盾与现代转化、运气学说的科学性问题等,均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经学崇拜,缺乏理性精神
经学崇拜是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要的观念之一,历史上的儒、道、释三大体系,各有自己所尊崇和信奉的经典,传统中医学也不例外,由此导致质疑批判精神的缺乏。
当代中医学术发展面临着中医经典到现代语言、中国传统学术到现代科学语境的两个转换,在此过程中,不仅要处理好继承与创新、中医信仰与学术研究的关系,越是客观、冷静、深入的纯学术研究,越能为中医学的发展提供真实的生命资源,为中医学的发展做出贡献。同时必须借鉴当代诠释学的研究成果,系统开展中医经典与中医核心理论的现代诠释,建立和完善概念明确、结构合理的中医理论体系,阐发中医理论的科学内涵,促进中医理论的创新发展,提升其指导临床实践与科学研究的能力。敬畏经典,不盲从经典;守正传承,任重道远。(本文出自中国中医药报,作者系陕西中医药大学 邢玉瑞)
推荐阅读
理法方药学术
分享中医药资讯
助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中医工作者都在关注的平台
等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