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医要念对整体观念经

顾掌生 理法方药 2023-07-01

中医的精髓是整体观念、辨证论治、四诊合参。其中,整体观念是指导思想,教导医生不能如同瞎子摸象般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治疗疾病须辨证论治。但如今,中医强调的“整体观念”似乎已经变了味,甚至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整体观念要求医生在诊治每一位患者时,不能只根据看到的局部临床表现就盲目施治,而应该充分考虑引起这些临床表现的根本原因及持续变化的后果。《金匮要略》从整体观念出发,根据正与邪、人体内部各脏腑间的相互关系,提出“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的证治思想;“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则告诫医生应“透过现象看本质”,考虑疾病的进一步演变过程,及时进行干预。


中医到底要不要分科


现今的一些中医在强调“整体观念”时,似乎念歪了经。


前些年,中医类别医师的执业范围统一注册为“中医”,不再具体分内、外、妇、儿等二级专业。从法理上来说没有问题,但结果成了凡是中医类别的医生,可以不分专业地诊治患者,内、外、妇、儿、骨伤的患者都可以。因此,若想在医院推进二级亚专科管理,困难就更大了。


从医院专科化管理角度,医院管理者希望设置独立的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二级学科,内科下面再成立肺病科、脾胃病科、脑病科、肾病科、心脏病科等三级学科。为了让专科患者能相对集中地在一个病区诊治,我们提出专病专治、不允许跨专科收治患者。结果医院职工告诉我,这种做法违反了相关部门的有关规定,他们注册的是“中医”,只要是用中医的手段,对患者诊治的范围不应受到医院行政指令的限制。


按照此逻辑,一所中医院无论开放多少个病区,每一个病区都可以收治任何病种的患者。也就是说,十个或者更多的病区里有可能住着脾胃病患者,也有可能住着妇科病患者,当然还有儿科病患者……每个病区里即使诊断相同的患者,治疗方案又各不相同,甚至是大相径庭,因为中医强调个体化治疗。


由于特定的历史条件,中医诊治疾病不分专业,古代很多名医也都是全科医生。但随着时代发展和疾病谱变化,对中医药学的发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医医生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必须掌握过硬的中医和西医本领。


笔者认为,医生是一个需要终身学习的职业,但精力毕竟有限,要想在某一领域深入发展,不妨分专业诊治疾病。尤其是对于一家规模不算大的中医院,单个病区收治某方面疾病的患者要想达到足够的样本量,往往需要很长时间,导致医生无法对同类患者的治疗结果及时进行研究、比较,进而也无法总结出最有效的治疗方案。同时,中医的“门户之见”又使得他们对治疗方案互不信服,因而很难得出标准化的治疗措施。每当有人提出中医也应该有类似西医“临床路径”一样的治疗标准时,还常常遭到一些中医“捍卫者”的围攻。


整体观不是中医专利


其实,现代医学何尝不强调整体观念呢?简单地说,一名需要手术治疗的肝癌患者,在手术前,主刀医生必定要对其进行全面检查,考量他的心、肺、肾等重要脏器能否承受住这个重大的手术;看他的血浆蛋白水平、血小板数量与功能及凝血时间等指标能否在术后正常恢复,而绝不是单纯只管手术过程。同样,西医医生在诊治一名高血压病患者时,决不会只以降压为目的,单纯靠药物来控制患者的血压水平,而一定会排除患者是否有慢性肾病、肾动脉狭窄、内分泌系统疾病(如肾上腺肿瘤或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导致血压增高的情况。在遇到一名胃溃疡患者时,医生也必然会考虑患者有没有慢性肝病、呼吸功能衰竭、脑部损伤、烧伤或服药史等,绝不是看到“溃疡”就一概用上抑酸、保护胃黏膜等治疗。


所以,笔者认为,整体观念是医生诊治患者时应有的一种思维方式,而不应成为中医不分专业的理由,更不是中医有别于西医的特征。只有头脑中始终装着整体观念,才有可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中医如此,西医也如此!(本文出自健康报,作者系浙江省湖州市中医院院长顾掌生)


••••推荐阅读••••


中医药香满健康路


王富春教授治疗失眠经验


《殊途》—本草中国2 第11集—同样症状 不同策略 殊途同归


《水火》-本草中国2 第9集—水火有情 调和出本草王国的万千气象



理法方药学术

分享中医药资讯

助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中医工作者都在关注的平台

等您/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