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北京抗疫:患者100%服中药 一人一方

梁倩 理法方药 2023-07-01

6月,北京新发地聚集性疫情突然暴发。截至7月4日,本轮聚集性疫情北京市累计报告确诊病例334例,累计治愈出院10例。值得注意的是,在已经出院的10人中,7人以中药治疗为主。


记者了解到,此次北京抗击疫情过程中,中医药第一时间全面深度介入,所有病例在入院的第一时间都进行了中医诊疗且一人一方,确定了中西医并重治疗方案,效果显著。



三“一”三“早”三“精”



“此轮聚集性疫情治疗,中医药真正做到了及时、全程、深度介入,患者100%服用中药。”北京市中医管理局负责人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该负责人坦言,与此前不同,此次中医药不再是被动参与,而是有了很大的主动权。这也是今年6月北京市印发《加强首都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的首次落实,中医药第一时间全面介入救治的体制机制理得更顺了。


该负责人表示,此轮疫情防控过程中,在预防方面,仍是针对重点人群、重点地区、密切接触者等隔离人员发放预防性汤药,做到100%落实中医药治未病的优势。启用的均为有一线抗疫经验的国家级专家,因此,在总结湖北经验基础上,更加完善了北京的新发地聚集性疫情的整体救治方案。全面做到三个“一”——中医大夫第一时间进入第一线,患者第一时间吃上中药,拿上完整准确的第一手中医资料。“此次通过精准、精确管理,进一步提高了数据的准确性,一方面使治疗整体更科学规范,另一方面则是为即将到来的秋冬季做准备。”


该负责人介绍,管理精细、数据精准、操作精确的三“精”要求是此次防治的重要举措。他表示,这次重点在中医症候的规范上面保证300余名患者一人一方,从症候确定到药方确定,再到用药时间和疗效,整个管理流程更加精细,证据更加精准,措施更加精确。


据悉,在此次治疗小组中,单独设置了中医综合治疗组,包括治疗、护理、康复、心理、营养、运动等多方面的专家齐上阵,制定一整套有据可循的疗法,以实现三“早”——早辨证、早截断、早转阴。目前,北京市仍在院的300余病例均在地坛医院接受治疗,其中专设2个病区为中医药病区,目前收治60名患者,在该病区,能做到方子开好2小时内病人吃上中药,同时随着症状改变及时调整用方用药。



一人一方 抗疫效果显著



“此次北京新发地聚集性疫情,从发现到应对处置,都比武汉更有经验、治疗更及时。”北京市中医管理局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专家组成员、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直门医院教授姜良铎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新发地聚集性疫情表现出关联度高、集中度高的突出特点,47%确诊病例为新发地市场工作人员。因此,在人员防控方面也比较集中,另外,此次病患全部在地坛医院治疗,避免了更多的院内感染。


姜良铎透露,疫情初期,北京市中医管理局第一时间就召集专家会诊。此次聚集性疫情的病人临床表现和此前武汉时期病人临床表现相比,相同点是均是新冠病毒肺炎,仍是湿邪病症,寒湿疫的基本表现并未改变。但此次的复杂性增加,一方面现在是夏季,环境高温炎热干燥,湿热明显,与年初外界环境有别;另一方面,部分病患有嗅觉、味觉减退的症状。


姜良铎分析称,嗅觉、味觉减退在古代有一种说法:在湿邪下,浊邪害清,清窍为之壅塞。在此背景下,新发地聚集性疫情总的表现为湿邪、湿毒、热毒、存在正气损伤,所以,他们在研究病例后,根据北京疫情的特点,对北京新冠疫情中医防治方案做了部分修改,预防方同步调整,增加了薄荷、藿香、苏叶三味药,去掉了之前的金莲花和桔梗,这样一线专家便可以根据病人实际情况再对主方进行加减方操作。


“此次地坛医院单独设了两个病区由中医组主负责。”姜良铎说,此次治疗,根据轻型、重型等分型,一方面是方子上有所区别,另一方面,增加中医了综合治疗室,包括按摩、针灸、心理治疗辅导等。


姜良铎说,此次治疗要求进一步加强对症候变化的观察研究,及时观察病情变化对症用药,也会进一步总结提炼,提升疗效。例如对于那些在症状分级方面还不到重症,但是病情发展较为迅速的患者,提前介入,及时按重症给予治疗,以尽快消除患者的一些关键症状。


在5日举行的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142场新闻发布会上,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刘清泉介绍,中医专家团队深入ICU病房和普通病房,采取传统诊疗方法,根据每个患者不同情况辨证施治,随时调整治疗方案。截至7月4日,已经出院的10人中,其中7人以中药治疗为主。


刘清泉介绍,6月12日入院的一位27岁的女性,患者病情变化迅速,入院第2天即出现呼吸困难、呼吸衰竭,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病情进一步加重,6月15日进行ECMO生命支持治疗,出现神昏,烦躁,汗出肢冷,舌质紫暗,苔厚腻,脉浮大无根,中医诊断邪热内闭,阳气暴脱之危重,在“益气固脱,通腑泄热”以“人参、生大黄、葶苈子”为基本处方,配合给予安宫牛黄丸。随后,该患者病情逐步稳定,于6月26日患者成功撤除ECMO,7月3日撤除呼吸机,目前神志清楚,继续给予“益气养阴,清热化湿”治疗。


此外,据刘清泉介绍,一位6月14日入院的44岁男性,入院时便是重型,病情急剧加重,于6月16日进行气管插管辅助通气。中医诊断“疫毒闭肺之湿毒疫”,予宣肺化湿,泻热解毒之法,用“麻杏苡甘汤合升降散” 加减;同时配合血必净注射液100ml静脉输注,参麦注射液100ml静脉输注;患者病程中大便不通,反复应用乳果糖效果不佳,加泄热通腑中药以利通腑泻肺,患者腑气通,身热退,病情稳定。于6月25日撤除呼吸机,目前病情稳定,转为普通型,继续给予宣肺化湿之法巩固治疗。


值得注意的是,姜良铎表示,新冠肺炎病毒较此前的各种传染病较为“狡猾”,这也是部分武汉病例出现了转阴患者再度复阳的主要原因。因此,此次北京对于患者出院的标准较高,以最大程度减少治愈患者复阳率,降低其传染风险。



建议设立传染类疾病中医专科医院



刘清泉表示,中医药在治疗新冠肺炎这一新发传染病过程中,完全可以大显身手,不断总结提炼,发挥祖国传统医药学的优势。


“我认为,通过此次的实战,中医抗疫无论在防护还是相关措施、技术方面都更加成熟。”姜良铎表示,我们不再纠结是否有针对性药物,而是将重点放在如何防止病情的进一步发展。对于新冠肺炎这类新发传染病,并没有针对性特效药,但传统中医可通过辨证论治,通过症候转化、病情变化给予针对性的综合措施,大幅提高治愈率,降低轻症转重的比例。


“人类与微生物、病毒的斗争不会只是短暂的。”姜良铎建议,应建立以中医为主的治疗传染类疾病的专科医院,培养疫病治疗的人才队伍,增强对传染类疾病的技术储备,建立真正的中医防治队伍。因为目前的中医较少研究疫病类,人才奇缺。


姜良铎认为,从这次看来,中医药在治疗病毒性传染病方面优势明显。我国历史上,初步统计有300多次大型疫病流行,包括中医的很多典籍,如《伤寒杂病论》《温病条辨》等经典,都是大疫之后形成的,所以积累了非常丰富的抗击疫病的经验。未来,一方面应加强对人才的培养,另一方面,应加大中医药方面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部署,深化中医药的相关研究。(来源:经济参考报,记者:梁倩)



全国名中医刘启泉教授诊治慢性萎缩性胃炎临证经验研修班


北京:已出院10人有7人以中药治疗为主,新诊疗方案提到3种中成药


中医睡眠医学名家刘艳骄教授学术思想及其临床经验研修班


光明日报:《本草纲目》研究重要突破——九成以上引文得以溯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