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冠肺炎药物何时问世?

​杨金伟 理法方药 2023-07-01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新冠病毒缺少一种特效的武器与之对抗。此前,克力芝、羟基氯喹的试验相继“破产”;地塞米松、瑞德西韦只在特定的患者人群中发现有限效果,特效药物何时问世不得不让人打出问号。


目前,针对新冠肺炎药物研发的策略有哪些?哪一类药物的研发更有希望突破?记者就此专访了清华大学药学院院长、全球健康药物研发中心(GHDDI)主任丁胜。


清华大学药学院院长、全球健康药研发中心主任 丁胜




老药难新用



在丁胜看来,目前,针对新冠病毒进行药物研发的策略主要有两种思路。第一种,针对病毒本身,无论是针对病毒侵入细胞的步骤,即病毒和受体结合的这一过程,还是就病毒在侵入细胞之后需要种种原件来完成病毒复制的这一过程,这些都可以作为靶点,这类药物实际上是攻击病毒。第二种,针对宿主(人体),病毒在侵染人体后,特别是在中后期真正导致危重症的原因,主要在于人体自身免疫系统的疾病,所以在患病后的早期和晚期,药物通过不同方式来调节人体免疫系统,从而有效对抗疾病。


“疫情暴发以来,主要的治疗手段是通过老药新用的方式进行的。”丁胜解释,所谓“老药新用”是指从已有的、至少经过临床Ⅰ期试验的“老药”中,寻找能够对新冠病毒或者由新冠病毒引起的疾病起到抑制作用的药物,这种做法的好处在于能够节省大量临床前研究时间,从而缩短药物开发周期。“对这种突发性的疾病,老药具有‘抢时间’的优势。”


但事有两面,有优势就有劣势。丁胜表示,大多数“老药”最初的开发目标并不是治疗新冠肺炎,因此其特异性不高。比如,广为熟知的地塞米松、瑞德西韦、法拉匹韦、克力芝、氯喹等药物,临床效果都很有限,有些甚至没有明显临床效果。


“利用已验证的靶点开发新的新冠特效药是下一步的重点策略之一。”丁胜介绍,针对病毒入侵阶段的靶点,即病毒刺突糖蛋白的受体结合域(RBD);针对病毒生命周期的其他阶段靶点,即主蛋白酶(作用于病毒蛋白水解阶段)、RNA聚合酶RdRp(病毒RNA复制阶段)是目前具有前景的靶点。


“当下,很多药物研发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丁胜表示,包括全球健康药物研发中心在内的科研机构、企业等主要会开发小分子特效药、广谱抗病毒药、生物大分子药物,例如中和抗体药物,以及疫苗。针对特殊的疾病状态,例如感染以后造成组织器官的损伤,临床研究人员在研究干细胞疗法、基因疗法等,可能未来都会发挥重要作用。




今秋有望使用



新冠病毒作为一种新病毒,还存在很多未知。新冠病毒特效药的研发需要经历非常漫长的验证阶段,研究人员需要设计严谨的试验方案,用于观察药物是否安全有效。



丁胜认为,一款新药的研发平均需要10年时间,而对于新冠肺炎这种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的突发大流行病,新药研发的时间周期长是关键难点。


“中和抗体药物研发进程大大加快,为新冠治疗和预防带来希望。”丁胜介绍,在疫情早期,血浆疗法已经发挥了一定作用,但是存在一定局限性,比如,每个康复患者体内中和抗体的有效性、浓度都不一样,治疗效果难以把握;而血浆中有较多物质,甚至可能存有其他病原体,有引起不良反应甚至再度传染的风险;新冠肺炎患者康复后血浆中的免疫球蛋白来源十分有限,无法满足大量的治疗需求。如果能将康复患者血浆中的高效中和抗体筛选出来,并进一步制成药物,会使这种疗法更具有效性。


目前,进展较快的中和抗体研究已进入Ⅱ期和Ⅲ期临床试验,如果一切顺利,预计会在今年夏末秋初的时候投入使用,但也可能会提前被批准投入紧急使用。


丁胜分析了中和抗体的优势与劣势。他介绍,在优势方面,相比于小分子药物,中和抗体药物是一种生物制药,具有治疗效果好、安全的特点;抗体从患者体内提取后进行分离,其开发速度较快,而且半衰期较长,注射之后在一定时间内都具有效力;中和抗体药物的靶向性相对专一,针对新冠病毒设计的中和抗体药物作用于病毒表面抗原的某一点位,属于“精准制导”;此外,如果最终效果好、毒副作用低,也可以作为保护性药物使用。而在劣势方面,中和抗体作用机制较单一,主要作用在病毒侵染人体细胞的S抗源结合位点,所以易产生耐药性,不容易开发成广谱性抗体;注射的给药方式会导致使用不够便利,特别是会对早期防控造成不便。


“抗病毒领域的抗体药物研发此前一直进展缓慢,全球仅有两款药物上市,而在突发传染病疫情中,中和抗体药物从未真正应用。中和抗体的开发成本也较高,一支新冠病毒中和抗体的成本大约在1000元,售价通常为成本的5倍。所以除了中和抗体以外,其他的药物手段也是非常必要的。”



在疫苗方面,丁胜介绍,目前共有上百个项目同时进行研发,已有多款疫苗进入临床Ⅱ期、Ⅲ期阶段。“灭活疫苗、减毒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重组蛋白疫苗以及核酸疫苗,这5种方式到底哪一种最好,其实现在还没有确切判断,只有通过临床来检验,到底哪一种方法或者哪一种疫苗的有效性、安全性会更高。”




缺乏战略布局



丁胜表示,从长远来看,新冠病毒可能会长期与人们共存,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研发出一款特效药物或成熟的疫苗。虽然药物和疫苗的研发都在持续进行中,但病毒也在不断演变。同时,除新冠病毒以外,与人类共存的还有许多其他病毒或细菌等,其他病原体也在不同地区出现耐药性。针对这种情况,需要未雨绸缪,做更多准备,为未来潜在的新发疫情储备更多的药物、疫苗或者其他疗法。


在应对重大突发性公共卫生疾病方面,从全球来看,普遍缺乏长期战略布局以及研究投入。比如,2003年SARS之后,相关研究工作大多停滞。


“此次新冠病毒疫情警示世界需要做好准备,以应对未来全球大流行疾病相关的药物研发工作,如果等到疫情来临再开启就为时已晚。”丁胜认为,对于公共卫生领域的疾病,尤其是一些突发性传染病,由于具有不一定会长期存在的不确定性,商业市场规律导致针对这类疾病的药物研发往往缺乏长期战略布局和持续性研究投入。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案是,通过拥有相关专长和经验的机构来主导开展早期预备研发。(来源:健康报, 记者:杨金伟)



龙江韩氏妇科暨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韩延华教授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传承研修班

首届全国中医经方经药精准临证研讨会暨中药泰斗祝之友教授中药临床药学经方经药学验传承班
李佃贵治疗功能性便秘经验

冯世纶:学用经方必须重视经方理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