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非中医医疗机构“中医西管”现象值得关注
近年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加强了对各领域的中医、中药管理工作,但除了中医医疗机构,全国范围内数量庞大的综合性医院、专科医院及基层医疗机构的日常中医药管理工作,仍然主要归口所在医院的西医、西药人士管理。上述医疗机构主要从事西医诊疗业务,往往忽视中医药科室的建设和发展。
现阶段全国各类二级、三级综合性医院及专科医院,甚至不少地区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大多开设了中医科、中药房等业务科室,目的就是提供更多的中医药服务,更好地满足群众的中医药诊疗需求。然而,上述医疗机构的管理人员多数不熟悉中医药业务,缺乏中医药管理经验,对中医药科室在资金投入、设备购置、人员配备等方面存在明显不足,导致这类医疗机构的中医药科室多数发展的并不好。
如何改变“中医西管”
改变非中医医疗机构 的“中医西管”“中医西化”问题,提出以下建议供相关决策和管理部门参考:
一是做好顶层政策规划设计,按照中医药行业管理特殊要求,制定全国非中医医疗机构的中医药管理制度。由国家中医药主管部门会同卫生健康主管部门,根据不同类型的非中医医疗机构特点,结合其提供的中医药服务内容和范围,制定各类综合性医院、专科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中医药工作标准和管理细则,各类非中医医疗机构必须根据中医药行业性质和特点,指定专人负责中医药业务管理工作。
二是各类提供中医药服务的综合性医院、专科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必须由熟悉中医药业务的专人负责管理本机构中医药工作。建议上述各类非中医医疗机构设立中医药专职副院长或负责人,统筹协调本医疗机构的中医药工作,不将中医药管理工作简单地套用西医管理模式。非中医类医疗机构的中医科、中药房应由负责中医药工作的专职副院长或负责人管理,并会同中医、中药科室研究制定本单位中医药发展方案和年度工作计划,开展相应的中医诊疗服务、中药药事服务,以及中医、中药科研、教学、人才培养等工作。
三是对非中医类医疗机构负责人及中医药专职管理人员开展中医药管理培训工作。非中医医疗机构的负责人多数是西医、西药人员出身,往往不熟悉中医药行业特点及中医药管理工作。如何正确、合理地开展中医药管理工作,成为各类医疗机构负责人员必须掌握的核心管理能力之一。各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可酌情开展全国性及区域性的中医药管理工作培训班,通过宣讲国家发展中医药政策、中医药重大成果展示、中医药特色技术示范等内容培训,加强非中医医疗机构负责人员的中医药基本业务素养和中医药行业特殊管理知识培训,使其加深对发展中医药工作的责任、使命和意识,通过强化培训学习,使其提高中医药业务管理能力和技巧。
四是开展全国中医药工作“先进”“优秀”的非中医医疗机构的宣传及学习实践活动。近年来,在各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卫生健康管理部门的支持下,非中医医疗机构也涌现出一批中医药服务先进单位和个人。如江苏省南京市妇幼保健院、浙江省东阳市妇幼保健院成为全国中医药服务示范单位,群众口碑好、中医药氛围浓厚。卫生部北京医院的国医大师李辅仁教授、中日友好医院的国医大师晁恩祥教授、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国医大师张镜人教授、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的国医大师颜德馨教授等都是非中医医疗机构开展中医药工作取得突出贡献的杰出代表。
五是强化各类非中医医疗机构中医药工作的日常监督管理。各级中医药主管部门应定期或不定期对各类非中医医疗机构的中医、中药工作进行常规监督巡查,发现问题及时指出并督促改进。开展奖优罚劣措施,让各类医疗机构的中医药工作都能遵循行业特点开展和不断进步,不因单位性质、地点等原因发生改变。期待在中医药主管部门及相关部门的指导帮助下,各类非中医医疗机构的中医药人员共同努力,更好地让中医药技术为人民群众服务,同时也让中医药在不同领域都能得到相应的发展和提高。(来源:中国中医药报,作者:海南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 程华尧、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 才真)
推
荐
阅
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