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观点】刘英:退出《巴黎协定》美国或将失去再次伟大的机会

2017-06-07 刘英 全球治理

 

作者刘英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本文刊于6月5日中新经纬客户端。


意大利、法国、德国三国领导人发布联合声明称坚信《巴黎协定》条款不容修改。与美国16年前退出《京都议定书》不同的是,美国退出《巴黎协定》并未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俄罗斯、日本、加拿大、瑞典、巴西、斐济,尤其是因气候升温导致海平面上升而可能面临灭顶之灾的马绍尔群岛等国领导人纷纷表示遗憾或强烈抗议。



6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宣布退出《巴黎协定》。退出理由是特朗普认为这份由195个成员国签署的《巴黎协定》不公平。

在笔者看来,结果或许事与愿违。与特朗普宣布退出《巴黎协定》前一天在推特上表露“让美国再次伟大”的愿景相反,这一做法或将使美国失去再次伟大的机会。

  美国国内外有大量反对的声音


特朗普认为巴黎协定会削弱美国竞争力,导致就业流失。其援引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协会报告,认为未来15年内为满足《巴黎协定》的要求,将导致美国经济损失近3万亿美元、650万个工业岗位(含310万个制造业)。这将导致水泥、钢铁、煤炭和天然气产能分别下降23%、38%、86%和31%。

特朗普抨击《巴黎协定》对发达国家每年支援发展中国家1000亿美元的要求,还控诉《巴黎协定》通过绿色气候基金,将美国的财富转移到了其他国家。而事实上,在奥巴马执政期间美国总共也仅向绿色气候基金提供了10亿美元,并承诺今后将继续出资30亿美元。特朗普的决定使美国加入到了战火中的叙利亚及尼加拉瓜所组成的“不签署《巴黎协定》国家俱乐部”中。

这一决定引发了大量美国人的反对,还引发其他国家的强烈反对,美国或因特朗普的错误决定失去再次伟大的机会。

一方面,引发美国国内的强烈反对和抵制。特朗普宣布退出《巴黎协定》,只是获得了竞选时支持自己的煤炭等传统能源部门财阀的支持。不仅遭到前总统奥巴马的强烈反对,而且遭到了包括其女儿伊万卡、国务卿蒂勒森、各州市、企业家以及校长等的激烈反对,他们都力劝特朗普不能无视美国在全球的信誉单方面退出《巴黎协定》。

不仅如此,美国国内反对退出《巴黎协定》的浪潮此起彼伏。美国加州、纽约州、华盛顿州三个拥有美国GDP的1/5、人口6800万的大州州长召集其他州设立美国气候变化联盟,共同承诺继续履行巴黎协定义务,在各州范围内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与此同时,包括纽约、洛杉矶、芝加哥、旧金山在内的68个美国城市共同签署声明继续履约,80多位大学校长及100多位企业家决定自行遵守《巴黎协定》。

另一方面,引发世界各国的强烈反对。特朗普宣布美国单方面退出《巴黎协定》,立即引发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秘书处的回应:“巴黎协定是由195个国家签署,147个国家已批准的历史性条约。不能基于单独一方的要求而重新谈判。”。

意大利、法国、德国三国领导人发布联合声明称坚信《巴黎协定》条款不容修改。与美国16年前退出《京都议定书》不同的是,美国退出《巴黎协定》并未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俄罗斯、日本、加拿大、瑞典、巴西、斐济,尤其是因气候升温导致海平面上升而可能面临灭顶之灾的马绍尔群岛等国领导人纷纷表示遗憾或强烈抗议。

这一决定使美国失信于世界


美国作为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大户,在《巴黎协定》中承诺到2025年将排放量在2005年的基础上减排28%。退出《巴黎协定》不仅推卸了其自身责任,而且会严重阻碍全球为应对气候变化所做的努力,影响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实现。同时,这一决定使美国再次失信于世界,使各国为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将气温升高控制在2度以内而共同努力达成的气候变化协定付之东流。这对美国在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发展带来不可限量的损失。美国在全球气候变化及治理方面的倒退对美国民众、对全球签署了联合国气候变化公约的195个国家都是极其负面的影响。

将全球气温升高控制在2度以内,不仅关乎低洼地带的国家由于海平面上升所面临的灭顶之灾问题,而且也会对因气温升高干旱延展造成粮食大幅减产问题产生影响,放弃这一控制目标将带来更多的贫穷和饥饿。正因为此,国际社会从很早就开始了对抗气候变化的努力,并在1992年签署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1997年签署了《京都议定书》,到2009年时已经有183个国家签署了《京都议定书》。而目前已有195个成员签署《巴黎协定》,同意共同努力实现减排,以实现将气温变化维持2度以内的目标。这对全球尤其是各沿海国家和岛国、对粮食、对饥荒、对减贫都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伟大是建构在责任的基础之上的,作为大国不仅要言而有信,而且要率先带领各国执行《巴黎协定》,不应为了一己私利,就置全球于不顾。特朗普退出《巴黎协定》引发全球的反对,结果可能会使美国失去再次伟大的机会。

此举将促进中欧合作引领全球气候治理


2016年G20峰会前夕,中美两大经济体批准《巴黎协定》,曾经极大推进《巴黎协定》的生效实施成为美谈。目前,全球没有签署《巴黎协定》的国家也只剩下内战中的叙利亚和尼加拉瓜两国。应对气候变化是全球的呼声,《巴黎协定》凝聚了全球共识。

共同支持履行《巴黎协定》并支持减排的中欧将更加紧密地加强合作,在应对气候变化上成为共同引领全球气候治理的领导者。欧盟此前在碳排放机制设计安排上面已经形成了成熟的全球领先的EU ETS机制,而中国不仅已经在全国形成多个碳交易市场,而且将很快形成统一的全国碳交易市场,这都在支持绿色经济与绿色金融方面做出了表率。



为节能减排支持绿色经济,中国不仅从本世纪初就开始致力于发展绿色信贷,近年来更是发展了包括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绿色保险等在内的绿色金融,为支持绿色经济发展,中国在全球绿色债券的发行占比约40%。

不仅如此,中国与俄罗斯、印度、巴西和南非(金砖五国)联合成立的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更是专门致力于清洁能源的发展,在金砖银行成立后,其首轮就拿出8.11亿美元专门用于金砖国家的清洁能源发展。作为发展中国家为引领全球的绿色发展、支持节能减排做出了贡献。



关 于 我 们


中国人民大学全球治理研究中心(Global Governance Research Center,RUC)成立于2017年3月9日,是北京巨丰金控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马琳女士向中国人民大学捐赠并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阳)负责运营管理的教育基金项目。中国人民大学全球治理研究中心由原外交部副部长、人大重阳高级研究员何亚非领衔,前中国银行副行长、国际商会执行董事、人大重阳高级研究员张燕玲担任学术委员会主任,旨在构建高层次、高水准的全球治理思想交流平台,并向社会发布高质量的全球治理研究报告,努力践行咨政、启民、伐谋、孕才的智库使命。



欢迎关注全球治理官方微信公众号
globalgovernance2017


更多阅读:

【分析】刘英:美国重提新丝绸之路计划或邀印度加入

【荐读】何亚非:从全球治理改革到重塑国际秩序

【热点】张燕玲:中美贸易分则两害 不如合则两利

【智库行走记】王文:10个亲历故事透析“一带一路”

【观察】刘志勤:瞄准治理痛点 助推“一带一路”建设

【周末荐读】周晓晶:“一带一路”为重振全球化提供全新视角和新的动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