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感谢“一带一路”吧!中国学者身价提升,中国现代思想开始大输出
王文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全球治理研究中心执行理事,本文刊于6月4日观察者网。
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召开前,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先后举办了五场预热讲座,分别邀请了前外交部副部长何亚非、知名“一带一路”研究学者王义桅、赵磊、王文和柯银斌就“一带一路”的方方面面分享了看法。现将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教授题为“40国宣讲归来看一带一路”的演讲实录整理如下。
谢谢,我们人大重阳国际研究部、学术合作部一起承办的人大重阳“一带一路”系列讲座,场场都是爆满的。我这一场时间做了一些调整,没想到还是满座,实在令人感动,这也折射了大家对“一带一路”的热情。
今天我刚刚在《人民日报·海外版》发了一整版的文章,《十个亲历故事透析“一带一路”》。上周在北京市委机关刊物《前线》上也发了一篇学术论文《五十国归来看“一带一路”看中国发展未来》。今天我就用三大点感受分享我最关键的“一带一路”调研经历:
“一带一路”提升了中国学者的身价,中国知识与思想实现了输出的状态
我和我们人大重阳国际研究部主任陈晓晨博士最近去了很多国家,是院里出国最多的。贾晋京主任、相均泳博士刚刚从日本、科威特回来,杨清清主任、陈晨晨研究员、程诚博士今年上半年去了南非、俄罗斯、印度等。最近,我们院有时候全院会议都很难凑人齐,所有人都在北京的日子不多,因为都受邀请出国,讲述中国故事与“一带一路”。我院高级研究员王义桅也受邀去了几十个国家。粗算一下,院内研究人员在过去三年总计去了近50个国家。
更重要的是,去了那么多国家,多数都是对方掏钱,买机票、衣食住行,基本都是邀请方掏钱。因为“一带一路”,中国学者的身价开始有了。这是过去很少有的。我们每次出去讲“一带一路”,都有许多人来听,有一次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有1400多位欧美听众。我一上台,没见过这架势,腿都有点发抖。所以,中国学者要感恩“一带一路”。“一带一路”让中国思想实现了近代史上罕见的知识输出。
一周前,菲律宾邀请我去讲述。对方说,愿意出商务舱,我都不好意思拒绝啊。现在“八项规定”出国都得经济舱,好不容易有人给你出商务舱,那就去吧。
所以说,中国崛起造就了中国新知识,中国知识的国际普及化造就中国学者的身价。有朝一日中国学者讲课,不只是为拿到一个商务舱机票的待遇而感到兴奋,还能够得到高额的出场费,那中国学者就真的崛起了。这与金钱无关,而是折射着中国思想的标价。中国学者崛起,代表中国思想和中国知识的崛起,那个时候,中国崛起才算迈过了软实力门槛。
现在,“一带一路”让中国逐渐成为知识输出国家,外国人想与中国合作,又不知道什么是“一带一路”,于是,我们可以教他们。
“一带一路”倡议之前,基本上是这样的局面:一些外国学者来中国,中方需要承担机票、好吃好喝招待着。中国学者去对方,却需要自己承担费用。一些有名的西方教授,来中国还要出场费的。比如,写《黑天鹅》的塔勒布教授,演讲费高达12万美元,而且还要头等舱。许多著名西方教授的市场价都有5-10万美元左右。
不过,人大重阳过去在国内办了七场G20智库论坛、“一带一路”论坛,邀请了近千位外国学者。绝大多数都是让对方自行解决交通、住宿费用,因为他们到中国来会得到重要的信息。现在越来越多在中国举办的国际会议也都如此,这些都得益于中国崛起的时代,时代造就人大重阳的崛起,实际上造就了中国智库的崛起。
过去四五年,思想产业的中外交流出现了逆转。越来越多的老外想到中国来开会,他们不会再提出要机票的请求。中国学者出去开会,都会要求对方买机票。未来,我相信,迟早有一天,中国学者的身价会越来越高。这是中国身价,说明中国知识是有标价的、是中国学者劳动的体现。
这不是民族主义,而是市场需求,是国际知识与思想市场的需求反映。国际市场决定,“一带一路”造就了一个全球的思想市场,而思想市场则推动中国学者的崛起。
“一带一路”研究缺乏鲜活的中国故事
这个不足是我的自我批判。目前,绝大多数“一带一路”研究是框架性的、理论性、非叙事性的研究,有大量的空话、虚话。现在据说有700多万篇关于“一带一路”的报道文章和相关论文,绝大多数的文章都在用“引领”、“公共物品”、“全球治理”等来描述“一带一路”,这并不是错。但没有叙事,都是形容词,就会显得很不足。
我受此启发,自己带个头,讲了十个故事,《人民日报》领导看到后得以刊发。“一带一路”是一门调研出真知的学问,是脚底板下走出来的学问,不是理论到理论、学术到学术、书本到书本、模型到模型的学问。今年2月我在《人民日报》上发文,主张未来要有“一带一路学”,主张有血有肉的叙事。
2017年5月10日王文教授就“40国宣讲归来看‘一带一路’”的主题发表演讲
我简单讲两个故事。
比如,我曾经参与国某个国家的双边的谈判。文本前面原则性的东西谈得非常快,基本上半个小时就通过了“共商、共建、共享”等原则性问题,命运共同体过、责任共同体、利益共同体通过也非常快。什么卡壳了呢?就是两国下一步进行哪些具体项目合作的时候,耗了7个小时。几乎每一句话、每个项目名,都需要打电话回国核实,结果90%对方想加进去的项目都做不了。
这个经历背后是很复杂的逻辑。中国在全世界来讲是被需求方。中国的投资、中国的贸易、中国的商品、中国的发展经验,确确实实是全世界的需求,即使是西欧国家来讲,同样需求这些。此前,中国可能还是要悠着点。
我到波兰调研。有一件事如鲠在喉。我到访波兰一家重要智库,一坐定,对方负责人就说,“王文先生,你是今天我们这一周接待的第四批中国智库代表,我知道你肯定来谈“一带一路”,我想问一下,你们“一带一路”能够给我们多少实际利益?”我于是跟他说,“利益是相互的,中国利益也不是白给的,我们不是来撒钱的,中国也没有这么多钱。你们有不少问题,我们一块合作可以解决,相互获益。”现在,一些老外被宠坏了。以为搞“一带一路”,是中国有求于他们,完全误解中国的善意。这是中国目前要警惕的。
我去拉美调研,与一位中国企业的海外老总谈了三四个小时。这位老总的一句话令我印象深刻,他说,“中国企业不害怕跟任何欧美企业竞争,只要在公开、公平、透明的环境下竞争,中国人有这个能力了。而中国真正优秀的企业愿意遵守这个规则,跟欧美企业竞争,但是很多时候我们害怕的是,跟中国自己的企业竞争。”
他说,不只遇到一个现象,中国企业出去以后,跟对方谈完,另一个中国企业就过去再与对方谈,说他们跟你谈的标的,直接降一个点,这就是我们的标的。经常有这样的大项目,中标、符合资质的六七个企业全是中国企业,然后中国企业互相掐架,最后损失的是中国品牌和“一带一路”的品牌。
好几个场合,我都提倡中国企业的行规,希望把这些行规在国际场合应用,进而更好地让中国纳税人、中国社会和中国国家的品牌得益。
所以我的第二个观点,就是“一带一路”不仅仅是我们提供公共产品,或者我们引导全球治理如此单线条的简单故事。我也不太赞同有的媒体和学者说,美国人围堵“一带一路”,日本人搞破坏,欧洲人不配合,印度人不爱答理。
“一带一路”不是两分法:一方是白,支持你“一带一路”;一方是黑,美国、日本、欧洲好像不太配合。这是不对的,美国、日本也有一些人支持“一带一路”,那些友好国家也有人反对“一带一路”。中国拥抱世界、世界拥抱中国的第二轮开放进程是一个综合、复杂、多元的故事。咱们需要用案例的研究,把它背后的复杂性探索出来。
比如,蒙内铁路2017年5月底开通,肯尼亚一百多年来修的第一条铁路,中国人建的。建完了以后还给中国人多年的营运权。
比如在科伦坡,有一个深水港,叫汉班托塔港口,80米深水港挖下去,招商局和中交建负责建设的,也做得不错,三年内利润翻番。在斯里兰卡,70%的基础设施建设都是中国建的。
斯里兰卡汉班托塔港由中国方面承建
埃塞俄比亚90%的基础设施建设都是中国人建的。亚的斯亚贝机场一出来,看到跟中国二三线城市一模一样的场景,各种各样的工地,条幅拉下来,写着中国某某公司承建。
在开罗,苏伊士运河沿红海往南走50公里,有一个苏伊士运河中埃泰达合作商贸区,是天津泰达主导建的,现在那里面有大概60多家企业,大概有将近一万人在那里住着。预计2030年这里至少要50万人居住。
在坦桑尼亚,从达累斯萨拉姆出发,走了190公里、九个小时,到了一个中国农业示范园,几个重庆农业专家在当地蹲守了许多年,教坦桑尼亚人如何种水稻。示范园专门为我们举办一个活动,谁亩产多就奖励一个打农药的喷壶。为了来领喷农药的喷壶,很多坦桑人跋山涉水几百公里,走了三天四夜。这样的故事非常多,我们至少可以讲好几个小时。
“一带一路”需要战略耐力
过去我们常讲,中国过去三四十年,走完了西方国家三四百年现代化的道路。这句话过去我们没有什么质疑的。现在看来,这个话应该更加复杂一点的理解。我们真的走完了吗?我们三四十年真的走完人家三四百年的道路吗?可能物质层面,某些城市、某些区域的确走完了,比如北京、上海很多硬件设施、软件设施,比起纽约、巴黎要先进、要干净多了。但软件可能还有差距,且不说雾霾、生态破坏等方面。
更重要的是,现代化所伴随的国际影响力,中国真的没有走完。我们国际影响力也就是三四十年的效果,肯定比不过西方国家的三四百年,尤其是在亚非拉国家。比如拉美,直接就讲西班牙语、葡萄牙语,你永远不可能三四十年让人家都讲汉语中文,再给我们两三百年也不可能做到。
我们还有许多事情能做,比如在吉布提,中国建了第一个海军基地,还有亚吉铁路也修过去。吉布提那个点濒临曼德海峡,最窄处与阿拉伯半岛只有27公里。西方战略家说,只要控制了吉布提,就控制了红海,控制了红海就能控制阿拉伯海,控制整个印度洋、地中海和大西洋之间的咽喉地带。
不过,就算你有军事考虑,会发现法国人1844年就在那里建军事基地了,一百多年了,最精锐部队都驻在那里。20多年前,美国也在那里建军事基地了,连日本都有类军事的基地,都比我们早。当然,我们近年才开始建基地已经很不容易,但实际上我们要做的事情恐怕还要更远。
基于此,我们再横向比较一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景很好,世界的未来需要中国的智慧。美国模式太简单、太线性思维了。这很正常,新兴国家一定是基于现有霸权的基础之上而发展起来的。过去几年,中国向美国学习到了许多经验,也吸取了许多教训。
但更长远地看,美国崛起盖过原来的大英帝国,大概经历了50年左右的历程,大概1893年前后,美国工业生产总值超过了英国;1897年前后,美国GDP超过了英国;1922年五国海军条约的过程,美国的军力和英国持平;1945年美国二战以后,美国开始重新塑造世界的贸易、经济和金融体系。从1891年前后,美国工业总值超过英国,到了1945年美国才开始真正领衔这个世界,走了半个世纪。
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2011年工业生产总值无可置疑地超过了美国。2014年前后,据世界银行、IMF,用PPP的计算方式认为中国经济总量超过了美国。按GDP,2025年到2030年差不多能够超过美国。在军力上,大概比较一下,再给我们三十年左右的时间,中国军力应能与美国持平。
金融实力的建设则更难,现在人民币国际化率大概只有3%左右,美元国际化率大概是61%,欧元大概25%左右。“一带一路”可以加速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但与美元的差距仍然很大。
另外还有一个实力落后美国更多,即文化和思想实力。我设想一下,有没有可能我到六、七十岁,到美国讲课,对方付我十万美元的身价?好像比较困难。
再回过头来看“一带一路”,它真不是一年、两年,甚至不是十年、二十年的过程,是一代、两代,甚至更多代的进程。如果经过更多战略耐力的过程,再来评价对“一带一路”的一些批判,是不是太浅了?是不是有点像二三十年前认为“深圳、浦东新区必然失败”那样呢?我们不是说,“一带一路”不能批判,但我们对“一带一路”的批判需要有建设性、需要有更多厚重性,需要有更多的长期性,需要有更多的经得起历史考验性,这样才能使“一带一路”走得更远,走得更加平稳。
中国人民大学全球治理研究中心(Global Governance Research Center,RUC)成立于2017年3月9日,是北京巨丰金控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马琳女士向中国人民大学捐赠并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阳)负责运营管理的教育基金项目。中国人民大学全球治理研究中心由原外交部副部长、人大重阳高级研究员何亚非领衔,前中国银行副行长、国际商会执行董事、人大重阳高级研究员张燕玲担任学术委员会主任,旨在构建高层次、高水准的全球治理思想交流平台,并向社会发布高质量的全球治理研究报告,努力践行咨政、启民、伐谋、孕才的智库使命。
欢迎关注全球治理官方微信公众号
globalgovernance2017
更多阅读:
【假期荐读】王文:借力“一带一路” 五大金融战略 实现中国弯道超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