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0智汇】罗思义:“华盛顿共识”的失败与G20的崛起
作者罗思义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本文首发于2016年8月31日中国网,原标题为《G20是改善全球经济治理的关键》。
编者按:在全球治理结构不合理的状态下,未能给予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应有的参与度,这无疑导致了诸如“华盛顿共识”这样失败的发展策略继续存在。因此,强化二十国集团的作用是在世界经济的新结构下加强全球经济政策协调和治理的关键步骤。
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世界经济形势发生了重大改变,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的地位发生了关键性变化。然而,这些变化却没能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中得到充分反映。这一现象反映了全球各个经济体的结构及它们所选择的战略中的瑕疵。本文将分析这两个现象相互间的联系。
世界经济的几种趋势
首先我们来看全球经济结构。表格1显示的是自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世界范围内GDP和贸易在较长时间内的变化。我们选出了几个代表关键性变化的年份:
1989年——“华盛顿共识”出炉,这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推动的占主导地位的发展战略。
1993年——部分国家的经济数据得以公开。
2007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的前一年。
2015年——最新公布的数据。
表格1显示,1989年到1993年之后,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迅速增加,这种趋势在2007年以后更为明显。
以当前的汇率换算,发展中国家在全球GDP中的份额从1993年的15%上升到了2015年的35%。
按购买力平价计算,发展中国家在全球GDP的份额由36%上升到了53%。
发展中国家的全球贸易份额由18%上升到了31%。
中国在发展中国家中乃至全球的位置大幅上升。
以市场汇率计算,中国占全球GDP的份额由1989年的2%上升到2015年的15%;以购买力平价计算,则由4%上升到了17%。中国在全球贸易中的份额由1%上升到了11%。
以当前的汇率计算,2015年中国在发展中经济体GDP总额中的占到了42%,以购买力平价计算则为33%,而其全球贸易的份额是35%。
中国的发展模式
鉴于中国在全球发展中展现出最为成功的经济政策,其社会主义发展模式无疑要比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推动的“华盛顿共识”更为成功。
这一结论在表格2中有所体现。表格2不仅展示了中国的人均GDP年平均增长率,还包括了越南、柬埔寨和老挝这三个深受中国发展策略影响的经济体的情况。
1993年到2015年,中国、柬埔寨、越南和老挝的人均GDP增长分别名列第一、二、三、四位。该排名未考虑一些边缘化的案例,例如人口小于500万或石油生产占主导地位的国家。1989到2015年,中国、越南、老挝的人均GDP增长分列前三名。1978以来,中国的经济增长超过了其他任何一个经济体。
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与西方的资本主义模式在消除贫困方面的成果大相径庭。自1981年起,根据世界银行的贫困标准,中国有7.28亿人口摆脱了贫困。另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越南在相同标准下的脱贫人数也达到了3000万。而世界的其他地方仅有1.2亿左右的人口脱离贫困。
综上所述,世界上83%的贫困人口在中国得以脱贫,85%的人口是在社会主义国家脱贫,而在资本主义国家中摆脱贫困的人口仅有15%。
全球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如果正如上述事实所展示的中国的经济发展战略力压“华盛顿共识”一筹,那么为什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还要继续力挺这一失败的经济模式呢?答案很大程度上在于当前全球经济治理体制存在结构性的问题——尽管这些体制已不能应对上述分析的世界经济的变化。
这些问题在表格3中有清晰的体现。表格3对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国际复兴开发银行这一世界银行最为重要的放贷机构的表决权份额与世界范围内的GDP比率进行对比,并分析了三组经济体:美国、除美国外的七国集团的其他成员国,以及最为重要的发展中经济体——金砖五国。主要问题如下: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关键决策需要85%的多数票才能通过,而一个重要的事实是,美国占有16.6%的表决权,这就意味着美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是唯一一个拥有否决权的国家。而在世界银行的体系中,美国也同样是唯一一个拥有否决权的国家。
除去美国,七国集团中的其他成员国相对于它们在世界范围内的GDP份额享受了过多的表决权。在当下的汇率中,它们的GDP份额是21.9%,而它们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却拥有24.9%的表决权。若以购买力平价计算,它们仅有15.6%的全球GDP份额。这表明它们过度占有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表决权。
金砖国家作为世界最重要的新兴经济体,没有得到应有的份额。以当前的汇率计算,它们在全球份额内的GDP比重是22.3%,若以购买力平价计算,则是30.8%,而它们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的表决权仅有14.2%。这主要是由于中国的表决权不足。以当前的汇率计算,中国在全球范围内的GDP份额为14.8%,若以购买力平价计算,它的份额为17.2%,而它却仅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6.1%的表决权。
在全球治理结构不合理的状态下,未能给予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应有的参与度,这无疑导致了诸如“华盛顿共识”这样失败的发展策略继续存在。
二十国集团(G20)的关键作用
鉴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行的转变需要漫长的时间,我们需要加强二十国集团的作用,贴近全球经济治理布局并更好地反映世界经济的真实结构。
回顾1989年,那时七国集团还不是正式的决策组织,但因为其成员国的GDP份额以当前汇率计算占全球的三分之二(67.4%),而在世界经济平台上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七国集团政策上的协调事实上对于世界范围内的经济政策的制定起到了主要作用。但是到了2015年,七国集团在世界范围内的GDP比重跌至半数以下(46.4%),而若以购买力平价计算则由1990年的47.1%滑落至2015年的31.8%。
与七国集团日趋减弱的作用相比,二十国集团的经济体更具有决定性。以当前汇率计算,它占据了全球85%的GDP,若以购买力平价计算则是80%。二十国集团成员国之间的协作将会对世界经济政策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简介
罗思义(John Ross),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前英国伦敦经济与商业政策署署长,世界百强企业顾问。
自1992 年起,罗思义发表了大量关于中国与全球经济的研究文章与著述,包括:《邓小平与凯恩斯》(2012)、《为何亚当·斯密的“经典理论”能够解释亚洲的经济增长》(2011)、《俄罗斯国家财政危机的基础》(1997)、《单一欧洲货币的基础性经济影响》(1996)、《为何中国的经济改革能成功而俄罗斯与东欧的改革遭到失败》(1992)等。此外,还长期在新浪财经“意见领袖”栏目及《中国金融》、英国《卫报》、《今日中国》、《环球时报》等媒体上发表评论文章。最新力作《一盘大棋?——中国新命运解析》于2016年4月出版,用翔实的数据、全新的视角,以中美大数据的真实对比,透视中国大时代经济变革的隐秘真相。
由人大重阳出品的:罗思义:《一盘大棋?中国新命运解析》购买链接
罗思义先生认为:“人类其他人能否获取利益取决于依据经济活力和平崛起的中国,而非先发制人发动战争导致全球陷入风险的美国。这是人类的利益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联系在一起的更深层次原因。”同时,罗思义先生认为:“中国经济改革的实践成果是非凡智慧的结晶”。向中国人乃至更广泛的国际社会说明中国经济理论相较西方的优越性,是罗思义先生的著作《一盘大棋?中国新命运解析》的重要目标。
G20科普小贴士
Question:
历界G20峰会的时间、地点是什么?
Answer:
自2008年启动以来,G20领导人峰会迄今已举行过11次:
G20领导人第一次峰会:2008年11月,美国华盛顿
G20领导人第二次峰会:2009年4月,英国伦敦
G20领导人第三次峰会:2009年9月,美国匹兹堡
G20领导人第四次峰会:2010年6月,加拿大多伦多
G20领导人第五次峰会:2010年11月,韩国首尔
G20领导人第六次峰会:2011年11月,法国戛纳
G20领导人第七次峰会:2012年6月,墨西哥洛斯卡沃斯
G20领导人第八次峰会:2013年9月,俄罗斯圣彼得堡
G20领导人第九次峰会:2014年11月,澳大利亚布里斯班
G20领导人第十次峰会:2015年11月,土耳其安塔利亚
G20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2016年9月,中国杭州
中国人民大学全球治理研究中心(Global Governance Research Center,RUC)成立于2017年3月9日,是北京巨丰金控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马琳女士向中国人民大学捐赠并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阳)负责运营管理的教育基金项目。中国人民大学全球治理研究中心由原外交部副部长、人大重阳高级研究员何亚非领衔,前中国银行副行长、国际商会执行董事、人大重阳高级研究员张燕玲担任学术委员会主任,旨在构建高层次、高水准的全球治理思想交流平台,并向社会发布高质量的全球治理研究报告,努力践行咨政、启民、伐谋、孕才的智库使命。
欢迎关注全球治理官方微信公众号
globalgovernance2017
更多阅读:
【预告】G20汉堡峰会前不可错过的预热会,7月2日重磅智库报告剖析20大国新一轮博弈(附名单议程)
【G20智汇】G20新旧力量博弈,全球经济与世界体系能否绝处逢生?
【智库说】王文:思想可以像坦克那样具有杀伤力——五十国归来看中国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