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热议】周晓晶:中国积极推进包容性增长,担当维护经济全球化的稳定器

2017-07-01 周晓晶 全球治理

          

作者周晓晶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全球治理研究中心学术委员,原文刊于6月29日中国网,原标题为《在坚定维护经济全球化的基础上推进包容性增长》。

2008年金融海啸后,西方经济陷入全面经济衰退,全球经济贸易持续低迷、复苏乏力,如何推动全球经济贸易走出持续低迷正成为摆在国际社会和全球经济领袖面前亟待解决的一道难题。6月27日,在2017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李克强总理代表中国政府,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中国思路。这就是,在坚定维护经济全球化的基础上推进包容性增长。


李克强总理在2017年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致辞中明确提出,当前世界经济有回暖迹象,但并不稳定。经济复苏的动力仍然不足,尤其是结构性的问题更加凸显,地缘政治的风险还有所上升。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思路,在于用稳定性来战胜不确定性,在于推动全球经济的包容性增长。李克强总理指出,推动包容性增长能够实现比较平衡的发展,反之就会导致部分劳动力和资源闲置,市场潜力难以充分发挥,社会和区域的分化就会凸显,经济增长也难以持续。因此,实现包容性增长,就是增强社会公平性和发展普惠性;实现包容性增长,就是实现可持续增长。同时,推动包容性增长,还必须建立在坚定维护经济全球化的基础之上。李克强总理特别强调,当今时代,推动包容性增长,必须坚定维护经济全球化。因为经济全球化极大促进了商品、资本、人员流动,使生产者有了更大的市场,消费者有了更多选择。中国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现在消费者可以从世界各地选择自己想要的商品,如果没有全球化,没有开放,这是不可想象的。而且世界各国也都从中受益。


6月27日,李克强总理出席2017年夏季达沃斯论坛并发表主旨演讲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随着西方一些国家民粹思潮的抬头,英国脱欧和美国退出TPP,经济全球化正面临三十年来最严峻的挑战。如何准确把握和正确对待全球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成为全球化能否继续推进的关键。对此,李克强总理没有回避,而是深刻分析了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思路。他指出,在全球化面前,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不适应问题。这些问题的根源不在于经济全球化本身,因为全球化是给所有的人、所有国家提供机遇,但是如果准备不足,适应不够,那么就可能发生问题。要解决全球化推进进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必须着眼于三个方面:




一是应该更好适应和引导经济全球化,维护多边体制权威性和有效性,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同时改革和完善国际经贸规则,以保障各国在国际经济合作中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


二是对于贸易中出现的问题和争端,要考虑彼此国情,通过平等协商、互谅互让,寻求利益契合点和平衡点,尤其是在国际多边规则下,应一视同仁,不能将单边规则强加于人,最终实现优势互补、双赢多赢。



三是注重各国自身的努力。各国能否利用好全球化所提供的发展机遇,能否在参与全球化进程中加快自身经济发展,解决好失业、收入差距拉大、贫困等问题,主要还是取决于自身的选择和行动,这就需要在发展过程中根据自己的国情来打造普惠发展的模式,来提供人人参与的机会,来改革面向未来的教育和培训,增强劳动者在产业变革中的适应性,以化解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同时加大对弱势群体的扶持力度,让发展惠及人人。


李克强总理还特别通过中国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实现包容性增长的具体实际,强调中国是包容性增长的积极实践者。他特别指出,近年来,在世界经济低迷的大环境中,中国经济之所以能保持平稳发展,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包容性不断增强。我们深入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顺应新一轮工业革命大趋势,抓住全球化潮流不断地扩大开发,在发展战略上体现包容,在体制机制上保障包容,在政策举措上促进包容,走出了一条符合自身国情的包容性增长之路。



概括起来,中国在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基础上的包容性增长,包括三方面的基本内容:

首先是坚持把就业置于发展优先位置。因为就业是包容性增长的根本。没有比较充分的就业,就谈不上包容性增长,增加收入、创造社会财富就成为无本之木。过去几年中国城镇每年新增就业超过1300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保持在5%左右,这四年来新增城镇就业5000多万人,所以有与世界经济论坛相关的国际权威机构,在进行多项经济指标评估当中,把中国的就业表现列在世界各国的第一位。

其次,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广泛开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厚植社会创业创新的沃土。从2014年提出“双创”算起,中国每天新增市场主体4万家,其中新登记企业1.4万户,也就是一年有500万左右新登记企业。企业的活跃度保持在70%左右。今年5月中国每天新登记企业更是达到1.8万户。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等机构颁布的2017年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中,中国已经位列第22位,比2013年上升13位,居中等收入经济体之首。

三是不断提升基本民生保障。包容性的增长就是要使人民生活的更好,更有尊严,从而使经济社会发展更有活力。基于这一思想,中国已经建立起了覆盖全民的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义务教育三张保障网。过去30多年,中国有7亿多人口摆脱贫困,目前我们还继续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到2020年要使剩余的4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中国能够实现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基础上的包容性增长,关键在于中国坚定不移地积极推进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前中国大力推进改革开放,确保了过去三十年里中国在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同时实现了包容性增长。今天,在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大力推进“一带一路”对外开放战略实施进程中,2.0版的新时期改革开放战略将确保中国继续实现包容性增长。尽管中国在过去几年面临前所未见的经济困难和风险,国际上也有一些人断言中国经济可能会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但李克强总理在致辞中明确表示中国经济不会出现硬着陆。并强调我们有足够的能力防范各类风险,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并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



关 于 我 们


中国人民大学全球治理研究中心(Global Governance Research Center,RUC)成立于2017年3月9日,是北京巨丰金控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马琳女士向中国人民大学捐赠并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阳)负责运营管理的教育基金项目。中国人民大学全球治理研究中心由原外交部副部长、人大重阳高级研究员何亚非领衔,前中国银行副行长、国际商会执行董事、人大重阳高级研究员张燕玲担任学术委员会主任,旨在构建高层次、高水准的全球治理思想交流平台,并向社会发布高质量的全球治理研究报告,努力践行咨政、启民、伐谋、孕才的智库使命。



欢迎关注全球治理官方微信公众号
globalgovernance2017

 

更多阅读:

【G20智汇】习总将赴G20汉堡峰会,中国首任G20协调人疾呼建立全球主义意识,扭转逆全球化负能量

【聚焦】特朗普首度表态美国愿加入“一带一路”,重磅推荐中国智库此前的经典宣介

【G20智汇】何亚非:“一带一路”是全球化新变革的解决方案

【G20智汇】张燕玲:谁是G20最好的合作伙伴

【深度】张胜军:全球治理的“东南主义”新范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