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看好中国】罗思义:中国崛起重塑世界秩序

全球治理 2021-02-06

罗思义(John Ross)系英国伦敦前经济与商业政策署署长、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以下文章刊于10月15日《香港文汇报》。

 


高铁舒适准时 生活质量飙升

说起过去五年中哪项工程打动了这个“中国通”,罗思义第一个就说到了高铁。“虽然很多没来过中国的人可能并不理解,但高铁的确已经为中国社会带来了极大的直接效益。”

 

罗思义坚信,一旦摆脱贫困,与自己重要的人千里相逢是每个普通人生活中最关键的事情。他指出,自己从中国的朋友那里了解到,在中国,去各地探亲访友是多么容易。这个改善只是人们生活质量向前迈进的一步,但我更相信,这个惊人的高速列车实际上也正在快速改变着中国。

 

罗思义告诉香港文汇报记者,由于工作原因,他常常往返于北京和上海。高铁把过去无聊的、随时可能延误的飞行体验,变成了五小时内准时准点的高效旅行。“在高铁上我可以不间断地工作,每个座椅下还有电源,旅行变得舒服多了。”

 

“当然,与个人利益比起来,高铁为人类创造的社会福祉显然要重要得多。”罗思义说。


 

行驶中的高铁


看好改革开放 转研“中国模式”

与很多研究中国的外国学者不同,国际经济学专业出身的罗思义在学生时代甚至是早期工作时期并没有研究过中国经济问题。而他却在上世纪80年代起,陆续在国际上发表关于中国经济发展的研究成果,并逐渐成为国际学界的“中国通”。谈及这个转变,罗思义坦言自己被“中国模式”所吸引。

 

罗思义对中国的关注始于30多年前中国开始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回忆起转变原因时,他说,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经济政策理应取得非常成功的结果,可以说中国是一套经济理论的实践者和测试者。为了印证这个理论是否成功,他开始关注中国经济。


撰文比较中俄改革引轰动

1992年,罗思义在俄罗斯发表一篇名为《同为经济改革,为何中国会成功,而俄罗斯和东欧将失败》一文,在俄罗斯引起不小的轰动。文章中明确陈述了中国经济改革一定会成功,然而当时绝大多数西方经济学家所热捧的“休克疗法”则会失败。这一论调最终也被历史所印证。

 

罗思义坦言,中国对于他有着双重意义。一方面他很欣慰地看到,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飞跃式的提高;“而另一方面,作为一名经济学者,中国的进步证明了其经济理论是正确的,这对我非常重要。”罗思义说。

 

学生时代的罗思义痴迷于中国文化,尤其喜爱唐朝诗人李白和杜甫的作品。如今,罗思义任职于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并往返于中国与欧洲。他坦言很喜欢这样的生活状态,他可以与更多的中国经济学者互动,相互学习,而且他不仅可以用外国的思维研究中国经济,更给了他一个中国的视角去看世界。“我希望以后能带动更多的中国经济学者与外国经济学者互动,建立一个彼此‘双赢’的交流模式,提升经济理论的研究与实践。”罗思义说。


民生成就最瞩目 8亿人受惠脱贫

“无论是统计数据还是我个人在中国的经历,我感觉中国最引人瞩目的成就,莫过于过去五年间中国人生活质量的巨大提升。”在问到近年来中国的哪些变化最让他印象深刻时,罗思义如是说。

 

 “GDP增长绝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而只是实现民族复兴和提高人民福祉的手段。”在罗思义看来,过去五年中国在民生领域取得的成就归功于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一理念也在中国浩浩荡荡的扶贫攻坚战中得以体现。


人均消费增幅胜G7

这位“中国通”以统计数据的比较,证明了过去五年中国人均GDP增长领先于世界。过去五年中国人均GDP增加了39%。比较起来,同期美国人均GDP增长为7%,中国的人均GDP增长速度达到了美国的5倍还多。而在消费方面,作为人民生活水平的基础指标,中国人均消费在过去五年增长了47%。“如此大幅度的增长,没有其它主要国家实现这一成就,甚至G7都没能接近这个数字。”罗思义说。

 

 “中国承诺将在2020年实现全面脱贫,这无疑会受到全世界的关注。”对于中国扶贫的质量,罗思义则给出了很高的评价。贫困人口数量在中国大幅减少,经过数十年的发展,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经济、生活水平增长最快的经济体,8亿中国人脱离了国际标准贫困线,对世界减贫的贡献率高达80%以上。“中国各个领域的发展,无论是民生、环保等等,都体现了习近平主席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也是中国的关键政策导向。”罗思义说。


中国崛起  重塑世界秩序

十八大以来,中国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走到了世界舞台中央,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国专家和智库研究中国。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前伦敦市经济与商业政策署署长罗思义在接受香港文汇报专访时表示,中国正带领着占全球多数的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舞台上唱主角,在实践行动上重塑世界秩序。在当今主要的全球性问题上,中国思想已领先西方。而无论是统计数据还是从个人感受看,过去五年间,中国取得的最引人瞩目的成就,莫过于中国人生活质量的巨大提升。罗思义说:“我被‘中国模式’所吸引。”

 

“无论是理念还是实践,我都要给中国的外交政策一个非常、非常、非常高的分数。”在罗思义看来,中国自身的发展不仅正在实践行动上重塑世界秩序,而且正日益引领国际思想。


展现国际体系建设者面貌

过去五年,中国给世界带来了一系列公共产品,例如“一带一路”倡议、金砖国家会议,中国也成功举办了包括G20、APEC在内的高级别国际会议,并提出了一系列主张。罗思义认为,过去五年中国在国际舞台展现的面貌与过去以往的韬光养晦有很大不同,不仅多参与国际事务,中国更展现了国际体系建设者的面貌。

 

2017年5月14-15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


 “在当今世界面临的主要全球性问题上,中国思想已领先西方。”罗思义提到,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命运共同体”的概念,是发展中国外交政策的一个稳定、深刻的框架。这与以围绕美国特朗普政府的一些国际力量提出的“零和政策”形成鲜明对比。

 

罗思义指出,“中国的外交和经济政策的全球影响力早在特朗普选举之前就已明确显现,习近平主席在达沃斯论坛上的讲话更是体现了中国国际影响力的特别之处。因为习近平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支持全球化,这甚至在那些通常不一定同情中国的人群和国家中产生了非常重大的影响。怪不得欧亚集团总裁Ian Bremmer,最具影响力的西方‘风险评估’公司的老板,对习近平的讲话予以‘全方位的成功’的评价。”

 

在罗思义看来,“中国方案”在国际上获得广泛支持是意料中事。与特朗普的贸易保护主义相比,中国支持的全球化更符合美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的利益,而这个原因则离不开中国执政党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准则,能够准确地分析出什么才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解读了中国各方面政策,但作为一个外国人,我特别感到震惊的是它对外交政策的分析,无论是理论还是实际问题。我要直截了当地说,没有哪个西方领导人能在同一层面上写一本书。”罗思义说。


带领发展中国家唱主角

今年5月的“一带一路”峰会和9月的金砖国家峰会虽涵盖不同类型的国家,但他们的主角都是发展中国家。罗思义指出,中国正带领着占全球多数的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舞台上唱主角。

 

罗思义指出,当前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速不仅快于发达国家,而且对世界GDP增长的贡献率也超过发达国家。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2017年至2021年发展中国家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达60%。无论从道义上还是其对全球的影响来看,发展中国家的战略都是至关重要的全球经济议题:全世界绝大多数人口生活在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间接影响着发达国家和他们的生活水平。

 

以目前汇率计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预测显示,金砖国家经济在2011年至2016年期间占世界经济增长的38%,相比G7的贡献则为30%。在购买力平价方面,金砖国家将占全球增长的45%,而G7则为20%。“‘一带一路’是当今世界经济领域中范围最大的项目,可以说中国在发展世界上最重要的经济区域的基础设施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

 

罗思义也特别指出,中国不仅为全球经济作出贡献,也在其它领域逐渐展露出领头羊的角色。“中国也在过去五年中的环境保护上取得了引人注目的进展。事实上,随着美国退出巴黎协定,中国已成为世界上致力于应对气候变化的最主要国家。”罗思义说。



好书荐读

《看好中国——一位智库学者的全球演讲》

王文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


 

中国发展已进入了“全球时代”。我们只有客观、细致地观察中国和世界的现状,才能更加准确地预测中国的未来。《看好中国:一位智库学者的全球演讲》以读者喜欢的方式讲中国故事,表达方式是一个非常接地气的方式。论据的逻辑性非常地清晰,也非常地简明,以纵横的两个角度来看中国的发展,书中不仅从中国的发展历史来看,同时同全世界多个国家横向去比较。本书也是少数能够清楚描绘中国发展的精品。书中文字精彩、语言流畅、故事性强的特点更显得此书难能可贵,对中国官员、学者、企业家出国对外讲解中国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对全球读者了解中国也有极大的帮助。在过去的几年里,作者走访了50多个国家,在行走中研究世界,为世界宣讲中国,也为决策者提出自己的思考和建议。


作者王文,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全球治理研究中心执行理事。曾任《环球时报》社论主要起草人。2011 年“中国新闻奖”获得者。2012 年底,参与创办新型智库人大重阳。2014年,王文被评为“中国十大智库人物”(中国网), 2015年获中国政府网“杰出作品奖”。王文的专著、合著、翻译、主编的著作包括《大国的幻象》、《十问中国梦》、《世界治理:一种观念史的研究》、《金融是杯下午茶》、《G20与全球治理》等20余本。



关 于 我 们


中国人民大学全球治理研究中心(Global Governance Research Center,RUC)成立于2017年3月9日,是北京巨丰金控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马琳女士向中国人民大学捐赠并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阳)负责运营管理的教育基金项目。中国人民大学全球治理研究中心由原外交部副部长、人大重阳高级研究员何亚非领衔,前中国银行副行长、国际商会执行董事、人大重阳高级研究员张燕玲担任学术委员会主任,旨在构建高层次、高水准的全球治理思想交流平台,并向社会发布高质量的全球治理研究报告,努力践行咨政、启民、伐谋、孕才的智库使命。



欢迎关注全球治理官方微信公众号
globalgovernance2017


更多阅读:

【推荐】罗思义:GDP增长对提升中国人幸福感有多重要?

【假期荐读】王文:借力“一带一路” 五大金融战略 实现中国弯道超车

【聚焦十九大】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聚焦】周晓晶:五年砥砺奋进,见证中国巨变

【喜迎十九大】明天就要开十九大啦!会议内容抢先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