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睿见】王义桅:美国该认真考虑参与“一带一路”了

王义桅 全球治理 2021-02-06


作者王义桅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本文刊于11月10日《环球时报》。



经贸是首次访华的美国总统特朗普重点关注的议题之一,而中美在两天内签署高达2535亿美元的大单,无疑让美方对中美经济合作的潜力和前景有了更为直观的认识。在此背景下,美方是时候重新认真考虑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问题了,因为那里蕴含着中美互利共赢的更大空间。事实上,两国这次新签合作项目中,已有涉及“一带一路”建设的内容。

前任为特朗普政府“预留”参与空间

奥巴马时期,美国政府对“一带一路”倡议起初不太在意,没弄清楚概念和中国意图,但随后亚投行的巨大成功惊醒了美国战略界。奥巴马政府在“一带一路”和亚投行问题上的失误,恰为特朗普政府“预留”了空间。中美“一带一路”合作不仅具有经贸层面的意义,还能引领未来五十年的新型大国关系和世界走向。


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体现了中国的良苦用意,即以对冲性的新思维、新模式,弥补既有体系的缺憾,甚至倒逼它的改革。正如亚投行所显示的:使用美元、支持美元体系,但创新金融合作模式,引领国际金融体系变革。现有体系需要改革,这已成为国际社会广为接受的共识。同为世界性大国的中美两国开展合作,有助于推动这项工作取得更大进展,而“一带一路”就为双方合作提供了宽广平台。


毫无疑问,美国在融资、安全领域仍然具有超强话语权,而中国在基建和提升民生水平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两国可在“一带一路”的安全与发展等很多问题上优势互补、共同合作、“做大生意”。


如前所述,中美围绕“一带一路”的合作还远远超越“大生意”的层面,而是关系到构建更具包容性的国际体系和全球化形态的大局。新自由主义推动的资本导向的全球化已疲态尽显,推动其向发展导向转变,让投资回归实体经济而不是制造越来越多金融泡沫,符合世界所有国家期待,中美应在这方面发挥引领作用,这也将是实现开放、包容、均衡、普惠全球化的希望所在。

可以多种形式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虽然美国还未以官方形式宣布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但它早与“一带一路”存在交集。或许“一带一路”的项目是在某个沿线国家,但标准、规则、资金、技术、人才等都是全球性的,美国企业、人员和美元都大规模参与其中,比如马六甲皇京港建设就有美国公司投资,亚投行目前用的也是美元,如此等等。


既然已是相关国家,美国不如更进一步,以更为明确的合作态度参与到“一带一路”建设中来。中美围绕“一带一路”的合作也将有多种多样的形式:


地方合作先行先试。“一带一路”可以进入发达国家的发展中地区,比如进入美国中西部地区,通过中美省州合作加以推动。日前,中国─加州基础设施投资建设联合工作组在旧金山市成立,加州州长表示加州将加入中国“一带一路”倡议,这就是一个地方合作先行先试的成功案例。


9月26日,人大重阳执行院长王文教授与亚洲协会政策研究院执行主任黛博拉·艾森曼分别代表本机构签署《中美合作推进“一带一路”项目调研》的谅解备忘录


基础设施先行。按照林毅夫教授的模型,发展中国家每增加1美元的基础设施投资,就能增加0.7美元的进口,其中0.35美元来自发达国家。因此,“一带一路”着眼于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投资,将增加包括美国在内的发达国家出口,创造大量就业,为其创造结构性改革空间。


军民融合可尝试。美国债台高筑导致资源闲置。美媒援引国防部长马蒂斯连署的报告指出,全球约19%的美军军事设施为闲置设施。其中,美国不必要的军事设施中约29%为陆军设施,28%为海军设施。不妨尝试让具有丰富海外拓展经验的中国企业承包开发,这不仅有益于美方,对中国企业来讲,也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军民融合尝试。


挖掘“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合作潜力。比如规避海上的传统安全冲突,在国际海事组织等各种国际海洋组织、条约、法律框架下开展合作,维护海洋和平与秩序。另外,还可加强海上航运与物流、海洋产业等领域合作。

达成合作“默契”符合中美双方利益

美国人秉承“如果不能打败对方,就加入对方”的理念,无论从现实形势还是未来前景看,美国都完全有可能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事实上,特朗普总统已表达了对加入亚投行的开放态度。


进一步说,中美可在“一带一路”合作的基础上,共同提出成立全球基础设施银行、全球互联互通计划、国际发展开发署等倡议,实现美国在不少行业规则和标准上的优势与中国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势结合、美国安全领域优势与中国经济领域优势结合,这也有利于两国合作开发第三方市场、共同维护海上通道安全等等,推动各自经济发展转型,推动中美向新型大国关系转型,推动全球化形态升级转型。


当然,美国一些人常对中国提出的倡议心存疑虑,担心中国另起炉灶,挑战美国主导的国际秩序。但中美合作毕竟是大势所趋,既然如此,有关中美包括“一带一路”在内的合作倡议,总要由一方提出来,要么由美国提,中国呼应,要么由中国提,美国呼应。达成这种呼应与合作的“默契”,符合中美两国甚至整个世界的利益。更何况,功能性参与、建设性合作,也一直是特朗普总统的志趣所在。



关 于 我 们


中国人民大学全球治理研究中心(Global Governance Research Center,RUC)成立于2017年3月9日,是北京巨丰金控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马琳女士向中国人民大学捐赠并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阳)负责运营管理的教育基金项目。中国人民大学全球治理研究中心由原外交部副部长、人大重阳高级研究员何亚非领衔,前中国银行副行长、国际商会执行董事、人大重阳高级研究员张燕玲担任学术委员会主任,旨在构建高层次、高水准的全球治理思想交流平台,并向社会发布高质量的全球治理研究报告,努力践行咨政、启民、伐谋、孕才的智库使命。



欢迎关注全球治理官方微信公众号
globalgovernance2017


更多阅读:

【G20智汇】何亚非:“一带一路”是全球化新变革的解决方案

【聚焦】王文:主动塑造美国社会

【热评】罗思义:西方主要媒体终于肯正视一带一路的重要性了,但分析的角度还是有偏差

【聚焦】特朗普首访中国,主动权已不在美国手中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