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荐读】“一带一路”六年了,在推进人才培养方面都遇到哪些挑战?

周宇轩 全球治理 2021-02-06

全文约1800字,读完约需2分钟。


作者周宇轩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实习研究员,本文刊于9月23日“人大重阳”微信公众号。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对外开放的要求,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2016年,中央颁布《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和《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愿景与行动》,明确提出要培养大批共建“一带一路”急需人才,支持沿线各国实现政策互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2016年,习近平主席在开罗阿拉伯国家联盟总部发表演讲,明确指出要让人才和思想在“一带一路”上流动起来,强调培养国际化人才的重要性。


根据文化部提出的《“一带一路”文化发展行动计划(2016-2020年)》的要求,我国将持续打造“一带一路”文化交流品牌,到2020年,实现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文化交流规模达30000人次、1000家中外文化机构、200名专家和100项大型文化年(节、季、周、日)活动。因此,随着同沿线国家的人文交流不断推进,培养国际化人才在其中的保障性意义也愈发凸显。



当前我国国际化人才存在结构性短缺问题。特别需要关注以下两种类型人才的培养。

一、非通用语种人才

语言互通是“一带一路”愿景与规划实现的基础,更是“民心相通”的桥梁。“一带一路”沿线60多个国家共使用50多种官方语言和200多种民族语言。尽管可使用英语作为一般交流工具,但若要真正实现“民心相通”,就必须能够使用当地语言进行深入沟通,从而进一步了解沿线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以及思维方式。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推进,相关非通用语种人才愈发紧缺。一方面,本土国际化教师的培养以及高水平外籍教师的引入需要时间,师资储配不足直接导致招生名额受限。另一方面,非通用语种人才培养还面临着人才流失的困境。“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语言专业的毕业生未必都会从事于相关专业。从国际人才培养的角度看,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


二、复合型国际化人才稀缺

当前中国精通一门或多门外语、对对象国别、区域有一定研究、同时具备跨学科专业知识的外语复合型人才陷入极度稀缺的窘境。此类人才缺口是制约我国部分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一个“痛点”。

我国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正式提出培养英语复合型人才。而复合型非通用外语人才的培养于近些年才提上日程,总体起步较晚。此外,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和“时效性”,且由于对学生综合素质要求较高,存在相当的“淘汰率”。

复合型外语人才作为国际化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促进着“民心相通”,也为其他“四通”提供必要的人才和智力支持。随着“一带一路”建设深入推进,政府间合作不断加深,经贸领域合作也日益紧密,复合型外语人才的稀缺问题将持续“升温”。


在培养国际化人才的过程中,还应特别注意以下两种核心素养的教育。

一、全球化视野国际化格局

视野决定格局。想要不断拓展“一带一路”的宽度,延伸国际合作格局的广度,就必须在人才培养的源头注重“国际视野”和“大格局”的培养。这不仅要求国际化专业人才能够通晓国际规则、了解国际局势,同时还应具有全球化背景下的创新能力和行动力,以及构建全球人脉网络的能力。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这一中国声音的全球反响愈来愈大,中国正在逐渐迈向世界舞台的中心。未来我国不仅需要国际事务、国际交往的参与者,更需要国际规则的制定者和国际潮流的引领者。因此,必须更加重视“大视野”和“大格局”素养的建构,这样才能培养出一批能够从国际层面审视形势和问题,在国际事务中有魄力代表中国发声,为全球性问题提供中国新方案,担当起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时代重任的国际化人才。


二、新时代大国青年的家国情怀

从当前对外交往情况来看,除了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培养,我国还应更加注重国际化人才家国情怀素养的提升。这要求新时代国际化人才热爱祖国、通晓国情、具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具有“四个自信”、愿为祖国繁荣贡献力量,能够讲好“中国故事”。作为国家形象的“名片”,国际化人才只有在深入了解本国国情的基础上,才能在“一带一路”建设的不同语境中阐明中国观点和中国立场,在对外交往的过程中更好的维护中国利益。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对人才提出“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全面客观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的要求。因此,国际化人才培养必须深深植根于本土文化之中,家国情怀素养更要作为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重点和前提。

更多阅读:

【深度】吴晓求:这个时代更需要敢想、敢干、敢闯的人

【变局·专栏】特朗普使中国人更爱国(中英双语)

【深度】“你讲的有意思,但太像中共宣传了”

【关注】原外交部副部长何亚非谈乡村振兴,这些话牛了!

【深度】沙特被袭,伊朗背锅?处处逢敌的伊朗究竟是什么样的存在

关于我们


中国人民大学全球治理研究中心(Global Governance Research Center,RUC)成立于2017年3月9日,是北京巨丰金控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马琳女士向中国人民大学捐赠并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阳)负责运营管理的教育基金项目。中国人民大学全球治理研究中心由原外交部副部长、人大重阳高级研究员何亚非领衔,前中国银行副行长、国际商会执行董事、人大重阳高级研究员张燕玲担任学术委员会主任,旨在构建高层次、高水准的全球治理思想交流平台,并向社会发布高质量的全球治理研究报告,努力践行咨政、启民、伐谋、孕才的智库使命。

2018年1月,中国人民大学全球治理研究中心入围由美国宾州大学“智库研究项目”(TTSCP)推出的、国际公认度最高的《全球智库报告2017》的“亚洲大国智库90强”。


欢迎关注“全球治理研究中心”微信公众号

globalgovernance2017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