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聚焦】人大重阳发布“俄罗斯对华心态最新变化”报告

全球治理 2021-02-06

全文约1216字,读完约需2分钟。

人大重阳网讯:11月11日下午,《“偷师”中国? 近年俄罗斯对华认知心态的新变化及其前景展望》报告发布会暨“中俄人文交流”研讨会在京举办。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等致辞发言。中俄关系史研究会副会长王海运、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欧亚所所长丁晓星、人大重阳客座研究员文佳筠、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员贾敏、万青松等嘉宾参与研讨会。发布会由人大重阳院长助理贾晋京和国际研究部副研究员关照宇主持。期间,贾敏研究员被授予人大重阳客座研究员。



王文院长表示,中俄两国关系进入了有史以来最好的阶段。俄罗斯社会从上至下逐渐转变过去“老大哥”的心态,开始正视中国的发展模式和发展成果,借鉴中国的发展经验。王文院长对此也发表了多篇公开文章讨论这种心态的转变能否持续?能持续多久?《“偷师”中国? 近年俄罗斯对华认知心态的新变化及其前景展望》的发布,反映了中俄两个大国关系的微妙变化,旨在向民众阐释中俄之间这种心态的调整。

人大重阳国际研究部助理研究员张婷婷对报告进行了阐述。报告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大致将俄罗斯对华派别分为知华型、本土型和亲西方型,并从区域和认知方式的多样性来论证俄罗斯对华认知的多元性特征。第二部分则从政治、经济、金融等多角度来论证俄罗斯对华心态的积极转变,具体体现为俄罗斯开始借鉴中国的部分有益治理经验。第三部分,报告认为,更准确来讲,中俄之间的心态是进入了一种相互学习的时代,为两国在"新时代"深化合作奠定了基础。

王海运将军认为俄罗斯对中国的总体态度可以概括为“看重、借助、怀疑、防范”,随着中俄关系达到最好阶段,俄罗斯对中国的看重和借助在增多,尽管怀疑和防范在减少,但是依然存在。丁晓星教授认为,中俄关系最关键的是坚持“平等互信,合作共赢”的基本原则,双边良好关系只有在“平等”的基础上才能长期维系。贾敏研究员回顾了中俄四百年、百年以及七十年的发展历程,认为中俄交往是两个文明体之间的对话。万青松研究员认为,中国当前应该着力培养懂俄语、懂俄罗斯的年轻人才,加强中俄年轻人才交流,防止青年精英出现轻率的世界观。人大重阳客座研究员文佳筠教授做最后总结,认为中俄交往要坚持“平等互信、合作共赢”原则,中国要抓住俄罗斯心态变化的机遇,不要在两国交往中犯错。


今年是中俄建交70周年,在此之际,中俄两国领导人宣布将中俄关系升级为“新时代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自成立之初就在G20、金砖、APEC、“一带一路”等多边机制体制下,从官方和民间两个渠道,强化与俄罗斯的沟通和交流,不断夯实中俄“二轨外交”成果。本次发布的报告《“偷师”中国?近年俄罗斯对华认知心态的新变化及其前景展望》就是人大重阳总结对俄“二轨外交”的重要成果,该主题的系列成果先后刊发于《环球时报》、《参考消息》、重要核心期刊《俄罗斯研究》等。未来,人大重阳将会继续开展对俄“二轨外交”,为中俄两国关系朝着更加健康务实的方向发展贡献智库力量!


更多阅读:

【深度】中俄经济对话在圣彼得堡举行,俄罗斯对华认知惊现微妙的新变化
【深度】中国经济如何弯道超车?这个途径很重要
【聚焦】贾晋京:进博会见证“中国市场”的世界魅力
【视界】从习主席讲话,看中国市场的虹吸魅力【观点】刘英:进博会开启全球经济增长新引擎

关于我们


中国人民大学全球治理研究中心(Global Governance Research Center,RUC)成立于2017年3月9日,是北京巨丰金控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马琳女士向中国人民大学捐赠并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阳)负责运营管理的教育基金项目。中国人民大学全球治理研究中心由原外交部副部长、人大重阳高级研究员何亚非领衔,前中国银行副行长、国际商会执行董事、人大重阳高级研究员张燕玲担任学术委员会主任,旨在构建高层次、高水准的全球治理思想交流平台,并向社会发布高质量的全球治理研究报告,努力践行咨政、启民、伐谋、孕才的智库使命。

2018年1月,中国人民大学全球治理研究中心入围由美国宾州大学“智库研究项目”(TTSCP)推出的、国际公认度最高的《全球智库报告2017》的“亚洲大国智库90强”。


欢迎关注“查看全球治理研究中心”微信公众号

globalgovernance2017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