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单霁翔:留住城市文化的“根”与“魂”

单霁翔 北京印迹 inBeijing 2022-04-01


图片来源:北京印迹网站


作者:单霁翔,故宫博物院院长

注:原文刊登于《北京人文地理》西城卷


城市是一个既古老又年轻的话题。与具有大约40 多亿年历史的地球相比,人类的历史是短暂的。而与具有大约300 多万年的人类历史相比,城市的历史也相当短暂。从新石器时代算起,城市历史至今只有6000 多年。然而,当人类一旦走进城市,人类社会便进入了快速发展的进程。


城市既是人类文明的成果,又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家园。各个时期的文化遗产像一部部史书,记录着城市的沧桑岁月,唯有保留下来具有特殊意义的文化遗产,才会使城市的历史绵延不绝,才会使今日人类发展的需求不断得到满足,也才会使城市永远焕发着悠久的魅力和时代的光彩。


今天,我们没有必要担心列入保护的文化遗产数量太多。和全球人类共同的需要相比,和我们子孙后代的需要相比,可供我们选择保护的文化遗产已经不是太多,而是太少!我们应当争分夺秒地既为当代,更为后代,把更多珍贵的文化遗产抢救下来,列入保护之列。


当前,我国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城市建设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展开,文化遗产和城市文化特色保护则处于最紧迫、最关键的历史阶段。面对种种问题和挑战,每一座城市都必须以文化战略的眼光进行审视,从全局的和发展的角度进行思考和分析,以期得出正确的创新理念。


从“功能城市”走向“文化城市”


近30 年来,我国城市建设在众多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但是,一些城市在物质建设不断取得新的进展的同时,在城市文化建设方面重视不够, 归纳起来涉及八个方面的问题,或者说是应该避免出现的情况,由此可以看出加强城市文化建设、避免城市文化危机加剧的紧迫性。 


1

避免城市记忆的消失

城市记忆是在历史长河中一点一滴地积累起来的,从文化景观到历史街区,从文物古迹到地方民居,从传统技能到社会习俗等,众多物质的与非物质的文化遗产,都是形成一座城市记忆的有力物证,也是一座城市文化价值的重要体现。但是,一些城市在所谓的“旧城改造”、“危旧房改造”中,采取大拆大建的开发方式,致使一片片历史街区被夷为平地,一座座传统民居被无情摧毁。由于忽视对文化遗产的保护,造成这些历史性城市文化空间的破坏、历史文脉的割裂、社区邻里的解体,最终导致城市记忆的消失。


2

避免城市面貌的趋同

城市面貌是历史的积淀和文化的凝结,是城市外在形象与精神内质的有机统一,是由一个城市的物质生活、文化传统、地理环境等诸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一个城市的文化发育越成熟,历史积淀越深厚,城市的个性就越强,品位就越高,特色就越鲜明。但是,一些城市在规划建设中抄袭、模仿、复制的现象十分普遍,城市面貌正在急速地走向趋同,导致“南方北方一个样, 大城小城一个样,城里城外一个样”的特色危机。各地具有民族风格和地域特色的城市风貌正在消失,代之而来的是几乎千篇一律的高楼大厦,“千城一面”的现象日趋严重。

梁思成手绘的北京城墙公园设想图多么美好,遗憾的是,这样的美景只能存在于图纸上。城市建设曾经存在误区,致使城市的历史文化空间被破坏。如今,城市管理者已经意识到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不少历史性城市在城市建设中为了保护一段古城墙、一条历史街道、一座传统民居、一棵名树古木,不惜代价地调整规划设计方案,为的就是保留历史的记忆和城市的特色。(图片来源:《北京人文地理》西城卷)


3

避免城市建设的失调

城市建设是为了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既包括物质环境,也包括文化环境。而城市规划则是合理配制公共资源,保护人文与自然环境,维护社会公平,弥补市场失灵的重要手段,它的根本目的不仅是建设一个环境优美的功能城市,更在于建设一个社会和谐的文化城市。但是,一些城市在建设中缺少科学态度和人文意识,往往采取单一依赖土地经营来拉动经济的增长方式,导致出现“圈地运动”和“造城运动” 。一些城市盲目追求变大、变新、变洋,热衷于建设大广场、大草坪、大水面、景观大道、豪华办公楼,而这些项目却往往突出功能主题而忘掉文化责任。


4

避免城市形象的低俗

城市形象是城市物质水平、文化品质和市民素质的综合体现。既表现出每个城市过去的丰富历程,也体现着城市未来的追求和发展方向。美好的城市形象不仅可以实现人们对城市特色的追求和丰富形象的体验,而且可以唤起市民的归属感、荣誉感和责任感。但是,一些城市已经很难找到层次清晰、结构完整、布局生动、充满人性的城市文化形象。不少中小城市盲目模仿大城市,至今仍把高层、超高层建筑当作“现代化”的标志,寄希望于在短时间内能拥有更多“新、奇、怪”的建筑,以迅速改变城市的形象,结果反而使城市景观变得生硬、浅薄和单调。


5

避免城市环境的恶化

城市环境是城市社会、经济、自然的复合系统。城市环境与城市的生态发展密切相关,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好的城市环境不但可以保证人们的身体健康,而且可以激发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今天,研究城市“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观”是治国谋略,还是城市文化的精髓,更是实现社会和谐、诚信、责任、尊重、公正和关怀的保证环境的基点应是如何使城市既宜人居住,又宜人发展。但是,一些城市以对自然无限制的掠夺来满足发展的欲望,致使环境面临突出问题:空气污染、土质污染、水体污染、视觉污染、听觉污染,热岛效应加剧、交通堵塞加剧、资源短缺加剧,绿色空间减少、安全空间减少、人的活动空间减少。不少文化遗产地也出现人工化、商业化、城市化趋势。

城市应该为人们提供工作方便、生活舒适、环境优美的生活条件(图片来源:《北京人文地理》西城卷)


6

避免城市精神的衰落

城市精神是城市文化的重要内核,是对城市文化积淀进行提升的结果。城市精神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在历史上和现实中发挥着异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城市精神的概括和提炼,可以使更多的民众理解和接受城市的追求,转化为城市民众的文化自觉。但是,一些城市追求物质利益,而忽视文化生态,在城市建设中存在盲目攀比、不切实际的倾向。实际上是重经济发展,轻人文精神;重建设规模,轻整体协调;重攀高比新,轻传统特色;重表面文章,轻实际效果,表现出对文化传统认知的肤浅、对城市精神理解的错位和对城市发展定位的迷茫。


7

避免城市管理的错位

城市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应肩负起对未来城市的责任。通过城市管理,不但要为人们提供工作方便、生活舒适、环境优美、安全稳定的物质环境,而且要为人们提供安静和谐、活泼快乐、礼让互助、精神高尚的文化环境,这就需要用文化意识指导城市管理。但是,一些城市在管理内容上重表象、轻内涵,在管理途径上重人治、轻法治,在管理手段上重经验、轻科学,在管理效应上重近期、轻长远。不能从更高层次上寻求城市管理的治本之策,当问题已然成堆,才采取应急与补救措施。“城市病”的病根在于城市管理缺乏长远的战略眼光,缺乏应有的文化视野。


8

避免城市文化的沉沦

城市文化是市民生存状况、精神面貌以及城市景观的总体形态,并与市民的社会心态、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密切相关。城市文化不断积淀与发展,形成城市的文脉。城市的文化资源、文化氛围和文化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城市的竞争力,决定着城市的未来。但是,一些城市面对席卷而来的强势文化,不是深化自身的人文历史,而是浅薄化自己的文化内涵,使思想平庸、文化稀薄、格调低下的行为方式,弥漫在城市的文化生活之中,消解着人们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继承。究其深层次原因,是文化认同感和文化立场的危机。


“适宜居住”是和谐城市的重要特征,将城市目标定位为宜居城市,体现了城市建设和发展“以物为中心”向“以人为中心”的转变。(图片来源:《北京人文地理》西城卷)


1933 年,诞生了关于“功能城市”的《雅典宪章》,主张以功能分区的观念规划城市,并指出城市的居住、工作、游憩和交通四大功能要协调、平衡发展。这一理念对各地的城市规划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但是,人们从实践中逐渐认识到,仅仅依靠功能分区无法解决城市的诸多复杂问题。


城市文化是社会文明在城市的缩影,是社会和谐在城市的集中表现。“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观”是治国谋略,还是城市文化的精髓,更是实现社会和谐、诚信、责任、尊重、公正和关怀的保证。将这一文化精髓贯彻到城市发展的各项事业之中,才能实现文化和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适宜居住”是和谐城市的重要特征,将城市目标定位为宜居城市,体现了城市建设和发展从“以物为中心”向“以人为中心”的转变,不是片面地追求“形象工程”,而是更关注文化的发展,关心人的发展成长,重视和发挥人的作用。这就对城市的管理者和决策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城市竞争力”是一个综合概念,既包括经济竞争力,也包括文化竞争力。当前,文化竞争力的影响与作用越来越突出,成为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在物质增长方式趋同,资源与环境压力增大的今天,城市文化成为城市发展的驱动力,体现出更强的经济社会价值。


“文化软实力”能够使人们潜移默化地接受文化价值观。当今经济活动依靠的是文化内核,科研创新依靠的是文化造诣,生产管理依靠的是文化修养,技术掌握依靠的是文化素质,更重要的是依靠民族的文化精神。文化,对经济社会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当前,城市不仅面临文化遗产保护不力的问题,也面临文化创造乏力的问题。丧失保留至今的文化遗产,城市将失去文化记忆;没有新的文化创造,城市将迷失方向。城市文化必须承载历史,反映城市文化积淀;也要展现现实,反映城市文化内涵;还要昭示未来,反映城市文化创造。


城市文化不是化石,化石可以凭借其古老而价值不衰;城市文化是活的生命,只有发展才有生命力,只有传播,才有影响力,只有具备影响力,城市发展才有持续的力量。所以,城市文化不仅需要积淀,还需要创新。只有文化内涵丰富、发展潜力强大的城市,才是魅力无穷、活力无限的城市。


 从“文物保护”走向“文化遗产保护” 


我国目前登录的不可移动文物90 余万处,其中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7 万余处,包括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352 处。我国核定公布110 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251 处国家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我国已拥有世界遗产40 处,其中世界文化遗产28 处,文化和自然混合遗产4 处。

西城区三里河地区的“四部一会”办公楼,入选第一批《北京优秀近现代建筑保护名录》(图片来源:《北京人文地理》西城卷)


我国现有博物馆3200 余座,各类博物馆每年举办约1 万项展览,接待观众4 亿人次左右。每年有近100 项文物展览在世界各地展出。2008年4 月,全国的博物馆开始向全社会免费开放。民间收藏文物群体逐渐扩大,文物监管旧货市场稳步发展,文物艺术品拍卖行业迅速崛起。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明确规定文物保护实行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行政管理体制,各级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文物工作。2002 年10 月,新修订的《文物保护法》明确了新时期的文物工作方针,并要求中央和地方财政逐年加大文物保护经费的投入力度。


2005 年12 月,《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是我国第一次以“文化遗产”为主题词的政府文件,表明开始了从“文物保护”走向“文化遗产保护”的历史性转型,文化遗产保护的内涵逐渐深化,更加注重世代传承性和公众参与性;文化遗产保护的范围不断扩大,呈现出若干新的发展趋势。


1

文化遗产保护内涵的深化

世代传承性强调文化遗产的创造、发展和传承是一个历史过程。每一代人都既有分享文化遗产的权利,又要承担保护文化遗产的责任。人类文明就是在世代的文化创造和积累中不断发展和进步的。每一代人都应当为此做出应有的贡献。这种贡献既有自身的文化创造,也包括将文化遗产传于子孙后代。


作为当代人,我们并不能因为现时的优势而有权独享,甚而随意处置祖先留下的文化遗产。未来世代同样有权利共享这些文化遗产,与历史和祖先进行情感和理智的交流,吸取智慧和力量。因此,我们不仅要为当代人保护这些珍贵的文化财富,适当地加以利用,还要使“子子孙孙永葆用”。


公众参与性强调文化遗产保护不是各级政府和文物工作者的专利,而是广大民众的共同事业,每个人都有保护文化遗产的权利和义务。广大民众的支持是文化遗产保护事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如果民众不珍惜、不保护、不传承文化遗产,文化遗产将无法挽回地加快走向损毁和消亡。


我们必须尊重和维护民众与文化遗产之间的关联和情感,保障民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受益权。只有当地居民倾心地、持久地自觉守护,才能实现文化遗产应有的尊严。有尊严的文化遗产才具有强盛的生命力。只有全体民众积极投入文化遗产保护之中,才能使文化遗产保护形成强大的社会意志。


2

文化遗产保护外延的拓展


一是在文化遗产的保护要素方面从重视单一文化要素的保护,向同时重视由文化要素与自然要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混合遗产”、“文化景观”保护的方向发展。文化遗产的产生和发展与所处自然环境密不可分。我国自古以来崇尚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形成文化与自然遗产相互交融的重要特性。


二是在文化遗产的保护类型方面从重视“静态遗产”的保护,向同时重视“动态遗产”和“活态遗产”保护的方向发展。文化遗产并不意味着死气沉沉或者静止不变,她完全可能是动态的、发展变化的和充满生活气息的。许多文化遗产仍然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充满着生机与活力。


三是在文化遗产的保护空间尺度方面从重视文化遗产“点”、“面”的保护,向同时重视“大型文化遗产”和“线性文化遗产”保护的方向发展。文化遗产保护的视野已经从单个文物点,或古建筑群、历史文化街区、村镇,扩大到空间范围更加广阔的“大遗址群”、“文化线路”、“文化遗产廊道”等。


四是在文化遗产保护的时间尺度方面从重视“古代文物”、“近代史迹”的保护,向同时重视“20 世纪遗产”、“当代遗产”的保护方向发展。当前,我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在发生着急剧变化,如不及时对现代文化遗存加以发掘和保护,我们很可能将在极短的时间内忘却昨天的这段历史。


五是在文化遗产的保护性质方面从重视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的保护,向同时重视反映普通民众生活方式的“民间文化遗产”保护的方向发展。例如对“乡土建筑”、“工业遗产”、“老字号遗产”的保护。这些过去被认为是“普通的”、“大众的”而不被重视,但是它们是文化多样性的重要表现形式。


六是在文化遗产的保护形态方面从重视“物质要素”的文化遗产保护,向同时重视由“物质要素”与“非物质要素”结合而形成的文化遗产保护的方向发展。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区分只是其文化的载体不同,二者所反映的文化元素是统一和不可分割的。因此,必然是相互融合,互为表里。


为什么要提出“从‘功能城市’走向‘文化城市’”?并不是认为现代化城市不应该重视城市功能,反而,城市必须不断努力满足全体市民的各种功能需求。但是,城市的发展不能仅仅关注经济积累以及建设数量的增长,更要关注文化的发展。城市不仅具有功能,而且应该拥有文化。


为什么要提出“从‘文物保护’走向‘文化遗产保护’”?并不是简单的词语转换,而是在原有基础上的继承与发展。从古物—文物—文化遗产,反映出人类认识由注重物质财富,向注重文化内涵、再向注重精神领域的不断进步。与文物的概念相比,文化遗产的概念更为宽广、更为综合、更为深刻。


我们相信——

21 世纪的成功城市必将是文化城市!

中国特色文化遗产道路越走越宽广!


相关阅读

北京印迹上线!北京老城历史文化信息一键可查!“图观北京”测绘地理信息展同期开展

古都北京的正确打开方式是…...

邱跃:讲好北京故实,传承历史文化,展现时代风貌,建好首都名城

孔繁峙:古都名城是北京印迹的底色

唐晓峰:历史文化名城与地理信息系统


您与京城,一之隔!

关注“北京印迹”平台

体验解锁京城新方式

“北京印迹” 由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发起,市测绘院和清华同衡规划院提供技术和推广支持,集合广泛的社会力量,打造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空间资源平台。


“北京印迹”是全面地向公众开放北京老城历史文化资源的一次尝试,它系统梳理和采集了北京老城18大类、73小类历史文化资源3万余条。以北京印迹网站为基础,拓展建设北京印迹APP、新媒体矩阵以及线下文化活动,覆盖线上线下多种传播渠道,将成为北京开展名城保护和公众了解北京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


“北京印迹”力争将历史文化深度融入城市规划建设发展之中,让更多的人了解北京、热爱北京、保护北京、发展北京,一起擦亮古都北京的金名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