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中轴线 | 先农坛、天坛:对天地诸神的敬畏
编者按丨最美中轴线
一条中轴线,一部中国古代史。南起永定门、北至钟楼,全长达7.8公里的北京中轴线是世界上现存最长、最完整的古代城市轴线,被誉为北京老城的灵魂和脊梁。本栏目将带领读者游走这最美中轴线,一起了解北京中轴线的历史变迁、建筑遗迹,以及其背后所蕴含的深厚文化。
图片来源:天坛公园官网
坛庙,是中国古代礼仪性的祭祀建筑,
老北京过去有
“内九外七皇城四,九坛八庙一口钟”之说。
在古代,坛祭天地,庙祭祖宗,
是帝王的头等大事。
北京坛庙的历史与北京成为都城的历史同样久远,这些古老的坛庙充分体现着皇家文化、宗教文化、祭祀文化的深厚内涵,还拥有极高的建筑艺术价值。
先农坛、天坛是北京中轴线的核心构成要素,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他们,是致敬历史的最好方式。
01
农耕文化的载体
— 先农坛 —
先农坛位于北京市西城区东经路,在北京城中轴线南端西侧,与天坛隔街相望,形成“两坛夹一街”的格局。
历史
沿革
明永乐十八年
(1420年)
建制沿用明初旧都南京规制,将先农与山川、太岁等自然界神灵共同组成一处坛庙建筑群,称山川坛。
天顺二年
(1458年)
又有修缮和新增建筑。
嘉靖九年
(1530年)
增建天神、地祇二坛,
遂形成现在的规模。
清代末期至民国以后
先农坛逐渐衰败。
1917年
先农坛被辟为城南公园,随之坛墙和建筑遭到了破坏。
1936年
在原址东南角盖起北平公共体育场,后更名为先农坛体育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先农坛由工厂、学校使用,改革开放后,将工厂搬迁,成立了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对外开放。
从先农坛的复原图中可以看到,先农坛的几组建筑群均自成体系,并由中国传统的四合院构成。主体建筑坐北朝南,中轴明显,两翼对称;或单个四合院,或两进院落,或三进院落不等。
先农坛古建筑复原鸟瞰图(图片来源:网络)
其总体布局上则一反传统的规制,依据帝王祭祀的实际需要,按不同的功能,遵循“大分散、小集中”的原则,既高大宏伟,又小巧别致;既协调统一,又各具特色,追求的是既具有帝王祭祀先农的庄严肃穆,又使整个建筑群融入大自然,富含农家庄园韵味。
而“先农”为何人?“神农”亦史称之“炎帝”也。
传说在远古时代,中华大地由炎帝和黄帝统领着南北两方。炎帝是慈爱之神,是他教导人们怎样进行刀耕火种,植粟栽菽。后人为感念神农的功德,每于丰收之后便聚集在一起,载歌载舞,既是对先农的祭祀,也是共同享受丰收后的快乐。
相传远在周朝就已有藉田和祭祀先农的活动。以后历代帝王大都相沿,并建造先农坛以祭祀神农。籍田的收获用以奉献宗庙,崇德报功。皇帝亲自躬耕,祭祀农神,为天下人做表率,这在中国,意义十分重大。
明永乐初年建北京城时,在北京城外同时建起了规模宏大的天坛和山川坛(先农坛的前身)。明朝帝王不仅在先农坛内设置牌位祭祀先农,而且专门辟出“一亩三分地”,由皇帝亲自耕种。
观耕台是皇帝行耕藉礼亲耕完毕后观看王公大臣耕作之处,观耕台南为皇帝行耕藉礼的藉田,即一亩三分地(图片来源:全景网)
到了清代,耕祭先农的活动更为历代帝王所莫急及。清帝不仅极力劝课农桑,而且身体力行躬耕示范。《雍正帝祭先农坛图》描绘的正是祭祀典礼盛况:祭祀先农,以祈祷风调雨顺。祭祀完先农后,帝王亲自耕种,借此劝民农桑,也顺便体会一下农民的甘苦。
清代《祭先农坛图》(图片来源:网络)
《祭先农坛图》第一卷描绘的是雍正帝在先农坛祭祀完先农后的景象:画中核心位置是先农坛,坛上供奉的是神位,画面左端是云雾缭绕中的西天门,右端则有太岁殿拜殿、焚帛炉等建筑,先农坛四周古柏浓荫,庄严肃穆。(图片来源:《古都北京》/ 王南 著)
《祭先农坛图》第二卷描绘了雍正祭祀完先农之后,在观耕台南侧的“一亩三分地”上亲耕的场景,雍正皇帝在彩棚下亲耕,周围布列仪仗队、百官及大量耕牛,场面堪称壮观。(图片来源:《古都北京》/ 王南 著)
雍正在位期间更是御令全国府、州、厅、县设先农坛,并选择“洁净膏腴之地”作为籍田,在地方设置实行耕祭先农,把对先农神的祭祀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雍正在位期间,大力推行垦荒造田、兴修水利,绝对称得上“亲耕享先农”的典范。不光自己是楷模,他还钦定了一位“以农为本”的全国劳模。(图片来源:《雍正王朝》剧照)
清廷入主北京后,先后经历了10个皇帝,共在位267年,帝王亲祀先农的次数多达248次,是中国历史上祭农神最多的一代。
这说明,在中国这样一个泱泱农业大国,由帝王在京都的先农坛祭祀神农,躬耕籍田,以示劝农从本,已成了封建国家的秩序中举足轻重的礼仪。这也表明先农神以及先农坛在中国农耕文化中的崇高地位。
02
天人对话
— 天坛 —
先农坛和天坛是北京城南北中轴线上举足轻重的建筑群。正是中轴线南端的这“一天一地”承托着北面的紫禁城,使其显得更加威严而崇高。
“在中国所有的艺术创造中,就单件作品来说,称天坛为至美无上的珍品恐怕并不过分,它甚至要超过中国的绘画艺术”。
——林语堂
”天坛为古都北京坛庙建筑群中最重要者,同时也是明清北京城中规模最为宏大、布局最为疏朗、艺术造诣最为卓绝的建筑群。
历史
沿革
明永乐十八年
(1420年)
始建,定址在正阳门南3.5千米,北京城中轴线稍偏东的位置,合祀天地,名天地坛,
主体建筑为矩形的大祀殿。
嘉靖九年
(1530年)
在北郊建地坛,天地分祀。此后在大祀殿南建行祭天礼的圜丘坛专门祭天,改称天坛。
嘉靖十九年
(1540年)
在大祀殿旧址上建行祈谷礼的大享殿,即现在祈年殿前身。
嘉靖二十四年
(1545年)
建成。祈年殿为三重檐圆攒尖顶,殿顶覆盖上蓝、中黄、下绿三色琉璃瓦,寓意天、地、万物。至此,天坛的形制大致形成。
清乾隆年间
加大圜丘坛直径并改圜丘坛的蓝琉璃栏杆、地面砖为石制,改皇穹宇的重檐顶为单檐顶,将祈年殿三层檐的蓝、黄、绿三色琉璃瓦一律改为蓝琉璃瓦,成为现在天坛的面貌。
光绪十五年
(1889年)
祈年殿毁于雷火。
光绪十六年
(1890年)
按照原式重建。
天坛占地面积约273万平方米,在如此浩阔的范围里,仅布置十余处建筑群,其余大部分地域为苍翠的柏林所覆盖——天坛也因而成为繁华帝都中最为肃穆、幽静的去处。
天坛中轴线鸟瞰
(图片来源:《坛庙》/ 北京市古代建筑研究所 编)
天坛分为内、外两坛,坛墙南方北圆,象征“天圆地方”的传统理念。建筑群主入口朝西,与先农坛主入口隔着中轴线御街相对。
主要建筑物集中在内坛,内坛又以一条南北向轴线集中了最主要的建筑。轴线南部是以圜丘坛和皇穹宇为主的祭天建筑群。
俯瞰皇穹宇全景(图片来源:全景网)
圜丘坛外壝墙和内壝墙之间有祭天用设施燔柴炉、瘗坎和燎炉。
燔柴炉是举行燔柴礼时为焚烧献给皇天上帝的供品而设。祭天仪式第一项就是“燔柴迎帝神”,祭祀天神的玉帛、牺牲在炉内被焚烧,烟气袅袅升上天空。焚烧时炉上有燎牛,香气冲天。由于古人认为天神居住在天空,用此种办法可使天神收到人间的献礼。
燔柴礼为天坛所独有,其他坛没有。
燔柴炉(图片来源:编辑自摄)
燎炉是用于焚化供品的铁炉,这里的八座燎炉分别焚化配位即清朝前八代皇帝神位前所陈放的供品。
燎炉(图片来源:编辑自摄)
最南为圜丘坛,是皇帝举行祭天大典的地方。圜丘坛总高度虽然不是很高,但是却显示出了非凡的气魄。
首先,它以三层圆台的外形和处于中轴线南端、两重壝墙中心位置的方法呈现,给人醒目的感觉。其次,使用突出中心,尽量弱化周围建筑高度和净化空间的手法,为了凸显中心的圜丘坛,其周围壝墙很矮,壝墙以内没有任何树木和形体高大的建筑,形成一个高度净化的空间,在壝墙以外绿树包围的情况下,为这块空间勾勒出了一个很明显的轮廓线。再次,圜丘坛的总高度正好和树木差不多,人站在圜丘坛上,举目相望,四周树木好像就在脚下衬托着这座高坛,人仿佛浮在半空。
月光下的圜丘——此幅女摄影师赫达·莫里逊于20世纪30年代拍摄的月光下的天坛圜丘。她说在月光下,在灰暗背景的衬托下,白色的圜丘“如同飘浮在空中一般”。(图片来源:《古都北京》/ 王南 著)
建造圜丘的工匠更通过精密的声学设计使站在圜丘顶层中央石块上的人发出的声响被周围石块反射后放大并增加回响,大大增加了祭天仪式的神秘感;配合上燔炉中缭绕的烟霭,鼓乐歌舞的表演,最终共同塑造出“天人交感”的效果,形成了“天人对话”般的神秘境界。
正如《北京天坛》著书作者王贵祥指出的:
可以说,它是用来象征中国人理念中的天地关系的建筑,它是用来体现古代中国人的独特宇宙观的;它也是为古代帝王所提供的,人世的统治者——帝王,与宇宙万物的主宰者——天,进行交流沟通的神圣场所。
”圜丘坛往北就是皇穹宇了,它是平日用于放置祭天大典时所供神版的殿宇。皇穹宇四周环以充分利用了声学原理的圆形围墙,即著名的回音壁。若在清晨四顾无人之际行走其间,仅能听到自己脚步声的回音,充满了神秘的宗教气息。
皇穹宇(图片来源:全景网)
回音壁(图片来源:天坛官网)
皇穹宇往北有以祈年殿、皇乾殿为主组成的祈谷坛建筑群,并由一条高2.5米、宽28米、长359米,被称为丹陛桥的甬道,把这两组建筑连接起来。甬道向北微微高起,似步步高升,站在上面环望四周,地下无尽的苍松翠柏,满眼翠碧,似近天宇。
行至丹陛桥的北端为祈谷坛建筑群的开端——祈年门,过祈年门正北即祈年殿,是正月皇帝祈祷丰年的专用建筑。祈年殿建于一座三层汉白玉圆形坛台之上,坛台名祈谷坛。坛中央的祈年殿为三重檐圆攒尖顶——这一造型在北京独一无二。
祈年殿(图片来源:全景网)
祈年殿院空间开朗,主体建筑高大而又有特色,衬以白色的圆形坛台,在形式上形成一致,色彩上又形成台基的白色、屋身的红黄色、屋顶的蓝色之间强烈对比,使建筑外观异常夺目,殿内部的豪华装修,更显金碧辉煌,所有这一切构成了祈年殿整体感觉的恢弘和神秘。
由祈谷坛望皇乾殿建筑群(图片来源:编辑自摄)
朱丽叶·布莱顿在其《北京》一书中曾以诗人般的敏感描写她静观天坛时的感受:
若想真正体会天坛的精妙绝伦,你得选择月明星稀或瑞雪缤纷的夜晚,月光是如此的神秘,雪花是那样的轻盈,只有此时此刻,你才能切身体验到天坛,这人类建筑的瑰宝,与那树木的美妙,与那苍穹的空旷是如何和谐,它是如何准确地反映了生命与永恒的真谛!只有此时此刻,你才能领悟这树丛与建筑象征了智慧、爱心、敬畏与无所不在的宁静。神用这些启示教育混沌无知的人类。
”同样,林语堂也认为:
沐浴在月色中的天坛是最令人肃然起敬的,因为在那时天幕低垂,天坛这座雄伟的穹顶建筑与周围的自然景物水乳交融,浑然一体。
”置身在北京这些凝聚着科学、技术、艺术结晶的古老神坛,带来的是无尽的精神享受。
作为北京坛庙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
先农坛和天坛是中国传统文化
和北京皇城文化的重要载体。
当历史记忆浓缩为一座建筑,
我们可以透过它看到更宏阔的历史影像,
以及古人丰富的思想和
中华民族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历史文化。
参考资料
[1] 北京市古代建筑研究所编委会. 北京古建文化丛书坛庙[M]. 北京出版集团公司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2014.
[2] 王南. 古都北京[M].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3] 朱祖希,段文辉. 北京坛庙:皇家祭祀之地[J]. 地图Map北京人文地理,2010(12).
相关阅读
北京印迹上线!北京老城历史文化信息一键可查!“图观北京”测绘地理信息展同期开展
古都北京的正确打开方式......
最美中轴线| 南起点“永定门”,城门推开尘封的记忆
最美中轴线 | 沿「天街」探寻「北京记忆」
您与京城,一“码”之隔!
”关注“北京印迹”平台
体验解锁京城新方式
“北京印迹” 由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发起,市测绘院和清华同衡规划院提供技术和推广支持,集合广泛的社会力量,打造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空间资源平台。
“北京印迹”是全面地向公众开放北京老城历史文化资源的一次尝试,它系统梳理和采集了北京老城18大类、73小类历史文化资源3万余条。以北京印迹网站为基础,拓展建设北京印迹APP、新媒体矩阵以及线下文化活动,覆盖线上线下多种传播渠道,将成为北京开展名城保护和公众了解北京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
“北京印迹”力争将历史文化深度融入城市规划建设发展之中,让更多的人了解北京、热爱北京、保护北京、发展北京,一起擦亮古都北京的金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