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坛的传说那么多,您听过吗?
北京非遗说丨民间文学
民间文学是民族记忆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民族记忆的重要建构场域。当代民间文学既以口头表演形式生成,也以书面文本形式生成,且通过口头、书面、影视、网络等多种途径传播,它们是民族记忆的重要载体。节日和仪式为民间文学提供了制度化的表演窗口。民间文学是文化记忆的媒介,也是构建民族记忆的重要方式。
天
坛
传
说
非遗说
入选时间:2010年5月18日,中国文化部公布了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新入选项目)。民间文学类别的第一项:由北京市崇文区申报的“天坛传说”入选。2011年5月23日,天坛传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当选特点:天坛传说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和文学价值。其一,它体现了“天为阳,地为阴”、“天圆地方”、“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等一系列中国人的宇宙观。其二,无论是与天坛建筑和功能相关的,抑或是阴阳相济的哲学观念,与帝王形迹、与礼俗相关的传说,都是从平民百姓的立场所作的阐释与演绎。其三,天坛的传说传播途径多种多样,在传播中具有广泛性和延伸性。
天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明清两代帝王在此祭天、祈谷和祈雨。天坛的传说因天坛建筑和皇帝祭天大典而萌生和发展。“天人合一”宇宙观的融入,使天坛建筑群具有神圣而独特的寓意,成为相关传说发生和繁盛的重要驱动因素。天坛传说在北京市民中广为流传,特别是在天坛周边的地区金鱼池、法塔寺、四块玉、天桥等,尤其盛传不衰,是北京本土文化的一支奇葩。
天坛传说大致包括天坛建立传说、景物传说、民俗传说、坛根儿传说、相关人物传说五个部分。
天坛祈年殿
以前天坛是皇家禁苑,普通百姓不得出入,因此很多故事是从围墙外想象的,还有一些是从帝王将相有关天坛的诗里想象的。天坛是神圣且神秘的地方,百姓没有亲身经历的体验,因而结合古代神话传说以及民间信仰,猜测和编排了很多天坛内的故事,如百龙相助保天坛、槐娘和柏郎等。还有一部分是基于有记载的历史事件进行的改编和创作,如祈年殿着火及重建的传说。
经收集整理,天坛传说共有50多个故事,已结集成书。天坛公园的工作人员以及周边的居民,仍在讲述着这些传说。
01
天坛由来传说
圜丘
明永乐皇帝进京后遇连年干旱,他有天梦到闪电里有人说“娘娘求雨,方可降雨”,便让娘娘到现在圜丘的地方求雨。三天过去,已熬不住的娘娘看到皇帝走来,眼泪夺目而下,大雨随之而来。此后,就在这里建了坛,每年来祭天。
02
天坛益母草的传说
传说益母草是由一位民间孝顺救母的女孩远道求来的。女孩不仅用益母草救了母亲,还在当地种了很多救治百姓。清宣统时的内务大臣金梁在《天坛志略》中也说,天坛内曾有益母草、沙参、天门冬、伞儿草四种特产的药材,其中以益母草最著名,专治妇科各病。明永乐年后,神乐署的道士把野生的东陵益母草,移到天坛里面种植,使其在天坛生长起来。他们把草熬成膏出售,很受百姓欢迎。益母膏一度为北京名产,曾被洋商看重,是我国最早的出口商品之一。
03
丹陛桥和鬼门关传说
从圜丘到祈谷坛有一条360 米长的南北大道,象征从人间步入天庭。通天路为什么叫丹陛桥?原来从饲养祭祀牲畜的地方到屠宰的地方必经通天路,于是特地在下面开了一条牲畜通过的隧道,上面就称“桥”了。祭祀牲畜有去无回,下面便名鬼门关。
04
百龙相助保天坛传说
祈年殿外栏杆上雕刻的石龙
重修祈年殿时,躲在井里的龙王听到破土动工的声音,就跑出来要求皇帝让他的100 个儿孙做官。皇帝应允,百龙在太阳下等圣旨。圣旨到的时候,百龙已被晒成石头。老龙王无奈只好留他们忠心保天坛。
05
槐娘和柏郎传说
天坛中槐柏合抱的大树
天坛中有棵槐柏合抱的大树,其中的槐树相传是槐仙的千金,槐仙因给七仙女和董永做媒被罚,变为一棵槐树。她把种子投进一户人家,这家生了女儿叫槐娘。槐娘长大后为母求药,得到天坛守卫柏郎相助。二人相爱,却因触犯禁忌被罚,死后埋入天坛,长成柏抱槐的大树。
天坛传说在北京地区已经传承了几百年,这些传说的传承,靠的不是书面记载,而是口头相传:社会的传承、邻里间的传承、家庭的传承、公园职工的传承等。
人们在劳作之余、茶余饭后喜欢与左邻右舍的街坊坐在一起谈天说地。天坛的传说也就在这闲谈中传承下来。
天坛的传说因天坛而生,是以天坛为中心,极具地方特色的民间文学遗产,它体现了由“天为阳,地为阴”“天圆地方”“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等一系列观念构成的中国人的宇宙观,表达了以天坛为主体的一个区域内的文化特征,与天坛建筑和功能相关,与帝王形迹相关,与礼俗相关,同时也反映了平民百姓崇尚勤劳勇敢、聪慧善良、尊老爱幼的道德观念,可以说天坛传说是中轴线上产生并留给后人的优秀民间文学作品。
因天坛而生的传说
由老百姓代代讲述
闲暇时光,远离了车马喧嚣
走进天坛,通向祈年殿的道路宽阔且长
在风中听听九龙柏的声音
在阳光下看看不变的蓝瓦琉璃
心也就沉静安和
也慢慢的把天坛传说讲述给下一代人听
内容来源:北京非遗中心
部分综合整理自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京郊日报
推荐阅读
北京印迹上线!北京老城历史文化信息一键可查!“图观北京”测绘地理信息展同期开展
古都北京的正确打开方式......
北京非遗说 |《大宅门》都有京剧版了!关于京剧你不能不了解的知识
北京非遗说 | 共护非遗——擦亮古都文化底色
您与京城,一“码”之隔!
”关注“北京印迹”平台
体验解锁京城新方式
“北京印迹” 由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发起,市测绘院和清华同衡规划院提供技术和推广支持,集合广泛的社会力量,打造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空间资源平台。
“北京印迹”是全面地向公众开放北京老城历史文化资源的一次尝试,它系统梳理和采集了北京老城18大类、73小类历史文化资源3万余条。以北京印迹网站为基础,拓展建设北京印迹APP、新媒体矩阵以及线下文化活动,覆盖线上线下多种传播渠道,将成为北京开展名城保护和公众了解北京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
“北京印迹”力争将历史文化深度融入城市规划建设发展之中,让更多的人了解北京、热爱北京、保护北京、发展北京,一起擦亮古都北京的金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