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分钟让你了解故宫“镇馆之宝”景泰蓝
北京非遗说丨传统技艺
早在先秦时期,北京就已建立独立的手工艺生产作坊。此外,宫廷手工艺术以及各地各民族风俗、技艺的融合等深刻影响着北京民舍坊间的民间手工技艺,这些传统手工技艺凝聚着历代匠人们的聪明智慧及卓越的艺术创造力,取得了非凡的艺术成就。
▲流泪推荐!用流量也值得看的五分钟短视频
何为景泰蓝制作技艺
景泰蓝又叫铜胎掐丝珐琅,它集历史、文化、艺术和独特传统工艺于一身,素有 “一件景泰蓝,十件官窑器”之称,堪称中国传统工艺美术集大成者。
这一工艺自元朝晚期由阿拉伯地区传入中国,很快便进驻“宫廷”。这种以金属与珐琅工艺相复合的手工艺制品,深受皇帝的钟爱。
明代景泰年间,这种工艺技术制作达到了最巅峰,使用的珐琅釉又以蓝色为主,釉色均肥,丝工粗犷,饰纹丰富,故而得名“景泰蓝”。
景泰蓝诞生于皇宫,是皇家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帝王尊属的殿堂,它宝石般的光芒总是令人赞叹。由于历代皇帝的推崇,在明朝的“御用监”、清朝的“造办处”都设有制作御用珐琅的作或厂。
在中国历史上,不曾有任何一种器物能像景泰蓝一样只供皇室专享。因此,从明到清中期以前,景泰蓝都是官办且为宫廷供奉,直到清朝后期才出现民办珐琅作坊,景泰蓝出口海外,大受欢迎。
故宫博物院镇馆之宝:铜胎掐丝珐琅缠枝莲纹象耳炉,此器釉质莹润,有的部分釉质呈玻璃般的透明状,珐琅色泽浑厚谐调,富丽典雅,是一件高水平的元代掐丝珐琅作品。
景泰蓝制品造型典雅,纹样繁缛,色彩富丽,具有宫廷艺术的特点,给人以“圆润结实、金光灿烂”的艺术感受,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曾多次参加国内外重要展览,为祖国赢得荣誉,还经常被作为国礼馈赠外宾。
景泰蓝制作工序
图片来源:豆瓣@非遗大数据
掐 丝
手拿镊子边捋边掰,掐出的花纹要与图纸轮廓准确无误,丝茬严丝合缝,再一点点粘上去,这考究的是大师的手法,更是想象力。
02
《大国匠人 遇见非遗》 视频截图
点 蓝
在丝胎上填釉料。点蓝与烧蓝交替,每施一次釉都要烧蓝。图上部粉状表面为刚重新点蓝,下部光亮表面是前次烧蓝的结果。
03
《大国匠人 遇见非遗》 视频截图
烧 蓝
放入炉中烧制,使釉料熔化凝结在铜胎和花丝上。火候很重要,火力不够烧不透,过旺或时间过长会发生釉变。
04
《大国匠人 遇见非遗》 视频截图
磨 光
经过反复点蓝和烧蓝,釉色虽已固定在胎上的丝纹中,但表面还不平整,经磨光使制品表面平整、光滑、鲜亮。
致未来的景泰蓝工艺传承人
钟连盛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景泰蓝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向上滑动启阅)
未来的景泰蓝技艺传承人,你好:
我是钟连盛,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景泰蓝制作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时光飞逝,我与这份技艺已结缘整整40年了。我的恩师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钱美华,在她身上我感受到了景泰蓝手艺人的匠人匠心,如今我也愿将这份不灭的火焰与延续的血脉传承于你。
景泰蓝,正名叫做“铜胎掐丝珐琅”,制作工艺可分为五个部分,制胎、掐丝、点蓝烧蓝、磨光、镀金。其中掐丝和点蓝最为关键。以特质的镊子为灵巧的画笔,将细扁铜丝掰制出各类传神的纹饰粘到铜胎上。之后施以焊药一同入炉烧制,高温历练,铜丝与胎体相融,艰辛历练,汗水与技艺相融。所以,未来的传承人们请谨记“千锤百炼成重器,在景泰蓝工艺面前请你撇去浮躁与张扬,技艺中容不得半点马虎,手艺上的付出与收获始终公平。”
醉于一方蓝彩,景泰蓝因其有着天空般清澈的天蓝,琉璃般凝重的钴蓝,宝石般高贵的宝蓝而得名。尽管如今的景泰蓝已不再是单调的蓝色,但这一名字始终沿用至今。灵动高雅的胎体配以传神的铜丝纹饰是景泰蓝迷人的傲骨,而点蓝着色,犹如“画龙点睛”,让景泰蓝有了灵魂与神韵。各色珐琅釉料经由你手填充到紫铜丝的框架之中,这一过程精细而缜密。所以,未来的传承人们,请谨记:为事当尽心竭力,放下内心的欲望,对待景泰蓝工艺请专注而专一。
烧蓝后的景泰蓝作品虽初具模样,却仍需抛光锻造。此时景泰蓝须经历“粗砂石、细砂石、黄石、木炭”的打磨雕刻,正如你一般,需要经历尘世的洗刷,人生的跌宕才能获得丰满的灵魂一般。所以,未来的传承人们请谨记“得之淡然,失之泰然,匠心永存,无惧考验”。
我想当你选择这方醉人的蓝彩之时已经笃定了对它的热爱,那么就请你秉承初心,在不断的历练中,修得一颗匠心,在不断的积累中,勇于推陈出新,在未来,接过景泰蓝技艺传承的大旗,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不断弘扬传递。
在这方蓝彩中,我坚守初心,期待你的到来!
——钟连盛
开 奖 啦!
上期“北京非遗说”《长安十二时辰》里巧夺天工的宫廷绝技是什么?,收到了不少网友的认真回复,小印都一一拜读啦,并在此感谢大家的关注点评和出谋划策。
经过北京印迹编辑部的内部选评,最终决定给予下面这位网友一个“最佳传播奖”,并送出我们的小礼物——北京“绢人”。
希望这位网友@好心情看到后尽快在微信后台回复邮寄地址和联系方式(笔芯~),也希望朋友们以后多多关注小印,给我们提出宝贵意见吼~
本文根据文化拾物、北京非遗中心、京范儿综合整理;
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仅作文化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推荐阅读
北京印迹上线!北京老城历史文化信息一键可查!“图观北京”测绘地理信息展同期开展
古都北京的正确打开方式......
北京非遗说 |《长安十二时辰》里巧夺天工的宫廷绝技是什么?(文末有惊喜哦~)
北京非遗说 | 天坛的传说那么多,您听过吗?
北京非遗说 |《大宅门》都有京剧版了!关于京剧你不能不了解的知识
您与京城,一“码”之隔!
”关注“北京印迹”平台
体验解锁京城新方式
“北京印迹” 由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发起,市测绘院和清华同衡规划院提供技术和推广支持,集合广泛的社会力量,打造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空间资源平台。
“北京印迹”是全面地向公众开放北京老城历史文化资源的一次尝试,它系统梳理和采集了北京老城18大类、73小类历史文化资源3万余条。以北京印迹网站为基础,拓展建设北京印迹APP、新媒体矩阵以及线下文化活动,覆盖线上线下多种传播渠道,将成为北京开展名城保护和公众了解北京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
“北京印迹”力争将历史文化深度融入城市规划建设发展之中,让更多的人了解北京、热爱北京、保护北京、发展北京,一起擦亮古都北京的金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