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点儿北京 | 尝一尝“霜降”日的老北京味道

一点儿北京丨京事知多少

北京历史悠久,人文荟萃。除了丰厚的历史文化遗存外,数千年来各民族的文化相互渗透交融,形成了它特有的“京味儿”——这些极具北京地方特色的风土人情,是京城珍贵的文化资源。“一点儿北京”栏目将向大家介绍“京味儿”食、器物、民艺、风俗与传说等等,让大家对老北京文化有更多的认识与了解。


“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


今日霜降,

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

秋季最后一个节气。


随着几场秋雨,北京气温骤降。

在寒气中我们迎来了霜降节气。


清人让廉在《京都风俗志》中如此记载:

是日必见冰,盖此日去初伏一百日也。或于菜蔬上稍见冰凌,即为证验。


霜降节气的到来,意味着秋天的结束,冬天的开始。


而属于这个节气的老北京味道无一不载满了回忆。


霜降柿子软如泥

七月枣,八月梨,九月柿子红了皮。


北京人在这个节气里有自己爱好的水果。


俗语说“秋分柿子如瓜皮,霜降柿子软如泥”。熟透的柿子软得像泥,把皮揭开一块儿,轻轻一吸,冰爽的柿液就进到肚里了。


老北京还有种吃法,叫“冻柿子”


将霜降摘的柿子冷冻储存到冬天,先喝汁后吃皮,冰凉甜润,令人顿觉舒畅,火气渐消。


据说,吃了霜降的柿子,抗寒,冬天不易感冒,不裂嘴唇。清代学者王士雄也称其为“果中圣品”


鸭广梨的味道

形如木瓜,色如鸭黄,广者,黄之转音也。

——《燕京岁时记》


霜降前后还讲究吃鸭广梨。


鸭广梨不如鸭梨脆,越放越软,吃起来是面面的,却别有一种香味。


如今,这种梨在一些水果摊上还能买到,很多老北京就挺怀念这个味道的。


冬储大白菜

几日清霜降,寒畦摘晚菘。

一绳檐下挂,暖日晒晴东。

——《燕都杂咏》


此诗句中的“晚菘”指的就是大白菜。


霜降到,初霜也将至。初霜对农作物伤害很大,所谓“霜降杀百草”。每年此时,地里的蔬菜不赶快收获便会腐烂。


霜降节气,人们便会突击收菜,冬储大白菜这一 “过冬必备”活动也就此拉开大幕。


大白菜是北京人冬春季的“当家菜”。从霜降开始到入冬,大街小巷会陆续出现很多卖白菜的地方。当时,无论是平房大杂院还是灰砖灰瓦的筒子楼,各家几乎全家出动,一车车地买白菜,少则几十公斤,多则四五百公斤。堆在自家屋檐下,用棉被盖着,一直要吃到青黄不接的开春。储大白菜的同时,顺带着还可以存些大葱、萝卜、土豆,过去人们就常念叨:萝卜白菜保平安。


西红柿罐头回忆足

除了储大白菜外,很多人家还会自己做 “西红柿罐头”。


往洗净煮过的点滴瓶子里捅西红柿,塞满一瓶子西红柿酱,这样的“罐头”得备上好几瓶。冬天吃的时候,打开瓶塞取出一些,炒菜或做汤。


现如今,老百姓冬日饭桌上的蔬菜品种越来越丰富,冬储大白菜、做西红柿酱就成为北京人的记忆了。


腌咸菜时机要抓紧

过去的北京人甭管家境如何,家家户户还会趁霜降时腌咸菜。瓜茄、芹芥、萝卜、苤蓝等,都可用来腌菜。


腌咸菜是个力气活儿,一般用缸腌,大粒粗盐,菜放进一层,压紧实,再放一层,不能透气,否则容易变质,最后压上用水煮过的石头,就算开始腌制了。小时候饭桌上常有的一道小菜就是“雪里红炒黄豆”,要是再配上大米粥,那味道是相当可口。这里的雪里红就是家里霜降腌菜的成果。以前冬天新鲜的蔬菜很难得,全靠咸菜当家,宁可多做,绝不能少。初霜后将近10天,大人小孩都在忙活,为冬天做准备。


随着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

许多习俗已经逐渐淡出人们的日常生活了,

但人们对老味道的亲切感,

随着岁月变迁反而愈加难以割舍了。


文章内容由北京市方志馆、百度百科综合整理

本文背景资料参考《北京志•人民生活志》


推荐阅读

北京印迹上线!北京老城历史文化信息一键可查!“图观北京”测绘地理信息展同期开展

古都北京的正确打开方式......

一点儿北京 | 过中秋,谁家没有兔儿爷呢~

一点儿北京 | 直到“处暑”才能起缸的这一口,北京人吃起来毫不含糊

一点儿北京 | 秋风起,吃鸭忙!“立秋”吃鸭正当时


您与京城,一之隔!

关注“北京印迹”平台

体验解锁京城新方式

“北京印迹” 由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发起,市测绘院和清华同衡规划院提供技术和推广支持,集合广泛的社会力量,打造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空间资源平台。


“北京印迹”是全面地向公众开放北京老城历史文化资源的一次尝试,它系统梳理和采集了北京老城18大类、73小类历史文化资源3万余条。以北京印迹网站为基础,拓展建设北京印迹APP、新媒体矩阵以及线下文化活动,覆盖线上线下多种传播渠道,将成为北京开展名城保护和公众了解北京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


“北京印迹”力争将历史文化深度融入城市规划建设发展之中,让更多的人了解北京、热爱北京、保护北京、发展北京,一起擦亮古都北京的金名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