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规划师丨玉河:京杭大运河的最后一公里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北京规划自然资源 Author 规划自然小编
玉河是通惠河的重要组成部分,距今已有700多年历史。二十世纪以来,因城市建设需要,逐步将其改建成为暗沟。本世纪初,随着大运河文化考古工作的推进,尘封多年的大运河玉河故道逐渐被更多的人重视。2005年起,东城区政府启动了玉河恢复工程。经过多年的搬迁改造,截止到2016年,已经恢复了万宁桥至皇城根一线,共计1100米的河道。并在河道两侧修建滨水绿化空间,恢复了绿树成荫的城市水脉。
“
习近平指出
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北京是世界著名古都,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一张金名片,传承保护好这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首都的职责,要本着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精神,传承历史文脉,处理好城市改造开发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关系,切实做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
Part.1
项目背景
玉河是北京一条历史悠久的古河,明朝之前曾是漕运进京的通道。元代玉河称为通惠河,由元代水利专家郭守敬主持修建,元代时玉河最宽处近40米,主要用于漕运功能。
据明代史料记载,一般将通惠河由玉泉山至大通桥一段称为玉河;明宣德七年,修建内皇城,玉河在东不压桥以南部分被圈入皇城,作为皇城内的排水渠。期间多次对河道进行疏浚,对河堤重新修砌,河道宽度不断缩窄。
清代史料中大多将玉泉山至大通桥的一段称为玉河,亦有称为御河或御沟。从民国七年(1918年)开始至于1956年,玉河逐渐断水被改为暗渠最终填埋。
2002年
《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提出“历史河湖水系的保护”,规划7.2条明确玉河作为古代漕运河道,“将玉河上段(什刹海—平安大街)予以恢复”,东城区就如何使掩埋了半个多世纪的玉河重见天日开始研究。
2005年
玉河历史文化保护工程作为北京市六片文保试点项目之一,正式获批立项。
2007年
在施工过程中发现了元明时期的玉河古河堤遗迹,市文物研究所随即进场勘探发掘。
2009年
经过相关部门多次研究以及多位专家学者的反复探讨论证,玉河历史文化保护工程正式开工。
根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 年—2035 年)》要求:合理确定水面面积,推动历史水系恢复,严格落实河湖管控措施,加强滨水空间建设,营造“六海映日月,八水绕京华”的水系格局。其中通惠河(含玉河)水系就是“八水”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着重提高滨水空间开放度、加强核心区水系互通互联,加强水体流动、水生植被恢复和局部水体循环,保证河湖水质。形成连续开放、绿荫环绕、人水和谐的文化魅力场所。
Part.2
项目历程
玉河历史水系恢复工程自2005年启动,以平安大街上的东不压桥为界分为南北两期。平安大街以北的一期工程于2010年竣工,根据考古发掘的信息,有大部分明代河堤埋于地下,又有东不压桥、玉河庵等重大考古发现,所以玉河北段基本恢复成明代玉河宽度。河宽约20米,水深约1.2米。采用料石砌筑垂直驳岸,沿岸部分种植林荫绿化,河道内种植菖蒲、荷花等水生植物。
玉河重建过程中,众多建设者们一直在孜孜探求如何更好的保护玉河历史风貌,更好体现玉河历史价值,并将之与改善民生更合理的结合。在建设过程中,本着“应保尽保”的方针,并多次邀请专家就玉河历史文化保护工作进行探讨,著名文保专家徐苹方先生,谢辰生先生等,都为玉河的恢复工作给予很大的帮助及肯定。
玉河历史文化保护工程是北京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程的成功范例,不但恢复了古都风貌,更重要的是将文保与民生完美结合,改善了周边居民的生态环境,让市民又有了一处探寻北京历史文化、休闲娱乐的场所。
2014年,京杭大运河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其中玉河一期的万宁桥和东不压桥成为重要的遗产点。申遗成功不是终点,只是大运河遗产保护刚刚迈出的第一步。同年玉河古河道二期保护工程启动。经过细致的考古勘察,于北河沿大街西侧发现部分河堤、燕翅等遗迹。据推测,应为澄清下闸遗址。
2015年在考古发掘的基础上,启动玉河南段水系恢复工程。二期工程从平安大街到北河沿大街,全长600余米。场地内原为街心公园,有较多现状大树。由于除澄清下闸之外未能发现明显的河堤遗迹,在充分权衡生态与水系的关系之后,决定工程不以某一时期历史河道宽度为恢复目标,而以澄清下闸的保护、展示为核心,依现有场地条件,最大可能性的保持历史水系贯通。以河道为载体,突出大运河历史文化要素,提高滨水空间开放度、舒适度。营造连续开放、绿荫环绕、人水和谐的玉河水系景观带。让历史河道、自然生态与市民生活相得益彰。
直到2018年,在各方建设者的努力下,在平安大街下,通过倒虹吸管道,玉河南段和北段水系实现贯通,同年澄清下闸遗址展示区建设完成。至此,将万宁桥(澄清上闸)至北河沿大街西侧(澄清下闸)这1100米河道全线贯通。
Part.3
规划设计亮点
01
再现历史水系
“六海映日月、八水绕京华”,城市内的历史水系曾经是古代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是城市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载体。
二十世纪以来,部分城市水系空间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随着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不断推进,两山理论的逐步践行。这些在历史上起着重要作用的历史水系和水畔空间,应该以更加美丽的姿态成为现代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历经十余年,由诸多部门通力合作,这段1100米长的玉河故道,终以全新的面貌回到城市之中。水清鱼跃、鸟语花香,继续讲述着老北京城悠久的历史故事。
02
保护文物遗迹
老北京流传着一种说法,叫“先有万宁桥,后有北京城”。那么万宁桥下这段玉河的历史就一定也在北京城之前。玉河发掘中不仅有澄清三闸,也发现了很多更有价值的历史信息。如何保护利用好这些历史遗存,如何让这些曾经见证了北京城历史发展的遗迹更好的讲述古都故事,使其成为城市的金名片,是城市建设者的职责所在。
本次恢复玉河故道,对万宁桥所在的澄清上闸、东不压桥所在的澄清中闸、北河沿大街西侧的澄清下闸,均做了妥善的保护性展示,对京杭大运河这份宝贵的世界文化遗产提供了充分的佐证。玉河水系的恢复的意义,不仅仅是展现这一文化遗产,更多的是现代城市更新和复兴过程中,对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总体规划理念的诠释。
03
构建蓝绿空间
绿水青山才是金山银山,蓝绿交织才是现代化城市的理想格局。在保证历史河湖水质的基础上,以人为本,适当开放更多的绿色滨水空间。构建宜业、宜居、宜乐、宜游、人水和谐的文化魅力场所,是新时代城市建设的先进理念。
玉河恢复建设构成中,采用循环净化系统促进水体流动,沿河布置水生植物群落,构建生物净化环境,用以保持河水水质清澈。对于河道周边的古树、大树做到应保尽保,围绕这些遮阴大树构建多层次绿色空间。适当设置林荫甬路、栈道等亲水设施,打造历史人文与自然生态融为一体的魅力玉河。
04
展示运河文化
玉河作为京杭大运河进入什刹海的最后一公里,是大运河文化带的重要组成部分。2014年大运河申遗成功,2016年在玉河南段建设过程中,于河岸上添置《京杭大运河风物图》。全图采用紫铜锻造高浮雕手法,展现了大运河自水源地白浮泉开始,直至汇入钱塘江东归大海,沿途重要市镇的民风景物,是人们了解大运河这一伟大历史文化遗产的直观窗口。
05
重塑古都风貌
历史上的玉河故道北起什刹海,穿过皇城根,沿北河沿大街一直向南,经正义路汇入前三门护城河,全长7.5公里。现如今,已恢复的这段玉河,作为京杭大运河的最后一公里,静静的流淌在红墙灰瓦之间。
这条曾经流淌了千年的古河不应成为一条“断河”,不应继续深埋在地下,也不应在这座城市的记忆力逐渐淡化。未来,这里还有更多的历史需要发掘,更多的故事等待我们去讲述,摆在城市建设者面前的路还很长。
伴随着北京中心城区“老城重组”的步伐,伴随着城市空间布局和经济结构的优化,玉河,这条见证古都成长的水脉,一定会为这座具有独特风貌的历史文化名城增添新的魅力。
主要作者简介
赵滨松
北京创新景观园林设计有限责任公司资深景观设计师、设计所长
苑鹏淼
北京创新景观园林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景观建筑设计师
内容来源:北京规划自然资源
注:本内容市规划自然资源委核心区规划处、东城分局、市规划院也有贡献
推荐阅读
持续擦亮古都金名片,市规划自然资源委举办第二届“名城保护·大家谈”活动
我是规划师丨让城市静下来,还古都以历史风貌
我是规划师丨“回天有力”唤醒“睡城”
我是规划师丨回天有我,共建共治共享打造活力新家园
您与京城,一“码”之隔!
”关注“北京印迹”平台
体验解锁京城新方式
“北京印迹” 由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发起主办,市测绘院和清华同衡规划院提供技术和推广支持,集合广泛的社会力量,打造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空间资源平台。
“北京印迹”是全面地向公众开放北京老城历史文化资源的一次尝试,它系统梳理和采集了北京老城18大类、73小类历史文化资源3万余条。以北京印迹网站为基础,拓展建设北京印迹APP、新媒体矩阵以及线下文化活动,覆盖线上线下多种传播渠道,将成为北京开展名城保护和公众了解北京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
“北京印迹”力争将历史文化深度融入城市规划建设发展之中,让更多的人了解北京、热爱北京、保护北京、发展北京,一起擦亮古都北京的金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