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雷 | 关于设计工作室的印记
时光静走,别宴将至,又是一年毕业季……在新一届毕业生即将挥别母校之际,《当代建筑》精心策划“见字如晤,师语叮咛”系列分享,邀请8位建筑系系主任用“建筑+空间+场所+印记”的视角来描述他们的校园生活,追忆他们成长路上的似水华年。见字如晤,师语叮咛!期待这篇篇美文成为祝贺同学完成学业的礼物,期待这字字金句成为陪伴人生全新征途的寄语,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朱雷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建筑系系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
关于设计工作室的印记
文/朱雷
我在33年前进入东南大学建筑系学习,本科5年是接触、认知和学习建筑学专业的开始,这给我留下了足以影响一生的诸多印记。如果一一道来,一下子恐难取舍。受到“建筑+空间+场所+印记”这一主题的启发,我决定还是回到我们的空间场所本体,尤其是消磨了最为漫长时光的设计工作室说起。
设计工作室:恒久的空间定位和集体记忆
建筑系的设计主干课程教学至今还保留着一种类似于“工作坊”或“工作室”的模式。我在读书时,大设计工作室分布在建筑系馆中大院的两翼,呈对称式布局展开,每个年级占据某一翼之某一层。比如:我们年级最早位于西二楼,正门正对中大院的中走廊;入门两侧的立板或镜框里可能挂着上一级的作业,以供新手“膜拜”;进去后各组桌椅散布;再向外——三面外墙窗外环绕着校园的梧桐绿荫,其中一角则对着学校中心的大礼堂。这样的空间场所,当时或只觉得拥挤,甚至一下子难以捉摸和把握,但长此以往,“西二楼”已成为某一级学生恒久的空间定位和时间标记,不仅是白天上课、晚上赶图的场所,还包含了学习之外的诸多业余生活和闲言碎语。
风车型“工位”:建筑专业独有的教室空间
如今,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本科基础教学空间仍然采用类似全年级混合的大工作室模式,较为不同的是座位的排布方式。当年的西二楼采用了四张桌椅呈风车型的组合布置方式——在一个大空间中,一簇簇地展开,彼此错落拼合,既有总体上成排成行的规律,又形成一处处小组团。今天看来,这也许不是密度最高的排布方式,也可能不适合小组进行集中讨论(也许更适合教师对学生“一对一”“手把手”改图),但具有更多的自由度和可能性,可在多个方向上展开。同学之间形成诸如邻座、对面座、对角座,乃至跨组相邻座等多种座次关系,彼此拼合后,更具有某种“多重解读”的可能性,形成当年建筑学专业独一无二的教学空间。
绘图桌和凳:一种设计态度
在风车型的一组桌子中,每张桌子都有一个可调节倾斜角度的桌面和一块正对桌面的面板,由此也在大空间排布中实现了局部的私密性。为与这一倾斜角度的桌面相配合,每张桌子配备一张木质高脚凳,有点类似于今天的简易吧台椅,只是没有靠背。可想而知,坐在这个高凳上的人并未处在一个最舒适的状态——双脚踩在下部的横撑上,身体似乎悬浮在半空中,时刻保持一种警醒,甚至“正襟危坐”的状态。事实上,这一高坐姿与微倾的绘图桌面相对,使人有一种居高临下、俯视图板的感觉,形成了一种基本的工作状况,也无形中暗示了一种设计态度,与今天的电脑绘图形成鲜明对照。
图板:最后一块“固定资产”
说到图板,这似乎是最后一个,也是最贴近我们身体的“家具”。它既是我们的工作对象,又像是一块“移动桌面”,可被老师拎出来靠墙“示范”(无论正面或负面典型),或是拿到水池上冲洗重裱,还可以从工作室带到宿舍。这样的图板,经常被学生夹在手臂下,被携带着在校园、城市间穿行(往往被小心翼翼地罩着一块花布,以保护画了一半的宝贵墨迹)。由此,图板也成为建筑系学生最大的“固定资产”,往往需被贴上姓名标签,甚至“上锁”。我们这一届同学创作的小品——《偷图板》,也成为当年跨年晚会的轰动节目。在我看来,它开辟了建筑系现实魔幻主义创作的新阶段,直到许多年后,新一代微电影——《光明城市》的诞生才使之告一段落。关于这一点,最后要补充的印记:开学第一堂设计课后,所有同学都去往学校附近一个最大的综合商场(珠江商场)的布料专柜采购一块花布,以随手覆在图板上来保护图纸,这也是我们很多男生唯一一次去布料专柜消费的经历。现在,某一块这样的花布还铺在我家中长书桌的一角,装饰着这一段印记。
点击获取更多招生信息
-END-
“见字如晤,师语叮咛”系列分享
正在进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