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倩 | 建大东楼之忆
时光静走,别宴将至,又是一年毕业季……在新一届毕业生即将挥别母校之际,《当代建筑》精心策划“见字如晤,师语叮咛”系列分享,邀请8位建筑系系主任用“建筑+空间+场所+印记”的视角来描述他们的校园生活,追忆他们成长路上的似水华年。见字如晤,师语叮咛!期待这篇篇美文成为祝贺同学完成学业的礼物,期待这字字金句成为陪伴人生全新征途的寄语,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学系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建大东楼之忆
文/张倩
母校是每位身在职场的人回想起来都会感觉温暖的所在,是充满了青春记忆的场所。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雁塔校区的教学区位于学校北院,走进富有标志性的建大蓝色钢构架南校门,以教学主楼为中心,东、西两侧对称布局着东楼、西楼,三栋建筑都建成于20世纪50年代四校西迁,于古城西安落成西北地区最早建筑院校的时期。时至今日,这三栋校园中最具历史的建筑已经成为现代建筑遗产。幸运的是,建筑学院所有行政办公和学生专教都分布在这三栋建筑中,60多年的历史无声陪伴着每一期师生的日常教学。其中,东楼就是建筑学院的灵魂所在。
东楼——建筑学院的灵魂
走进南校门东侧的林荫道,两列高大梧桐树的尽端就是东楼。门前的柱列、三角形构架门廊和台阶,使建筑与环境很好地过渡与衔接。映衬在蓝天下的东楼门前俨然成为西建大学子的网红打卡地,每年毕业季都会有不少同学以此为背景摄影留念,留下对母校的记忆。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东楼
这栋早期的三层建筑,在1990年之后经历过几次大的扩建、改建。1993年东楼曾经在一次内部改善时遭遇一场火灾,因损毁较重而大加改造,并在三层顶部加建出一层钢结构的大空间。真可谓不破不立,大破才能大立,因祸得福,扩大了不少面积。浴火重生后的东楼,好似凤凰涅槃,迄今始终是建筑学院整个机器运转的中枢。学院几乎所有的行政办公、教研室都集中在东楼的一、二楼和三楼局部,三楼大部分空间为初进校园的新生专教。三层屋顶加建出来的东四建筑广场最初被用作展室,但是利用率并不高。因此,2000年之后,随着教学用房愈加紧张,借专业评估的东风,东四展室进行了一番翻天覆地的改造,成为今天广受师生所爱的开放式广场。虽然自2010年开始,学院扩招,新办专业,学生数量激增的同时,教学办公场所也亟须扩张,但是东楼三楼的学生专教始终保留,希望新生同学们能够距离学院办公、老师们更近一些,能够从刚离开家门的高中生对学院和专业的集体学习认识能够更快一些,当然也是更方便新同学联络教学办公,处理各种事务。东楼里,有日常的上课、办公,有课余的讲座、讨论,建筑学院各种规模的会议都在这里举办,老师和同学们经常会在走廊中相遇,说它是整个建筑学院运转大机器的大脑中枢一点不为过。
自由的东四建筑广场
自从东四建筑广场经改造成为一个开放的场所,不仅建筑学院的师生,包括学校其他院系,甚至外校的学生,都能够自由前来。建筑学院的东四广场是一个校园中广为人知、面向所有人开放的空间,同学们随时都可以在这里自习、讨论。随着近5年建筑系开始执行每学期期末课程设计答辩周制度以来,每到学期末,东四广场更是成了学生展示、教师交流的盛宴之所。赶在答辩前一晚小心仔细地将图纸挂好,第二天紧张地等待着把自己一学期的成果展示给来自不同地方的答辩评委,再兴奋地期待年级十佳作业的评出,是每一个建筑系学生每年必然的两次经历。完成了自己答辩的同学们,能够在更轻松的心态下观摩其他年级的答辩,尤其是低年级的同学,这里就是最好的学习场所。因为一整个星期,从一年级到四年级,所有不同的教学课题完全开放展示,从你熟悉或不熟悉的本校老师,到西安本地的职业建筑师,以及不少国内其他高校的老师、著名设计院所的知名建筑师,都会聚集在东四。这里既是答辩,更多是交流,听到、学到、感受到的是在课堂上跟同年级的老师、同学交流很不一样的体会。疫情前,每一次答辩都是200多人的聚会,热烈的场面很是令人激情澎湃。东楼专教的开放之路
东楼专教在历次改造中变化不少,并不断开放。20世纪90年代,基本上是一个大班30个学生都在一个三跨的大教室中,但是班级之间相互分隔。往往同年级、高年级就在你的隔壁教室,同学们在班与班之间相互串门,随时跑过去聊几句,讨论点什么也算方便,但毕竟是有了教室之间的一道隔墙,多少还是受影响的。2010年前后,在东楼最东侧加建体部三楼,一个近400㎡的大空间连同相邻的教室,被全部打通为联合教室,同时容纳建筑学专业不同年级的4个班学生。上、下级同学之间联通更方便了,趴在自己的图桌上,抬眼看过去,就能知道你的学长或学弟、学妹们在做什么。当然,也可以同时作为旁观者,偷偷观察一下下个学期将要成为自己课程导师的老师是怎样的教学风格——温柔的、严厉的、活泼的、严谨的,一言一行都能尽收眼底。前两年,东楼专教又做了一次大变动,所有走廊两侧的教室沿内走廊全部打通,教室之间可以自由通行,同学们换上了可以绘图、储物、放置模型的个人图桌架,每个班还配置了可供小组教学集体讨论的大桌,一路都能看到两边的同学们在做什么,走廊也无形中不再是单纯的交通性质,一定程度上成了两侧教室之间的过渡空间,原本封闭的各班教室也在向着联合教室的开放性靠拢。
东楼四季
曾经在一次建筑学专业评估中,有入校专家这么评价东楼:“远看就是一个最普通的‘路人甲’,走进来了才发现其中别有洞天……”这座有着半个多世纪历史的老建筑,就如同地处西北,虽条件艰苦但始终肩负责任,砥砺前行的建大学人一般,外表朴素、内里坚韧、满腔热忱。它始终陪伴着建大历届建筑学人的成长,默默无闻地见证着建大人始终秉持“自强、笃实、求源、创新”的精神及不屈不挠奋进的历程。每一年火热的6月毕业季,都是每一届同学离开母校奔向更广阔天地、释放青春活力的最美季节。这是令人充满期待的人生新篇章的起点,愿大家积极工作,健康生活,拥抱未来,前程似锦!东楼四季,有你有我,在你飞奔的路上,母校一直在你的身后。在你停歇的时候,希望你有空常回家来看看。
点击获取更多招生信息
-END-
“见字如晤,师语叮咛”系列分享
正在进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