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袁玮 石峻垚 杨骅 | 拥山簇林 共享互动——大湾区大学(松山湖校区)规划设计

袁玮等 CA当代建筑
2024-09-07
全文刊登于《当代建筑》2022年第7期 p60-63
作者简介


袁玮 |  Yuan Wei

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石峻垚 | Shi Junyao

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筑设计二院院长



杨骅 | Yang Hua

罗麦庄马(深圳)设计顾问有限公司执行董事

摘要:基于对场地的认知,大湾区大学(松山湖校区)采用“融合”的方法对校园的空间结构和建筑形态进行了适宜的设计。通过对设计思路和设计特点进行分析,本文探讨了规划设计对“融入型大学”的态度和策略。

关键词:大湾区大学(松山湖校区);场所 ;融入型大学


在线阅读
粤港澳大湾区包括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以及广东省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惠州市、东莞市、中山市、江门市、肇庆市九个城市,总面积约为56 000 k。其建设目标是进一步深化粤港澳合作,充分发挥三地综合优势,促成区域深度融合,推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国际一流湾区。松山湖作为东莞的经济科技中心,历经20 年的发展建设后,智能制造企业和新型研发机构林立,成为广东省的创新高地,东莞市的创新引擎(图1)。
1 东莞——广深科创走廊的重要空间载体
大湾区大学是以广东省人民政府管理、东莞市人民政府投入保障为主的公办普通高等学校。其以理工科起步,突出人才培养的创新模式,致力于培养适应未来快速变化,支撑和引领大湾区科创发展的高端人才,为提升大湾区科创竞争力和打造国际一流湾区做出贡献,是一所引领未来科技发展、产业升级和社会进步的新型研究型大学(图2)。大湾区大学(松山湖校区)地处松山湖科学城环湖核心地带,山、水、园、城和谐交融,“科技共山水一色,新城与产业齐飞”。校园周边各类高等院校、大科学装置、新型研发机构和高新技术企业云集,是产研融合、创新实践的优良沃土。学校将利用这一平台深入实施 “学校+大科学装置(科研机构)+龙头科技企业”的“科教产合作”育人机制(图3)。
2 场地区位
3 场地周边教育资源丰富
大湾区大学(松山湖校区)总建设用地面积约为170 337.53 ,选址于东莞市松山湖科学城北岸应用研发区,北临大学路与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南面大岭山镇月山村,东隔轨道3号线大学城站TOD,并与松木山水库相望,西接石大路与大岭山镇工业园区。场地内植被丰富,地势呈自然的起伏山丘状。根据1985国家高程基准,校园中央最高处标高约为55 m,东南侧部分标高最低为30 m(图4)。
4 场地高程
设计团队前期对场地及环境进行了深入调查和研究,以期充分理解建设目标和校园环境景观的结构及要素,探寻因地制宜的校园环境规划与城市及产业连接共享的空间架构,适应气候、绿色节能的建筑组群,以及多元复合的公共空间的设计策略。在校园规划和建筑设计过程中,设计除了进行常规的分析外,还重点关注了两个问题 :其一,如何处理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即建筑与场地形貌、景观之间如何建立起恰当的形态联系?其二,如何体现校城融合,即如何充分思考学科发展、科研发展的动态性需求与建筑空间适应性之间的关系?
1 大疏大密,曲直相宜
校园的空间架构对整个大学建筑组群进行了空间划分,涉及规划布局、交通组织、建筑内外部空间设计、景观设置等方面,类似于框架或系统。由于对场所的认知差异,设计团队将会采用不同思路设计校园的空间架构。本项目基于场地中央山丘地形地貌特征进行的自然景观设计策略,是影响校园空间架构形成的最重要因素。据调查资料显示,74%的师生对大学校园的第一印象来自标志性建筑和校园空间。[1]
大湾区大学(松山湖校区)在尊重自然地形的前提下,从校园整体规划到建筑单体设计,始终坚持与所在场地地形地貌的有机结合,进而形成一种新的大学人文景观。校园在布局上突破了传统校园程式化的均匀布局模式,在场地中结合功能,规划高容积率区域与低容积率区域,利用地形变化与开发强度的差异创造出积极的校园空间对比形态(图5)。核心区山体的周围区域,建筑容积率接近0.25,建筑密度为0.15 ;东侧产学研组团对接TOD区域,区域容积率达到1.4,整体空间形态由西向东趋向高层,建筑的空间尺度、土地开发强度有序衔接未来的城市高强度开发区域 ;西侧的教学生活区大体分为高、低开发强度的两组区域,学生公寓地块容积率接近2.0,而教学区和运动区的容积率则控制在0.8左右,形成类似“微型城市”的校园空间模式。
5 校园东北侧鸟瞰
建筑的标志性并非取决于轴线、中心及高度体量等形式的表达,而应是恰当地把握“形象和气势”的关系。从广义上讲,“形”也可以包括 “势”,但两者的关注点不同。形象包括轮廓体块及色彩细部,为实体物质,而气势则更多为精神、气息、风韵等抽象概念。建筑造型创作首先着眼于气势,气势与环境有十分密切的关系。[2] 建筑形态的生成遵循“以量构型、以境筑形”的策略,不同建筑密度、容积率的区域均考虑了使用功能便捷性与环境舒适度的平衡,建筑从群体组合到体量造型形成了延绵舒展和立体高效共存、高低错落、疏密有致、曲直相宜的总体特征。校园的整体规划采用了强烈的空间对比手法,使校园在总体布局上形成大疏大密、曲直相宜的建筑形态,成为类似城市公园、低密度城区、高密度城区、居住区等富于变化形态的校园空间。
2 拥山簇林,融入地形 
建筑与环境的有机结合取决于两个方面 :一是客观存在的自然地貌形态 ;二是基于规划设计组织的观察、体验视角及路径。为建设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人工环境,“融合”成为建筑形态的基本方向。大湾区大学(松山湖校区)共包含12栋单体建筑,中心区依山而建,并顺应山势形成一个多元复合、立体多维、生态与人文共生的超级“湾”(图6)。校园的主要空间架构以 “湾”为核心,串接东、西两大组团,并将图书馆和创新服务中心等功能区纳入其中。西区为基础教育区,规划建设包括实验教学综合楼、体育馆、食堂、学生宿舍、创新服务中心 ;东区为产学研区,规划建设包括产学研大楼、科研实验楼、学术交流中心及人才公寓。此外,学校还配套建设了200 m田径运动场、篮球场等室外体育运动设施。
6 12栋校园建筑
核心区综合体超级“湾”选址于环绕基地中央的丘陵,设计利用场地竖向落差形成不同标高的功能空间和建筑出入口,由图书馆、学生活动中心和创新服务中心三部分组成(图7)。建筑设计尽可能避免对山体形态的过度干扰,依据地形的高低起伏状况,安排流线和场地的布局。图书馆位于最北侧,临近校园主入口,具有引领之势。大学生活动中心位于建筑东侧,创新服务中心位于西南侧。三个功能体块通过屋面、室外平台和室外连廊形成一座复合、立体的校园综合体建筑。建筑设计结合使用者进出各自功能空间的流线组织,使2~4层的体量顺应丘陵,呈环抱之势。不同标高的入口空间引导人流分层而入,不仅避免了在同一标高集中设置的竖向地形冲突,还为师生、员工创造了步移景异的立体化空间体验。北侧为校园主入口,图书馆后勤办公人员入口在一层,靠近校园主入口,与室外景观和建筑造型有机融合。图书馆主入口位于二层,其南侧为学生活动中心主入口,并结合东侧景观廊道设创新服务中心主入口。功能的多样性结合造型空间的多元化,为人行流线提供了趣味性(图8)。
7 东望校园教学轴线与山体
8 “湾”与山体之间的校园活动空间

3 跨越融合,交流共享
哈佛大学迈克尔 · 波特教授曾指出 :“美国有过半的大学或学院位于城市或近郊地区。它们无须做出任何举动,只要在那里就会对城市的经济有重大的影响力。”[3] 美国的大学从 20世纪90年代开始,逐步与当地政府、企业、居民及利益相关者共同建立了合伙关系,并以多元目标策略融入社区和城市,通过合作伙伴关系的互动机制,成了城市发展和复兴的催化剂及持续动力。这种将合作伙伴关系理念置于组织机构中并将其制度化的大学被称为“融入型大学”(engaged university)。从创办初衷和建设目标来看,大湾区大学是一个典型的“融入型大学”。这就意味着大湾区大学的研究和教学要满足大湾区城市和区域的特殊需求,以跨学科的模式整合教学、研究和服务功能,促进其与大湾区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所谓“融入”,一是体现在合作机制的制度建设方面,二是表现为大学校园的规划结构与城市的关联(图9)。
9 西侧教学空间轴与东侧产学研空间轴
大湾区大学(松山湖校区)立足于场地特征,采用了一种多系统、非稳定的空间架构形式,打破了固定的功能分区限制,寻求一种动态的秩序来应对跨越融合的发展目标,与松山湖的创新产业培育发展交织互动,共同成长。校园围绕景观内核自然形成“一芯一湾”的结构,向西延展出教学生活轴,向东延展出产研发展轴,最终形成“一芯一湾、两区双轴”的校园格局。双轴在城市格局上向外延展——教学生活轴向西导向大岭山镇,产研发展轴通向东侧TOD开发地块,将空间轴线引导至松山湖水库,校园整体格局与外部的城市发展和谐相融、有机共生。
“评价一个校园规划好坏与否的重要标准是看规划方案能否最大限度地激发人们与其他学生、教师、游客、艺术作品、书本及非常规活动的即兴交流”[4]。从创新环境形成角度看,非正式交流的占比日渐增多,已成为创新的主要渠道和源泉。有研究表明,科学家40%的知识是通过非正式交流获取的,工程师的比例则达到了 60%以上。[5]因此,创造更多的非正式交流场所,寻求高效紧凑的教学、产研模式及开放互动的室内外空间,以创造生机与活力,成为大湾区大学(松山湖校区)的规划目标之一。非正式交流的需求通常具备五个特点 :其一,比较宽松,容易促发自由和积极的交流 ;其二,对人员、时间的限制较少,无须事先约定 ;其三,有多样的选择,可提供不同的环境背景 ;其四,与教学、研发空间距离较近,可短时间往返 ;其五,空间开放,信息和人员流动快速。在规划设计中,大湾区大学(松山湖校区)采用系统的思维方式,将城市、校园和建筑内外部的公共空间有机联系起来,利用场地竖向高差将建筑单体在不同标高处进行连接,为校城融合、学科交叉的跨越提供物质空间载体,着力创造无边界的学术交流及思维碰撞的场所。中部的“一芯一湾”连接了东西两边的平台系统,沿两轴的校园慢街布置了连续变化的公共互动空间,形成丰富多样的非正式学习交流空间,从而满足使用者的各类活动需求,使来自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师生在空间内一起交流研讨,实现学科交叉、协同创新的办学目标(图10)。
10 校园景观轴线
4 模块组合,动态适应
适应性建筑是一种在面临变化条件时具有灵活性、适应性的建筑体系,具备有机生命系统的开放性特征。适应性设计使建筑有条件、有选择、有过滤地向环境开放成为可能。它既让建筑主体保持一定的自主性,也使其具有应付环境变化的灵活性。[6]Google新总部采用了可变换、半透明的办公设施,隔墙、天花板、地板都可在数小时内调整重组,实现模块化组合,从而应对不断改变的需求,使每一处的日照采光和空气流通都做到可控。大湾区大学(松山湖校区)各建筑单体的平面布局以科研综合体为基本思路,采用标准化和通用化的平面柱网与层高,便于灵活调整和弹性改造。不同尺度的教学、科研和交流空间,可根据功能进行灵活布置 ;面向未来发展的实验室单元,可根据需要进行灵活分隔和组合。这种基于标准化格网采用的适应性设计,客观上延长了建筑的生命周期,为适应性改造提供了物质基础,有效地应对了建筑承载的产学研发展及相关的社会、经济、文化和技术等方面的需求。适应性设计方法既考虑了建造的经济性,又满足了使用的多样性,通常具备以下特征 : 
1)动态性。建筑单体的空间不拘泥于某种固定的模式,其根据功能、场地的不同,显示足够的动态性,并对需求做出最佳回应。它既是建筑空间形态的呈现,也是空间使用的策略。核心区 “湾”的形态随着山形的变化而起伏,在北端、中部和尾部落地形成几个主要使用空间,使建筑与自然保持了一种友好的对话关系。西侧教学行政楼的轮廓适应南侧红线的轮廓变化,形成梯形与矩形的组合体量,并利用梯形中庭的过渡斜边,保证教学行政使用空间的完整性。教学实验和产学研实验位于“湾”的两侧,基于景观资源的考虑,设计采用了南北向的板楼布局,与裙房一同在更大尺度上形成拥抱山体的空间形态。
2)适变性。基于建筑全生命周期的思考,为了使建筑适应使用功能的变化,设计将建筑的物质要素分成不变的结构体系和可变的空间分隔体系,强调建筑功能的灵活性、多变性和模糊性。不变空间和可变空间有利于多次设计及在使用过程中的再设计,形成开放、可循环的系统,体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由于建设方在设计阶段对有关实验的类型和需求尚未明确,建筑设计通过与结构机电专业的精细化配合,对实验室单元的气体通道、预留管井的位置进行优化。将常规设计中管井贴临房间侧墙的布置调整为设备预留管井贴临走廊,主管井布置在走廊的另一侧,一方面缩短管井接入的距离,另一方面使每个开间都保留了侧向拓展的可能性,可提供多种面积组合的实验室空间,从而满足使用需求。
3)多样性。建筑功能组合充分考虑复合化,在传统的教学、科研空间中植入公共性的交流空间,创造多层级的非正式交流场所。教学实验室的一层设置咖啡与简餐,围绕共享空间布置休息区、半开放讨论区与封闭的学术研讨室。教学楼室外中庭内用以连接不同楼层的大楼梯,成为交通、交往功能兼具的公共活动空间,舒缓的台阶、隐于台阶下方的阅览书架、变化方向的楼梯方向,一同营造静谧的室内中庭空间学习氛围。阳光穿过光线调控的玻璃顶棚柔和地洒入,使整个中庭空间明亮通透。非正式交流场所模糊了单一空间特征,以介质的形态组织正式空间,这也是现代知识传播过程中最需要的角色(图11、图12)。
11 教学楼内庭
12 实验楼的研讨空间
5 结语
诺伯舒兹认为场所是关于环境的一个具体表述,它不仅意味着抽象的地点,还是由具有材质、形状、质感和色彩的具体物组成的一个整体,这些事物的集合决定了“环境的特性”,即场所的本质。[7] 关注环境的特性是本项目整体规划和设计的出发点,场所兼具物质和精神(社会、文化、历史等)层面的含义。大湾区大学(松山湖校区)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其高起点、高规格,以及与城市紧密结合、顺应创新发展的基本特征,设计团队依循地景情况的梳理和互动融合的观念,通过对原有环境形态和场地特性进行分析,采用适合的技术手段和适宜的表达方式来满足大学的各类空间需求,以境筑形,探寻在创新发展背景下“融入型大学”的规划和设计策略。设计通过对自然山地景观形体的处理,关注交流共享空间的打造和动态适应策略的应用,体现了绿色生态优先、集约高效为主的设计理念,并对当代语境下大学校园人文环境和创新环境的塑造展开了积极探索。大湾区大学(松山湖校区)将依托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产研资源,建设 “学科+大科学装置(科研机构)+龙头科技企业”的科教产合作共同体,成为活力迸发的创新源头和人才港湾。■

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 | 大湾区大学(松山湖校区)
设计单位 | 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RMJM FZ-LLC,深圳市东大国际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项目总负责 | 韩冬青
项目负责人 | 曹伟,袁玮
项目总协调 | 满志
执行负责人 | 石峻垚
校园整体方案设计 |  RMJM团队:杨骅,李昂扬,王爱莎,吴陈羡,张涵,等
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团队:陈磊,艾迪,季元,赵效鹏,张哲境,等
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专业主要负责人 | 薛丰丰,徐静,杨波,韩重庆,周桂祥,程洁,丁惠明,孙菁,章敏婕,施松,等
室内设计团队  | 何宏志,黄梅,徐汇宁,等

注释
① 详见www.bayarea.gov.hk/sc/about/overview.html。
② 详见www.gbu.edu.cn。
③ Brian Womack的Check Out Google's Insane Plans for a New Headquaters,详见www.bloomberg.com。

图片来源
图1~图12: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罗麦庄马(深圳)设计顾问有限公司与深圳市东大国际工程设计有限公司的《大湾区大学(松山湖校区)建设工程方案设计资料图册》


‍参考文献


[1] 刘畅.文化传播视域下的当代大学新校园空间设计策略研究[D].哈尔滨 : 哈尔滨工业大学,2019.

[2] 沈国尧.寻求环境与功能的平衡——记武汉大学人文科学馆的创作[J].建筑学报,1992(7):23-27.

[3] ICIC and CEOs for Cities. Leveraging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or urban economic revitalization: an action agenda[R]. Boston: ICIC and CEOs for Cities, 2002.

[4] 库珀,弗朗西斯.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2版[M].俞孔坚,孙鹏,王志芳,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5] 王辑慈.创新的空间 : 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M].北京 :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6] 王扬,叶伟华.整体优化动态适应——建筑适应性设计意义解析[J].世界建筑,2002(11):71-73.

[7] 诺伯舒兹.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M].施植明,译.台北:田园城市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5.


向下滑动查看更多

本期主题专栏相关阅读

[1]董丹申,陈建,陈璐.和合共生 消融边界——浙江大学“一带一路”国际医学院规划设计[J].当代建筑,2022(7):20-23.[2]冯正功,陈婷,黄琳,等.延续历史 · 面向未来 拥山抱水 · 成院得园——南京大学苏州校区规划与设计[J].当代建筑,2022(7):24-29.[3]刘玉龙,黄献明.响应学科发展新要求的大学校园空间规划探索——以康复大学校园规划为例[J].当代建筑,2022(7):30-34.[4]江家扬,梅洪元,韩培.寒地大学校园外部空间风环境评价与优化策略研究[J].当代建筑,2022(7):35-39.[5]尤晓慧,许懋彦,黄蔚欣.基于多源数据对高校开放游览空间的研究探讨——以“清华校园游”空间优化设计为例[J].当代建筑,2022(7):40-45.[6]江立敏,潘朝辉,王涤非,等.《迈向世界一流大学——从校园规划与设计出发》后记与展望[J].当代建筑,2022(7):46-52.[7]邓巧明,赵思,刘宇波.跨越百年的麻省理工学院科研建筑空间灵活性设计经验[J].当代建筑,2022(7):53-59.[8]袁玮,石峻垚,杨骅.拥山簇林 共享互动——大湾区大学(松山湖校区)规划设计[J].当代建筑,2022(7):60-63.[9]孟雪,张岩.健康导向下寒地大学校园建筑亲生物设计研究[J].当代建筑,2022(7):64-69.


====================================


本文发表于《当代建筑》2022 | No.07








精彩回顾点击阅读

编辑/章娟  校对/贾丽丽  审核/张隽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CA当代建筑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