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女博士冲上热搜!我们应该批判的是“唯论文论”还是“伪论文论”?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高校人才网V Author 就是我
近日,#90后女博士后称科研不应攀比论文数#话题冲上热搜。
来源:微博
据周思益表示,现在很多科研人员爱攀比论文数量,以论文数来判定科学成就。
“唯论文”竟催生“伪论文”?
我们都知道,以前发表一篇论文,要经过很长时间的思考打磨。
而此前,因各高校政策对论文数量“一刀切”的规定,催生了“论文代发、代写”等地下产业,导致“论文造假”等学术不端事件愈演愈烈。
面对“唯论文”,有的人是勤勤恳恳做实验努力发论文;而有的人,却想铤而走险触碰法律的灰色地带,以发表“伪论文”来获取短期的“利益”。
“伪论文”的出现,不仅破坏了学术界秩序,更败坏了社会风气。
科研工作者们为何执着于论文数?甚至不惜去造假呢?
对他们来说,论文数量是体现个人学术成果的重要展示。但同时,个人的职称晋升、基金申请、福利收入等也都离不开“论文数”这个硬性指标。
很多年轻科研工作者,为了在“非升即走”制度下求得一席之地,不得不在有限时间内发表一些短平快的科研成果“充数”。
一位普通青年高校教师
都说适者生存,没办法,我只能先保证“生存”
当然,也不是说发表论文不好,而是把论文数作为科研评价指标太过于单一、死板,致使我们无法正确看待和评价论文。
质量决定发展方向,论文数量再多也比不过一篇高质量实用性论文。
每一篇“论文”都应该是学者展示其科学研究成果的书面记录,而不是成为职称评选拿来凑数的“水货”。
正如“物理天才少女”周思益所说,刷论文和应试刷题道理是一样的,做科研不应该比论文数,而是要真正去做研究。
“唯论文论”现象不止出现在我国学术界。
此前,就有一群法国科学家为表达对论文数、被引数等量化评价指标的不满,创造了一个虚拟作者Camille Noûs。
Camille Noûs真实并不存在,但任何人在发表论文时均可以将其名字加到论文作者名单中。因此,至今Camille Noûs已有高达180篇论文数。
该事件起因于2020年法国新颁布了一项新法案,引进了预聘-长聘制度,对个人评价指标进行量化。因此,一些科学家认为该项法案会导致年轻科学家更难获得终身职称,由此创造出Camille Noûs来表达对政策不满。
我国科研论文数持续增长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科研投入的不断增加,据Web of science数据库统计,我国发表的SCI论文数量已经连续10年居于世界第二位。截止今年5月,我国已经反超美国成为榜首!同时,我国的SCI论文质量与被引用数也呈增长趋势。
2012-2021年中国SCI论文数量图表
数据来源:web of science数据库
近2年中国与美国科研论文数量对比图表
数据来源:web of science数据库
我国科研论文数递增,与科研领域“唯论文数”息息相关,但也不能否认我国高等教育高速发展同样起着促进作用。
一个科研工作者的真实水平,主要看其能否发现、提出、探索、思考并解决问题。
每一个科研工作者的成就高低,应该是从他代表作的水平与影响力来判断,而不是以他发表的论文数量来决定。
不看论文数,那看什么?
为破除“唯论文”论,近年来我国教育部及高校已陆续颁布各项政策,调整科研领域论文数对科研工作者的影响。
教育部:理性看待学术论文
2020年7月29日,科技部发布通知,规定,
来源:科技部
同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教育部负责人就“如何改进高校教师科研评价,克服‘唯论文’”问题表示:要突出质量导向、实施分类评价、改进高校学科评估。
来源:教育部
2021年9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印发《关于深化实验技术人才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规定学校和科研机构的实验技术人才今后评职称将不做论文、专利数量的硬性要求。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突出评价实验能力和工作业绩等人才导向机制。
来源:教育部
高校:数量降了,质量要涨上来
11月26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宣布“破除研究生论文发表硬性指标要求”,严格学位论文质量标准,强化过程管理,改进结果评价,为破除“唯论文论”再次助力。
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新闻网
此前,清华大学也提出“取消研究生论文发表需求”、“不把论文作为申请学位的前置条件”。
来源:清华大学新闻网
不仅如此,随着破“唯论文”论的持续推进,上海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贵州大学等高校也陆续宣布取消研究生毕业必须发表学术论文的硬性限制。
要知道,不管是“唯论文”还是“伪论文”,都逃不过被淘汰的命运。
此前,我们发布了破“五唯”相关文章,就有用户留言表示,自己是破“五唯”政策改革获益者,这也进一步证明我国政策改革的积极性。
虽说目前高校“破唯”行动仍在进行中,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每一个身处其中的你,也能从中获益。
科研路上没有快捷通道,以论文数论英雄时代已成过去,科研评价体系在教育部及各高校的努力下已初具雏形,我们也应该相信并跟随国家政策引导,期待未来的学术科研领域能实现“质”的飞跃。
{ 今日话题 }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即可查看更多原创热文
大家都在看
- 2021年深圳硕博洽谈会 -
- 原创热文-
- 后台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