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周先波 | 消费活动的促进因素与实现路径—— 专题导语

周先波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01-09


消费活动的促进因素与实现路径

文/周先波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周先波教授


党的十九大提出“全面促进消费”“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这既说明我国对消费的重视程度达到了新的高度,也反映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还未得到充分的发挥。虽然当下消费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超过投资,但消费不足的问题仍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桎梏。随着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新的更大发展,需要想方设法推动消费,实现消费较快增长、消费规模扩大、消费贡献稳步提升和消费结构升级,更加凸显消费作为保持经济平稳运行“压舱石”的作用。

增强消费对经济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不仅需要“提量”,更要“增质”。新时代下,要想进一步有效释放居民消费潜力,需要打通“就业—收入—消费”循环的堵点。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美好生活的内涵是丰富的,而落地到微观个体的消费活动,其核心在于通过扩大消费来提升个体的福利水平。

马克思认为,在社会发展的初级阶段,劳动只是一种谋生的手段,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劳动将成为人内在的第一需要。人既是消费者,又是生产者。在假定劳动是消费者获得收入的主要途径的前提下,消费者进行劳动供给决策和消费选择,达到效用水平最大化和福利水平的提升。因此,在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指导下,研究阐释如何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需要从人民的视角出发回答如何增强人民消费的数量和质量,从而实现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在“全面促进消费”这一重要背景下,本专题收集了三篇文章,分别就促进消费的影响因素和实现路径开展了研究探索。消费活动除了耗费一定的收入外,还具有耗时性的特点——消费者因工作繁忙而缺少时间消费是常见的现象。考虑消费的耗时性,拓展消费理论,在收入和时间双重约束下,研究个体最优消费决策和工作时间决策,可以梳理工作时间和消费的理论关联,为实证考察劳动时间和消费的关系提供支撑。劳动时间的增加有助于消费的增加和消费者福祉的提升吗?有助于消费结构优化与升级吗?有助于降低消费不平等吗?在中国居民家庭消费情况下,对劳动时间和消费非线性关系的研究可对此提供一些答案和实证证据。创业是生产的开端,消费是生产的最终目的,创业与消费之间存在必然联系。创业作为一种劳动方式,它要求劳动者贡献时间、付出努力,承担相应风险,并由此获得收入和满足感。创业促进消费增长的影响逻辑和分析框架,在学术研究上具有前沿性,对国家制定针对性的创业扶持政策和促进消费政策具有实践价值。如何通过创业活动促进消费增长和消费升级?对创业活动质量与消费结构升级关系的深层次研究,并通过创业的三大效应——减少贫困效应、扩大就业效应、优化供给效应探索其对消费的影响,能够给出这些问题的解决思路。当前我国加速迈入深度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在消费群体中的比重不断增大,老年人口的消费逐渐成为我国居民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老年人消费结构的现状、影响因素及发展规律,有助于根据老年群体的消费需求结构变动及时调整生产结构,进行相关产业布局,使人口老龄化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怎样“唤醒”老年市场消费升级是消费研究的重要问题。研究退休对居民家庭消费的影响及其机制,特别是退休通过影响老年人时间分配和认知能力变化,进而影响消费决策的机制,可以为“唤醒”老年市场消费升级提供一些洞见。以上三篇文章的研究问题和分析视角不尽相同,分别从劳动时间、创业、退休多个方面对如何促进消费的内在影响机制开展了有益的富于启发性的探索。这些研究结果对于促进消费意愿、促进创业活力拉动消费、促进消费结构升级、降低消费不平等和识别消费基础性作用等的深入研究具有启发性,对“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的研究作出了有意义的探讨。


载《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3期
责任编辑:周吉梅



推荐阅读


龙涌霖|从“杀身成仁”说重探孔子“许人以仁”的智慧

2022年第3期

刘佳慧|新文化如何赓续传统——陈寅恪《审查报告》中的时代议题

2022年第3

吴承学|凡解释一体即是作一部文化史

2022年第3期

桑兵|孙中山对“共和”的迎与拒

2022年第3

笔谈|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2022年第3


审核发布


初审:宋宇
审核:詹拔群、周吉梅
审核发布:彭玉平、李青果


长按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