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其他

彭浩然 | 医保治理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专题导语

医保治理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专题导语文/彭浩然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彭浩然教授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一个世界性难题,这不仅根植于医疗市场中广泛存在的信息不对称所引发的市场失灵,还与医改涉及多个主体、多重政策目标有关。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政策制定者要想在政府与市场、公平与效率之间实现平衡绝非易事。简单来看,一个国家的医疗卫生体系主要由卫生筹资和医疗服务两部分组成。前者主要涉及卫生经费筹集和资金支付;后者则对应医疗服务机构和服务提供方式。在我国,绝大多数医疗服务都是由公立医疗机构提供,基本医疗保险在卫生筹资体系中占有主导地位。2021年,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出占全国卫生总费用的40%左右。医保作为连接医疗供给与需求的桥梁,负责资金筹集与费用支付,不但为数亿国民提供基本的医疗保障,也通过第三方购买发挥着调节医疗机构行为、保障服务质量和可及性的关键作用。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人民健康和卫生事业发展。2009年和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先后发布了《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最近十几年,随着国家财政投入的大幅增加和基本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在减轻人民群众就医负担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但仍然面临医保基金使用效率不高、地区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党的二十大报告继续提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促进医保、医疗、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作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医保支付制度改革是国家医疗保障局2018年成立以来大力推行的重点工作。管用高效的医保支付制度能够激励医疗机构向广大患者提供合适有效的医疗服务,通过实现价值购买,提升医保基金使用效率,促进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推进健康中国建设。▲2016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从最近几年的实践来看,全国不同地区主要进行了两种按病种付费方式的改革试点与推广,即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DRGs)和按病种分值付费(DIP)。本期“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专题聚焦我国正在进行的医保支付制度改革。第一篇论文《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与健康中国建设》首先基于经济学中的委托—代理理论,对不同医保支付方式进行理论分析,然后比较我国按DRGs付费和按DIP付费的具体做法和异同点,总结其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所面临的挑战,最后给出完善我国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建议。第二篇论文《医疗卫生政策的试验性治理——中国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双轨制试点》侧重于从政策过程的理论视角剖析DRGs和DIP改革试点所代表的试验性治理模式。作者提出了双轨制试点的概念,很好地概括了在超大型复杂政策系统中政策求解的可行路径。两篇论文结合在一起,既可以帮助读者了解我国医保支付制度改革的动因、政策设计和实施进展,也可以从大国治理的高度更好地认识我国医改的战略战术。对于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系统的工作人员,这期专题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载《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2期责任编辑:周吉梅推荐阅读笔谈
2023年3月31日
其他

笔谈 | 研究阐释党的二十大精神

编者按习近平同志指出,概括提出并深入阐释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党的二十大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重大成果。中国式现代化,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本质,借鉴吸收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代表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有鉴于此,深入理解、领会和揭示“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质、丰富内涵、战略旨趣、发展前景等,是通达民意、凝聚民心、汇集民智,推动国家向着新的百年奋斗目标积极、稳健迈进的重要前提,也是中国学界处于民族全面复兴时刻,对历史和国家应尽的责任与担当。以专业和学术的方式,深入阐释党的二十大关于“中国式现代化”这一重大理论成果,是本刊力倡和践行的方向。本期约请三位学者,从不同维度发表见解,即是这一努力的尝试,以期共同把“中国式现代化”这一重大理论成果学习好、研究好、领悟好,并努力促使其成为亿万人民伟大实践的自觉追求。载《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2期责任编辑:仝广秀推荐阅读新刊速递
2023年3月29日
其他

彭玉平 | 清风与我共云床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2期编后记本期含“研究阐释党的二十大精神”笔谈、“研究阐释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名家特稿”“词学研究”等专题专栏,刊文凡19篇。2022年10月16日至22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以下简称“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主题鲜明,目标明确,为未来中国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本刊为此刊发两组文章:一组立足于对习近平总书记二十大报告的理论学习、解读和研究;一组以大会报告的精神为指引,就如何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展开研究。徐俊忠就“人民民主”何以是人类民主进程中的一种新形态作了细致的分析,提出“人民民主”的基本功能是实现人民之间的协同与合力,协商则是其内在形式。陈金龙对历史自信、文化自信与文明自信三者的内涵和关系进行了分析。李辉则从文明视角切入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解,回答了在人类文明的大格局中,现代化的中国贡献。三篇笔谈文字不长,但都紧密结合二十大报告而论,言之有物,也启人心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仅是中国的难题,也是世界性的难题,因为关涉多方,要取得各种关系之间的平衡,取得最佳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殊非易事。本期两篇专题文章对正在进行的医保制度改革做出了新的探索,对于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当有一定意义。▲2022年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赋比兴说在中国文学和文学批评中都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理论,但赋比兴三者究竟是如何合成一种彼此相关的理论,并在中国经学和文学批评中产生影响?却是一个需要慎重言说的问题。赋比兴出自“六诗”“六义”之说,自不待论,但其作为一组关联范畴与经学发生关系却是在东汉。而另外一个值得关注的事实是:整个汉代有关《诗经》的注疏之学,实际上独重“兴”,“赋”与“比”则悄焉鲜存,难觅踪影,这在《毛传》与王逸《楚辞章句》中都可以得到充分的证明。这一偏重“兴”的解说思路,似乎与孔子“诗可以兴”之说存在十分密切的关系。换言之,赋比兴的观念架构在汉代并未最终完成,从以兴论诗到到以赋比兴论诗,其间的观念史尚须重新审视和研判。本期“名家特稿”刊出香港中文大学张健《重探汉代经学中的赋比兴说》,其所论说中心正在于此。此文条分缕析,读来甚契心衷,相信对重写汉代经学史和文学批评史不无意义。▲《诗经旁注》书影,元罗祖禹刻本《诗经》与楚辞作为中国文学的两大源头,不仅肇端了诸多文体样式,由此形成的风骚艺术精神其实也渗透到此后各种文体之中,这可以视为中国文学的一种基本精神格局和艺术格局。词为小道的观念虽然由来已久,但其实也在这种诗骚精神的泽被之中,只是其体现方式有变化,强弱明暗有不同而已。郭艳华从风骚传统的角度切入花间词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花间集》的研究格局。在词史发展过程中,词体的类型也不断得以丰富和发展。清代道光年间兴起的祭词词便是其中之一,虽是祭祀词神,实寓词人衷曲。傅宇斌对此所作的专题研究拓展和加深了词史研究。在词体研究中,词乐被大多数词学研究者视为畏途,但作为音乐文学之一,词的音乐性其实无可回避。周韬对白石旁谱四首令词倚声手法的分析,也因此值得关注。以上本期“词学研究”专栏三文,各具角度,也各有心得,因合并刊出。民国政治几乎与武力相始终,此既与特殊的时代相关,也与国民党急欲一统天下的躁动不安心理有关。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由蒋介石任总司令的国民革命军北伐在快速取得多地胜利之际,蒋介石的心态便因此有了变化,领袖意识与集权意识明显增强。而他必须面对的人物之一便是国民革命军总参谋长李济深。李济深欲巩固地方实权,蒋介石欲削藩集权,矛盾由此逐步凸显,并终究因这一矛盾的不可调和而导致两人彻底决裂。这一段历史时或为人提起,也有一定的研究基础。沈成飞则从两人决裂的因缘说起,细致捋述这段历史,分析其中原因,推进了这一问题的深入研究。▲北伐时期的蒋介石以前读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其致力于在中国文化的源流中,讨论诸家对人的生命与道德根源的认知发展和差异特征,窃叹其材料之丰富与裁断之新颖。在人性论史的发展过程中,孔子素被认为是重要奠基者,而孔子的思想大要源于春秋时期,所谓“吾从周”云云,包含的内容和范围其实相当广泛。不过无论孔子怎样“从周”,他对春秋时期思想的改造、深化和转型,也是一个显在的事实,否则孔子也就无所谓是孔子了。从源流上分析孔子之前人性论的形成和特点,对于深入了解孔子的人性论当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任蜜林认为春秋时期的人性论是建立在君民关系的基础之上的,政治视野是当时人性论的基点。而在明白了这一前提和基础之后,再来看孔子的人性论,就能大致明白孔子在人性论上对前人学说所作的“创造性转换”与“创新性发展”了。▲唐代吴道子绘《先师孔子行教像》,清刻石民国拓本去年疫情期间,我不遑专力述作,闲来无事,曾检旧诗若干以遣时日,其中读多首诗歌,竟恍惚其中,一时忘却最初一念之本心,因作《旧诗不解三首》以自嘲云:一杜门不管病阳滋,无事闲来看旧诗。恍记当年书往事,而今一读一生疑。二旧诗隐约起前思,字字都亲意却迷。重拾心情寻故事,神龙首尾总分离。三偶翻黄卷意纷披,未解当年郁勃思。底事挥毫存记忆,旧诗难溯动心时。对自己所作诗尚有如此烟水迷离之形,何况于他人他作。这让我想起王阳明的心学解经学,其解释经典何以不以圣贤之是非为是非?大率也是基于精准还原本义的艰难。再则,凡文本之出,作者即已难完全主宰其中之思想。后人解书如果困顿不通,则施以解心之法,则既可与本义豁然相通,也可将文本之中原本潜隐不出之思想,“以我心换你心”,无意之中取触类旁通之效,则对文本意义的扩展和深化,自然也是一件极有意义的事情。陈乔见从此角度分析王阳明的心学解经学,我认为是把握了王阳明思想的核心的。今年立春日,我曾应邀与一众诗友赴白云区石马探访桃花,行前作了一点功课,查阅了网上相关图片,始知石马桃花果然盛大奇异,艳丽称冠,因提前赋诗云:“大张帷幕竟芬芳,独自盘桓兴亦狂。若得一方幽静地,清风与我共云床。”但临行前夜,居然一夜风雨,又适逢桃花末季,难经风雨交相摧残,故零落殆尽,惟有空枝摇曳矣。到了现场遂悄然赋诗云:“长闻石马是花家,今逐闲情访绮霞。讵料经宵风雨骤,惟余三五伴枝丫。”此诗藏于箧中,未忍直示石马桃花诗会主事人员,但现实场景确实如此,夫复何言!因念天地自然,一日之间,尚有如此惊人之变化,何况人的思想,何况学术研究的前后更替!期刊之所以一期又一期、一年又一年赓续相编,道理似乎也在其中了。载《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2期推荐阅读戚聿东
2023年3月21日
其他

新刊速递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2期目录及摘要

贾岛奇思“入僻”的理路及其古、律之分2023年第1期审核发布初审:宋宇审核:詹拔群、周吉梅审核发布:彭玉平、李青果关于我们
2023年3月21日
其他

戚聿东 | 新时代企业社会责任的创新与治理——专栏导语

新时代企业社会责任的创新与治理——专栏导语戚聿东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戚聿东教授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将“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并作为我国“十四五”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和战略导向。企业是经济社会的微观主体与基本单元,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是实现整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内在体现。立足新发展阶段,更好履行社会责任,进而实现企业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有机统一,业已成为现代企业的目标追求和战略行动。然而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课题组发布的《企业社会责任蓝皮书(2021)》统计,2020年中国企业300强社会责任发展指数为36.1分,超四成企业社会责任发展指数低于20分,仍在“旁观”,表明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战略管理呈现一定程度的“脱嵌”色彩。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整体上仍处于起步阶段,我国企业亟需走出一条与高质量发展要求相适应的企业社会责任创新与治理之道。本期专栏收录的三篇文章分别从宏观层面的数字经济、中观层面的产业政策、微观层面的企业绩效的视角,对企业社会责任进行了理论探索和实证研究。相较于已有文献,本专栏的文章侧重从战略管理的角度深刻理解企业社会责任,为完善企业社会责任战略决策进而服务于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和政策建议。在宏观层面,企业社会责任具有强情境性和强实践性,研究企业社会责任不可脱离时代背景和组织情境。在数字经济爆发式增长及其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的新背景下,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认知和履践范式都面临新的变革。对此,《数字经济时代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认知与履践范式变革》一文重点聚焦两个核心研究问题:第一,在数字经济时代背景下,企业的社会责任理论应遵从何种演进方向?第二,随着企业社会责任理论认知演进,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践范式将会发生哪些变革?该研究基于“组织情境—履责主体”和“发展阶段—履责重心”视角,通过梳理企业社会责任与工业革命共同演进的历史规律,从内在驱动到外部共治,从组织情景到发展阶段,从概念解构到履践范式,将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自觉融入社会责任的不同内容,形成消费互联网、产业互联网两阶段的“组织情景—战略导向”协同演进理论分析框架,对数字经济时代企业社会责任实践变革进行多视角的总结,系统归纳了数字经济时代企业社会责任的新变化、新内涵与新范式。该研究旨在丰富和完善企业社会责任理论,为企业在数字经济时代更好地履践社会责任提供战略选择,对数字经济时代强化企业社会责任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性和实践指引性。在中观层面,产业政策作为政府实现特定产业发展目标的工具,其实施效果密切依赖于企业主体行为,那么企业的社会责任扮演着何种角色?对此,《央地产业政策协同、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一文实证检验央地产业政策协同对微观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具体考察央地协同与否对微观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具体影响,从创新补贴、税收优惠以及企业研发投入三重视角,解释央地产业政策协同作用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微观机理,并以企业社会责任为核心纽带,基于外部政策驱动与内部可持续导向的双重视角,考察企业社会责任导向在产业政策协同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之间的调节效应,验证驱动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内外结合效应,构建了以企业内部可持续战略导向推动政府政策实施效果的协同路径。该研究为我国绿色与创新发展理念下进一步优化产业政策体系、构建面向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绿色产业政策体系提供经验证据,进而丰富了转型中国家判断产业政策有效性与合意性的重要边界条件,特别是从企业社会责任的视角验证了企业内可持续导向在政策驱动的绿色技术创新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对明晰多元主体协同治理企业社会责任的角色和边界具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在微观层面,社会责任要求企业既要致力于私有利润的创造,又需要承担社会、环境等公共利益服务,这势必要求企业做到管理经济目标与非经济目标之间的平衡。如何调整企业社会责任策略,使其切实提升企业绩效,这是将企业社会责任落实落细的机制与路径安排。对此,《富而好德,何必曰利——论企业社会责任与经济绩效的权衡关系》一文将“义利之和,家国同构”的儒家积极伦理应用于现代企业管理,依托理论,辅以实证,从战略层面检验了企业社会责任对经济绩效产生的权变作用,探讨了将社会道德与经济利益之间的“零和博弈”转化为“正和博弈”的可行路径,发现社会责任之于企业并非存在一般性,通过社会责任策略的不断调整,合理地、适当地、力所能及地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或能将社会道德与经济利益之间的“零和博弈”转化为“正和博弈”。该研究跳出企业社会责任的外部驱动视角,基于“经济理性”验证了企业社会责任作用于经济绩效的权变作用,不仅回应了企业“是否需要CSR”,也为企业如何在“需要和可能的原则之上”履行CSR提供了可行性路径,为学术界悬而未决的CSR-CFP关系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与机理,对完善企业社会责任的微观机制与路径具有理论贡献和政策启示。本专栏的三篇文章分别从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将社会责任纳入企业战略管理命题,基于不同视角与侧重点,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新时代变革、内外协同治理效应、经济后果进行了理论建构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对高质量发展趋势下企业社会责任的认知重塑、实践范式、动力机制、治理协同、政策完善等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专栏发表的研究成果旨在抛砖引玉,期待引发学界的深入研究和持续探索,在强化企业社会责任助力高质量发展方面涌现更多高水平成果,为中国式企业管理现代化理论创新作出更多贡献。载《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1期责任编辑:周吉梅推荐阅读景蜀慧
2023年3月12日
其他

景蜀慧 | 静嘉堂本和国图本:两种完整传世的宋刊本《陈书》递藏和版叶的比较

贾岛奇思“入僻”的理路及其古、律之分2023年第1期新刊速递|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1期目录及摘要2023年第1期彭玉平
2023年2月28日
其他

饶龙隼 | 明代小说中的诗词曲“寄生”说辨义——与赵义山先生商榷

贾岛奇思“入僻”的理路及其古、律之分2023年第1期新刊速递|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1期目录及摘要2023年第1期彭玉平
2023年2月24日
其他

刘小枫 | 重新认识赫尔德的人类学历史哲学

Baden,1728—1811)发出呼吁,德意志诸侯应该致力于促进德意志人的共同体情感,建立统一的新德意志帝国。受这一呼吁激发,赫尔德产生了建立统一的德意志科学院(Teutsche
2023年2月21日
其他

葛晓音 | ​贾岛奇思“入僻”的理路及其古、律之分

年总目次索引2022年审核发布初审:宋宇审核:詹拔群、周吉梅审核发布:彭玉平、李青果关于我们
2023年2月16日
其他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 年总目次索引

郭丽娜(6)从“普通知识”到“高深知识”的范式转型及其制度依托——以严复、辜鸿铭、王国维、陈寅恪的侨易背景与代际评价为中心
2023年1月21日
其他

彭玉平 | 壬寅六记

本期含“中山大学学术名家访谈”“鲁迅研究”“宋史研究”“经典与解释”“新时代的中心城市与城市群”等专题专栏,专题专栏导语之外,刊文凡20
2023年1月21日
其他

景军等 | 促进全球健康发展的中国经验

Innovations,CEPI)于2021年7月宣布计划与中国沃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开发新冠疫苗和其他变体(如新冠变异株疫苗)。随后不久,国际组织“疫苗联盟”(Vaccine
2023年1月20日
其他

莫家伟等 | 价格机制与空间失衡:空间经济学的发展、应用与挑战

Equilibrium)在本文系指居民和企业不存在空间上的迁移动机,即居民在不同地方的效用相等以及企业在不同地方的利润相等。相对应地,空间失衡(Spatial
2023年1月20日
其他

刘亚平等 | 数字监管能力:概念界定、路径分析与实践演进

肖鹏|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的现场勘查与历史钩沉2022年第6期赵敏俐
2023年1月20日
其他

高良敏 | 行动者视角:援非医疗队制度与实践的边界

1984)。此外,场域(Field)因强调其由各种异质性要素组合,具非独立性,超越单一结构性要素,使行动者社会空间变得宽泛及其边界更具张力,使各要素更具关联性和相互性(Bourdieu,
2023年1月20日
其他

程瑜 | 人类学视野下的全球健康治理​——专题导语

肖鹏|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的现场勘查与历史钩沉2022年第6期赵敏俐
2023年1月20日
其他

彭玉平 | 山花一任自销魂

醉翁懒看满池荷,渴痼中痟莫奈何。注若漏卮如未已,小溲四望只呵呵。其三山花一任自销魂,老病经春总闭门。待得群芳凋谢后,再缘湖畔过晨昏。载《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1期推荐阅读郭丽娜
2023年1月19日
其他

新刊速递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1期目录及摘要

央地产业政策;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企业社会责任;政策协同富而好德,何必曰利——论企业社会责任与经济绩效的权衡关系刘
2023年1月19日
其他

叶隽 | 从“普通知识”到“高深知识”的范式转型及其制度依托——以严复、辜鸿铭、王国维、陈寅恪的侨易背景与代际评价为中心

从“普通知识”到“高深知识”的范式转型及其制度依托——以严复、辜鸿铭、王国维、陈寅恪的侨易背景与代际评价为中心文/叶
2023年1月12日
其他

别致 | 谢阁兰、瓦赞、拉尔蒂格1914年在华考古行动考述​

Devéria)或沙畹,由之进行通报、研究,阐释重点为石雕背后的朝代脉络与文化制度,任务者另行简要介绍石雕位置、布局、造型。法兰西铭文与美文学术院工作大会轮值主席埃米尔·沙特兰(Émile
2023年1月12日
其他

刘炜 | 上海流亡犹太人的精神变迁与身份认同——析乌尔苏拉·克莱谢尔小说《上海,远在何方?》

Buxbaum)于2008年出版的讲述自己父辈亲身经历的小说《过境上海:流亡生涯》(Transit
2023年1月12日
其他

郝岚 | ​从“谱系语文学”“发生学”到数字人文的认识论思考

copies)。他主要对文本进行三部分工作:首先是语文学家集齐该文本的所有现存版本,把异文(变体)详细编目,决定幸存版本之间的世系谱系(genealogical)关系——编订谱系密码(
2023年1月12日
其他

郭丽娜 | 和羹之美,在于合异——专栏导语

和羹之美,在于合异——专栏导语文/郭丽娜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郭丽娜教授全球史是人的历史,人与物承载着制度、思想与文化,在流转中产生新知识,革新旧观念。现代物理与化学的新发现、新技术的发明,进入生活领域,提升人流和物流的速度,加深全球化的色调。在亚欧这块古老的大陆上,人文与科技的对话日益频密,文化交流的主题层出不穷。本期四篇文章,分别从知识范式转型与方法论革新的思辨角度、文学创作与人物个案来考察现当代亚欧文化之间的互动与糅杂状况。在中国现代学术史上,严复、辜鸿铭、王国维和陈寅恪四位先生的地位举足轻重。他们先后受西学影响,又不约而同回归国学,王国维与陈寅恪之间更是学缘匪浅。叶隽从“侨”与“易”的内生关系,考察四位学者的学术代际关系和知识传承的深层机制,思考现代中国学术从“普通知识”到“高深知识”转型的范式与制度依托问题。反观欧美,19世纪下半叶是西方现代学科建制的关键时期,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范式受自然科学的影响,呈现量性特征。20世纪计算手段发达,生物技术发展,现代谱系学出现,古典谱系语文学逐步走向边缘。郝岚辨析谱系语文学、发生学与新谱系学三种人文研究方法论的中译名的得失,指出三种研究方法之间的逻辑关联,并对当代数字人文研究范式作了批判性思考。两次世界大战时期,大量欧洲犹太人流亡上海。当代德国小说家乌尔苏拉·克莱谢尔以此历史事件为背景,创作了小说《上海,远在何方》。刘炜研读小说文本,分析欧洲犹太人在上海虹口隔离区采取的不同文化适应策略,及其由此所产生的正负效应,对全球化进程中出现的文化身份认同问题进行思考。在欧洲犹太人彷徨于“乡土与流亡”之时,著名法国诗人、汉学家和考古学者谢阁兰考察华西,深受中国传统艺术的影响,在后期文学创作中提出多异美学理论。别致梳理《谢阁兰书信集》,还原谢阁兰及其助手瓦赞、拉尔蒂格1914年的考察路线、过程和内容,从考古与艺术等角度深化对多异美学的理解,指出法国汉学具有去西方中心化的特征。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文明互鉴,人这根有思想的芦苇浴火重生。生命在共同的星球上永不停息,溢出幽香。载《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6期责任编辑:仝广秀推荐阅读陈伟武
2023年1月12日
其他

徐凤仪 | 商周“作冊”析辨—— 兼论周人对殷商遗留职官文化的改造

柏拉图智慧论中的辩证意涵2022年第5期审核发布初审:宋宇审核:詹拔群、周吉梅审核发布:彭玉平、李青果关于我们
2022年12月31日
其他

程少轩等 | 周家寨汉简日书《五龙》研究

柏拉图智慧论中的辩证意涵2022年第5期审核发布初审:宋宇审核:詹拔群、周吉梅审核发布:彭玉平、李青果关于我们
2022年12月31日
其他

刘杰 | ​岳麓秦简释读零札(三则)

柏拉图智慧论中的辩证意涵2022年第5期审核发布初审:宋宇审核:詹拔群、周吉梅审核发布:彭玉平、李青果关于我们
2022年12月31日
其他

陈伟武 | 考字证史,鉴古知今——专栏导语

考字证史,鉴古知今——专栏导语文/陈伟武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陈伟武教授文字是人类文明起源的重要标志,是前人所以垂后、后人所以知前的津梁梯航。我们通常所说的古文字,往往专指古汉字。日月经天,江河行地,中华文明浩浩荡荡,滚滚向前。汉字自产生至今数千年来从未衰歇,成为世界上唯一经久不绝的古老自源文字。中华大地上百族融汇,联通万邦,汉字成为种种不同文明之间的强力纽带,古文字则是开启中华早期文明的通关密码。古文字与出土文献研究业已成为专门之学,前辈学者创造了辉煌的业绩和丰硕的成果,为我们提供了诸多可资取法的治学经验。狭义的古文字学只是研究先秦古文字形体及其演变,广义的古文字学除了考释文字之外,还要兼及古文字所记录的汉语信息和文献内容,疏释词义句意,甚至揭示字词蕴涵的文化意义。出土文献又溢出古文字材料的范围,古文字学者所面对的出土文字材料时或属于汉代以后之物。古文字学与考古学、历史学、语言学和文献学关系密迩,说得好听一点,是综合性的交叉学科,说得不好听,叫做边缘学科。1925年7月,王国维先生为清华学校暑期补习学校作了著名的学术讲演,其中有如此的一段话:“古来新学问大都由于新发见,有孔子壁中书出,而后有汉以来古文家之学;有赵宋古器出,而后有宋以来古器物古文字之学……然则中国纸上之学问,赖于地下之学问者,固不自今日始矣。”新发现带来新学问,王先生的这一论断,一再得到古文字新材料的验证。▲王国维(1877—1927)商周青铜器铭文是研究商周史的重要史料,铭文的解读存在问题多多,传世文献中“作册”一词少见,而甲骨金文材料中屡见,研究者于其内涵性质及演变尚有不少模糊认识,甚或疑谳莫定。徐凤仪《商周“作冊”析辨——兼论周人对殷商遗留职官文化的改造》一文,详细爬梳“作册”所有用例,考镜其呈现形式和使用语境自殷商而迄西周早期、中期、晚期的历时变化,指出“作册”经历了遗存、衰落、隐没的过程,反映了周人对殷商职官文化的改造及取代。由新材料来观照老问题,故能得到新的研究结论。以陈松长教授为首的学术团队经过多年奋战,已经完成了全部岳麓书院所藏秦简的整理工作,出版了七巨册的整理报告书。刘杰参与过岳麓秦简的一些前期整理工作,有系列论文研讨岳麓秦简。此次发表的论文,考辨近年刊布的《岳麓书院藏秦简》第壹册和第伍册简文释读三则,指出《为吏治官及黔首》简9“智爱有亟”当读为“知爱有恒”,意谓要恒持慈爱之心。另有两处属于疏解简文原意,纠正整理者和其他研究者不恰当的句读,所考均确凿可信。▲《岳麓书院藏秦简》书影日书是秦汉墓葬常见的出土文献,在古代方术史、思想史和社会生活史诸方面都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湖北随州市曾都区周家寨墓地M8号汉墓所出汉简《日书》属于科学发掘的新材料,《五龙》篇内容为此前日书所未见。程少轩、凡国栋和罗运兵三位学者合撰的《周家寨汉简日书〈五龙〉研究》,首次用合理的方法加以解读,对竹简原文所述干支精心推算,复原出五龙图的基本形态,对其中蕴含的数术原理作了深入的阐述,对相关疑难字词的考释也都允贴可信。▲湖北随州市曾都区周家寨墓地M8号出土竹简,来自:《湖北随州市周家寨墓地M8发掘简报》,《考古》2017(08):3-21+2。此次本栏目推出的三篇论文,有长有短,宜长则长,可短则短。考释古文字与出土文献的论文,写法不拘一格,如于省吾、杨树达等先贤,深得亁嘉学派考据文章神髓,虽满腹经纶,真知灼见,而词约旨丰,要言不烦,清通可诵,值得我们好好学习。有的考释古文字的论文,新知迭出,言而有物,虽长篇大论,当然只能耐着性子慢慢品鉴了。李学勤先生说:“活在今天,居然有这么便利的条件研究古文字。我们有这么多新发现,现在进行的南水北调工程所经过的区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核心地区,随着工程的进行,以后提供给我们的考古材料一定是大量的,会有我们意想不到的收获。”20世纪70年代,农业学大寨,大兴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成了出土文献重见天日的黄金时期。近年我国社会经济蓬勃发展,大修高速公路和铁路,城乡住房扩建和改造日新月异,客观上促成了大量古文字资料纷纷出土的局面。许多出土的商周秦汉文字资料,连司马迁都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甚至做梦都梦不到,其学术价值当然未可估量。文字借考古所出的文物而存在,语言通过文字记录文献,文献反映了文明与文化。有新材料,还要有正确的研究方法,找到准确的解读途径,得出正确或比较贴近真相的结论,才能推动学术的深化和发展。新材料正层出不穷,新问题于是纷至沓来,古文字与出土文献研究之学也就生生不息,精进日新。东汉王充《论衡·谢短》篇说:“夫知古不知今,谓之陆沉……知今不知古,谓之盲瞽。”我们不能泥古,也不能薄古,而是要鉴古知今,古为今用。如近年所见战国竹简多有论述治国理政的佚籍遗篇,即可借以了解二千多年前的治国理念和政治方略,对于民族文化自信的树立和当代中国长治久安的事业发展不无借鉴作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文化建设的继往开来,推陈出新,传承再造。大量的古文字与出土文献为探索中华文明起源、了解中华早期文明的辉煌历史提供了坚实的研究基础。载《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6期责任编辑:张慕华推荐阅读王兆鹏
2022年12月31日
其他

何文平 | 清末民初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堂口

语境中的胡塞尔——专栏导语2022年第5期审核发布初审:宋宇审核:詹拔群、周吉梅审核发布:彭玉平、李青果关于我们
2022年12月29日
其他

姜帆 | ​合作与竞争:冷战初期英国对美国援助缅甸动向的回应

McGhee)先后短期造访仰光,透露了美国转变对缅政策的信息,这使缅甸再度燃起对美国物资和财政援助的渴望。1949年12月30日,杜鲁门总统批准了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的NSC
2022年12月29日
其他

王兆鹏 肖鹏 | ​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的现场勘查与历史钩沉

地球实测,造口岭山道最高处海拔210米,赣江江面海拔89米,水淹约30米,故宋代当年造口岭的相对高度为210-89+30=151米(参图2)。而Google
2022年12月29日
其他

廖璨璨 | 至善统善恶:方以智与晚明无善无恶之辨

语境中的胡塞尔——专栏导语2022年第5期韩冠群|从朝堂到相府:南宋史弥远主政时期的中枢政治运作2022年第5期审核发布初审:宋宇审核:詹拔群、周吉梅审核发布:彭玉平、李青果关于我们
2022年12月15日
其他

秦际明 | 文明共识与近代经学观念兴替

语境中的胡塞尔——专栏导语2022年第5期韩冠群|从朝堂到相府:南宋史弥远主政时期的中枢政治运作2022年第5期审核发布初审:宋宇审核:詹拔群、周吉梅审核发布:彭玉平、李青果关于我们
2022年12月15日
其他

吴晓佳 | 寓言性的消失与历史的力比多化 ——以《银城故事》《檀香刑》《人面桃花》为中心

语境中的胡塞尔——专栏导语2022年第5期韩冠群|从朝堂到相府:南宋史弥远主政时期的中枢政治运作2022年第5期审核发布初审:宋宇审核:詹拔群、周吉梅审核发布:彭玉平、李青果关于我们
2022年12月15日
其他

刘东方 | 新诗诗体标准的建构及当下意义

语境中的胡塞尔——专栏导语2022年第5期韩冠群|从朝堂到相府:南宋史弥远主政时期的中枢政治运作2022年第5期审核发布初审:宋宇审核:詹拔群、周吉梅审核发布:彭玉平、李青果关于我们
2022年12月15日
其他

赵敏俐 | 《陌上桑》的生成与汉代的“流行艺术”

语境中的胡塞尔——专栏导语2022年第5期韩冠群|从朝堂到相府:南宋史弥远主政时期的中枢政治运作2022年第5期审核发布初审:宋宇审核:詹拔群、周吉梅审核发布:彭玉平、李青果关于我们
2022年12月15日
其他

彭玉平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6期编后记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6期编后记本期含“名家特稿”“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欧亚文化研究”“打造新时代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等专题专栏,相关专题专栏导语之外,刊文凡19篇。中国文学传统中的民歌,其地位和价值虽有尊卑与高下的变化,但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民歌的传播力与影响力还是相当强势的。所以以民歌或半民歌的方式作为传播手段,也就成为一种古代文人比较自觉的选择。汉乐府名篇《陌上桑》便堪称这一方面的典型。作为美丽、智慧、忠诚的采桑女子的形象代表,秦罗敷承载了民歌诸如身份、职业、题材等的若干重要因素,由此而深入中国人的记忆深处。但一如称《云谣集杂曲子》为民间词集而带来阅读上的诸多困惑一样,若秦罗敷其实也是融合了多种身份的一个复合体。采桑似乎并不构成秦罗敷的主体身份与生活来源,“罗敷喜采桑”,这个“喜”字已经委婉写出秦罗敷采桑的娱乐和消遣意义。而且“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这又岂是农村女子的日常妆扮?而行者、少年、耕者、锄者的反应,也足以见出秦罗敷的出场因为带有偶然性,才能一时惊艳如此,近乎扰乱了社会秩序。故而关于《陌上桑》的诗歌的定位在民歌的基础上,也颇有如游国恩等提出不同见解者。赵敏俐此前就发表过关于此诗的专题文章,本文则从汉代“流行艺术”的生成,进一步探讨其娱乐和表演等特征,推进了相关学术史的发展。▲水墨作品《罗敷采桑》(作者:陈谋)作家都有自己的籍贯,或有流寓之地、临居之所,而创作无论如何“心游万仞”“精鹜八极”,也终归要落于一定的地域,这是地理学能够介入文学研究的背景之一。但这种背景实在是有着强与弱的不同,强者固可以不论,弱者则也近乎到了可以忽略的地步,所以,以地理学的视角介入文学研究注定是有层级、有限度的,如果因此而过于放大地理的影响力,也是不客观的。只有精准地把握好文学与地理关系的“度”,才能使相关问题的解决更为到位而彻底;一旦过犹不及,则容易遮蔽了文学的自身意义。换言之,要考察作家作品的文学地理意义,必须有充足的地理文献支持、明晰对应的历史文化对勘与独特地域性感情的加持,只有此三者能深度而自然地结合,才能彰显作家作品的深层意义和特殊价值,否则就流于地理与文学的简单叠加而已。王兆鹏、肖鹏深得文学地理学研究的理念、方法与路径,他们近年围绕若干诗词经典联袂做了不少有深度的现场勘查,同时紧密关联带有地域特性的历史掌故与创作传统,因此他们的考论结果往往能一新世人耳目,他们的研究也因此在诗词研究上带有一定的范式意义。本期刊发他们考论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一文,便是在这一理念之下的最新成果。▲《稼轩长短句》元大德三年广信书院刻本书影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专栏在本刊刊出多年,影响日甚。但冷门绝学,每推进一点也委实不易,这大概是其之所以“冷”“绝”的原因所在。本期刊出关于商周“作册”、岳麓书院藏秦简以及周家寨汉简日书《五龙》的三篇研究文章,或源流梳理,或文字考订,或理论分析,各擅胜场,值得关注。现今的珠江三角洲,大致与粤港澳大湾区的地理空间重合,是世界级的经济文化建设湾区,也是现代文明的集中发力区和展示区。但是往前追溯一百多年,珠三角的工商业此时得以长足发展,政治变革也一度在此风起云涌,这都是明面上可以清晰观察到和深刻感受到的,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引领全国的格局和气度。但暗地里的珠三角却也延续着盗匪横行、地方武装势力对基层社会恣意妄为的行为。作为盗匪的主要组织形式,“堂口”一度在珠三角林立,盘踞一方,也称霸一方,实际上正是当时不稳定的政治社会为他们的非法地域势力提供了空间。本期刊发何文平梳理清末民初珠三角的堂口的分布、源流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地方势力情况,可见百年之前曾经留下的历史痕迹。历史的物理印记或许会被雨打风吹去,但氤氲在历史深处的记忆却是不可磨灭的,历史总是在记忆中复活,在复活中再成为历史。从大历史的角度来说,有循环的历史才是富有生命力的。▲清代珠江三角洲城市分布图宋明理学的阐释空间虽然有大致的维度,却难以直达边际,这种恍惚有尽头却又行走无尽时的状态,可能正是理学的魅力之一。王阳明近年很热,热到仿佛有一点逢人不谈王阳明、纵读诗书也枉然的感觉。其实如果王阳明真的人人似乎触手可及,甚至稍翻卷页,便敢信口开讲,那大家遇到的很可能是假的王阳明。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哲思的浩瀚从来是需要专业来摆渡的,岂有缺乏哲学根底而能直截本源的。这种极高的悬格倒不一定是出于哲学的傲慢,而是哲学的底蕴以及在阐发、接受中意义的丰富与流失,都是无法回避的问题。换言之,哲学上的“横看成岭侧成峰”带有极大的普遍性。王阳明思想的变与不变,就一直是一个众说纷纭的话题,尤其是在传承中形成的与王阳明思想的离合之处,就更是令人眼花缭乱了。但无论怎样的纷乱,走向本质的努力总是需要坚持的。王阳明心目中的“至善”就是无善无恶,消除了善与恶的现实界限,而以本性的至善来一统善恶,就成为方以智思想的新境,当然这一新境也部分地承传了朱熹与胡宏的思想。廖璨璨将方以智与晚明无善无恶说作了历史的梳理,并以更富有学理性的认知串联起从王阳明到方以智的思想脉络。▲王阳明像(1472—1529)“亚欧文化研究”专栏在本刊设立三年以来,发表了一批中外学者关于这一研究领域的最新文章,也逐渐形成了相应的研究格局。这大概也是综合性大学学报开设的第一个这方面的专栏,形成相关的学术合力则是本刊的初心所在。数字人文研究近年在国内似有风起云涌之势,虽然“数字”与“人文”在传统的观念里似乎不无相隔之处,但作为新时代人文研究的新范式,“数字人文”还是多少让人充满了期待。郝岚结合谱系与文学、发生学与新谱系学三种人文研究方法,对当代数字人文研究范式作了一定的批判性思考。清华学校国学研究院在创办之初也曾经历过普及一般性学术还是研究高深学问之争,当然,最终在王国维等人的坚持下,高深学问成为国学研究院的发展方向。知识与学问当然既有联系也有区别,叶隽以严复、辜鸿铭、王国维与陈寅恪为对象寻绎从“普通知识”到“高深知识”的范式转型及其制度依托,在反思民国学术的过程中,展示在全球化语境中的若干复杂面相,其视野和眼界带来了不少新人耳目的地方。本期推出的“打造新时代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专题,讨论的核心是人类学视野下的全球健康治理。在持续了三年的全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背景之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事实已经充分呈现在眼前,构建这一共同体的紧迫性也充分显露。全球公共卫生危机带来的不只是对人类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巨大威胁,还包括对经济与文化等全球化造成了极大的冲击。本专题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中国经验和行动视角。载《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6期推荐阅读李善民
2022年11月28日
其他

新刊速递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6期目录及摘要

经学历史化;道与法;文明共识从“普通知识”到“高深知识”的范式转型及其制度依托——以严复、辜鸿铭、王国维、陈寅恪的侨易背景与代际评价为中心叶
2022年11月28日
其他

李善民 | 经济高质量发展与企业并购重组决策——专栏导语

经济高质量发展与企业并购重组决策——专栏导语文/李善民中山大学管理学院、中山大学企业研究院李善民教授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迈入了新时代,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了我国经济正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十四五”规划)提出,实现高质量发展,要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并购重组是资本市场优化资源配置,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式和手段。2020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中提到,上市公司做优做强的要求之一就是“促进市场化并购重组,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的并购市场主渠道作用”。“十四五”规划中也强调,在促进构建产业体系新支柱过程中,“要鼓励技术创新与企业兼并重组”;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完善企业兼并重组法律法规和配套政策”;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要求“加快国有经济战略性重组”。可见,并购重组是促进产业集聚发展、促进国有经济布局调整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而服务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式。据普华永道发布的《2021年中国并购市场回顾与2022前瞻》统计,2021年中国国内并购交易数量创下历史新高,按交易额计算占全球并购市场的13%,其中“产业升级”“绿色发展”“双循环”等是促进并购交易的热点,国有企业进行战略并购的数量也突破了新的记录,说明我国并购市场相当活跃。然而,目前我国企业并购重组还存对并购的风险认识不足,并购手段运用不够熟练,融资手段不多,缺乏管理技能等问题。同时政策层面尚需出台相关配套政策,不断优化并购重组决策,强化并购重组的资源配置作用,助力企业突破并购重组中的体制机制障碍,通过高质量的并购重组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普华永道发布的《2021年中国并购市场回顾与2022前瞻》统计本期“新时代中国企业并购重组”专栏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有资本并购重组理论、机制与模式研究”(72132010),收录的三篇文章分别从宏观层面的环境规制政策、中观层面的国有企业改革、微观层面的公司高管特质的角度,对企业并购重组进行了理论探索和实证研究。相较于已有文献,本专栏的文章强调从并购决策的角度深入理解并购绩效,为并购重组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政策建议。在宏观层面,严格的环境规制究竟是倒逼企业通过加大创新投入转变生产经营方式,进而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还是挤占企业的创新资源从而减少技术并购?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环境规制、融资环境与企业技术并购》一文以《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实施作为准自然实验,研究了环境规制对企业技术并购的影响,发现新标准实施后重污染企业显著减少了技术并购的投入,这种情况在融资约束高的企业以及股票流动性低的企业中更为显著,揭示了融资环境是环境规制影响企业技术并购的重要作用机制,该研究对于如何降低环境规制对技术并购的抑制作用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在中观层面,中央企业利润上缴的改革是否会通过集团网络对其控股公司的并购行为产生重要影响?是否能限制国有企业盲目扩张?对此,《国有资本收益上缴与企业并购:基于中央企业集团的证据》一文利用中央企业国有资本收益上缴政策作为外生事件,研究中央企业集团母公司向政府分红时,是否以及如何影响集团内上市公司并购行为,发现中央企业集团母公司上缴国有资本收益时,会抑制该母公司控制的集团内上市公司的并购行为,且中央企业集团存在财务公司时,由于其对成员公司财务管控更强抑制效应更大。该研究拓展了对国有企业分红的经济后果和企业并购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为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和支出制度改革提供了政策启示。在微观层面,如何提高并购质量,使其切实服务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背景下,金融背景高管能否发挥促进企业高质量并购的作用?通过怎样的机制和途径提高并购质量?对此,《金融背景高管能助力实体企业高质量并购吗?》一文研究金融背景高管如何帮助企业克服并购困难、实现高质量并购的问题。该研究发现金融背景高管通过降低融资约束和提高风险承担显著促进了公司并购,提高了并购绩效和并购质量,研究结论支持了社会资本理论而非代理理论,说明金融背景高管通过发挥自身社会资本的作用促进实体企业高质量并购。该研究对企业的并购决策和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政策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专栏的三篇文章从宏观到中观再到微观层面,分别从绿色发展和技术创新、国有企业改革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高管特质和社会资本理论角度出发,对经济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企业并购重组决策行为进行深入剖析,为丰富企业并购决策、并购绩效以及并购质量的影响因素研究作出了创新性探讨。期待本专栏能吸引更多学者在并购重组领域展开更广泛、深入的研究,推动中国情境下的并购重组理论创新,助力新时代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载《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5期责任编辑:周吉梅推荐阅读林志猛
2022年11月9日
其他

李善民 周珏廷 | 金融背景高管能助力实体企业高质量并购吗?

2020)、持有更少的现金、更多的债务以及进行更多的股票回购,在投资决策上是精明的,即在核算项目时使用项目层级的折现率而非公司层级的折现率,同时公司有较低的投资现金流敏感性(Custodio
2022年11月9日
其他

刘丽华 孔东民 | 国有资本收益上缴与企业并购决策:基于中央企业集团的证据

5%和1%的水平上显著。下表同。双重差分估计的前提假设是实验组企业与对照组企业在事件前的并购行为存在平行趋势。本文设定上市公司在集团母公司上缴国有资本收益前4年的虚拟变量,具体而言,设立虚拟变量PR
2022年11月9日
其他

王彩萍 黄志宏 | ​环境规制、融资环境与企业技术并购

A的回归结果显示,基于全样本的分析表明新标准实施对企业技术并购发起概率和投入规模的抑制效果在融资约束低与融资约束高的企业中并不一致,且系数只在技术并购投入规模中存在显著性差异。但Panel
2022年11月9日
其他

杨玉昌 | 和平与战争的张力——关于康德、尼采和老子的比较

和平与战争的张力——关于康德、尼采和老子的比较文/杨玉昌中山大学哲学系杨玉昌副教授摘
2022年10月27日
其他

林志猛 | 柏拉图智慧论中的辩证意涵

柏拉图智慧论中的辩证意涵文/林志猛浙江大学哲学学院林志猛教授摘
2022年10月27日
其他

郑辟瑞 | ​胡塞尔与实在论—观念论之争

phenomenology)。在其著作《有限性之后》中,思辨实在论哲学家梅亚苏(Q.
2022年10月20日
其他

蔡文菁 | 人性与方法——胡塞尔论伦理生活

人性与方法——胡塞尔论伦理生活文/蔡文菁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蔡文菁副教授摘
2022年10月20日
其他

谢利民 | 超越实在论与观念论——胡塞尔超越论的观念论新探

LXIII,88—89)任何实在的经验都是现时经验着的意识的经验,所以“一物之现实存在,及一个实在世界的现实存在……要求一个内容被突显的现时自我,一个现实存在的意识连同现实的经验和经验命题”(S.
2022年10月20日
其他

张任之 | ​语境中的胡塞尔——专栏导语

语境中的胡塞尔——专栏导语文/张任之中山大学哲学系张任之教授1933年,胡塞尔的晚年助手欧根·芬克(E.
2022年10月20日
其他

胡坤 | 故国已远:两宋之际一位陕西地方士绅的自处与处世——以《故河南郡封公墓志铭》为中心

故国已远:两宋之际一位陕西地方士绅的自处与处世——以《故河南郡封公墓志铭》为中心文/胡坤西北大学宋辽金史研究院暨历史学院胡坤教授摘
2022年10月11日
其他

杜丽红 | 权力结构与防疫模式:清末东北大鼠疫期间防疫决策的执行

权力结构与防疫模式:清末东北大鼠疫期间防疫决策的执行文/杜丽红中山大学历史学系(珠海)杜丽红教授摘
2022年10月11日
其他

韩冠群 | 从朝堂到相府:南宋史弥远主政时期的中枢政治运作

从朝堂到相府:南宋史弥远主政时期的中枢政治运作文/韩冠群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韩冠群副教授摘
2022年10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