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刊速递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5期目录及摘要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5期
第63卷(总第305期)2023年9月15日出版
双月刊 1955年创刊
名家特稿
❖ 重思关系构成的“成人”的主体性
[美]安乐哲著,董耀民译
学术争鸣
❖ 文明对话视域中的人文科学研究
——对汉学主义以及后现代主义的反思和批判
金惠敏
❖ 有限存在者是神圣存在者吗
——与一种对“有限的神圣的存在者”的新理解商榷
舒远招
中国古典文学研究
❖ 《东坡笠屐图》故事及其解读
[新]衣若芬
❖ 从诗书互通看黄庭坚诗瘦硬体格之构成
吴 晟
外国文学研究
❖ 被翻译掩盖的西方诗歌真相
王东风
❖ 论鲁滨孙的枪手形象
陈建洪
“法国旧制度时期的日常与治理”专题
主持人:周立红
❖ 法国旧制度时期治理史的日常生活视野
——专题导语
周立红
❖ 流行病与15—17世纪法国城市治理体制的转变
熊芳芳
❖ 从城市到国家:路易十四时代谷物管制的理念与实践
周立红
❖ 启蒙时代巴黎小人物的世界
——阿莱特·法尔热的民众史研究
庞冠群
❖ 恻隐与亲亲
——仁孝何以一本?
赵金刚
❖ 教化与制法:郑玄《论语注》中的孔子形象
刘增光
❖ 先验哲学的“客体”概念绎解
——以康德对莱布尼茨主义存在论的反思为线索
谢裕伟
❖ 历史有无逻辑
——基于《逻辑学》的黑格尔历史哲学再审视
庄振华
粤港澳大湾区研究
❖ 粤港澳大湾区跨域协同治理创新模式研究
——基于前海、横琴、南沙三个重大合作平台的比较
陈朋亲,毛艳华
经济研究
❖ 产业金融研究综述
曾 燕,任诗婷,杨雅婷
❖ 收入、社会地位与人们的社会信心
——分配公平与权利公平视角
徐淑一
编后记
重思关系构成的“成人”的主体性
[美]安乐哲著,董耀民译
摘 要:在古希腊本体论思维中,鉴于每个人的自足性已然得到其形式因和目的因(eidos and telos)的保障,那么对其作为“人”(human “being”)的自我认同来说,他们彼此之间的关系则仅仅是第二序的、偶然的、伴生的。这种范畴思维意味着,你要么“是”(are)一个人,要么就“不是”。这种分立性和独立性正是“个体自主”(individual autonomy)的自由主义概念得以产生的历史背景。在生生论(zoetology)思维中,构成着每个人自身的、至关重要的诸种关系,以及在修治这些关系的过程中形成的独特自我认同,都是第一序的,并使得人们成为相互依存的“成人”(human “becomings”)。在“人”与“成人”(其复数形式是必要的)的对比下,我将探讨下面几个问题:第一,常见的西方自由主义和东方集体主义的区分是否可靠?第二,这些关于“人”的不同观念是如何体现在理解和落实人权的方式中的?第三,哪种人的范型(model)具备更坚实的人格同一性?第四,我们要如何重思主体性(agency)观念以及由此派生出的那套词汇——自主、意图和个人选择——以便与人作为关系性存在的观念相契合?
关键词:成人;主体性;生生论;关系
文明对话视域中的人文科学研究
——对汉学主义以及后现代主义的反思和批判
金惠敏
摘 要:“汉学主义”作为对国外汉学的定性和批判是21世纪中国学术的一大景观,有较多的关注和较深入的讨论。但从对话论角度,尤其是将对话作为“个体间”对话即“间在”对话的观察还不多见。对话是个体之间的对话,不是主客体之间的对话。主客体之间没有对话,而只有认识。汉学主义批评要求剔除学术研究中的意识形态干扰而追求纯粹客观的知识,这在对话论看来就是一种实证主义的机械认识论。尽管其有效于自然科学,但施之于人文科学则是一种僭越。在人文科学领域,特别是其中的异域异质研究,以对话论模式替代反映论模式应当提上议事日程。这是学术发展自身的逻辑演进,也是全球化时代以文明对话化解文明冲突之大势所趋和天理所在。
关键词:汉学主义;人文科学;间在对话;后现代主义;新实在论
有限存在者是神圣存在者吗
——与一种对“有限的神圣的存在者”的新理解商榷
舒远招
摘 要:康德把理性存在者分为具有感性偏好的有限理性存在者和不具有感性偏好的无限理性存在者两类,只有后者才是意志完善的神圣存在者,不存在所谓有限的神圣存在者。但是,在《如何理解康德的“有限的神圣的存在者”?》一文中,刘作坚持将康德哲学中的endliche heilige Wesen 译为“有限的神圣的存在者”,并将其理解为既具有感性偏好、又具有神圣意志的理性存在者。刘文坚持机械翻译的“理由”不能成立:它对“有限的神圣的存在者”的界定不符合康德对神圣存在者概念的界定,它设想神圣存在者具有感性偏好和追求幸福,违背了康德关于神圣存在者的基本思想;它降低了神圣存在者的标准,为endliche heilige Wesen概念找出的相应对象达不到神圣存在者高度;它误以为康德提出endliche heilige Wesen概念是为了表明“偏好不是德性的敌人”,没有认识到康德的意图在于表明天使、上帝这类神圣存在者所具有的伦理学,是超出人的德性论的道德论。刘文对endliche heilige Wesen的译解存在无法摆脱的困难,只有将其译为“终极的神圣的存在者”,认识到该概念特指天使和上帝这类“精神存在者”,其意志的神圣性是道德进步的终极目标,才能切中这一概念的真正含义。
关键词:感性偏好;意志的神圣性;神圣的存在者;天使和上帝
《东坡笠屐图》故事及其解读
[新]衣若芬
摘 要:苏轼在海南谪居时戴笠穿屐的故事记载于南宋的笔记丛谈,并且有《东坡笠屐图》描绘情景,继而流传到日本和韩国,形成东亚共同的东坡文化意象。在周紫芝版本中,《东坡笠屐图》故事置于诗题,暗示其来有自,周紫芝引述,作为表达个体经验和东坡事迹的偶然重合。费衮版本增加东坡海南友人黎子云,强化故事的人物关系,在“戴笠”之外,还多“穿屐”,文字媒介和图像媒介共同参与了传播的工作。到了张端义版本,《东坡笠屐图》故事更为完整,甚至写东坡看过其笠屐图像,自为题咏,更固化了文字媒介和图像媒介联合,让《东坡笠屐图》故事深入人心。
关键词:苏轼;《东坡笠屐图》;周紫芝;文图学;媒介
从诗书互通看黄庭坚诗瘦硬体格之构成
吴 晟
摘 要:黄庭坚诗学与书法有诸多互通之处:理论上主张广泛向前人学习,重视用笔、句法等基本功锤炼,倡导既合法度又超出法度,通过生活观察和禅宗活参之悟,最后达到“不烦绳削而自合”的境界。推崇以胸次高、人格不俗为内核的“韵胜”作品。创作上黄庭坚书法和诗歌都呈现瘦硬的个性特点:后者手法上多节制性叙说而非铺陈性渲染;诗句上剩存主谓宾根干而剥落定状补枝叶花蕊。以书法逆笔法运用于诗歌创作:寓讽刺不露锋芒;营造绝高风骨的浑成之境;运古于律,以文为诗,构成拗折瘦硬的审美体格。
关键词:法度;韵胜;瘦硬;逆笔
被翻译掩盖的西方诗歌真相
王东风
摘 要:西方诗歌自传入中国之后,翻译方法经历了三次演变,先后出现旧诗化、自由化和顿代化三种方法。尽管在顿代化阶段,译者已经对体现原诗的格律有了明确的追求,但由于在节奏单位的结构组织上与原诗的节奏发生机制存在明显分歧,因此这一百多年来的诗歌翻译始终没有把西方诗歌的节奏体现出来,无论是西方最经典的十四行诗,还是曾在西方最为流行的无韵诗。虽然白话新诗声称是受西方诗歌影响而产生,但实际上除了西方的自由诗之外,没有通过翻译真正引进任何一种西方诗体。而中国读者,除了自由诗体的译文之外,也没有读到过任何真正能体现原诗格律的西方诗歌。于是,西方诗歌的真相就被翻译掩盖起来了。实际上,采用格律等值翻译法,即“以平仄代抑扬”,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还原原诗格律,进而揭示西方诗歌的真相。
关键词:西方诗歌;诗歌翻译;以平仄代抑扬
论鲁滨孙的枪手形象
陈建洪
摘 要:笛福所创造的鲁滨孙已经成为文学、经济学、政治学和哲学等领域研究的一个经典形象。鲁滨孙的这些不同形象背后,其实都隐藏着枪手鲁滨孙这个不可忽视的重要身份。面对海盗、野兽、野人和欧洲对手,鲁滨孙的枪都具有重要的决定性意义。鲁滨孙对枪支及其暴力并非从内心持否定态度,而是对自己的枪手身份具有明确的自觉意识。枪支不仅塑造了鲁滨孙的自我,而且决定了他与动物、与野蛮的“非人”以及与欧洲基督徒之间的不同关系。
关键词:鲁滨孙;水手;猎手;枪手;对手
流行病与15—17世纪法国城市治理体制的转变
熊芳芳
摘 要:中世纪晚期近代早期,鼠疫等流行性疾病仍然构成法国人日常生活中不得不反复面对的恐惧和威胁的一部分。从14世纪中叶到1670年,地方性或地区性瘟疫在法国几乎没有中断过,而且对城市的影响要远大于乡村地区。百年战争结束后,部分城市才逐渐将应对鼠疫等流行病的防治作为市政管理职责的一部分。从 15世纪下半叶到 16、17世纪,无论是建立封锁和隔离,重视城市清洁卫生治理,聘请专职医师医治病患,抑或是建立专门的医院和隔离所,设立专门的公共健康机构和管理人员,并出台日益精细化的瘟疫管治条例,市政当局渐趋系统化的抗疫实践,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近代早期法国城市治理范围的扩大和治理手段的发展。17世纪,伴随着法国绝对君主制的发展,瘟疫治理的权力主体逐渐从城市当局转移到了君主及其代理人手中。
关键词:近代早期;法国;流行病;城市治理
从城市到国家:路易十四时代谷物管制的理念与实践
周立红
摘 要:法国绝对王权的领土空间是按照城市的模板建构的,谷物管制这一最初在城市推行的政策在路易十四时代成为整个王国的政策。路易十四时代的谷物管制吸纳了中世纪城市谷物管制条例的精华,并根据时代变化作了调整,但在社会经济发展和大城市需求的刺激下,谷物管制所限定的市场区域逐渐被冲破,交易规则屡遭触犯。在这种情况下,王权积极应对跨地区谷物运输和建构更大范围的谷物市场的需求,并探索数目字管理的途径,体现了国家治理现代性的创生。因此,路易十四时代的谷物管制与王权对民族国家领土空间的掌控具有某种共生关系,但王权不能消除等级差异和地区差异并确立普遍性的商业原则,从而也就不能为建立全国层面统一的谷物市场扫清障碍。
关键词:城市;民族国家;谷物管制;路易十四时代
启蒙时代巴黎小人物的世界
——阿莱特·法尔热的民众史研究
庞冠群
摘 要:阿莱特·法尔热是18世纪法国社会史研究领域的代表人物,半个世纪以来,她以丰富的著述呈现出启蒙时代巴黎民众艰辛酸楚的城市生活轨迹。其作品既体现了法国史学发展的传承,同时也折射出从经典社会史到新文化史的转变。作为年鉴学派传人,她响应费弗尔与芒德鲁研究感受性与情感的倡议;同时她拒绝社会史研究中对结构与进程的偏好。她并不考察历史中的大事件,转而在大背景中关注小人物日常生活中的微观事件以及他们的身体与言语。她深受福柯影响,坚信历史中无名者的重重艰辛凝聚在只言片语中。她拒绝长时段,反驳心态史关于死亡心态与儿童研究的某些结论,批判心态史很难重现社会关系中的张力。长期钻研司法与警方档案的法尔热,致力于书写社会生活中的分歧与对抗,就此而言,其研究保留了法国经典社会史的底色,同时又拓展了社会史研究的边界。
关键词:阿莱特·法尔热;启蒙时代;社会史;年鉴学派
恻隐与亲亲
——仁孝何以一本?
赵金刚
摘 要: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概念,而孝则是“为仁之本”。但从经典诠释的角度,却会发现“仁”与“孝”之间的张力:仁更具备普遍性内涵,孝则更强调血缘性。但如果从生生和万物一体的角度入手,重新审视仁孝关系,就会发现,仁孝之间并不截然分开,仁孝不是二本,仁孝恰恰展现了人在万物一体中的真实存在。宋儒以生生和一体言仁,豁显了古典儒家言仁的存在论前提,恻隐是由于普遍连通带来的同体感,亲亲则是由生生的具体化所带来的直接连通感,如此,可以收亲亲于恻隐,同时在亲亲当中锻炼情感。在生生的万物一体结构中,仁孝是一本的,在儒家思想中具有一贯性。
关键词:仁;孝;恻隐;亲亲;生生;一体
教化与制法:郑玄《论语注》中的孔子形象
刘增光
摘 要:郑玄对《论语》意义世界的建构,重在构画出孔子之圣人形象。孔子隐圣同凡,以谦卑的姿态诱进和教化世人,与凡民共同生活在礼仪共同体中。而礼仪法度实则正是源于圣人之制作,圣人是秩序和文明的开端。制法的圣人与谦卑的圣人构成了圣人的两面,而这两面恰体现于《乡党》一篇中。郑玄通过对《乡党》首末两章所含隐义的充分开掘,营造了孔子生具圣性足以制作法度,却不遇王者的忧伤处境,但孔子不被凡人所知的“伤”却又可以转化为圣圣相知的“乐”,其关键就在于孔子效法周公制礼作乐,作《春秋》以制明王之法,郑玄以此表达了儒家所希冀的明王与贤者共治天下的政治理念。郑玄思想中的圣人观念、圣圣相知的道统观念、孔子之“伤”与“乐”,都可与后世玄学、理学关于圣凡之别、有情无情、理学道统等的讨论构成参照,可见,中国哲学研究有必要跳出以范畴概念为中心的研究方法,关注经典中的生活世界以及后世注疏对此生活世界的意义建构。
关键词:圣人;《论语》;郑玄;孔子;制法
先验哲学的“客体”概念绎解
——以康德对莱布尼茨主义存在论的反思为线索
谢裕伟
摘 要:针对莱布尼茨主义的学院存在论围绕“存在物”概念所提出的一系列理论,康德进行了根本性的反思。这些反思的成果初步呈现在康德于 1770年前后所写的笔记之中,它们展现出康德提出的“客体”概念与学院存在论的“存在物”概念的一些基本差异。这些差异在《纯粹理性批判》中被确立为围绕“客体”概念的三个先验哲学维度,即客体与感觉的内在关联、先验统觉作为客体的统一性之根据、知性原理作为客体之规定性的先天框架。
关键词:康德;客体;莱布尼茨主义;存在物
历史有无逻辑
——基于《逻辑学》的黑格尔历史哲学再审视
庄振华
摘 要:黑格尔历史哲学作为一种思辨哲学理论,看似早已过时。但如果撇开后世历史观在表面结论上与它的差异,会发现后世种种解构性历史观虽然秉持尼采“历史服务于生命”这一核心理念,在历史的设定性的揭示方面实际上得益于黑格尔本质逻辑颇多,却落入虚无主义与主体中心主义而不自知。基于《逻辑学》重新审视《精神哲学》《法哲学原理》与《历史哲学》中的“世界历史”,会发现世界历史不宜在实证主义、历史规律和宗教哲学等偏低的或高蹈的层面看待,而应被置于世界深层次的逻辑(“绝对必然性”)及其自我实现这一“天人之际”的枢纽地位来考察。黑格尔的历史哲学对未来历史观的启示包括:在对待历史叙事的态度上,既要真诚接纳健康的历史叙事,又要考虑到历史叙事的设定性与局限;既要直面和接受历史的偶然性(无意义性),又要在一定程度上基于世界的深层必然性,在过去与现在之间建立一种深度的动态均衡;那种陷入过去与现在之间的“内卷”的历史感固然对生命有害无益,但一种“诊疗”性历史感却有利于保持现实感,防止陷入历史虚无主义;历史中人在宇宙尺度上的使命尚在未定之天。
关键词:黑格尔;尼采;世界历史;《逻辑学》
粤港澳大湾区跨域协同治理创新模式研究
——基于前海、横琴、南沙三个重大合作平台的比较
陈朋亲,毛艳华
摘 要: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是“一国两制”框架下的跨域治理范畴。作为探索粤港澳大湾区跨域治理创新的三个重大合作平台,前海、横琴、南沙在治理主体、治理手段和治理机制三个方面表现各不相同,形成了强调法定机构治理的“前海模式”,强调政府政策工具的“横琴模式”以及强调社会复合主体治理的“南沙模式”。对三大平台跨域治理实践模式的比较分析表明,权责定位和利益关系、任务型功能治理、政府注意力差异性,决定了三大平台跨域治理实践的主体、手段和机制各有侧重。因此,推动粤港澳大湾区跨域治理模式创新,需要形成以政府为主导、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跨域合作治理体系,需要创新运用行政、法律和市场综合手段的治理模式,需要建立从政策制定到执行再到评估的系统完备治理机制,还需要深化前海、横琴、南沙三个重大合作平台协同联动,推动粤港澳全面合作向纵深发展。
关键词:粤港澳大湾区;跨域治理;前海;横琴;南沙
产业金融研究综述
曾 燕,任诗婷,杨雅婷
摘 要:产业金融依托并促进特定产业发展,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抓手。本文运用CiteSpace文献计量方法系统梳理其研究脉络,以五个核心主题重塑产业金融研究框架,并提出三大新研究方向。首先,梳理产业金融研究范畴,并应用CiteSpace软件对中英文核心数据库1998—2022年间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总结产业金融不同时段的研究重点及当前热点。其次,以五大核心主题构建产业金融研究框架,分别是产业金融创新发展、产业金融与宏观经济、产业金融与特定产业、产业金融与企业竞争力及产业金融与政府部门。最后,从产业金融的新模式、新效能和新治理三个方面指出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本文为进一步开展产业金融相关研究拓宽了视角,也为实践中产业金融更高质量服务我国实体经济提供启发。
关键词:产业金融;产融结合;数字经济;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收入、社会地位与人们的社会信心
——分配公平与权利公平视角
徐淑一
摘 要:采用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2017数据,从分配公平和权利公平视角,研究收入、社会地位与人们的社会信心之间的关系和影响机制。研究发现:第一,个人收入对社会信心的影响为负,社会地位对社会信心的影响为正,且社会地位的影响远大于收入的影响。第二,区分未来生活和政策信心与社会流动性信心的分析表明,收入对未来生活和政策信心影响为负,对社会流动性信心的影响不显著;社会地位对未来生活和政策信心影响为正,对社会流动性信心的影响为负。第三,公平感不仅影响人们的社会信心,还是收入和社会地位影响社会信心的桥梁,相比分配公平,人们更重视权利公平;且权利公平对两类社会信心均存在正向影响,分配公平对社会流动性信心的影响为负。第四,异质性研究表明,尽管收入、社会地位对社会信心的影响以及公平的影响存在一定的政治面貌、教育层次、城乡以及地区方面的差异,但这些差异进一步佐证了本文研究假设以及上述结论。
关键词:收入;社会地位;社会信心;分配公平;权利公平
载《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5期
推荐阅读
张莉 | 统筹发展与安全,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2023年第4期
审核发布
审核:詹拔群、周吉梅审核发布:彭玉平、李青果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