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物语丨海德格尔-“物”-城市空间的思考
建筑丨景观丨城市丨室内丨交互
留学作品集工作室
在大都市中,建筑的尺度趋于巨大化,给人带来压抑的心里感受。再加上缺少设计的街道,疏离了人与“事件“和”实存“之间的关系,导致城市人群归属感和存在感的丧失。
01海德格尔哲思(About Heidegger)
马丁·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德国哲学家。20世纪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他的著作《物》(Thing)和《筑 居 思》(Building Dwelling Thinking)中展现了他个人的建筑观。他通过探索一个事物如何与其自身实存的先决条件相关联,而把“亲密性”(nearness)与“物性”(Thing)的概下·念联系起来。他把那些先决条件命名为“四重”,认为任何“聚集”“四重”的可以帮助个体与周围的世界变得更加亲密。
图1海德格尔像
在《物(Thing)》中,海德格尔对生活中繁琐的事物进行普遍的哲学调查,并将“物”的概念从“物体”的形式中剥离出去。在论述中,他引用了老子《道德经》第11节中的比喻“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陶土器皿能承载水和食物的部分不在于其物质构成部分的陶土,而是非物质的“空”的部分。在这个“器皿”模型里,粘土是“物体”的物质性,而“空”的部分赋予了其真正用途,建立起“人”与日常生活中建立起物质与精神层面的联系。他进一步阐述了“器皿”这一模型,器皿具有“聚集”的特性。而这一概念才能使其脱离实体并显示证明自身的作用。
在《筑 居 思》(Building Dwelling Thinking)中,海德格尔专门从建筑的角度再讨论个体近体性感知和与周围世界的互动影响,以及人们如何设想“物”并与世界基本构成发生联系。他认为建筑和城市有类似于“器皿”一般潜在的属性,正如通过“器”(object)和“物”(Thing)一般来区别器皿的属性,他把建筑和城市区分为的“空间”(Space)和“场所”(Place)。前者来源于理性的数学的物质世界,而后者则是人类通过体验和感知能力领会的。他将器皿成为“物”(物之化物)的过程中,“物“的亲密性使存在的要素”四重“聚集的特点,化用在城市领域。他通过联系“野餐者”的行为将“草地”转化成“记忆场所”的过程来强调是人的行为和目的使”场所“(Place)产生。与”物“一样作为实存的重要提示因素,场所带来的”亲近性“提供了人在物理世界的方位和归属。
02面对的矛盾:
现代都市中个体的自我认知问题(Self-Existence)
在二战后人们对于“距离感”的感知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随着交通工具的发展和电子媒体的普及,人们的生活范围和感知领域相比以往获得了显著的提升。人们不再仅仅局限于“家”周边的小区域,一个人可能住在堪培拉,却在悉尼工作,平时假期去塔斯马尼亚度假,人们的认知范围获得了显著的提升。
但是,在海德格尔看来,这带来了更多负面的影响。他认为,“亲近性”(nearness)是个体自我存在认知(self-existence)的前提,现代都市的快节奏交通,将传统意义的距离缩短,使得人们往往以一种碎片化的方式感知其生活环境,选择性的忽略城市中一些相对不显著的空间和街道。这种“忽略”一方面在城市里造成了空间的浪费,另外一方面,不利于人们完整的熟悉和理解他们的周遭生活。
如图2所示,过去的人们习惯于以一种,慢速的均匀的速度在城市里运作,人们对于生活区域的认识趋于连续丰满。像街头的店面,家门口的草坪,临近的饭店都是个体生活中日复一日重复的场景,人们对于城市的“场所“有较为清晰的认识。
图3现代都市的认知序列
如图3所示,随着交通工具发展带来的“可达性“拓展和大众媒体带来的”可知性“的延申,城市的系统趋于复杂,人们在城市中依赖车辆等交通工具,以点对点的方式运作。人们对于城市的印象趋于碎片化,由此产生了许多被人们忽视了的空间——空缺空间(vacant space)
03地块的选择:
城市中的空置空间(Vacant Space)——后街(Backstreet)
图4 Vacant Space
城市中那些不引人注意的地方,也就是空缺空间(vacant space),他们往往处于闹市或主干道,由于种种原因却鲜少有人前往,最终成为了废物堆砌或是滋养犯罪的场所。Murulla Ln 和Bible Ln正是如上所言的两条夹在两栋高楼间的后街“Backstreet”(见图4)。纵然地处城市中心,周边人流往来密集,但这两条街道却罕有人至。本方案也打算通过设计的手法,激活街道,成为一个能给人们自我存在感(Self-Existence)的地方。
图5 Backstreet: Murulla Ln
Murulla Ln(见图5)两侧都是新建建筑,约为8-10层的写字楼,地面层对街道的开口主要是建筑的运输入口和车库的出入口。街道两侧总体是以混凝土板为主的现代材质,将室内外空间隔断。由于视觉交互和行为交互的匮乏,街道缺少能“亲密性”(Nearness)。这样既没有办法唤起人们过往的感知,激发人的共情能力(mirror-play),也没有办法让人在这个场景里活动,增加和场所的联系。
04实验探究:
“堪培拉中心的一天”(One Day in Canberra City)
“’场所’如何被人们所感知?”是这个方案出发的核心问题。海德格尔认为场所的感知是个人自我定位的前提,倘若不弄清楚人们通过怎样的方式介入场地,怎样在场地中活动,就无法弄清楚个体和实存之间的联系是怎样建立的,也无法选择用何种设计手法去介入场地,增强这种联系。
图6 Events
如上图所示,我选取了同处于商业中心的广场、主干道和咖啡巷作为范例,他们都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每天有大量的人流在这里活动。在选定的地点,我在一天6am-8pm的时间段里,以小时为单位做时间切片,在同一个固定的位点记录在场地中那一瞬间人们的活动和行为。再将该地点人流量最大的瞬间的活动视作该地点的“主事件”(Main Events)并认为这种事件在该地点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经过调查和横向比对,“主事件”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是依赖于广场上可变的构筑物实现的。例如早上咖啡厅的桌子会占据大片的广场空间,但到了下午,桌子会收入店内,这时空出的位置会变成一个天然的舞台。又比如,在强日照的中午,人们会聚集在有荫蔽的大树下,聊天交谈,或互相游戏。这些构筑物赋予了广场和街道不同的意义(“Thing”),最终产生了事件(“Events”)并在事件中加深了个体和场所的联系。
图7 Coffee LN
Coffee Ln:
8:00-14:00 早餐店开始营业,店铺内的桌椅摆出在道路一侧,人们在街边用餐
14:00-16:00 饭店结束营业,将桌椅收回店面,街道变得宽阔,人流路过街道前往广场。
16:00-20:00 街头演唱的艺人占据一侧街道,另一侧的酒吧开门,室外有人喝酒听音乐。
图8 commercial Ln
Commercial Ln:
8:00-10:00 聚集的人群
10:00-14:00 上下班的人群穿过,同时街上大量的派发广告的人和公益宣传志愿者。
14:00-16:00 商铺和冰淇淋店营业,市民前来购物,逛街。
16:00-20:00 餐厅开始营业,店铺打样,下班人群前来用餐。
20:00 街头艺人在雕塑旁演唱
图9 Trees
Trees:
12:00-14:00 休憩的人们聚集在树下
NULL
18:00-21:00树下演讲会
图10 Square
Square:
18:00-20:00乐队演奏,跳舞的人群。
图11 Too Large 图12 End Street 图13 Back Street
相反如图11-13所示,空置的空间(Vacant Space)在全天的时间里,哪怕是早晚高峰的事件也没有超过五人以上同时存在。由于尺度不当且缺少设计,行人在其中展现出明显的疏离感,彼此之间连基本的视线沟通都没有,更不用问其“主事件”是什么了。道路本身缺少引发事件的诱因与能力,在这样的场所里,人们只是会匆匆路过,无法感受到自我在城市的定位。
05实验探究:
走进(Walking Through)
海德格尔将能使个体的人与世界更加亲密的要素统称为“四重”(Four Fold),分别为“神明”,“天空”,“陆地”和“凡人”。在之前的调研论述中,我已经充分的展示了,在人与人为为主题的事件中,“凡人”这一要素是如何帮助人确立了在场所中的实感。但当我走进街巷中反复多次后,同样也不难发现“天空”和“陆地”的要素对人认识场所的深刻影响。
图12 Walking In
在图12中展示的是我尝试以寻常角度走入Murulla Ln时,往往更关注这深邃的街道,冷漠的混凝土实墙,封闭的气息和压抑的环境。这样的场景显得“无趣”而“冷漠”,对行人而言有很强的排斥性。
图13 Sky
但是当我将视角太高,将注意力集中于上方的建筑和天空时。如上图所示,我关注到的是不一样的场景。随着时间渐变的颜色和规律性窗户带来的安定感。“天空的变化裹挟着人们的存在,日夜,变化的季节,风、雪与太阳,决定着人们如何生存并与之相伴。”从存在的角度,和煦的太阳和阴雨寒风、白雪皑皑都有着同等的重要,应该被人所感知。由此,看向天空的视觉路径产生了。这样的场景显得“美丽”且“变化”,对行人而言有很强的吸引力。
同样,作为支撑人们生活的基石的“陆地”也应当得到重视。“陆地使人遵循重力的条件,维持生长,发生改变。”
当我把镜头转向地面(如图14),一切人为的,自然的痕迹在地面暴露无遗。由于风化而龟裂的地表,用于排水的地沟,还有由于重力而坑洼的路面。这些都直接记录了这条路路面上发生的点历史过往,也同样是人们真实生存的证据。因此平行于地面的平板镜子用于反射地面的痕迹。这样的场景揭示了人们“存在的痕迹”,提供人们生活的实感。
06设计生成:
投射(mirror-play)
海德格尔认为,人类具有想象与投影的能力(mirror-play),将个人的记忆和经验投射到周边环境,从而获得归属感和存在感。而这种能力的来源是个人的感性直觉,经验与记忆而非理性的刻板的数学逻辑。正如人们会记住“广场的舞蹈”和“树下的聚会”一样,具有参与性质的“事件”使人印象深刻一样,人们会在精神世界中存在且再现那样的场景。而相反,像匆匆路过的后街则很难让人们记起或者再现。
图15 The Roof Element
但是如图15所示Murulla Ln本身非常狭窄,同时又要保留原有的运输需求,不适合在地面增加构筑物从而新增事件的场所,因此我选择在狭窄的街道中做一个顶界面构筑。顶界面的存在首先就在一定程度上消弭了原有建筑尺度的压迫感和不适。
图16 A Roof
解决尺度问题:
通过建立屋顶解决尺度问题
图17 The Frame of the roof
视线渗透:
让步行的人视线渗透,防止街道过于封闭,同时让光线能照入街道。
图18 The Panel of the Events
事件置入:
将抛光金属板置入在框架里,将事件发生装置置入街道。
图19 Preamplifier Element
由于狭窄的尺度,后街不适宜成为一个人们聚集或活动的场所,但是在屋顶上我设置了一个系列的抛光金属板作为镜子,它们会作为一个“放大器”(如图19),将主街上人群的活动,周边的建筑物和远处公园的情景,通过镜面反射到人们的视野里。人们会通过不同于以往的视角去关注城市中发生的事情,从而去感受场所本身。这些板本身不产生“事件”,而是调用了周边的“事件”到街道内。
图20 Panels
同时,另外一批向下倾斜(0°-45°)的抛光金属板,反射的是街道内道路上的行人或他们本身的活动。人们走在其中,可以看到自己或是其他行人的活动和举止。在这种情况里,街道的“通达”属性获得了强化和再阐释,也让同样的步行行为获得了可读性。
图21 形体生成
如图21所示,当确立了“置入事件”和“置入‘四重’”的方式和尺度之后,屋顶的基本形式和设计已经完成,通过框架式的结构支撑起整个屋顶骨架。在框架里放置不同角度的抛光金属板,来将后街与周边环境和人为事件之间的距离拉近,最终让其脱离单纯的“街巷的顶界面”,进而成为一个“四重的放大器”帮助人们感受那些过往忽略的城市空间。
图22 Mirror-Play
图23 Main Street
07总结(Conclusion)
在现代的都市中,像Murulla Ln这样的空缺空间并非少数。传统建筑师们往往擅长于建筑本身的设计和表现,却忽略了这些建筑与建筑之间,建筑与街道之间的关系,使得外部街道和城市的缝隙中有时成为了设计的荒地。尤其在大都市中,建筑的尺度趋于巨大化,给人带来压抑的心里感受。再加上缺少设计的街道,疏离了人与“事件“和”实存“之间的关系,导致城市人群归属感和存在感的丧失。这个设计,也是意在提出一种方式理解和处理城市空间,在物理世界的层次外,在主管和感性的层面丰度人们的都市感受。
RECOMMEND
推荐阅读
设计物语
柏林墙倒塌30周年 | Boundery:空间的边界与建筑的囚徒
技法课堂
留学小站
经验分享
选校助手
IMPACT STUDIO 2021Fall 报名招生中
IMPACT STUDIO(IS)成立于2016年,专注于建筑/景观/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室内设计/平面设计/工业设计/交互设计的专业学术教学,致力于为设计类留学生提供职业的留学作品指导和权威的设计咨询。IMPACT STUDIO以“设计是用精神和灵魂进行塑造的历史,我们要对历史负责”为态度,为每一位学生量身定制专业的学术规划和培养体系,实现在设计道路上追求的梦想和目标。
“设计是用精神和灵魂进行塑造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