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 | 艺术家耿雪,作品的“不完整”让我不断尝试新可能。
欢迎关注“倍儿艺术”!
全文约4000字,阅读时间约10分钟
图片:截取自耿雪《海公子》预告片
2019年年末,中国艺术家耿雪在北京筑中美术馆的展览《轻重之间——耿雪作品展》成功开幕。倍儿艺术专访耿雪,从不一样的角度带你了解这位极具创造力的中国艺术家。
【1】
此次展览展出了你阶段性的作品,筑中美术馆在设计展览的时候,有哪些特别之处?
艺术家耿雪,图片:艺术家/筑中美术馆提供。
此次在筑中美术馆的展览《轻重之间》是对我近5年内阶段性作品的梳理,展出的是我研究生毕业之后、从2015到2019年的主要作品。《海公子》是我研究生时期的毕业创作,也算是对学生时代的告别。在这四、五年时间中,我开始在美院(小编注:此处指中央美术学院)工作,和只做作品的状态不一样了,这样的变化使我做作品也有不同方式的改变,更多实验性。我尝试了许多可能性,作品的最终呈现并不是十分成熟,还有雕琢的空间。
《轻重之间》展览现场。图片:艺术家和团队/筑中美术馆提供。
耿雪,《金色之名》,2019,泥塑电影短片,多屏影像及现场装置,尺寸可变。图片:艺术家和团队/筑中美术馆提供。
我认为在这些展出的作品中,完整度高、展示效果比较好的是在2019年参加过威尼斯双年展的《金色之名》。此次是个人展览,布展时的可控性比较强;筑中美术馆空间大且友好,策展人Alia之前在大英博物馆做展览设计,学建筑和艺术史,也有很好的空间设计经验。于是我们就将《金色之名》这个由9000多张照片组成的4K高清定格动画投放在展厅最大的墙面上,屏幕长度达到13米。配合影像在地面上呈现四个金色的洞,即通向金色世界的四个入口;同时也展出了手稿、雕塑原稿和放大版的稿件,对这件作品进行多角度的展示。可以说,此次《金色之名》的展出效果比之前在威尼斯双年展时更完整。
耿雪,《米开朗基罗的情诗》,2015,影像装置,图片:艺术家/筑中美术馆提供。
《米开朗基罗的情诗》和《苍蝇》两件影像作品都包含音效,美术馆为此单独搭建隔音空间予以展示,最终的呈现效果还不错。《米开朗基罗的情诗》创作于2015年,在时间脉络上,它与《金色之名》算是首尾相接,对我而言是十分重要的一件作品。
耿雪,《自由之绳》,2016,摄影、灯箱,图片:艺术家和团队/筑中美术馆提供。
还有两件作品是我之前在驻留项目时创作的:《自由之绳》是在德国柏林的前女子监狱驻留时所创作的现场作品;《天籁》是我在景德镇期间,所创作的一个与景德镇整个城市和工人的生活劳作相关的声音作品。因为这些作品与当时环境的联系更加紧密,所以在此次展览中的展示较为精简。尽管在这次展示中的形式仅是一段影像、声音、几张照片和地图,但我仍坚持将两件作品囊括到此次展览中。它们与其他作品共同构成了不可或缺的内在线索,串联起这些年我的创作脉络。
《轻重之间》展览现场。耿雪,《童年寓言》,2016-2018,综合媒介、单屏影像。图片:艺术家和团队/筑中美术馆提供。
我觉得此次展览的设计把握住了整体节奏,找到作品与作品之间、作品与观众之间的内在线索。在安排作品展出顺序时,并不是平均分配空间,而是注重突出作品自身的重点,观众能够在展厅穿梭的过程中,体会到作品所带来的节奏感。
【2】
你和团队在其他媒体的采访中对《金色之名》这件作品的解读已十分充分,这里就不提出重复的问题了。关于这件作品,我还感兴趣一点就是雕塑与视频声效之间的配合(影像前段的鼓点与电子音、中段小孩牙牙学语的声音、后段的紧张激烈的人声……甚至是《苍蝇》这件作品有也对声音有重点表达)请问你是如何看待雕塑、影像、声音之间的关系呢?
耿雪,《金色之名》,2019,泥塑电影短片,多屏影像及现场装置,尺寸可变。图片:艺术家和团队/筑中美术馆提供。
我觉得声音在影像作品的呈现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对声音也比较敏感。在做《金色之名》的音效时,我思考了很多,最终请到了实验音乐人李铁桥来完成音乐与声效的设计,每一段音效都是有设计意图的。
耿雪,《金色之名》,2019,泥塑电影短片,多屏影像及现场装置,尺寸可变。图片:艺术家和团队/筑中美术馆提供。
在拍摄定格动画的过程中,我和团队一直在寻找合适的音效。就比如说中《金色之名》中的“鼓点”,一开始我们采用了一段鼓点节奏很强烈的欧洲实验音乐作为尝试。我后来也一直在想,应该选择什么样的鼓点?是否要有节奏?最终它需要与泥人的行动产生配合,需要深沉有力量,与影片情节相融合。
“电子音”呢,我则希望它与众不同,可以体现如今我们所面临的人工智能时代,所以它应该带有机械感、未来感,甚至有点奇怪的感觉。声音需要传达视觉所无法传递出的信息,它其实是隐藏在视觉后的一种存在,抽象但却重要;与视觉配合,传递多重意义。这也是在创作过程中,我十分注重的细节。
耿雪,《金色之名》,2019,泥塑电影短片,多屏影像及现场装置,尺寸可变。图片:艺术家和团队/筑中美术馆提供。
小孩牙牙学语的声音,是音乐人李铁桥在他的孩子成长过程中录制下来的。这种同时具有生命力和诱惑力的声音,也与我的创作意图有关:一方面是因为在创作《金色之名》这件作品的时候,我怀着孕,正孕育着新生命。另一方面则是在作品中,这种声音代表着泥土小人生命的开始;也可以理解为是泥土人所服务的擎天巨物所发出的声音,正在吸引着他们。
《轻重之间》展览现场。耿雪,《金色之名》,2019,泥塑电影短片,多屏影像及现场装置,尺寸可变。图片:艺术家和团队/筑中美术馆提供。
作品结尾处紧张激烈的人声,代表了双重声音:群体所发出的沉稳的劳作声,以及感叹生命之悲伤的情绪。这些音效,都是当时经过仔细琢磨之后甄选出来的。其实不太好界定声音所要表达的具体意图,需要将它与整件作品进行融合。就像是如果单独将雕塑、图像、影像和声音中的某一项拿出来讲,会空洞无力,在我想展示的作品中,他们之间的配合尤为重要,缺一不可。
《轻重之间》展览现场。耿雪,《苍蝇》,2018,手机拍摄视频、黑白、有声。图片:艺术家和团队/筑中美术馆提供。
《苍蝇》是2018年的夏天夜晚,我在工作室外面录制的。我的工作室位于北京昌平较为偏远的村子里,生态环境很好导致苍蝇很多,所以我会放几张粘蝇纸在工作室的外围,以保证一个安静不受干扰的创作环境。但当苍蝇被黏在板子上时还是会挣扎,会发出很大的“嗡嗡”声,我就将画面和声音同时录制下来。苍蝇顽强的生命力与强烈的音效结合在一起,对视觉和听觉都是强烈冲击,传递很大的能量,其实透过苍蝇的奋力挣扎,我看到的是我们自己。
【3】
在艺术创作之路上,你在思想上的变化是什么样的?此次展览是对你过去所做作品的全面梳理和总结,在这个过程中你有哪些新的发现?
耿雪,《苏格拉底的广场》,2017,陶瓷、玻璃装置。图片:艺术家和团队/筑中美术馆提供。
此次展览,是对我过去5年作品的一次完整的梳理。展览是艺术家完成作品的很重要部分,展览可以帮助我发掘作品中的问题。开幕的那天,徐冰老师跟我说:“你的作品总有一种‘不完整性’,就是说“作品好像每一个都缺一点似的,但是下一个作品又好像在补充缺一点这块东西似的,补充完了以后又构成了一个新的平衡。”我能理解徐老师的意思,他在帮我分析我的作品,他看到我的作品有这种东西,作品和作品之间相互发现、相互注视。
他说:“她(指耿雪)好像总有一种东西,是你对艺术的判断和你的知识的范畴所没法囊括的,为什么?是因为她的东西还没有完,这个东西其实确实构成一种魅力。从她作品里头,特别是《米开朗基罗情诗》之后这些东西,你总能感觉到有一种危机感和不确定感。其实这种危机感,就是我们今天人类走到今天的时候的,一种共有的危机感和这种不安。”
耿雪,《金色之名》,2019,泥塑电影短片,多屏影像及现场装置,尺寸可变。图片:艺术家和团队/筑中美术馆提供。
我的创作思路属于“慢热型”的,短时间的话比较难产出成熟的作品。通过此次展览,也让我发掘了创作中的问题。每一件作品都对应了一个问题——我所面临的世界与我生活中的某个点发生了碰撞,引发了思考。《金色知名》、《米开朗基罗的情诗》、《苍蝇》、《童年》等作品,都是与当下的状态有关。在创作过程中,我想要尝试的东西太多了,思维比较跳跃,导致不同的作品涉猎了不同的方面,但它们之间还是有相互贯穿的部分,例如生命、权力等。在正常的逻辑中,不同的方面之间并不相关;但我认为在创作中,它们可以被联系在一起,这些对与我而言都是实验的过程。对我来说,好像每一个作品都要摆脱上一个作品的“阴影”,就好像一种必要的自我革新。
随着年龄的增长,创作也在不断发展与积累;我对创作的认识,也随之不断成长。每一件作品都体现了我在不同时间段内思考的过程,也与我的生活和经历息息相关。
【4】
你赋予雕塑以“生命”,你认为雕塑回馈给你的是什么呢?
耿雪,《苏格拉底的广场》,2017,陶瓷、玻璃装置。图片:艺术家和团队/筑中美术馆提供。
其实我也不知道雕塑可以回馈给我什么。如果将“雕塑”换成“创作”,这个问题也许更容易回答。无论是做雕塑、影像,或是大范围的艺术创作,我赋予作品以生命。作品不仅是呈现给观众,它也像一面镜子,能够让我看清自己在做什么;反过来讲,如果不去做作品,我可能永远也无法弄清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作品回馈给我的是自我反思的机会。
【5】
在做艺术之初和过程中,是否有艺术家对你的创作产生启发?可以聊聊这位艺术家对你有何影响吗?
《轻重之间》展览开幕式,耿雪与徐冰,图片:艺术家和团队/筑中美术馆提供。
我欣赏的优秀艺术家有很多,我接触最多的是我研究生阶段的导师徐冰老师,他的思维敏锐、有深度,每次与他谈话后我深受启发,给予我最专业的指导。比如说我在做《海公子》的时候,他就会提出很高的要求。这样的高要求,督促我时刻反思自己的作品,努力做到更好。我记得当我问:“如何才能将《海公子》中聊斋的故事拍的有意思呢?” 徐冰老师并没有“具体”地指导一番,而是让我去看孔尚任的《桃花扇》,里面将男女之间的情爱描绘的细微且深刻。他的指导方式巧妙但却十分有力量。
我觉得他是一个内心世界很广阔的人。作为学生每次去找导师请教的时候都会战战兢兢,我也一样。我会问:“徐老师,我想做一些作品,可能是影像、声音、一次性的行为艺术这类比较‘虚’的类别。但我又需要依靠艺术来维持生计,这类‘摸不到的作品’怎么才能被藏家收藏呢?”徐老师回答:“当你将作品做的十分有意思的时候,藏家会主动想办法来收藏你的作品。” 徐老师帮我将问题换了一个角度,给予我提示,豁然开朗的感觉。当然,“把作品做的很有意思”这件事本身,就是不易的。
耿雪,《海公子》,2014,综合媒介、陶瓷装置,单频影像。图片:艺术家和团队/筑中美术馆提供。
比如我们今天面临的这个时代,无论是在世界哪个地区的艺术家,都会受到大环境变化所带来的影响。就拿中国艺术家来说吧,我读本科的时候是2006年前后,那时中国的艺术市场是欣欣向荣的,发展到近两年则趋于平稳。其实很多年轻艺术家的生存现状很是艰难,甚至是在艺术创作上也受到了限制。并不是说可以无法无天、肆无忌惮的做艺术,我们要考虑到社会规则、局限性,拿捏艺术方法之分寸。
但徐冰老师的那个年代,要做知青、下乡。他总说:无论什么样的土壤和经历,都是你创作的养料。我觉得他特别擅长在不同的条件与环境中,将自己的经历转换成作品的养分,这个能力真的是艺术家应该具备的。当然,他对我的影响是:作品要用一种艺术的语言来表达。
徐冰,《蜻蜓之眼》,2017,影像,从公共直播网站上下载的监控录像视频资料,图片:来自艺术家网站。
用艺术的语言来表达,不是作品直接对应事件,而是敏感爱思考,有高超的处理现实与艺术的关系,掌握艺术技巧、艺术语言的功夫。比如《何处惹尘埃》用灰尘这种智慧的艺术手法来表达。包括他在非典时期做的《空气的记忆》、近期的作品《蜻蜓之眼》,都是包含自己很强烈、深刻的想法在作品之中。
艺术家徐冰,图片:来源于艺术家网站。
徐冰老师会把作品做的极其深入,深入到什么程度呢?就是再有其他人接触到这个领域或者话题时,都没有办法绕开你和你的作品,这就一个艺术家从方方面面做到了极致。之前谈到“文字”就绕不开他的的《天书》和《新英文书法》;现在(在艺术范围)谈到“监控”,《蜻蜓之眼》也算是“必经之路”了——徐冰老师总是能抓住一个时代最本质的东西。老师是如何保持敏锐的思维呢?我曾问过老师平时有什么娱乐,有空闲的时候做什么,老师说写写字、看看书,读诗,就是最好的休息。
有的时候,老师无需时刻指导学生,他自己做的事情已经在影响我们。徐冰老师已经60多岁了,还持续地在做实验性、与今天时代紧密结合的作品,很不容易。我特别希望自己可以像他一样,坚持创作,并且保持创造力和韧性。
🔗👇 耿雪《海公子》预告片
🔗👇 一条专访艺术家耿雪
全文完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
欢迎分享至朋友圈/“在看”/微信群👀……
谢谢您的支持🙏
回见了您👋
--- 往期回顾 ---
◉ 佳士得拍卖行门童逆袭,32年积累“客户资料库”,艺术界边缘人的励志故事。
◉ 三大顶级画廊合作出售亿万富翁4.5亿美元艺术遗产,开启艺术品销售新思路?
倍儿艺术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
投稿/合作请移步至后台留言
你“在看”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