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想象力和创造力到底是种什么能力?真的可以培养吗?

刘超雄 超雄和她的混血娃 2020-08-26

点击上方“超雄和她的混血娃”

回复【真言】,抽取属于你的一条亲子关系箴言


去年10月份的时候,S先生只身去中国出了趟差,他的一位朋友邀请他去杭州金华一带参加一个人工智能方面的会议,他去了大概10天。他在中国的那段时间,我一般每天晚上都会带两小只跟他通会儿电话。


有一天姐弟俩照常在电话里跟爸爸聊着当天发生的事情,问爸爸在中国都做了些什么,最后S先生跟ta们说完晚安准备要挂电话时,姐姐突然问到:爸爸,我能不能从妈妈的手机里钻进去,然后从你的手机里跳出来?这样我就可以和你一起在杭州了!


我和S先生听了都愣了一秒钟,还真被她这个有趣又大胆的想法惊了一下,S先生说,哇,Mia!你的这个想法太棒了,也许有一天我们真的可以这样做呢!


第二天S先生正好要做一个主题演讲,当然是关于人工智能方面的,他还特意把Mia的这个想法做成了一页PPT,并且在上面放上了姐弟俩的照片,以此来做为当天演讲的引子。



S先生从中国回来以后告诉了Mia这件事情,还把这一页PPT给她看了,Mia为此乐了好几天呢。


后来我和S先生还聊过到这件事儿,我们都感叹小孩子的想象力确实天马行空,不受约束,成年人就很难提出“我能不能从一个手机里跳进去,从另一个手机蹦出来?”这样的问题。


因为很多时候我们都把自己框定在了已有的知识架构和人生经验里面,一早就认定“从手机里跳进跳出”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自然就不会费时间去琢磨了。


虽说随着年岁的增加,想象力会减少这好像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坑儿,但是不管什么时候,只要一说到教育孩子,我们肯定又能马上重新燃起对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热情。


未来的世界是属于那些有创造力的人的(其实现在就已经是了?),这一点很多人都认同,包括我自己也觉得保护好孩子的想象力,培养ta们的创造力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可是,怎么培养呢?笼统的讲讲我们大概也知道几点,比如让孩子画画,搭房子,玩音乐等等, 可是我总不满足于只笼统的晓得一点,所以这两天就特地去查阅了一些资料,做了更多的了解。


我们先来看看到底什么是想象力和创造力,然后才能回答“它们能不能培养,怎么培养?”这个问题。


什么是想象力?



“想象力”的英文叫做“imagination”,注意到这个单词的词根是“image”,也就是“图片,图像”的意思,那么可以推测“想象力”可这个东西能跟”图“有点关系?


事实上,简单点说的话,想象力就是我们在脑海中形成“图像,画面”的一种能力,而且是在没有来自外界即时感官输入的情况下形成“图像”的能力,比如没有看到,没有听到,没有触摸到,或者这些全都没有。


比如,你在家里做白日梦,“看见”了自己中了彩票一夜之间成了大富豪后的生活,这是一种想象力(没有任何即时的感官输入)。


再比如,有人跟你说他今天中午吃了世界上最好吃的红烧猪蹄,你的脑海里马上就出现了“红烧猪蹄”的样子,还馋的不得了,这也是想象力(只听到了语言描述)。


对于很小的宝宝来说,ta们还不具备上面说到的这种“听到描述而在脑海里形成画面”的能力,ta们的思考都是基于眼前能看到的东西。


那么宝宝什么时候开始有了这种能力呢?波士顿大学心理学家Patricia Ganea在2007年发表的一篇论文中提出,宝宝在19个月到22个月之间开始具备这种能力。


研究人员对两组不同月龄的宝宝进行了研究,其中一组宝宝19个月大,另一组宝宝22个月大。


实验中,研究人员给了每个小朋友一只动物玩具,并且给这个玩具起了一个名字,接着玩具被拿到另一个房间,之后小朋友被告知那个玩具现在已经湿透了,因为有人打翻了一桶水。


最后研究人员让小朋友去另一个房间取之前的那只玩具,22个月大的那组小朋友会找到那个湿透的玩具,19个月大的那组则是找到另一只长的一样的,干的玩具。


这就说明22个月大的那组孩子已经能够吸收自己听到但没有看到的信息,在脑海里形成相应的“图像”。


不过,在宝宝1岁左右的时候,ta就有开始有了一点点想象力的火花,这表现在宝宝开始模仿,比如宝宝自己一个人玩的时候会学着大人的样子用手打电话,梳头发这些,我记得Mia快1岁时经常会用两只手拍拍脸,学着我涂保湿霜的样子。


这种模仿是基于以前看到过的东西,而非当时眼前的景象,所以也算是“想象”。


之后宝宝的“想象”游戏会变得越来越复杂和高级,比如开始把“小摇铃”想象成“电话”放在耳边,把“勺子”想象成”梳子“来梳头发,到2岁左右大部分小朋友都会玩过家家(假扮游戏),慢慢的还会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


什么又是创造力?



人们常常把“创造力“和“想象力”放在一起来说,但其实这两者并不是一回事。


创造力是离不开想象力的,或者说创造力是从想象力开始的。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一下这两者之间的关系。


我在文章开头提到的“从妈妈的手机里跳进去,然后从爸爸的手机里钻出来”,这是Mia在脑海里想象出来的一个画面,一个主意,这是一种想象力。


如果有一天她把这个想法变成了现实,发明出了某种黑科技,让人们真的可以从一个手机里进去,另一个手机里出来,这就要靠创造力了。


再比如,你在脑海里想象出一幅很美的风景,这是想象力,然后你把这幅风景画下来,或者用文字写出来,这就是创造力了。


那不难发现,创造力应该是一种综合能力,它不仅需要想象力,还需要观察能力,动手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甚至不放弃不服输的品格,这样才有可能创造出新的东西。


如何培养这两种能力?



在我还没有孩子的时候,我是偏向于认为想象力和创造力这些能力大部分是属于一个人的”天赋“,可以培养的空间并不是很大。


比如唐朝有那么多诗人写诗,大家都是读着圣贤书长大的,李白就能写出”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这样想象力大胆的句子,别人就没有,这只能是天赋的原因吧。


有了孩子以后,我就开始觉得成长环境对一个人各方面的影响还是很大的,包括一个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虽然天赋也仍然不可忽视。


就像李白的诗想象奇特大胆,这跟他的人生经历也分不开,他在川蜀大地上长大,那里充满了瑰丽奇特的自然风光,而且他在早年间就游历了四海八方,踏遍了祖国的大好河山,这些都滋养了他的想象力和创作。


每个孩子都是自带着丰富的想象力的,我们可以尽量的去保护好它,甚至激发它;至于创造力中所需要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等等,就更加是可以培养的了。


至于怎么在平常的养育中保护和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下面的这几点可以参考。


1. 开放性玩具



玩具对孩子来说不只是一种单纯的娱乐工具,它更是一种学习工具,比如给予宝宝丰富的感官刺激,丰富的想象力首先离不开敏锐的感知能力;让宝宝主动的去观察和探索;锻炼宝宝的精细运动,促进认知,语言的发展等等。


在所有的玩具中,开放性的玩具对锻炼宝宝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最有益的,开放性玩具就是指那些没有固定玩法的玩具,每个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法去玩它。


比如,一个球,你可以拍,可以踢,可以两个人玩传球接球,还可以放到水里玩;一个硬纸盒也是很好的开放性玩具,你可以给它涂色,在上面画画,可以做成一个房子,一个电视,甚至一部汽车...


常见的开放性玩具还有套杯,丝巾,小木棒,橡皮泥,各种积木,七巧板等等,另外还有一大类开放性玩具就是家中各种安全的日用品,比如纸箱子,塑料杯子,水盆,枕头,浴巾,毯子... 只要用点想象力,这些都可以成为很棒的玩具。


我之前有专门写过适龄玩具清单,后台回复“玩具”就能看到。


2. 过家家



一般来说小朋友到了2岁左右就特别喜欢玩过家家了,这是小朋友的想象力和综合认知能力发展到了一定程度的体现。在过家家游戏中,小朋友要先在头脑中想象出情景,然后把这个情景通过表演呈现出来,所以这就完成了从想象到创造的整个过程。


特别建议大家给小朋友玩过家家提供一些必要道具和环境,常见的过家家道具比如娃娃,厨房玩具,医生护士的小道具等等。


最好还能加入孩子们一起玩。我们现在还经常和姐弟俩一起玩假扮游戏,比如Mia最近喜欢玩饭店的游戏,她是饭店老板,用橡皮泥做各种菜,我是顾客,负责点菜和吃,最后我还要付钱。



她能做的菜还挺多的,鸡蛋饼,薯条,披萨,冰激淋,橙汁,牛奶,完成这些“作品”都是靠着想象力和创造力呀。


每次只要一玩假扮游戏,半小时甚至更长的时间一下子就过去了。


3. 编故事/故事接龙



有一段时间Mia睡觉前总缠着我给她讲故事,还不能是绘本书上的故事,她要我自己编一个故事讲给她听,于是,我也就硬着头皮开始编故事了。


第一次我讲了一个关于小动物野餐的故事,我说:有一只小兔子,有一天她想去野餐,于是她就从后院拔了两根胡萝卜放在篮子里,蹦蹦跳跳的出门了,经过小松鼠的房子,她就问小松鼠,你要和我一起去野餐吗?于是松鼠摘了一些松果放进了小兔子的篮子里,俩人一起出发了...接着ta们又遇到了长颈鹿,熊,乌龟,蜜蜂等好多其他动物...


Mia竟然很喜欢这个故事,第二天,第三天都让我再讲一遍,因为当时是即兴编的,一些细节的地方我也不完全记得了,导致后来讲得有点不一样,这让她特别抓狂,一直说不对,让我重讲,最后居然折腾到很晚才睡觉,现在一想不知道那是不是她的小心机?


后来我就鼓励她跟我一起编故事,我们轮流说,比如前几天刚下了场大雪,我们去玩了雪橇,



我就说:有一家人住在一个很冷很冷的地方,Mia马上就打断我:她们是安娜和艾莎(电影《冰雪奇缘》里的两个公主)!我就顺着说:有一天安娜和艾莎一起去玩雪橇,从高高的山坡上滑了下去,然后雪橇穿过了一个拱门。然后怎么样了呢?我问Mia。


Mia说:她们穿过去之后就来到了夏天,那里好漂亮,有好多花,还有彩虹,大家在跳舞...


哇!穿过拱门就从冬天来到了夏天!这比我编的有趣多了,我不得不服小朋友的想象力啊!


故事接龙的游戏还可以全家一起玩,我们就试过一次,当时还不到3岁的弟弟都参与的很好呢。


我随便起了个头:有一只猴子在路上走。Mia说:走着走着他爬到了一颗树上。这时我们都望着弟弟Ian,很好奇他会说什么,结果他很自然的接下去:猴子在树上睡着了,然后他就摔了下来,好疼!他讲的时候还带肢体语言,绘声绘色的,把我们都逗笑了!


我觉得这是一个特别好的家庭游戏,对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更是没话说,哪怕小朋友还不愿意自己开口编故事,ta在听你讲故事(不是读绘本)的过程中,也会根据你的描述性的语言在脑海里形成一幅幅的画面,这就是对想象力的锻炼。


4. 多动手


爸爸装床,俩人不遗余力的帮倒忙


一个人如果没有很好的动手能力,就很难谈得上有创造力了,光想不练不是假把式么,所以我一直都挺看重两小只的动手能力。


我们家在动手这一块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就是平常多让姐弟俩参与到家务活动中来,打扫,做饭,组装,修理,不管是什么都尽量让孩子们搭把手,有时候帮了倒忙也无所谓走(后台回复“家务”可以看)。


另外,我把艺术,手工,搭建这一类的游戏也归到动手能力这一块了,当然这些活动本身就已经是”创造“了,家务活动就更纯粹的是针对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了。


艺术手工类和搭建类的游戏就包括很多了,比如前面提到玩橡皮泥,


还有用彩笔画画,



用颜料画画,



其他创意画,


用剃须泡沫,食用色素,加胶水


搭乐高,



搭磁力片,



......


这些都是好玩,动脑,又动手的事情。


5. 其他小技巧



心理学家J.P Guilford在1967年的时候设计了一些衡量创造力高低的测试题,我想这些方法应该也是平常可以用来锻炼创造性思维的法子吧,尤其是对于大一点的孩子和成年人而言,我根据自己的理解总结了几点。


1. 找相同点。看到不同物体和人物的图片后,找出两者或者两者以上在任何方面的共同点。比如看到一张建筑工人和一台吸尘器的照片,你能找到两者之间有什么共同点呢?


2. 寻常物体的不寻常用法。比如,你能想出一块砖头除了盖房子,还能用来干什么呢?


3. 找联系。任意给你两个单词,在中间填上一个单词把两者联系起来,比如“head(头)填一个单词  bowl(碗)“


4. 找后果。比如,如果你现在失去重力了,你会怎么样?尽可能多的列出可能的后果来。


大家闲来的时候也可以和孩子们一起玩一玩这些小测试啊!


今天的文章调大了字体,大家觉得好吗?


参考文献:

Ganea, P. A., Shutts, K., Spelke, E. S., & DeLoache, J. S. (2007). Thinking of Things Unseen: Infants’ Use of Language to Update Mental Representations

Wikipedia:Creativity. https://en.wikipedia.org/wiki/Creativity



END



喜欢我的话,不妨把我星标一下,常来这里坐坐呀!



By 感冒很厉害创造力下降的 超雄

2019.1 克利夫兰


超雄:坐标克利夫兰,有两个萌萌哒的混血双语宝宝,姐姐Mia(5岁)是个小甜心,弟弟Ian(3岁)是个淘气包和段子手。


近期文章

6个适合晚饭后到睡觉前全家一起玩的小游戏(零道具)

西方父母从小就会教给孩子的12条基本餐桌礼仪


后台「回复」“加群”,加入“0-6岁中美育儿交流群”

后台「回复」“手工”,查看简单好玩的亲子手工集锦

后台「回复」“生活英语”,学习地道的亲子生活英语

菜单栏点击“英文儿歌”,看经典英文儿歌视频(带玩法)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