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大学搞那么多奇葩规定,有完没完

小新同学 有间大学 2020-02-11


当代中国高校界最吊诡的事情,莫过于学生已经读到学历最高处的博士,还要被学校用管理幼儿园小朋友的方式来对待。
 
前两天,内蒙古大学一则“博士研究生宿舍床上有布娃娃,逾期不整改取消奖学金资格”在网上消息热传。据内蒙古晨报报道,网传消息基本属实。
 
不仅如此,该校还规定如果学生的宿舍不达标被通报3次,奖学金资格将会受影响。


不论是从生活起居还是从科研学习来看,小新同学都难以理解此般规定到底有何用意。
 
宿舍卫生的确重要,但管控的手也该伸往合理有度的方向;一名博士生拿奖学金不是依据科研成绩,而要揪其床上有没有放娃娃,这样的制度真是让人摸不着头脑。
 

“澄清了,不会影响奖学金的。
 
其实早在一周前,微博上就曾有人吐槽过内蒙古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的宿舍卫生检查规定。
 
这次检查的对象包括本科生和硕博士生,学生被要求不能在宿舍中“用蚊帐、床帘,不能在床上放小桌收纳筐,不能放娃娃”,逾期不改则会影响奖学金。
 
甚至在宿舍检查登记表上,还出现了“小东西藏起来”、“行李放柜子”等字眼。真是搞不懂了,检查卫生,至于需要如此大费周章地把学生宿舍翻个底朝天吗?


经媒体证实和报道后,该话题在10月26日上午迅速被引爆,内蒙古大学也遭到一众质疑。
 
有网友吐槽学校的行为过于形式主义,实则毫无意义。


有人对将宿舍放布娃娃与奖学金挂钩的做法表示黑人问号。


还有人说,也有大把人同意,大学查寝的意义,就是让所有物品失去它原有的意义。
 

对于此次事件,内蒙古大学当天下午在其官方微博上回应道,经核实,该博士生被当值同学记录在册是因为玩偶体积过大、摆放不整齐。
 
学校还表示“该同学后受到口头提醒,并未受到任何处分”。

10月26日13点,内蒙古大学官方微博发表声明。

据澎湃新闻10月27日报道,内蒙古大学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在该校宿舍环境卫生检查过程中,该女生宿舍“较乱”。
 
而涉事女生宿舍检查不合格,并不是“床上摆了玩偶的问题”,是因为其“摆放不整齐”,影响了宿舍整体环境。
 
至于网友们关心的学生奖学金问题,工作人员解释道,该名博士生因”玩偶摆放不整齐“被扣除的5分只影响其一周的宿舍评分,学生“并未受到通报、批评,距离影响其奖学金评定还差得‘十万八千里’。”而且,“今年评奖学金,前两天该女生已经评上了。”


内蒙古大学的这次事件由此渐息,但还是引来了很多同学对自家学校的吐槽。

在#奇葩规定#这一话题之下,各路高校的同学们开始齐心协力总结出大学校园的N大禁忌:垃圾桶不能有垃圾,阳台不能挂衣服,桌子不能有东西,厕所不能有味道,床上不能有压痕……


请相信,这些同学的吐槽并非专门针对谁,经历过切肤之痛的他们只想说一句——在座的各位高校在制定千奇百怪的管理制度这件事上,个个都是奇葩。
 

 大学奇葩管理,教你如何做人

有人说,大一的第一次查寝经历教会了他如何做人,教会了他处事要懂得迂回变通。
 
所以,经过首次查寝的惨败后,有了前车之鉴的他坚信自己绝不可能会犯第二次错,绝对能做出最正确的应对之举:把垃圾放进衣柜,把衣服放在床上,把被子放在桌子上,再把书放在垃圾桶里。
 
查寝老师的脚步声渐渐靠近,他的内心有些忐忑,但他觉得自己胜券在握。他仿佛还看见这周的“宿舍之星”在向自己挥手,看见这学年的奖学金朝他奔来……
 
“零分。”宿舍门刚被推开,他就被大声地宣告再次失败。
 
为什么?他百思不得其解,自己明明很努力痛改前非了。
 
这时,经历了大学风风雨雨的过来人会告诉他,别问为什么,查寝又算得了什么?你还会在大学里遇到各种各样更迷惑的操作。

宿舍检查人员的心思和目光,你永远摸不透。图/图虫创意
 
比如,白天没课的时候学生不能回宿舍。
 
河南一高校规定全校学生周一到周五无论有课没课,不到规定的时间都不能回宿舍。想午睡了,有的学生得跑去食堂睡觉;想休闲一下,有的学生就蹲坐在宿舍楼外玩游戏。


上了大学,染发自由不是你想有就能有,染了“混混头”小心被处分。
 
有学生吐槽,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禁止学生染彩发(深棕深咖色除外),违规会被处分。校方则回应道,禁止染彩发学校早有规定,毕竟是学生,“不能说染的跟那些混混似的”。


对不起同学,在学校喝饮料不许加盖。
 
郑州一高校规定校内卖的所有饮品都不许加盖,不许装袋,店员称这是学校规定,已实施3年。校方回应,此举是为校园环境考虑,减少塑料垃圾,防止学生外带乱扔。


不好意思,在学校取完快递,你可能还得把盒子留下。
 
西安一高校要求取快递不能带走盒子,校方回应称此举是为应对垃圾分类做出的措施,以此减少宿舍垃圾。
   

为了让学生能在大学好好学习,学生社团不许面向大一招新。
 
江苏一高校曾被曝为提高学生考研率,要求校内社团和学生组织在本学期内不得面向大一新生招新。有学生质疑,这一规定影响新生的课余生活,也将打乱学生社团的正常工作。
 
对此,校方表示此举是“为了让大一新生更好地融入和适应大学生活,更好地完成高中向大学的角色适应和转换。”


鉴于高校的奇葩规定涵盖面之宽广之离奇,事例是根本举不完的。
 
但诸位为何在奇葩的路上乐此不疲,又到底是出于何种用意?学校们的口径倒是挺统一的:便于管理,出于安全考虑,为学生好……
 
再把种种规定仔细盘一盘,不免让人有另一番归纳总结:
 
多少的“一声令下”,仅仅是为了方便学校自己?至于到底有没有给学生带来便利和真正的有益,似乎就与校无瓜了。

中国大学的通病
 
有人尝试从各种奇葩管理中摸出一些规律,好让自己能避开雷区。也有人一边看向学校,一边给出了这么一个结论:
 
一流大学在认真管学术,只有三流学校才如此热衷于管纪律、管鸡毛蒜皮。
 
 早起签到、跑操纳入个人考评范围,是当下大学的常见现象。图/图虫创意

这种说法难免有些强行把所有锅都甩给了部分学校。因为,在过分注重形式和行政化上,哪有什么不同水平的高校之分,这是当下全体中国高校的通病。
 
放眼学校里那些操碎了心的管理者和检查者,从生活起居管到日常学习,小到一个饮料盖,大到一栋宿舍楼,他们都要插上几手。
 
实际上,在这样无孔不入、层出不穷的管控背后,是体形越来越臃肿虚胖的中国大学。其中,行政部门日趋庞大、冗余,行政后勤人员远超过一线从事教学科研的教师,是当下不少高校都存在的现象。
 
有多少大学,变得越来越臃肿虚胖。图/unsplash
 
这种畸形生长带来的一个结果,就是行政氛围过度浓厚,应当放于本位的学术却逐渐边缘化。
 
动辄将大学生的各种操行表现与学分、奖学金、保研等捆绑——学生参加活动,想的是能不能和谁搞好关系,能不能给自己评奖评优带来方便;

选什么课,看的是哪门好拿学分、能考高分、让毕业成绩单光鲜亮丽……

功利的味道,正在大学生群体中蔓延泛滥。
 
上课、评优、考研……有多少年轻人只是在被动地推着向前走?图/图虫创意
 
被行政职称束缚的高校教师的生存状态也不容乐观、差距悬殊。2016年,北京工业大学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联合发布过一则《高校教师收入分配与激励机制改革研究》,调查数据显示,教师中纯教学人员的工作满意感低于兼任行政职务的人员。
 
以副高级职称的教师为例,纯教学职务的教师有28.8%的人对当前工作感到满意,兼任教学和行政职务的教师的这一数字为36.7%。
 
纯教学职务的教师中,有19.7%对当前工作感到不满意,而兼任教学和行政职务的教师的相应比例仅为9.7%。
 
大学青年教师还有许多别的名字:青椒、青稞、工蜂、知识民工……
 
其实,在国内大学变得越来越臃肿的同时,减重的呼声和努力也没有停止过。
 
早在2015年,教育部曾发布《关于深入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促进政府职能转变的若干意见》,提出要“逐步取消学校行政级别”。这是2010年以来,教育部第三次以重要文件来强调高校应当去行政化。
 
2017年,中纪委网站公布了北京大学巡视整改情况的通报,免去8名校长助理和10名“三长”(教务长、总务长、秘书长)副职的相关职务。有人说,这是在“为教育改革破题”。

自由、开放的气息,才是大学应当保存和延续的东西。图/图虫创意

这是重要的一步,但远远不是最后一步。
 
去除大学“赘肉”是一项庞杂巨大的工程,它牵涉着制度、文化、利益、习惯等方方面面,它不是一座用一天或一年就能推倒重建的大楼。


但踏出下一步并不难,比如,给大学生宿舍隐私多一点尊重,改变就能成为现在进行时了。



参考资料

1.富教授与穷教授:大学教师的贫富差距,财新网,2016.01

2.杨早:自由的大学是最好的大学,大家,2015.10
3.是谁在阻挠高校“去行政化”?,澎湃新闻,2015.05
4.我国高校管理体制改革:行政化的方向,学术论坛,2009
5.歧路彷徨中国高校去行政化改革的历程、问题、原因及其走向,黑龙江高教研究,2019
6.北大清理校长助理岗位,开始向臃肿的行政体系开刀,北青网,2018.05


【欢迎留言讨论】
你在学校,
遇到过哪些奇葩的管理?


撰稿 | 小新同学
编辑 | 秋裤
排版 | 阿明
* 未标注来源图片来自网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