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荐书 |李祥林《民俗事象与族群生活:人类学视野中羌族民间文化研究》

中国俗文化研究所 中国俗文化研究 2021-09-16




《民俗事象与族群生活:人类学视野中羌族民间文化研究》



基本信息

作者: 李祥林

书名:《民俗事象与族群生活:人类学视野中羌族民间文化研究》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ISBN号: 9787520330145

出版时间: 2018年8月



作者简介





    李祥林,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基地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教授、中国傩戏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常务理事



目  录

第一章  白石象征与族群代码

     第一节  族群识别的重要标志

     第二节  族群信仰的象征表达

     第三节  族群身份的婉转叙事

第二章  圣树崇拜与传统习俗

第一节  祭神仪式及民间习俗

第二节  圣树崇拜与神话传说 

第三节  生存环境和周边观照

第三章  地震唤犬与古老信仰

第一节  从释比地震唤犬说起

第二节  中华犬信仰历史考察

第三节  羌民的灵犬信仰管窥

第四章  民间禁忌与生态意识

第一节  年货节的野味及其他

第二节  古老故事和民间禁忌

第三节  “小传统”作用不小

第五章  女神故事与集体记忆第一节  救苦救难的伟大女神

第二节  来自天宫的尔玛祖先

第三节  相关传说及民情风俗

第六章  先祖敬奉与华夏认同第一节  大禹崇拜和地方知识

第二节  口头遗产及多样表达

第三节  族群叙事与华夏认同

第七章  族群表述与文化寻根第一节  羌城神庙及根基寻求

第二节  认同选择与历史追述

第三节  文明意识和文字想象

第八章  释比名实及生存现状

第一节  称释比为端公之辨析

第二节  释比之名的词语考察

第三节  比较视野中的羌释比

第九章  皮鼓传说及超凡底蕴

第一节  从圣到俗的羊皮鼓舞

第二节  羊皮鼓制作用材探秘

第三节  羊皮鼓来历故事透视

第十章  神奇经典与文化遗产

第一节  羌人的“百科全书”

第二节  奇异图经“刷勒日”

第三节  神秘“天书”谁能识

第十一章  释比诵经与仪式戏剧

第一节  主流视野之外的羌戏

第二节  释比法事和仪式戏剧

第三节  本体识别及学术反思

第十二章  唱灯跳灯及文化交融

第一节  民间花灯在北川羌区

第二节  岷江上游的唱灯跳灯

第三节  灯俗民艺的多面考察

第十三章  民族歌舞及多面观照

第一节  地震之后的频繁亮相

第二节  艺术学视角下的歌舞

第三节  歌舞不只是“艺术”

第十四章  民艺符号及原型透视

第一节  从羌绣”卐“字说起

第二节  古老的人类文化符号

第三节  原型内涵的文化解读

第十五章  地方饮食及名称译介

第一节  洋芋也能做“糍粑”

第二节  族群情感和地方美食

第三节  此食英译的是是非非

第十六章  世俗场域和神圣空间

第一节  彰显族群特色的民居

第二节  作为世俗场域的碉房

第三节  表征神圣空间的建筑

第十七章  节日文化和当代展演

第一节  年节展演与地方诉求

第二节  节日打造和族群意识

第三节  古老习俗及当代传衍

附录一  不可忽视的“小传统”——从灾后羌民迁居问题说开去

附录二  村寨仪式中身体展演的神圣艺术

——岷江上游黑水地区铠甲舞之人类学考察

附录三  藏羌彝走廊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参考文献

后记




前  言

  

多民族共同生活的中国, 青藏高原东南缘、川西北岷江及涪江上游,如今是羌族的主要聚居地。羌人有语言无文字, 2008年突如其来的“5-12”大地震使众多羌民遇难的同时也使羌族文化遭到“毁灭性的打击”,损失惨重,令人痛心。作为“地方性知识”,羌族有丰富的口述传统和独特的文化遗产,值得我们关注和认真研究。在此以口头为传播渠道、以民间为存活场域的文化遗产中,积淀着羌人的历史,结晶着羌人的信仰,凝聚着羌人的情感,寄寓着羌人的生命。这份厚重的文化遗产,让我们心动,引我们神往,也令我们敬重。


20世纪80年代,童恩正从考古学角度曾提出“半月形文化传播带”的观点,他通过分析中国从东北到西南至青藏的器物、墓葬、建筑遗迹等考古材料,发现在此区域存在诸多很难用“耦合”来解释的明显相似的文化因素,认为从新石器时代到铜器时代在我国东北沿蒙古高原至西南存在这样一条构成华夏边缘的地带,对之的研究能增进我们对古代边地民族之间关系的理解。在此文化传播带上,从中国西北到西南的一段正是费孝通所提出的“藏彝走廊”的地理范围 ,对此蜀中学者李绍明在文章中亦多有阐释;“藏彝走廊”是费孝通在上个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提出并屡加强调的,到2011年又有“藏羌彝走廊”概念出现并渐为今人沿用。总的说来,无论“半月形文化传播带”还是“藏彝走廊”乃至“藏羌彝走廊”,都不可忽视对族源古老的“羌”的研究,这在目前学界是有共识的。

关于羌族文化长期以来人们在田野材料搜集、有关学科研究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民国时期陶然士、葛维汉、黎光明、胡鉴民、庄学本、马长寿等国内外学者的调查及著作,是学界熟悉的。新中国成立后的书籍,有20世纪十大文艺集成志书以及《羌族史》、《羌族源流探索》 、《羌族社会历史调查》、《羌语简志》、《羌族文学史》、《羌族民间故事集》、《羌族民间叙事诗》、《羌族释比文化探秘》、《中国原始宗教资料丛编 羌族卷》, 还有新世纪以及“5.12”地震后出版的《羌族词典》、《羌族习惯法》、《羌族释比经典》 、《羌族口头遗产集成》、《羌族释比文化研究》、《羌族教育发展史》、《中国羌族 声部民歌研究》、《川西北藏族羌族社会调查》 、《民主改革 与四川羌族地区社会文化变迁研究》、《濒危羌文化》、《川西北羌藏民俗文化图集》、《羌族文化传承人纪实录》, 等等。

研究中国西部民族迁徙走廊上源远流长的羌族文化,除了实证性描述也需要理论性阐释,除了局部对象考察也需要整体学术透视,二者相辅相成,不可或缺。实事求是地讲,由于种种原因,多年来人们在这两方面所下功夫并不均衡,薄弱方面期待更多关注和投入。当今也有《羌在汉藏之间——川西羌族的历史人类学研究》这样的著作为学界所熟悉,其在运用人类学理论及方法研究羌人的“历史心性”等方面别具眼光,给人启示。关于该书用力点,如作者在大陆版序中所言:“本书更大的研究企图是透过羌族之历史,说明华夏(自觉的)西部族群边界变迁,以及如何贡献于近代中华民族之形成”。云:“在本书历史篇中,我所重建的华夏边缘观点之羌族史是一个两面刃;它解释华夏西方族群边缘的变迁,也解释自觉的羌族形成之历史过程。”由台湾学者撰写的这部著作,2003年问世于海峡对岸,大陆版见于2008年,其中汇聚着作者此前赴川西北美区考察和研究的心得。

较之海内外已有羌学研究成果,我这本书的用力点是在羌族民俗事象与族群生活。在借鉴前贤及他人成果的基础上,本书从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这个特别的视点切入,立足人文关怀,着眼灾后重建现实,关注当下社会生活,结合田野走访材料和相关学科理论,不仅仅是对其作资料搜集和现象描述,而是把重心放在对川西北地区羌族民俗文化与族群生活进行文化人类学的整体审视和深层解读,既从民俗事象探视族群意识,又从族群意识解读民俗事象,在两方面结合中以期对羌族文化有较深入的认识、理解和把握。本课题研究紧扣中国社会历史和现实,结合多民族文化语境,就中国羌族文化研究奉上新的思考和心得,既为民族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和地方文化发展提供学术参考,也旨在深化我们对国情的认识。

文化人类学关于社会文化,有“大传统”和“小传统"区分之说。一般说来 ,前者代表上层、主流,其存在及传播主要依靠文字书写、学校教育等; 后者代表下层、民众,主要通过口传的生活实践传衍。在社会结构体中,“大传统”往往主导现实文化方向,“小传统”则提供社会文化基础。羌族有语言无文字,作为其族群生活实践的民俗文化发达,内涵极其丰厚。研究羌族民间“小传统”这活态个案,从更广泛意义讲,也意在提请主流官方更认真地对待中华大地上诸如此类文化,深入认识民间社会和民间心理,从而更妥善地处理“大”、“小”传统之间关系,促进今日中国和谐社会建设。

当今时代,被誉为“无烟工业”的旅游业被人们看好。“5.12"川地震之后,《国家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也把旅游业作为四川灾后重建主导产业,受到上下的重视。发展旅游不可忽视地方文化资源,尤其是对地处高山深谷中的川西北羌区来说。本课题把重点放在对羌族民俗文化与族群生活的深入探究和学理阐释上,其对羌族民间文化的事象梳理、价值发掘和意义揭示,亦可为地方合理利用该资源进行社会文化建设提供参考。


从人类学视角综合研究羌族民间文化,迄今为止国内未见有与本课题相同之书。立足学术前沿,本课题结合“5.12”地震后羌区文化现状,借助当代人类学、 民俗学理论及方法,以“民俗事象与族群生活”为对象,尤其注重对羌族民间文化底蕴的透视和阐释,努力在“言人所已言”的基础上“发人所未发”。研究方法上,将理论阐释与田野考察结合、口述材料与书面文献结合、过去历史与今日现实结合、个案审视与整体观照结合。研究对象的把握和资料获取的途径,在我是包括文献查阅和田野走访;与此同时,注重文化人类学所倡导的跨学科知识及方法运用由此展开自己的学术思考和理论分析

作为本课题目标的“民俗事象与族群生活”研究,既是从民俗事象透视族群生活,又是从族群生活悟解民俗事象;既涉及民俗符号在族群表达中的运用,又涉及族群意识在民俗符号中的积淀;既考察族群表达中显露的民俗信息,又考察民俗呈现中传递的族群意识,等等。所谓民俗,无非是指群体所创造、享用并且世代传承的生活文化。归根结底,民俗是族群生活的实践,民俗事象关联着族群意识,它标示着族群特征,表达着族群心理,凝结着族群智慧,体现着族群意志,服从着族群需要,因此,无论脱离族群生活、族群表达去研究民俗事象,还是脱离民俗事象、民俗呈现去考察族群生活,都是不可思议的。羌族有语言无文字,作为其族群生活实践的口头文学及民间文化颇为发达,值得学界深入研究。

考察学科史可知,传统民俗学注重从事象研究民俗,当代民俗学提出从表演研究民俗,于是有所谓“文本中心观”和“表演中心观”的分野。对于两种治学取向,人们见仁见智,认识不一,而在我看来,两者之间其实不存在孰优孰劣的价值判断问题,因为它们各有其用力的角度和方向,在研究方法及研究成果上也是各有所长,无法相互替代。既然如此,无论事象研究还是表演研究,二者与其说是对立的不如说是互补的,倘若将二者结合起来,恰好可以完善我们对民族民间文化的整体性审视和把握。本课题结合民俗呈现与族群表达的羌族文化研究,正有兼顾两者的意思。

基于以上题旨,围绕“民俗事象与族群生活”这中心,本课题分章展开的内容包括先祖敬奉、女神传说、白石象征、圣树崇拜、古老经典、仪式戏剧、民族歌舞、民艺符号、民居建筑、节日文化等十多个子题,涉及的学理话题有口头传统、神话母题、民间信仰、族群意识集体记忆、地方知识、文化遗产、文化展演等。中国是多民族的国家,四川自古是中国西部多民族聚居的重要省份。本课题通过对民俗事象与族群生活的双向观照,力求从民间文化角度对羌族这一族群个案进行深入发掘和学术阐释 ,以推进对多民族中国及其文化的认识和把握,并为本土民族民间文化的抢救保护提供有现实意义的学术参考。

本课题研究的新意或可从上述得以窥斑见豹,当然,任何所谓“新”都不过是相对的。实实在在地讲,眼下成书的这课题成果若真能为中国羌文化研究提供一些不同于往常的东西,或者能为学界同仁带来-些启示和思考 ,笔者也就很满足了。


走访羌族地区,对羌族文化的留意,在我已有多年。2002年9月 ,省人大及主管部邀请文化、科技界的专家学者赴岷江上游调研民族民间文化,本人应邀参与。这次,相继走访了阿坝州的九寨沟县、松潘县、茂县、理县和汶川县。事后,经过集体讨论,由我执笔撰写出逾万字的《岷江上游民族民间文化考察报告》,上报给省委、省政府后,为有关方面的决策提供了参考的依据。这篇调研报告,对于羌族的语言、服饰、刺绣、建筑、歌舞、戏剧等民间文化的抢救和保护问题多有论述。此外,作为傩文化研究成果,国内出版过两部省级傩戏专志,这就是《湖南傩堂戏志》和《四川傩戏志》,后书于2004年由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1998年底 ,四川省傩文化研究会第六届年会在成都召开,该书编纂之事在与会代表建议下形成一致意见,上报给省级文化主管部门后,得到批准, 被视为“《中国戏曲志•四川卷》编篡工作的延伸与继续"。笔者作为编委会成员、编辑部副主任,参与了《四川傩戏志》的编撰及统稿。该书“剧种”部分收录了包括少数民族戏剧的27个傩戏及仪式戏剧种类,其中第三即是羌族“释比戏”。书中还在“剧目”、“表演”、“音乐”、“陈设造型”、“演出习俗”、“轶闻传说”等部分收入了有关羌族民间戏剧文化的内容,力求在有限篇幅内多为读者提供相关信息。“5.12”地震前出版的《中国少数民族戏曲剧种发展史》(2007)是全国艺术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 ,而经我建议并且组稿、统稿,此书中亦有了关于四川地区藏戏和羌戏的篇章。

承担本课题的我,多年从事艺术学、民俗学及文化人类学研究。作为本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保护羌族文化工作基地专家委员会委员,本人不仅屡屡赴川西北藏羌地区走访考察,参与政府部组织的对羌族文化项目的调查、论证、评审及推荐带领研究生们进行羌文化调查研究,而且常常在讲座、会议以及各种场合为抢救保护濒危的羌族民间文化遗产发出自己的呼吁,提出相关的建议。2006年以来,我指导的文学人类学及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专业的研究生,相继有以羌历年、羌族释比文化、羌族地区牛崇拜羌族口头文学中的家族叙事等题目做学位论文的;我指导的本科毕业论文,也涉及羌族民间诗歌、羌族民居建筑、羌族羊皮鼓舞现状、灾后羌寨旅游发展态势等方面话题。跟随我研究羌文化的这些研究生和本科生很努力,他们都是在文献研读与田野考察的结合中完成了论文,受到了好评。2008年“5.12”地震发生后,我去羌区走访更频繁,并且相继在《民族文学研究》《民间文化论坛》、《民族艺术研究》 、《中外文化与文论》、《东南大学学报》、《西南民族大学学报》、《阿坝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四川旅游学院学报》、《成都大学学报》、《南开学报》、《民俗研究》、《文化遗产》、《文杂志》、《四川戏剧》、《四川非物质文化遗产》、《羌族文学》乃至韩国的《中国地域文化研究》等刊物上,发表了有关川西北地区民族民间文化、羌族民间文化研究的若干文章。其中,有的文章被收入2008年8月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的《羌去何处——紧急保护羌族文化遗产专家建言录》 ,有的文章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

网络方面,这些年来本人撰写的羌文化研究文章,亦见于“中国艺术人类学网”、“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民族宗教网”、“中国民俗学网”、“中国社会学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中国羌族文化信息网”、“北京文艺网”、“四川大学哲学研究所网”、“新疆哲学社会科学网”、“羌族文化数字博物馆”、“四川社会科学在线”、“中国傩文化网”、“戏剧研究网”、“传播学论坛”、“中国羌族网”、“西羌第一博”、“百度文库”、“羌岷网”、“豆丁网”、“国学网”,等等。2009年 ,在《中外文化与文论》(CSSCI集刊)上,笔者曾主持学术专栏“汶川地震与文化遗产保护”。此外,应有关方面邀请,本人参与课题调研及书籍撰写的还有《四川黑水河流域民间歌舞——卡斯达温》(2007)、《羌族文化传承人纪实录》(2012)等。这些文章和书籍,亦得到学界同仁关注与认可。2013年5月10-12日,赴茂县参加该县与阿坝师专联合举办的“羌文化传承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研讨会”,我在提交的文章之外,又以“众人拾柴火焰高”为题就羌文化研究发表了感言。在发言中,我讲了三点:首先,感谢县、校合作并邀请各方代表举办这次会议,期待在多方协作中对羌文化研究有新的推进;其次,呼吁羌文化研究要“众人拾柴”,希望进而打破地域、专业、人员的界隔,强化彼此联系, 共谋更大发展;第三,祝愿羌文化研究火焰更高”,既挖掘古老传统又关注当下现实,既做好资料搜集又提升理论研究,走出地震心态,建立长效机制。

在中国西部“藏羌彝走廊”上,在多民族共居的四川,有邻近西藏的第二大藏区,有中华版图上最大的彝族聚居区,更是当今中国唯一的羌族聚居区。这里是著名的藏彝文明、氐羌文化大走廊,在青藏高原东缘这条地貌复杂多样但文化底蕴丰厚的民族走廊上,世世代代栖息着汉、藏、彝、羌、苗、回、土家、傈僳、纳西等民族,他们以智慧和双手书写着自我历史,创造灿烂文明,影响着中国社会。因此,立足民俗事象与族群生活,从人类学“小传统”视角切入对源远流长的“羌”的文化研究,对于认识和把握多民族中国的族群历史和族群现实、族群发展与族群交往,无疑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往期精彩回顾

鄭阿財| 從敦煌吐魯番文獻看唐代學童的詩學教育
【讲座览要】刘跃进:贾谊与战国学风
俗语言 |  俞理明:词汇聚合中结构对词汇变化的特殊影响
【俗信仰】刘正平|《问答宝卷》解析 ——江南无为教觉性正宗派的传世经卷

(注释从略,详见原书)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公众号删除






扫码关注 


中国俗文化研究


 

值班编辑  |  黄书霞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