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特辑
2020年5月,中国俗文化研究所微信公众号创立。公众号依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该所由四川大学杰出教授项楚先生领衔创建。2000年9月,研究所被批准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研究所是“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985工程”文化遗产与文化互动创新基地,“2011计划”中国多民族文化凝聚与国家认同协同创新中心和四川大学、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共建的中华文化研究院的主要依托单位;也是四川大学“中国语言文学与中华文化全球传播学科群”双一流建设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所现有专、兼职研究人员35人,其中有四川大学杰出教授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讲座教授”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四川大学二级教授5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9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专家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5人。首任所长项楚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敦煌学家、文献学家、语言学家和文学史家;“四川省社会科学杰出贡献专家”(2017);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成员;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副会长;四川大学杰出教授;四川大学“985工程”文化遗产与文化互动创新基地首席科学家;四川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国家重点学科)、中国古代文学、汉语言文字学三个学科的学术带头人;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及召集人。现任所长张弘(普慧)先生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中文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博士生导师。周裕锴教授、何剑平教授、尹富教授(常务)、李菲副教授任副所长。
从左到右依次为名誉所长项楚教授,所长张弘(普慧)教授,常务副所长尹富教授
2020年,中国俗文化所微信公众号经历了从无到有,短短几个月时间,便有3700多人关注,总阅读次数超过100000次。过去的几个月里,公众号共推送俗语言、俗文学、俗信仰和民俗与人类学四个研究方向103篇推文,包括各方向的学术文章54篇,荐书19篇,学术讲座、论坛等资讯30条,研究领域涵盖文学、语言学、史学、宗教学、民俗学、人类学等多个学科。
2020年5月1日,中国俗文化研究公众号发布了第一条推送:《项楚|三句半诗话》。
中国俗文化所微信公众号与中国俗文化研究所网站相辅相成,以立足俗文化,尊重差异、融汇雅俗、精耕传统、贯通古今为宗旨,提倡科学严谨的学风,又积极吸收新的跨学科的研究方法,思想活跃,气氛民主,在多个学科领域处于前沿地位。
过去的一年,感谢专家学者不吝赐稿,对公众号平台的运营提供了支持。新的一年,为更好地服务学术,传播资讯,诚挚欢迎国内外专家学者赐稿!
栏目设置
公众号设栏目有:俗语言、俗文学与文献、俗信仰、民俗与人类学等方面的学术推文,另有青年论坛、新书推介、学术资讯、学人影像、交流活动、文化随笔、散文诗歌等栏目。
文章要求
1.俗语言、俗文学与文献、俗信仰与民俗人类学等方面的学术文章字数应在6000-10000字;文章标题(含副标题不超过30个字);附内容摘要(限260字)、关键词(限4-6个)。
2.新书推介、学术资讯、学人影像、交流活动、文化随笔、散文诗歌等栏目的文稿不作字数和格式要求。
3.所有文稿,请提供图文版权合法的word版本,便于排版与推送;文章如若已经刊发,如有相关图片资料请提供版本较为清晰的原图,并附注明出版信息。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别、供职机构、职称、学术职务、研究领域。如:某某(1955-),男,某某大学某某院系教授,某某专业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为俗文学与文献。
另请附个人照片一张。
公众号编辑部联络方式
四川省成都市四川大学文科楼2楼(望江校区)
邮编:610065
电子邮箱:suwenhua.scu@163.com
电话:+86-28-85411348
撰稿编辑:黄书霞
审稿编辑:王 冉
值班编辑:李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