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南大学谢奇志:播撒善意星火,奏响生命乐章 | 弘毅•约礼篇NO.16

点赞的 中南云麓谷 2021-10-09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

                                                          ---------《论语》


在2020年寒假期间,中南大学法学院1603班的一名预备党员谢奇志同学自愿完成了造血干细胞的捐献。他的此次善举带给了一位患者重获新生的希望,也为社会注入了一股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信念:爱心向暖,微笑向阳

在校期间,谢奇志参加的公益活动主要是中南大学法律援助中心,在其中进行了两年的志愿服务。在疫情发生之后,在学院党组织的号召下,主动捐款。他的信念和影响更多来自于家庭。献血后,谢奇志说:“我的父母都是心地善良,乐于助人的人,他们也同时影响了我的性格。我这次捐献也得到了我的父母的支持和帮助,他们积极照顾我捐献前后的生活。同时我的父亲是一名共产党员,我在他的影响下我一直以加入中国共产党为目标并在2019年12月成为一名预备党员。所以我无论是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还是一名有爱心的普通人,能帮助别人的时候就要尽量去帮助别人,更何况是救人一命的事情。我在18岁成年的时候就第一次进行了无偿献血,到大学期间从大二开始也是坚持每半年进行一次献血。所以我的血液信息才有机会加入中华骨髓库,并能和这位患者匹配上,才有了这次机会。”

爱心向暖,微笑才能向阳,谢奇志用行动给了深渊中的患者与家庭一份生的希望。


连结:一边是善良,一边是希望

在一次献血时,谢奇志签下了这份加入中华骨髓库的知情书。紧接着采集血液、样本入库、信息匹配,撒下一粒善的种子。这不是谢奇志第一次无偿献血了,从大二以来,他就坚持以每半年进行一次无偿献血的方式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或许是冥冥注定,2019年中秋节前后,他与一名患者的血液信息低分辩匹配成功的消息从电话那头传来。

接到电话后,谢奇志便与他的父母进行了深切沟通,在充分了解造血干细胞捐献的有关知识后,家人最终尊重了他的意愿。十分幸运的,检测结果显示,他与患者的血液信息匹配度非常之高,匹配成功了。而他,也是这位患者匹配成功的十个人中唯一一个同意捐献的。至此,捐献者的善良与受捐者的生之希望终于连结。而直到捐献完成之后,谢奇志才大概了解这名患者的境况。躺在病床上的是个在外努力打拼的年轻人,白血病的确诊就如晴天霹雳般击碎了他平和而幸福的生活。等待着他的不仅仅是倾尽积蓄的治疗费,如果没有合适的配型,他还有可能因此丧失生命。正是那一粒善的种子破土而出,托举起了他的希望。


传递:温暖将临,善意终抵

匹配成功之后,一切似乎水到渠成。谢奇志前往湘雅二医院做了全身尤其是血液方面的检查,并与患者确定具体的捐献时间。因为平日里作息良好,锻炼有方,在身体准备方面并没有什么压力。五天的动员针后,他通过医院的血液分离机进行了捐献,整个过程大概用时四个小时。

但捐献并非如此简单。对于他来说,首先,要克服错误认知。在正式接触之前,他和家人同大多数人一样缺少对于造血干细胞捐献这件事情正确且准确的认知。红十字会的说明与查询的资料帮助他度过了心理建设阶段,来到了正式捐献的时刻。紧接着,需要解决实际问题。由于患者的疾病免疫力等客观因素,捐献时间几次更改,从确定好的1月2日两次推迟至十天以后,当时已是学期期末,寒假归家大潮将临,他与患者经过反复协商,才避免了时间和地点方面的冲突,保障了捐献的顺利进行。再来,则要适应动员针后的反应。这被他调侃为“重感冒+腰椎间盘突出”的生理反应虽然是动员针后造血干细胞释放的正常现象,但捐献前一晚的不适还是偷走了他的睡眠。当然,这些反应在捐献之后也立刻消失了。完成一次这样的捐献,绝不是简单地按部就班,它需要持续的、健康的身体状态和心理状态,也需要无比坚定的决心和信念。


回声:播撒善意之火,点燃生命之光

一次成功的捐献,能带给一个患者新生,也能让一个家庭重获圆满。谢奇志收到的这封感谢信的开头,是“致不知姓名的好心人”。信里封存了这位32岁的患者所经历的绝望和度过的等待,也盛满了他的感动、谢意和重拾的希望。虽然这位患者和谢奇志就如信里所写的那样 “相隔千里,毫无亲缘”,但这却不妨碍匿名的温暖和善意穿山越岭而来。

他的举动也得到了多方的回声,包括家人、同学和老师以及事迹听闻者的赞赏。谢奇志母亲的一位同事感慨道:“这种事情只在新闻和电视剧中看到过,没有想到有一天会发生在自己身边。”

作为谢奇志寒假捐献事迹的关注者,中南大学法学院党委黄曦副书记评价道:“谢奇志同学捐献造血干细胞的行为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一名新时代青年,一名大学学子的责任与担当。”法学院王远征老师对谢奇志的善举也深有感触:“在和奇志同学的沟通中,他的话总是云淡风轻的。但我们都知道,拯救生命的话题从来都深刻而伟大。”捐献造血干细胞、为疫情捐款……他对自己的学生有如此的表现感到骄傲。今天怎样被感动,明天就怎样去担当,他相信谢奇志的善良能够鼓励更多的善良,能够照亮更多的地方。

而对于谢奇志本人来说,回忆起这个特别的经历,他的心里满是对这样一个能“救人一命”的机会的珍惜和重视。“这种救人的机会既然有了,那我就要尽力去做,无论从党员的角度,还是从一个有爱心的人的角度。”他如此说道。珍视之余,他的愿望也很强烈:希望大家能够依据自身身体条件,积极参与到无偿献血的事业中来,改变错误认识,放宽心态,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小科普:揭开造血干细胞的“神秘”面纱


带着敬佩与感动,麓麓采访到了谢奇志同学

Q:能否谈谈干细胞捐献和普通捐血的区别有哪些?



A:“普通献血我们只需要到献血车或献血站去,做简单的血液检测就可以捐献。但是捐献造血干细胞首先需要对双方的血液进行配型,需要经过低分辨检测和高分辨检测,然后需要进行全身体检,尤其是非常严格血液检测,之后要注射五天的动员针剂将脊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动员到外周血中,在第五天通过血液分离机,分离血液中的血细胞完成捐献。不是通过传统的抽骨髓血的方式,这也是大众普遍存在的错误认知所在。”

“总之就是,普通献血比较简单,对于血液没有太大要求。而捐献造血干细胞则很复杂,需要以双方匹配为前提,需要进行严格的血液检测。”


Q:对捐献者的身体有什么影响?



A:“普通献血对身体几乎没有影响,注意休息几天就恢复了。”

   “捐献造血干细胞对身体的影响主要是两个方面,一个是注射动员针剂的时候,会有比较强烈的生理反应,会出现四肢无力,腰酸背痛的现象,但这种反应在捐献完成之后很快就消失。第二个就是恢复期相较献血较长,一般为一到两个星期,这段时间体内的白细胞的数量会相对较少,身体抵抗力较差,但没有其他不良反应,注意休息和补充营养即可。”


Q:除了此次捐献活动,听说你还有参加其他的公益活动,能和大家聊聊吗?



A:“我参加的公益活动主要就是在校期间参加中南大学法律援助中心,在其中进行了两年的志愿服务。以及在疫情发生之后,在学院党组织的号召下,主动捐款。

心地善良、乐于助人的家庭氛围给了我做公益活动的信念和影响。同时我和父亲都是一名党员,我只是尽自己的努力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造血干细胞捐献的事件报道仍然有限,一方面是其匹配成功概率低,可遇不可求;另一方面是大众认识多有偏差,捐献有时难以成功进行。在这样的现实情境下,谢奇志用自己的态度和行动给出了积极而正能量的回应,正如从大二以来坚持献血的平常的他一样,以善意对待生活,用善意反馈社会。相信这样一份充满“正向回馈”的答卷,能向社会播撒更多善意的星火,点燃更多的生命之光。



丨相关阅读丨


中南大学万家成:斩获哈佛、牛津等多个名校Offer,20岁成为世界记忆大师 | 弘毅•约礼篇NO.15


中南大学粉冶院桃A216:全寝保研,踏上科研漫漫路丨弘毅·约礼篇NO.14


中南大学赵莉娜:名校保研offer拿到手软的姑娘 | 弘毅•约礼篇No.13


中南大学杨沛然:包揽湖南省近两年口译竞赛冠军的“外语达人” | 弘毅·约礼NO.12


中南大学严泽凡:连续两年国奖得主,加权综测双双第一 | 弘毅•约礼篇No.11

来源 | 中南大学法学院

编辑 | 周思婷 罗晨羲

审稿 | 何可沁 向鑫

责编 | 向美玲

视频 小程序 ,轻点两下取消赞 在看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