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北大新任校长龚旗煌:从家乡莆田,到英国、日本,再到百年燕园,我始终未忘记为什么出发

仕道 2022-08-03

仕道刚被关小黑屋一周,为防失联,敬请关注仕道君的备用号:

据北京大学微信公众号消息,日前,中央批准:郝平同志任北京大学党委书记,不再担任北京大学校长职务;龚旗煌同志任北京大学校长(副部长级)、党委副书记;邱水平同志不再担任北京大学党委书记职务,另有任用。

一时间,学界贺声不断。

龚旗煌,男,1964年出生,汉族,福建省莆田市人。198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1989年获北京大学物理系博士学位(中英联合培养)。北京大学首批长江特聘教授,人工微结构和介观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北京大学光电研究中心主任。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和国家基金委创新群体负责人。201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信息技术科学部院士。

今年58岁的龚旗煌,档案落户北大,已经40多年了。

在他身上,有很多的传奇故事,譬如15岁入北大,19岁考上硕博连读,27岁升为副教授,31岁被破格提为正教授。

扎根燕园心忧祖国


1979年,年仅15岁的龚旗煌以优异成绩考入北大物理系。
初入燕园,龚旗煌便认定了北大是自己的精神家园。
“我一直觉得北大让我学会成长。在这里,我开始认真地考虑一些问题。因为在北大,人完全属于自己,个人的思想和理想,个人的意见和能力的发挥显得极为切实。当时我才19岁,还不敢想象离开这个精神家园我会怎么样”。
因此,在班上同学纷纷选择本科毕业后出国时,他却选择了留在北大。这一选择让不少人为之诧异,要知道,当时的龚旗煌学业成绩优异,只需通过考试,就可以顺利出国留学。但是,龚旗煌下定决心“不随波逐流”。
1988年,龚旗煌作为中英联合培养的博士首次出国到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学习。彼时,正处于改革开放初期的我国在科研条件等方面仍与西方国家存在较大差距,正是因此,许多学者在出国后便留在了外国,这一现象在当时并不罕见。龚旗煌时刻不忘给养自己的精神家园,依然选择回到北大。“我出国的机会是北大给的,北大需要我,我自然应该回来。而且也只有在燕园,才真正让我有一种家的安定的感觉。”
1994年,龚旗煌应邀前往日本理化学研究所做前沿科学研究员。当时,这理化学研究所的科研水平在国际上名列前茅,加之其是日本政府直接拨款的机构,有充裕的资金用于研究。在这里,龚旗煌了解到了许多前沿科研方向,也参与了不少实验研究,可谓收获颇丰。当1995年4月他和理化学研究所的合同到期时,他收到了另外一家日本科研机构“高薪聘请”的“橄榄枝”。
然而,再次出乎所有人意料,体验过日本优越的科研生活条件的龚旗煌仍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回国,选择回到燕园里那个可以说是一无所有、一穷二白的实验室。“其实道理也很简单:我是中国人,去国外、去英国、日本,老板确实愿意留,也愿意提供很高的薪水,但在那里做事是在帮别人做,在帮别的国家做,缺少一个根,没有根的感觉。”

从1979年入学到1995年归国,从舞勺之年到而立之年,彼时的他已然从一株需要呵护的小苗成长为一棵顶天立地的大树,但他深深地明白,自己的根扎在燕园里,扎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北大需要他,祖国需要学有所成的年轻人。一穷二白怎么了?即便前路高山耸峙,也能风卷红旗过大关!

勤闯难关常摘硕果


回到北大后,龚旗煌便马不停蹄地开展了一系列科研项目的研究。

在他看来,科学研究的选题要面向国家和社会的重大需求,才能更加彰显研究意义。为此,他初生牛犊不畏虎,以当时国内还没有展开研究的有机非线性光学新材料为研究重点,先后提出通过电荷快速转移获得超快响应和大系数的三阶非线性光学材料的新方法,实现了高性能超快低阈值全光开关;开拓飞秒/纳米时空高分辨光学测量,实现纳微结构超快光调控及电子态的人工调控。他带领团队不断拓展研究领域,为我国物理光学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多年的研究经历逐渐让龚旗煌明白,“项目研究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要有耐心,要脚踏实地”。正所谓“关关难过关关过”,正是靠着这种躬身俯首、绝不认输的精神,龚旗煌及其团队披荆斩棘,大跨步走出了独特的创新之路。

时至今日,龚旗煌的团队已经成长为国内外具有重大学术影响力的研究团队。该群体中涌现出多名包括中科院院士、长江特聘教授、国家973项目和国家重大研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和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等在内的优秀人才。
往年出国学习的经历也给龚旗煌的研究注入了国际化的新鲜血液。“在国外学习的经历和所获得的知识,对我以后的课题开展、方向选择都有很大帮助。”在研究过程中,他不仅帮助团队成员积极主动走出国门、放眼世界,还积极邀请世界上相关领域的著名学者来北大访问交流,以使大家能够及时掌握前沿信息、开阔研究视野。“现在可以讲,我们的研究条件不比发达国家的差,在一些研究领域我们已经实现了并跑乃至领跑。

从当初的一穷二白、难题倍出到现在的世界瞩目、硕果累累,龚旗煌和团队成员们做出了巨大的努力。

科学家是有国界的


2018 年 9 月份,教育部成立了前沿科学中心,北大的纳光电子前沿科学中心获首批之一。

北大在硅基上设计出来的通用的光量子计算芯片、光量子模拟芯片,已经在南通长三角光电研究院进行孵化和推进。在常规微纳光学方面,研究了光子开关、光子逻辑门、光子二极管等等。还实现了新型光子芯片原型,像光子逻辑芯片、光子神经网络芯片、拓扑光子芯片等等,都已经往产业化发展推进。而高性能纳米激光器,为光芯片的发展做了很好的奠定基础。如今,北京已经成为全国光子领域的顶尖科技资源汇聚地,国家奖在光电子领域共计 15 项,占全国(40 项)总数的将近 40%,与光电有关的中科院两院院士 12 位,在北京占到了全国的三分之一。有很多顶尖的团队在中科院半导体所、物理所、微电子所、北大、清华、北邮等等,都是光学很强的研究力量。同时有很多国家实验室与中心,都落户北京。龚旗煌认为,中国光子学产业进步迅速,目前已经有可以卡别人脖子的研究突破,如光学晶体、非线性光学晶体等。但是光子行业要发展的话,需要全面从基础上来做产业提升。现在,龚旗煌致力于整合北京的优势资源,建设世界一流光子学研发机构。而作为北大校长的他,更希望能够依托北大,为行业培养一批优秀的光子人才,在教育上畅通基础学科人才培养本土化路径。他曾表示“每年为本科生提供近500项高质量研究课题,落实学校各类重点实验室和其他科研实验平台向本科生开放,引导有志于从事基础学科研究工作的学生提前为研究生阶段的深造做好准备。”

“科学没有国界,但是科学家有祖国。”这是钱学森等老一代科学家留给我们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信条,他们才能冲破重重阻力回到新 中国,把自己的才华、青春甚至生命都奉献给了这片土地。这句话,也是龚旗煌教授在接受采访时最喜欢引用的一句话。这位从福建莆田大山里走出来的青年科学 家,把“热爱祖国,无私奉献”八个字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对这位成就斐然的光学专家来说,英国和日本优越的生活、科研条件都不能把他的心留住,个人的名利或者工作的艰辛也可以毫不计较,但为国家争光、为民族争气的责任却是责无旁贷的。他相信,只有在祖国的沃土上,他的事业才能完成,他的理想才能实现,他的拳拳赤子之心才能得以回归。推荐阅读:
心怀理想,无畏前行

——龚旗煌在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2021年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尊敬的各位来宾、

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又是一年凤凰花开,又到了依依惜别的时刻。今天是深圳研究生院2021届同学们从北大学成毕业、奔赴新征程的日子,我非常高兴来到南国燕园,与大家共享这一难忘的时刻。首先,我代表北京大学全体师生员工,向各位毕业生圆满完成学业,表示最热烈的祝贺!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在党的百年华诞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央政治局同志到北大红楼参观主题展览。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总结了我们党的早期奋斗历程,指出北大是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策源地,最早在我国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也是我们党在北京早期革命活动的历史见证地,在建党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再次对北大的历史贡献和光荣传统予以高度肯定。这是对全体北大人的极大鼓舞和激励,鞭策我们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上接续奋斗、再立新功。今年6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还专门给北京大学的留学生们回信。他强调,读懂今天的中国,必须读懂中国共产党。主动了解中国国情和中国共产党历史,这对了解中国的过去、现在、将来十分有益。今天线上参加毕业典礼的有不少留学生,希望大家牢记总书记的话,更加深入地了解真实的中国、真实的中国共产党,为促进各国人民民心相通发挥积极作用。同学们,红色是北大的象征,是北大人鲜明的底色。这抹北大红,点亮了中国的希望,照亮了民族的未来。一百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旗帜下,一代代中国青年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同学们,你们与伟大的时代同向同行,身逢其时、重任在肩,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经历者、见证者,更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生力军。毕业之际,希望大家始终牢记,“北大人”不仅意味着优秀和卓越,更代表着为国家、为时代而奋斗的担当精神。希望大家自觉传承北大红色基因、赓续北大红色血脉,心怀理想、无畏前行。第一,希望你们心怀“国之大者”,把青春之“小我”融入国家、民族、人民、人类的“大我”之中。孙中山先生曾讲:“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勇,再接再厉。”理想是人生意义的来源,是满怀热情、坚定生活的动力。一个人的理想有多高,人生的舞台就有多广。如果仅为个人利益得失去设定理想,大家最终会发现,在人生前进的道路中,会因为理想格局的狭隘,很快地到达事业的“天花板”,限制你们走向更广阔的天地。“国势之强由于人”,国家的繁荣昌盛离不开每一个个体的艰苦奋斗,而个人发展的机会也蕴藏于国家和时代的进步之中。希望同学们胸怀天下,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命运、人类进步紧密相连,在人生道路上越走越宽阔,在兼济天下的同时成就自我。第二,希望你们坚守理想,始终坚持独立思考和理性抉择。同学们身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成长于中国发展最迅速的时期,“变化”是我们这个社会最习以为常的现象。我相信,你们一定能不断调整自我,很好地适应和融入变化的社会中。但我想说的是,顺势而为固然重要,可是更不要忘了自己的初心,不管走多远,都不要忘记为什么出发。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希望你们在保持敏锐性的同时,也能保持独立、冷静的思考,作出理性的选择。在这个世事繁杂、观点纷纭的时代,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些不同的声音,试图打破和重塑我们对待人生、对待世界的态度。希望同学们谨防人云亦云的情绪宣泄,用独立的思考和理性的分析,看透潜藏在这些声音背后的事情本质,认清何为把握时机,何为趋利避害,宠辱不惊,从容不迫,捍卫理想、坚守本心。第三,希望你们知行合一,既要仰望星空,也要脚踏实地。大家常说,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通往理想的道路从来就不会一帆风顺,大家比拼的是谁更能吃得了苦,谁更能耐得住寂寞,谁更能敢于斗争、争取胜利!如果因为一时的挫折而怀疑自我、畏惧退缩,那人生注定碌碌无为。能够实现理想的人,往往是因为他们勇敢坚定地迈出每一步,不畏风险挑战,逢山开道、遇水架桥,在坚持不懈的奋斗过程中,练就了强大的人生品格。行而不辍,未来可期。希望大家在面对困难时,能够再多坚持一下,相信理想之光终会照亮你们前进的方向;在焦虑迷茫时,能够坚毅奋进,相信成长道路上的跌宕起伏是相辅相成的。只要全力以赴、勇敢前行,你们一定能够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未来。同学们,这是我第一次参加深研院的毕业典礼。身处南国燕园,时时刻刻都能感受到独特的气质。今年是深研院成立20周年。二十年栉风沐雨,深研院既传承了北大百年学府的厚重与担当,又融合了四十多年改革前沿城市的创新与包容,用踏实笃行的步伐为北大“双一流”建设添砖加瓦,为国家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贡献力量。作为唯一的异地校区,深研院在创立之初便承载着北京大学引领高等教育事业改革的使命和理想。二十年来,广大南燕人筚路蓝缕、勇敢探索、砥砺奋进。相信求学和成长于此的你们,也必将承继这种精神,走在时代的最前列! 同学们,一百年前的北大新青年,高举马克思主义理想火炬,以自我觉醒带动民族觉醒,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今天,历史的接力棒已经交到你们手中。作为新时代的北大新青年,大家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嘱托,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最后,再次祝贺同学们顺利完成学业,北京大学和深圳研究生院永远是你们坚强的后盾,母校会一如既往地支持你们、祝福你们!欢迎大家常回家看看,谢谢!来源:“演讲与人生”,综合整理自北京大学新闻网、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等

END

 

仕道最新热文荐读














1、刚刚!张敬华被逮捕:到底在哪里搞经济数据造假?(点击即读)


2、重磅!正高级飞行员出任中国民航局一把手(点击即读)


3、王立科会恨父亲吗?(点击即读)


4、身为医学博士的省委书记,为干部开了个“病例讨论会”(点击即读)


5、省委常委当选省委副书记19天,晋升正部级!(点击即读)


6、王立科的“生意经”(点击即读)

观仕宦风云,悟兴衰之道,发醒世之言,仕道(pzzch2018)——您朋友圈中很多人都在关注的时政新媒体,江苏地区有影响力的职场类微信公众号!独家、原创、深度好文一读为快。仕道君曾从事新闻工作十余年,后浸淫地方官场二十余载,业余发表时评、文学作品500余万字,获省级以上奖励40余次,出版个人专著多部,被多所高校和研究机构聘为特约研究员。“仕道”公众号创办四年多来,发表原创文章530余篇,其中单篇最高阅读量150万+,数十篇文章被人民日报等权威媒体转载,目前公众号订户近20万。欢迎免费关注!

▲长按二维码“识别"订阅▲

仕 道

官场奥妙 尽在仕道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哦

主编微信号:pzzch681018

商务合作:18921765158(微信同号)

因微信公众号平台推送规则更改,敬请各位朋友点击文末“在看”或“赞”,这样“仕道”新的推送会第一时间出现在您的订阅列表里。若将本公号设为星标,那再好不过了。

觉得有收获就点个赞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