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可爱的人:“天津五队” 以“零”为峰
天津五队从天津机场出征
江岸方舱休舱,队员们用手势表达喜悦
女医护人员合影
“红区”最后一班值守医护人员
3月8日16时,武汉市全民健身中心广场人声鼎沸,一改往日冷清的景象。此前,它叫江岸方舱医院(下称“江岸方舱”)。此刻,它在紧张运行28天后宣布:休舱!这是“武汉保卫战”值得铭记的时刻。而同样值得铭记的,还有一个英雄群体──天津第五批支援湖北医疗队(天津第一批方舱医疗队,下称“天津五队”)。他们在这所“战地医院”,创下了“患者零死亡、零复阳,医疗零差错、零投诉,全员零感染”的成绩。在很多领域,“零”是被忽略的数字。而医学专家们却钟情于“零”。面对凶险异常的新冠病毒,天津五队医护人员从进病区那天起,就在追求“零”的实现。“零”,是他们奋力攀登的最高峰。
战斗堡垒 激发力量
2月10日,天津五队抵达武汉第二天,国家疫情防控指挥部一纸命令,将他们派往建设中的江岸方舱。转天早晨,天津五队临时党委书记、领队牛远杰带人直奔江岸方舱实地探查,这里规划床位1000张。舱外,临时仓库、工房和医患通道在搭建,先期抵达的天津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的车辆、帐篷已摆开;舱内,工人们在固定隔板、安装电线,分隔办公区,临战气氛迎面扑来。早前,指挥部已下令:12日必须开舱接收病人。牛远杰暗想,这回遇上“硬骨头”了。身为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院长,他从未见过医院没建好就要收治病人。但这事没得商量,应收尽收、应治尽治,是命令,必须服从。
回到驻地,牛远杰赶紧召开临时党委扩大会,将18个支部书记及医疗专家组、护理组、感控组、后勤保障组、宣传组等负责人叫到一起,研究进舱步骤。天津五队有303名队员,其中,100名医生、200名护士,是天津派出的人数最多的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来自全市52家医疗机构,再加上天津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临时党委统辖350多人。党委会决定:首先派资深专家和护士,共产党员先上。牛远杰掷地有声:“这时候,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要充分发挥。这是战场,我们都是战士,咱天津医疗队决不能掉链子!”
2月12日8时30分,首批进舱的医护人员到达江岸方舱。天津五队临时党委副书记、天津人民医院副院长王艳冬主持入舱前宣誓:我是新时代的白衣天使,热爱祖国、忠于人民;我是人民的健康卫士,保护生命,救死扶伤;我是新时代的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我们是最美的逆行者,不畏艰险,同舟共济。疫情不退,我们不退!排除万难,忠于职守,坚决打赢疫情阻击战!
誓言铮铮,热血沸腾。誓词由59岁的王艳冬连夜撰写,领誓时,她泪流满面。望着眼前平均年龄不到35岁的队员,她既敬佩又担心。她特地与首批进舱女队员挨个拥抱,击拳鼓劲:好样的,加油!王艳冬回忆:“当时感觉自己在嫁闺女。”
“天津”二字贴心贴背
天津五队党委将全队编为8个护理组、13个医疗组。每天4个班次,依次轮流进舱。2月12日上午第一班次,由主任医师王兵、护士长边颖、感控组负责人张文娟及赵明峰、洪靓、殷娟、李佩璇等30位医护人员打头阵,打响了天津五队“武汉保卫战”的第一枪。
队员们在防护服前后贴上“天津医生”“天津护士”的大字,以标明身份。下午,第一批患者共80人进舱,天津五队接管79人。这些患者都是头一次见识什么叫方舱,看见床连床的阵势,有人喊:“这是个么鬼医院?”有人劝:“您莫烦躁,这总比在家没药吃强。”医护人员们意识到,这些人被耽误太久,有怨气也有担忧,得让他们撒气。
医护人员热情迎上去,把患者带到各自床前,随即筛查,测体温,量血压,提取核酸,发药物。对行动不便的患者,他们把热水端到床前,服侍梳洗、入睡。患者们见到这样热情的服务,心里渐渐平和下来。
这一天,天津五队四个班次接收了130名患者。治愈者秦女士说:“头一天,医护人员就客气得不得了,叫我想哭,原先的恐惧感一夜跑光了。”“第二天,又来了几十个病友,很多人都是光杆子(意即没带任何东西)进来的。医生和护士把自己吃的喝的用的送给大家,我们哪里好意思收,他们就硬塞。”治愈者浦先生说:“‘天津’这两个字,真是贴心贴背的亲热。等我能出门了,头一件事就去看他们,给他们鞠躬作揖。”
“零”的奥秘在细节里
天津五队303人,近半数来自二级医院和街镇卫生院,这支队伍是怎么实现那么多“零”目标的呢?牛远杰说:“严格纪律、严格制度,按科学搭配专业力量编组,这是基本经验。”
实践证明,这种模式对实现“零感染”非常关键。据感控组负责人张文娟介绍,进“红区”的操作,大家都听指挥,基本没问题。最操心的是驻地日常管理,比如外出散步,队里严格划定范围,发现谁出圈,要警告。进出宿舍时怎么换鞋,上电梯时怎么按键,吃饭时应该先洗手还是先摘口罩,生活垃圾怎样分类,与陌生人讲话为什么要相隔1米开外……“零感染”的奥秘都在这些日常细节里。
患者“零死亡”,是对方舱医院提出的硬要求。天津五队收治700多病例,“零死亡”是怎么实现的?牛远杰说:“整个江岸方舱都是零死亡。要说经验,我们首先在医护力量上进行了科学配置,全队一盘棋,不分你我他。让救人第一、协作第一的硬核硬起来。”全队分两个分队,一中心和二附院各带一个分队,把二级医院和街镇医院来的队员配置到分队,13个医疗组,每个组由主任医师任组长;8个护理组,每个组由主任、副主任护师任组长。这样,既带教,又把关,遇到特殊病例,经验丰富的专家和护师坐镇带班,确保及时处置。在治疗和护理上,对基础病同步施治,很多病人出院时不仅转阴,原来的老病也好转了。
牛远杰同时兼任江岸方舱党委委员、医疗主管副院长。他把天津五队的做法推广到各医疗队,取得良好效果。方舱医院只治轻症,没ICU,但江岸方舱仍预留了16张重症床位,由天津五队负责。“这些病床只是救急时用,凡是重症,都按要求及时转往定点医院。比如需透析的、有过肝移植的等,都要转走。”至3月8日休舱,江岸方舱转出重症患者100多例,其中天津五队转出57例。牛远杰说:“把意外想周全才不会出意外,这是保证‘零死亡’的前提。”
江岸方舱出院病例至今“零复阳”,国家卫健委给予高度肯定。江岸方舱医疗专家组成员、天津市一中心医院主任医师王兵和赵明锋认为,提高核酸检测质量,严格出院标准,是保证“零复阳”的关键。天津五队成立核酸检测组,负责进出院病例的核酸样本提取。这个做法,被很多医院借鉴。
医护“零差错”,主要靠严格落实“三查八对”制度,强化责任心。天津五队护理部主任米颖说,有的病人入院时没有原始病历,我们给每个病人制作手环,作为临时“身份证”,后来在全舱推广。1000多个病人,依手环对号,比叫名字更直接,重名重姓的不会弄混。
江岸方舱医院院长、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副院长凌瑞杰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江岸方舱有6支医疗队,天津来的两支都获国家表彰,当之无愧。作为同行,我对他们表现出的专业精神、严明纪律、严谨作风、高尚医德深表敬佩。请替我们感谢天津同行,感谢天津人民!”
“融合”是另一种治愈
方舱医院开建时,有人曾质疑它是不是“病人集中营”?很多患者最初也心怀忐忑和恐惧。但是很快,他们的心就被医护人员的爱温暖了。
江岸方舱率先建起“患者党支部”,率先成立兴趣小组,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于是,广场舞跳起来,八段锦打起来,歌声唱出来,小品相声也登场……医患微信群更成为大家刷屏的最爱。天津五队的创举迅速带动全舱,医患之间互动的视频、图片、文字爆红网络,就连外国媒体也要求采访江岸方舱。“方舱文化”成了这场防疫战中独特的风景。问到“投诉”,一名患者说,“我们感谢还来不及,哪里会有投诉!”
融合,是另一种治愈。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副主任医师张万祥,在开舱第三天就建了“医生患者联系”微信群,回答患者提问,推送防病知识。张万祥说:“打开心结,有助于打开症结。”休舱那天,张万祥告诉患者们:“沟通无疆,爱也无疆。这个群,会把我们紧紧连在一起!”
休舱前夕,感人的故事不断涌现。一名患者出院前用一次性筷子和折纸制作一捧玫瑰花,献给天津医疗队,并附信感谢:“我多想看清你们的脸颊,可是防护服和护目镜让我分不出你们是谁,但我知道你们为了谁。我,我们,永远记住你们……”
休舱当天,江岸方舱医院临时党委书记、武汉市江岸区区长祁琳对记者说,如果让他拟一份颁奖词,他一定会写上:“天使逆行,以零为峰。津字招牌,名不虚传!”
海河传媒中心记者 杨寿清 通讯员 张瑾 天津第五批支援湖北医疗队供图
相关新闻
向所有抗疫一线战士们致敬!
微信号 : tjwenming.cn
新浪微博:@文明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