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天津市武清区“战疫故事、制度优势”新时代文明实践主题宣讲视频回顾

文明天津 2022-04-25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美丽武清 Author 美丽武清



5月30日上午,武清区“战疫故事 制度优势”主题宣讲活动在白古屯镇韩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举办。区委讲师团成员、武清区援鄂医务人员代表、宣讲员志愿者和韩村村民齐聚一堂,讲故事、谈感受、说体会,通过“面对面+云直播”的形式,让基层宣讲接地气、入人心。


武清区委常委、区委宣传部部长薛梅,各镇街党委(工委)宣传委员,白古屯镇党委政府相关负责同志、各村“一肩挑”,韩村“两委”班子成员和村民代表等参加现场宣讲活动。


宣讲中,武清区委讲师团成员、区委党校讲师张默雯作了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什么好——与韩村村民谈战疫”的专题宣讲。张默雯通过详实的数据和生动的事例,运用贴近生活的百姓视角和通俗易懂的群众语言,对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全国一盘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进行了深入细致讲解。韩村“一肩挑”刘万刚和韩村党员代表王海东分别结合自身参与韩村疫情防控工作的经历,讲述了韩村党总支如何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带领全村党员干部昼夜奋战在疫情防控最前沿,守护全村百姓健康安全的感人故事。“2020年全国抗疫最美家庭”荣誉称号获得者、天津市首批援鄂医疗队队员、武清区中医医院内分泌科主管护师刘晓萌,深情讲述了自己和其他队员如何克服身体和心理压力,在武汉疫情防控一线连续奋战52天的战疫故事,令在座的许多村民备受感动,纷纷落下热泪。武清志愿者、区融媒体中心记者杨雨涵与现场观众和观看直播的网民分享了疫情防控期间,一线新闻工作者记录的点滴瞬间和动人场景。



活动现场掌声阵阵,气氛热烈。村民们纷纷表示,宣讲形式很接地气,让人听得进,记得住,宣讲员们讲述的战“疫”故事催人泪下,更催人奋进,让人深刻体会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无可比拟的显著优越性,进一步坚定了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

刘晓萌武清区中医医院内分泌科主管护师

“当时刚到武汉的时候,我们面临着当地医院药物及防护物资匮乏等情况,但我们努力克服了这些困难。回到武清以后,我继续在隔离病房工作。今后,我将发扬战‘疫’精神,跟医院同事们一起,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刘万刚武清区韩村“一肩挑”

“疫情期间韩村党总支全体党员干部和村民齐心协力抗击疫情,党员带头坚守卡口,村民积极配合防疫,主动捐款捐物,全村上下凝聚起来的力量和精神会一直鼓舞着我做好今后的每一项工作。”


李亚妹武清区韩村村民

“宣讲内容让我非常感动,特别是支援武汉的护师刘晓萌,她舍小家为大家、甘于奉献的精神让我十分钦佩。疫情期间韩村党总支的党员干部也为村民奉献了很多,从大年三十到现在一直坚守在一线,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之前我家里是做口罩的,疫情发生后,我把家里库存的口罩直接送到了村委会,因为我也想为疫情防控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


王海东武清区韩村村民

“我也是一名党员,疫情期间一直在卡口执勤。今天我从战疫故事中体会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让我深受鼓舞。以后我会继续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村民做好服务。”

蔡崇营
天津武清伟刚养殖公司负责人

“疫情期间由于村庄封闭,村两委主动出面、多方协调,直接把饲料运到我的养殖场,保证了牲畜饲料的供应。感谢村两委对养殖户的大力支持,现在养殖场已经步入了正轨,一切都在奔好的方向发展。”


据了解,本次宣讲活动通过新华社现场云平台直播的形式进行,共有1万余名网民全程观看了网络视频直播。武清区委宣传部将以此次宣讲活动为契机,组织宣讲团持续深入机关、学校、企业、村居开展宣讲,并将基层宣讲的触角广泛延伸至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所),进一步创新宣讲形式、丰富宣讲内容、挖掘特色亮点,以小故事讲述大道理,以小课堂凝聚大共识,积极开展面对面、分众化、互动化的基层宣讲活动,打通基层宣讲的“最后一公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